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218|回复: 18

通州机场鬼子建筑遗存[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6-8 18: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42年春。日本鬼子强征通州、顺义等六县农民数千人在现在的北京通州区三间房村东建设军用机场、地堡兼行刑室,并在村西建了三座大型飞机窝,现在这些鬼子侵华罪证都保留完好,不像海淀区的开发商强行拆除了西郊机场周边数座鬼子侵华罪证。

    今天在三间房村找到三座飞机窝,两处类似地堡式的掩体,目前不知道其他村庄是否还有。

    今年是鬼子侵华80周年,我拍下这些侵华罪证就是要国民时刻牢记国耻,不忘鬼子侵华的罪行,避免历史的重演。


有关部门立的方尖碑,上书:侵华日军飞机掩体遗址

通州机场鬼子建筑遗存

通州机场鬼子建筑遗存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6-12 15: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应该建立战争遗迹保存保护制度,不单是要保留部分侵华帝国主义的战争遗迹,也应保留一些其他战争遗迹,包括清代(差不多成文物了,像西山一带的碉楼、城关等)、北洋军阀、国民党、共产党建造的等等。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8: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录了鬼子修建飞机场、飞机窝等过程

通州机场鬼子建筑遗存

通州机场鬼子建筑遗存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8: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录了此处有三座飞机窝和地堡,是鬼子侵华的罪证

通州机场鬼子建筑遗存

通州机场鬼子建筑遗存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座飞机窝,最小的一个

通州机场鬼子建筑遗存

通州机场鬼子建筑遗存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8: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州机场鬼子建筑遗存

通州机场鬼子建筑遗存

通州机场鬼子建筑遗存

通州机场鬼子建筑遗存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8: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内部

通州机场鬼子建筑遗存

通州机场鬼子建筑遗存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8: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大的一座,前有方尖碑

通州机场鬼子建筑遗存

通州机场鬼子建筑遗存

通州机场鬼子建筑遗存

通州机场鬼子建筑遗存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8: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州机场鬼子建筑遗存

通州机场鬼子建筑遗存

通州机场鬼子建筑遗存

通州机场鬼子建筑遗存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8: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座,企业内作为库房使用

通州机场鬼子建筑遗存

通州机场鬼子建筑遗存

通州机场鬼子建筑遗存

通州机场鬼子建筑遗存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8: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州机场鬼子建筑遗存

通州机场鬼子建筑遗存

通州机场鬼子建筑遗存

通州机场鬼子建筑遗存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8: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第一座地下掩体,是否就是地堡兼行刑室?有二十米长,原来应该有三米高,现在只有不到两米高了

通州机场鬼子建筑遗存

通州机场鬼子建筑遗存

通州机场鬼子建筑遗存

通州机场鬼子建筑遗存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8: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第二座地下掩体,可惜只能够看到这一点,形制和前面的差不多。

通州机场鬼子建筑遗存

通州机场鬼子建筑遗存


发表于 2011-6-8 19: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
发表于 2011-6-8 2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小的机窝,飞机能进去吗?

' h+ L5 r. E% N* L: D

 

发表于 2011-6-10 0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日本 该死 该死
发表于 2011-6-10 07: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日本人至今不承认侵华,它们的教科书也是这样的,而我们有些人总是急于拆掉那些个侵华日军留下的罪证,以帮助那些个畜生达到其阴险的罪恶!这可能也算是对畜生的回报吧!
发表于 2011-6-26 0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老的这帖子很棒,可惜在这里应该早有这个内容的帖子。

" Y5 U% _2 F4 T8 r( _' K# R

(也许过去有人贴过,我没注意到)

+ c+ ~4 i, N4 k- ?! y1 h

三间房的“机窝”是侵华日军留存至今不多的大型建筑物。

- e, e' q4 K# Z5 z) H" j

总的来说当地文物部门还是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否则……

) a* G8 C8 w8 Q# }+ q5 h

补充几句:

; }0 g* ?/ ~. X8 ^: ?; v- I4 z

1. 要去三间房找“机窝”,一定要去村里问当地人,

# e0 D: ]/ {; w$ K6 K: u. |

    那里街面外来人很多,

3 b: ^% D7 m5 N: W* S% p( S' o

    他们一般不知道,有时会对“有人要找鸡窝”很感

* W8 U( r$ y: ]% u6 c

    莫名。进到村里向年龄大的,是当地口音的人打

K3 g. b" m' _) g) E% k, Z

    听,找起来挺容易。

) P6 M) f- g" u5 ?, Y' w

2. 进村先去找那两个掩体,那个大一点好找,靠近村

5 p1 Z% }" V4 o9 P

    北头的路西,路右靠前一点,有一人家,家中有位

) p1 i' u& A' i. Q

    老人八十多岁,有点罗锅,当时建“掩体”和“机窝”时,

$ ?" J5 s# B7 b" u8 R

    他有十来岁,已记事,对当时的情况还能说出一二三。

3 ~& [/ x7 K4 I4 q

    第一个的“掩体”的门,就在照片左边的那户人家里,

1 k3 j& l) u! f. a2 z- g

    这家人用来存放一些杂物。

( w4 i! K0 _% d( [/ b

3. 第二个“掩体”在“老村供销社”里,这个半地下的

6 x1 d" z9 p1 H

    掩体上面已经盖了鸡棚,畜棚之类,如果无人指认,

# I" [9 R5 P w6 U, s# `2 |( U3 g' W

    一般很难注意。照片中台阶后的那个高出地面的水泥平台,

; \8 R# F, H- l8 U$ S3 C6 R/ s

    就是“掩体”的顶部,掩体门在邻居家,这家的院子

. A) w) O/ x" V- n3 C

    里堆满了杂物,像是收破烂的。

7 X/ J8 l- L4 ]6 z

    这两家的狗很凶。如果不是村里人带,最好不要硬闯。

5 d4 ]- E1 d) `% |

4. 这三个机窝,当地人都取了名便于识别:第一座机窝

5 }( O6 ~7 M: i% c+ T

  (按吴老的排列)叫“垃圾机窝”,也是唯一可以进去,

$ U. f4 U" s: V' \' [

    看到里面结构的,由于里面靠里的一半有水,水深不知

* _- E$ H% c2 c& \

  (据村里人说有一米多),从第二个“机窝”看,这个

% r. p% G1 Y1 M7 t/ U. r9 L

    深度是可能的,据讲,过去村里人都喜欢把垃圾倒在里。

9 ^3 h7 m, X1 s1 u6 Q& x( d4 b

    后来“大队”(三间房是大队级,说明人口挺多的),

, E6 m: B4 [) d. i4 U

    曾在里面放晒干的粪。

7 ]( I& c( q, V

5. 第二个“机窝”,叫“棺材机窝”,里面有一口无盖

# S$ Q% c' ?( U6 j

    的棺材,可从机窝门,也就是方形纪念碑旁边锁的门

; a4 \3 Q W* w2 n/ i, r

    缝里看到里面,这个机窝顶侧面,有两个并列的,

+ ~; r" v% n% [- ?. J1 ^- i. O

    边长超过两尺的方形孔,(三个机窝都有圆形透气口,

" i" v) c' Q( ^! P% n, J* {7 e

    不过直径也就毛竹粗)有粗圆钢作栏,可看出是原来就有。

2 e9 J$ w& T4 O) F% N1 y _* V

    第二个机窝就在原来的“大队部”,现早已无人,

# x( o; b7 e6 A, Q

    估计离成废墟不会太远。

' Z1 [1 I, j" |! K5 l0 U

6. 第三个叫“油漆机窝”:因为这个机窝有一多半的

( u2 R7 k+ `. J* a' W4 W, R

    圆弧顶都用油毡盖上,并抹有柏油,主要是防漏水。

6 R8 u+ |- n2 k9 W3 A

    现在是旁边那家工厂的仓库,那家工厂的围墙很高,

0 r9 V1 u" c' S7 h

    还有铁丝网,估计怕人从机窝顶翻墙进厂偷东西。

7 ^% t* _. O3 g% Y& J7 t) s

7. 据村人讲在“机场”里(估计那里现在仍然有一个叫

' K. p, |- d3 N6 u1 w

    “机场”的单位)还有七,八个这样的机窝,由于一

( V }, h3 O- c( T( f7 ?

     直由“公家”保管,作仓库用,现状比这几个好。

- J. B1 K* D1 c# E2 i" s$ l$ \

 

) W" T* k& T* M* d

 

0 l/ D9 q- M$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6 11:22:36编辑过]
发表于 2011-7-6 18: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枫影斜渡在2011-6-26 0:43:00的发言:
! b& C2 Q; O: Y4 |4 t {

吴老的这帖子很棒,可惜在这里应该早有这个内容的帖子。

. u& D+ L2 n/ p) {7 B: M

(也许过去有人贴过,我没注意到)

M. ]$ `+ L$ J7 A' ?$ ^7 Y

三间房的“机窝”是侵华日军留存至今不多的大型建筑物。

6 F: ~: z; S7 Q1 I3 i6 C3 a

总的来说当地文物部门还是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否则……

T7 Q/ J: z. g# m+ K: I% j

补充几句:

1 [( q$ e" ^' T& }' p1 ]- I

1. 要去三间房找“机窝”,一定要去村里问当地人,

) O8 j; `" H8 ^% d# w' \2 g

    那里街面外来人很多,

0 G+ G% t7 ?* t3 n6 N+ @" j& z* _4 `$ G

    他们一般不知道,有时会对“有人要找鸡窝”很感

! _& Q$ n3 B I- E. @

    莫名。进到村里向年龄大的,是当地口音的人打

2 v; @& n; K; H4 Z

    听,找起来挺容易。

1 {6 ?# r3 H% i* u

2. 进村先去找那两个掩体,那个大一点好找,靠近村

- l5 |7 }+ E( v' w6 `8 U

    北头的路西,路右靠前一点,有一人家,家中有位

# e" M" `4 j! M: T3 @$ T

    老人八十多岁,有点罗锅,当时建“掩体”和“机窝”时,

/ Q2 t' u0 v) o9 U7 k8 g! L$ B! X

    他有十来岁,已记事,对当时的情况还能说出一二三。

' H5 T* u) [! v1 Z) C Y0 k# z

    第一个的“掩体”的门,就在照片左边的那户人家里,

( N% S, J r# h; d3 l0 x

    这家人用来存放一些杂物。

6 H) C& v' ?* G% a& D! I/ M

3. 第二个“掩体”在“老村供销社”里,这个半地下的

; P; O, L; U- @5 E4 R+ ]

    掩体上面已经盖了鸡棚,畜棚之类,如果无人指认,

- q; X/ g$ R U( n' e4 V; d4 F

    一般很难注意。照片中台阶后的那个高出地面的水泥平台,

0 r. L& d+ @( M2 i$ _" K

    就是“掩体”的顶部,掩体门在邻居家,这家的院子

& L& t% p. a: e7 H- A5 @

    里堆满了杂物,像是收破烂的。

7 `( o4 d6 X9 B7 H' ~, a7 `, w

    这两家的狗很凶。如果不是村里人带,最好不要硬闯。

6 x( L) j% D6 F4 }) C/ Z

4. 这三个机窝,当地人都取了名便于识别:第一座机窝

6 g0 a2 X' ? R7 O# L" U3 H

  (按吴老的排列)叫“垃圾机窝”,也是唯一可以进去,

7 Y0 ~' j/ T/ Y& @

    看到里面结构的,由于里面靠里的一半有水,水深不知

# {- P0 u T# K& o n* ~$ R/ K0 E* D4 }

  (据村里人说有一米多),从第二个“机窝”看,这个

- s% D- D: ^! m

    深度是可能的,据讲,过去村里人都喜欢把垃圾倒在里。

. ]* S& Z) Q0 J. F

    后来“大队”(三间房是大队级,说明人口挺多的),

9 g/ ?! S% r- L1 f$ x# G& M

    曾在里面放晒干的粪。

: }5 h6 u, g. r; q( V5 X

5. 第二个“机窝”,叫“棺材机窝”,里面有一口无盖

; @2 J, t; g% a& D! u2 T$ ?

    的棺材,可从机窝门,也就是方形纪念碑旁边锁的门

6 g0 ?/ I3 o. ~+ R- w& I

    缝里看到里面,这个机窝顶侧面,有两个并列的,

' S# B6 w* \! S* z% k. P9 h: o

    边长超过两尺的方形孔,(三个机窝都有圆形透气口,

, s) x9 u8 s. J! I8 h/ M

    不过直径也就毛竹粗)有粗圆钢作栏,可看出是原来就有。

~3 R w: r: f1 P' J& ]+ y

    第二个机窝就在原来的“大队部”,现早已无人,

1 E7 B+ l# p- ]& _

    估计离成废墟不会太远。

4 Z- t9 T) n- Q; N$ I( f Z

6. 第三个叫“油漆机窝”:因为这个机窝有一多半的

& M9 v1 `) S( o. K+ L

    圆弧顶都用油毡盖上,并抹有柏油,主要是防漏水。

" a) v" l/ t( }" O$ j

    现在是旁边那家工厂的仓库,那家工厂的围墙很高,

- u, F, h9 o: N' U

    还有铁丝网,估计怕人从机窝顶翻墙进厂偷东西。

, ]0 x& K" e) C& z# F; A: i) V

7. 据村人讲在“机场”里(估计那里现在仍然有一个叫

* e0 O% D' \; B( b- o* ]

    “机场”的单位)还有七,八个这样的机窝,由于一

: H6 n' ]/ ^* A' w

     直由“公家”保管,作仓库用,现状比这几个好。

1 f9 H% R, F$ p; W4 W1 R) u+ O

 

; V% J, q" O2 C

 

* d) q: c6 D2 t6 m, 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6 11:22:36编辑过]
) d4 _/ F- v1 D9 _* m4 @

不可惜,是早有这个地方的帖子了。

, l( j* [' M- L' T. g; r

http://bbs.oldbeijing.org/dispbbs_75_73866.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9 05:38 , Processed in 1.194664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