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32|回复: 19

地了排子[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11-21 13: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网上常见到“地了排子”一词,但有很多人並不清楚“地了排子”是什么。实际“地了(读乐)排(三声)子”是在北京郊区常出没的一种动物,学名叫鼹鼠。头尖嘴巴长,身长20厘米左右四肢短小,脚掌向外翻。由于它们在地表下活动,平常很难见到它们。由于它们在地表下寻找食物,所以他们行走过的地方的地表就隆起一条土岗。它们在地表下行走的能力非常强,在土地上冻之前田野里常能见到一条条隆起的小土岗,那就是它们寻找食物走过的路线。
 由于它们常年生活在地表下,所以很难捉到它们。下面引用的是百度上的图片:

地了排子

地了排子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1 14: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地区过去形容人长得矮,俗称“地了排子”,一般不当着本人叫。现在已很少听见这样叫了。 * `2 d- P' M, _4 T# F2 b& 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1 14:01:55编辑过]
发表于 2011-11-21 18: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动物现在也很难见到了,柏油马路和水泥地面把它们整没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18: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积雪庐在2011-11-21 18:02:00的发言:
! o/ r2 K9 T2 e( W4 { + t9 L5 ]' g( i0 {/ m% Z4 x 这种动物现在也很难见到了,柏油马路和水泥地面把它们整没了~~~~( e( F+ ^* W* K9 ~6 S : r- ~$ t! r( h* ?! Y* l+ V( a# q
 在郊区这种动物还很常见。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21: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牛老者在2011-11-21 21:34:00的发言:
, w+ @4 y/ R7 ?0 n; T , y( J* s2 v- h6 \ w5 N4 g% p5 l 原来我家这边儿还有黄鼠狼呢,现在。。。3 i; T% C5 c' w5 }6 \ # Y$ d. {1 K" A; F) ]% i1 [) i
QUOTE:
 黄鼠狼郊区还有。以前还有一种小动物叫“大眼贼儿”、比老鼠大、毛微黄色,眼晴很大,体型有点象小松鼠。儿童把他逮来训练它耍棍玩,现在這种小动物在本地区己经绝迹了。

! N+ l+ L0 q g,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1 21:55:01编辑过]
发表于 2011-11-21 2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我家这边儿还有黄鼠狼呢,现在。。。
发表于 2011-11-21 2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在大兴见到过几次,大兴那边沙土地,适合鼹鼠挖。
发表于 2011-11-21 1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积雪庐在2011-11-21 18:02:00的发言:
# F- z: g6 E9 }; O% m a3 `5 i" U+ |) ]& Q# M 这种动物现在也很难见到了,柏油马路和水泥地面把它们整没了~~~~7 \+ P1 e) k; Y; ? : H0 @+ C* I+ E7 R: \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2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大眼贼儿的照片:

地了排子

地了排子


 这种小动物在东郊地区己经绝迹!
7 s; [' f" B% H+ J6 x' L @ 2 D9 l% C% m1 Z8 r! i0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1 22:35:59编辑过]
发表于 2011-11-22 0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鼹鼠的故事

发表于 2011-11-22 05: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叫土拨鼠。
发表于 2011-11-25 09: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位老师和好友你们指的大眼贼明显是啮齿目松鼠科黄鼠属的动物,我国有六种黄鼠,其中在北京分布的很可能就是达乌尔黄鼠,特征是背部无斑点吻至耳具特色白线(其他五种分别是长尾黄鼠,天山黄鼠,阿拉善黄鼠,阿尔泰黄鼠,内蒙黄鼠)很多也是我国特有种

地了排子

地了排子

地了排子

地了排子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4 1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土疙瘩在2011-11-24 1:00:00的发言:
& R% K' f; }3 D. M( e9 d* K ; _9 D( j. { G+ y " L) j/ s. ?; @* A3 z

见到痕迹也是三生有幸了。争取把痕迹拍下来,跟在这个帖子上。

QUOTE:

 下面这张图就是“地了排子”在地表下寻找食物走过的痕迹:

a03TWqaB.jpg

0 Z I. y, v& i; Y" _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4 12:22:34编辑过]

地了排子

地了排子
发表于 2011-11-24 2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儿贼是什么?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4 2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牛老者在2011-11-24 21:36:00的发言:
w: _) k/ A: Q $ D2 n4 M* {* Y% W 大眼儿贼是什么? * O; z+ a6 @4 `6 E, F( ]8 k9 ~ " B( z2 R9 f1 X8 F
QUOTE:
 本人认为大眼贼儿是一种比较大型的鼠类(大眼贼儿的图片帖子上己有介绍),在动物学上的名称还有待树人版主给予介绍。大眼贼儿在五、六十年代在郊区还很多。由于郊区在六、七十年代普遍种水稻,这种小动物逐渐减少。直至到现在的绝迹。

* u/ u E3 n9 F, ^+ V1 |' I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4 23:08:49编辑过]
发表于 2011-11-23 2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东郊老土在2011-11-21 18:17:00的发言:
/ h w7 v5 s) M0 T/ |5 j
 在郊区这种动物还很常见。
% o5 `5 h( ?- J; o/ L

+ {; T2 n& v: P& {

是吗?哪天我到小水库转一转。

1 N. n, l5 S4 g$ E# W( M) U6 q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3 21:30:50编辑过]
发表于 2011-11-23 2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有句谚语:“地了排子挎盒子,土鳖脑袋秽秽儿心。”

, t; o `" Q( w4 m# W' H1 f

秽秽儿——洋拉子,学名:褐边绿刺蛾,别名:青刺蛾、褐缘绿刺蛾、四点刺蛾、曲纹绿刺蛾、洋辣子。

9 R' j" j7 ?' p% O5 y6 @' J7 J( Z

谚语的意思大概是:别看外貌不起眼,但心狠手辣。

$ t5 i: o1 c: B7 S( W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4 0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土疙瘩在2011-11-23 21:27:00的发言:
+ }9 m+ a: y) B0 w 2 f9 a0 K. F5 o6 V7 t# n+ G% c" q# L - R, }; h7 e( b, O2 d7 T

是吗?哪天我到小水库转一转。

0 v# p" @; l- b* v' {' f8 U- \$ 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3 21:30:50编辑过]
QUOTE:
您要去的话必须在地表没上冻之前,最好是平原耕地或草地中才能看到他们行走的痕迹。但您真想看到此小动物实属不易。

发表于 2011-11-24 0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东郊老土在2011-11-24 0:12:00的发言:
, D1 p9 P/ M8 V i, @; ?7 ~: h
QUOTE:
2 u" D1 \- T4 D$ A& x* m$ Q, D
您要去的话必须在地表没上冻之前,最好是平原耕地或草地中才能看到他们行走的痕迹。但您真想看到此小动物实属不易。
3 S+ I' }; G. B [ @6 x

: }3 v4 L+ {( c$ O* E: u# p0 R

见到痕迹也是三生有幸了。争取把痕迹拍下来,跟在这个帖子上。

发表于 2011-12-5 2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树人treeman在2011-11-25 9:49:00的发言:
几位老师和好友你们指的大眼贼明显是啮齿目松鼠科黄鼠属的动物,我国有六种黄鼠,其中在北京分布的很可能就是达乌尔黄鼠,特征是背部无斑点吻至耳具特色白线(其他五种分别是长尾黄鼠,天山黄鼠,阿拉善黄鼠,阿尔泰黄鼠,内蒙黄鼠)很多也是我国特有种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达乌尔黄鼠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达乌尔黄鼠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g0 s' s! j6 {0 S7 s, `2 O+ _

今后注意这个小家伙.黄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8 15:57 , Processed in 1.200908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