|
每次观赏刘公洪宽的巨幅长卷《天衢丹阙》,我都发出这样的感叹:
c( {# W* x8 e- ^7 { # s5 J' O" D9 g* j! v1 E, x# a2 L: F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P+ k3 h8 |8 v: _5 ]
: x. X- s$ ?3 ?8 k9 p2 T8 A3 g
———啊,那应该是个什么样的意境呐?难道只能在亡国梦里才能出现这样一首好词吗? 2 s! D$ {7 _8 {+ Z& |
6 c1 @; I# m* o+ T+ I
不知诸君有此感想乎?那首来自一千零四十年前李后主被俘汴梁之后无奈的词调,让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感慨万千,更是让历朝历代的亡国君臣或遗民遗孙肝肠寸断忧思难忘辗转不眠。 2 o) C/ M6 s+ P% F4 U. y
9 l" Y4 X- S$ N: d 从李后主作这首词至今,大约一千零四十年过去了,贵为十三朝古都的大唐西京长安皇城上的雕栏玉砌今何在?从汉至唐繁荣一千多年的东都洛阳城宫阙上的雕栏玉砌今何在?北宋汴梁宫城早就被泛滥的黄河水淹没于地底下,或被金兵焚劫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富庶安宁了一百多年的南宋临安皇城今何在?金兴建了奢华的中都,不过几十年便被蒙古取代,忽必烈大汗在中都东北郊的离宫——琼华岛广寒殿上(有点像月宫上嫦娥住的宫殿)下旨修建了大元朝的赫赫皇都,从此,在两宋之前默默无闻了两千多年的燕赵大地变成了中国的中心,在两宋之前从未担当过一个大一统朝代皇都京师重任的荒芜藩镇跃居最高权力的承载地(虽然在此之前是辽金的都城)。过了不到一百年,明军攻破大都,燕王朱棣篡夺了皇位,改蒙元大都为北京,从此,北京这个名字开始响亮于世界!北京这座中世纪最坚固壮观的古城雄立于华北平原前后长达八百多年(从元算起)。 + S2 B D* m% g& s N L* w
( C0 i! l3 _! O: y# ~/ M6 C% ?
一千多年过去了, 长安、洛阳、汴梁、临安(杭州)、金中都、金陵(明南京)、凤阳(明中都)这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都城都灰飞烟灭了,只有北京还顽强地存在着!记录着这个华夏文明古国最后的尊严!遗留下来的是最巅峰的文化遗产! & ^: g8 a2 z8 I% B* K( Q
) [! P0 n( |1 E4 V+ \" T
从中轴线上的门庭宫阙,到三山五园里的亭台楼榭,再到三海太液池里的碧波万顷,再到内外城池的护城河畔,都少不了雕栏玉砌的存在。天坛里、天安门上、金水桥畔、紫禁城中、万岁山下、琼岛春荫、北海五龙亭、银锭桥、钟楼、颐和园里...... 北京,有着数不尽的雕栏玉砌,北京的雕栏可能是中国历史上雕刻得最精美的了。有的是汉白玉雕栏,有的则是石雕栏,上面有龙飞凤舞的图案;有的是祥云的望柱,这个被当成北京奥运火炬设计的灵感;有的上面雕刻着无数精妙的狮子,令人眼花辽乱,遐想翩翩...... ' |. G* i: K: Y$ @" ]$ q
. e- V) P3 t6 G0 Z- m- J4 e" ^
北京,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一座都城,是农耕社会的璀璨雄壮威武之都,她的设计既有北方的浑然大气,又兼有南方的小巧玲珑,假使她的内外城池能沿用至今,假使圆明园没有被摧毁,我们可以想见,这是怎样的一个庞然大物,我们站在这里边的各处城墙或城门上,眺望景山、宫城、白塔寺、雍和宫、钟鼓楼或天坛,那是怎么样激动人心的情景。正如李后主所云: * ^ c4 b# p: i& m5 t
: ~! R. l. U% `$ D' i( W$ j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小楼昨夜又东风,故都不堪回首月明中。
/ W9 [# p( e* @8 S2 J2 y) N; q3 E
" l- _! H+ f. A* l
/ B$ r. s- Y( G: @ 5 A4 x2 W U1 R* s
. g% p7 j$ L/ L/ H* m ) j3 ~$ u7 R: C( t( }/ W
$ L1 ^8 F. _9 l0 I: w* J3 n
. k# J( I3 b6 ^) t ; X7 N4 l3 x1 H) J9 e5 C! _0 l9 M
F7 t1 @( [( {! {' N/ b2 l
7 R) w5 E: N! y3 s9 y( I8 L/ U$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