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寺 天宁寺位于中国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外护城河西岸北滨河路。寺中有北京最高的密檐式砖塔,为辽代时所建。建筑学家梁思成曾经盛赞天宁寺塔的建筑设计,称它“富有音乐的韵律,是中国古代
建筑设计中的杰作”。1988年1月,天宁寺塔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举报
天宁寺入口部分
天宁寺的山门和天宁寺塔,每个经过西二环路广安门桥到西便门桥之间的人应该都曾看见过,它们的红墙灰瓦和路边的低矮平房、六层老楼错落着融合在一起,是大家司空见惯的路边风景。 天气好的时候,天宁寺塔在山门的映衬下巍峨耸立于京城西南护城河畔的蓝天白云之间,十分壮美,且引人瞩目。 天宁寺的入口处的古槐树下有一片不大的开阔地。站在这里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坐北朝南的天宁寺的整个建筑轮廓。围着绿色铁栅栏的天宁寺山门殿为灰筒瓦硬山顶,石券门窗,门额上面正书的“敕建天宁寺”五个大字金光闪闪。
天宁寺庭院景观
走进宽敞的天宁寺庭院中,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架上有“北京市天宁寺”字样的佛教特色鲜明的金属香炉,它立于红窗灰瓦的接引殿前,殿的两侧分列螭首方座石碑各一座,为乾隆年间重修天宁寺的碑记。雄伟的舍利砖塔就矗立于接引殿的后面。 天宁寺的前身是北魏延兴年间(公元471-476年)所建的光林寺,自建成至今寺宇屡毁屡建,名称先后改为弘业寺、天王寺、大万安禅寺,公元1435年定为今名。据《帝京景物略》记载:“隋文帝阿罗汉,授舍利一裹,与法师昙迁树之,数多数少莫能定,乃七宝函,致雍、歧等三十州,州各一塔。天宁寺塔,其一也。
天宁寺周边建筑
在砖塔平台的东侧,还有一座北京市文化局于1958年5月所立的砖塔纪念碑。虽说已过半个多世纪,小小的纪念碑座已经有些破损,但上面的文字还清晰可见。在砖塔前的院中还新修复了两座殿,东面的为药师殿;西侧的是弥陀殿。塔的后面名为“兰若”的院子现为是僧侣们居住及办公的地方。在接引殿内还有重修天宁寺塔院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即重塑的9米大佛--阿弥陀佛。这也是目前世界宗教界最大的金丝楠木立佛。
天宁寺主体建筑
天宁寺大殿是我国南方现存典型的元代木构建筑之一,面阔进深各为三间,单檐歇山顶。大殿当心间东首三桷柃下有“大元延?五年岁在戊午六月庚申吉旦重建恭祝”的双钩墨题记。梁架经碳-14测定,有的柱子距今千年,有的梁柃、斗拱距今八百年,由此可见,此殿在元代重建时,保留了部分宋代木构件。在梁架结构上,大殿也较多地保存了宋代建筑风格和特征。 八角形的天宁寺塔,为不能登临的实心密檐式砖塔,建于方形的砖制大平台上,塔高57.8米,整体上高大伟岸。塔身的雕像是按《圆觉经》布置的圆觉道场,塔的建筑和装饰处理是按《华严经》经义设计的象征大日如来的“华藏世界”,两者结合,显示出辽代尊崇华严宗,融合显教密教的佛教特点。塔身四正面砖雕拱门上的佛像:南为大日如来,北为准提观音菩萨,东为药师佛,西为阿弥陀佛。塔身四斜面上的佛像:前两面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后二面为十尊圆觉菩萨。
[佛教]天宁寺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24 00:21 , Processed in 0.128718 second(s), 20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