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30|回复: 14

法源寺丁香[含4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5-27 1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月下旬的一天想起法源寺的丁香,立即前往。法源寺古称悯忠寺,建于唐贞观年间,也是距今一千五百来年的庙了。
  
   从菜市口附近的南横街的七井胡同往北走,看见胡同内两旁的国槐树,卷来一阵阵胡同内市井人家特有的味道,那样使人觉得亲近。两三只鸟儿鸣叫着,在四合院的黑瓦上嘻闹。在胡同口打扑克,偶尔有一两个卖啤酒的人,骑着三轮车,吆喝着经过。
  说来奇怪,在这样一种世俗的、充满人间烟火味道的地方,我向左一拐弯,就见到了法源寺的山门。
  自从李敖的小说《法源寺》出版后,游客一下就多了起来。
  在天王殿前,钟、鼓楼之间,左右各有三块石碑,其中一块是清朝乾隆皇帝手书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笔法精到,落款是“乾隆御笔敬书”,让皇帝称“敬”的,除了天地祖宗,恐怕只有孔子与佛祖了。清代历朝皇帝礼佛,其中以雍正、乾隆父子为甚。清室推崇佛教,有其笼络藏蒙诸少数民族的意图,但也不能否定,以成于北方苦寒之地、经济文化落后的八旗人,得天下后,确实也需要一种宗教支撑。显然佛教是最有群众基础的。
  李敖小说《法源寺》中提到谭嗣同就义后,大刀王五等人和寺庙的法师一起藏谭氏尸首于法源寺。《法源寺》里还有一个将李大钊和熊十力合在一起的人物——李十力。我想小说家言,不可全信。但谭嗣同就义的菜市口离法源寺只有一箭之遥,而且谭氏生前常居的湖广会馆离这里很近,谭嗣同一生对佛祖敬仰,对佛教教义的造诣极深,生前与康、梁诸人常来法源寺。因此李敖所写的情节不能完全以虚构视之。
  法源寺最有名的当数满寺遍种的丁香,春来丁香花开,满寺馥香。佛家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丁香既有色又有香,在出家人眼中,难道真的都是虚幻?
  使法源寺诗名远播的,除了丁香,我想应该是它的地理位置。清朝入关定都北京后,汉人只能住南城,因此来科举的南方才子多在前门一带落脚,来法源寺聚会是方便又风雅的事。清朝和民国来过法源寺的名人实在太多了。当年泰戈尔从佛教的故乡印度来中国访问,徐志摩陪同这位起汉名为竺震旦的诗哲在法源寺的丁香树下一夜未眠,而徐志摩作了一夜的诗。我不知道当年泰戈尔在花香树影之中会想起什么?会不会想起佛法从他的故乡流传到中国,其中的艰难与曲折?今天我们读泰戈尔作品时,能体察其中深深的禅意。得知这个佳话后,徐的老师梁启超集宋词为一联送给徐志摩:“临流可奈清癯,第四桥边,呼棹过碧环;此意平生飞动,海棠影下,吹笛到天明。”后来徐志摩坠机身亡后,俞平伯见此联,睹物思人,写下了一首绝句:“金针飞度初无迹,寄与情遥绝妙词;想见诗人英隽态,丁香如雪夜阑时。”而今诸先生已入万古寂灭,而丁香年年如雪,来赏花的人,几人能想起这些?
  
  在寺庙斋堂边的回廊边,我坐下来小憩。这时已经是中午,寺庙一个火头和尚用木槌在一个石鼓上擂响,通知斋饭时间已到,便有三三两两的比丘前来吃饭,一个长得很帅气的青年和尚一手持钵,一手打着手机,潇洒前行。
  我想起“法源”两字,应是万法同源的意思。那么“源”是什么呢?

法源寺丁香

法源寺丁香

法源寺丁香

法源寺丁香

法源寺丁香

法源寺丁香

法源寺丁香

法源寺丁香

1 p' S7 C+ C: N! k5 |" z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27 14:02:34编辑过]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1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丁香是“爱情之花”。也许与其花时于暮春四月的清寒有关,朦胧烟雨中氤氲出一缕清冷幽香,清丽淡雅的花形色泽似国人传统审美的暗潮低涌,恰如那雨巷尽头结着丁香愁怨的女子那一低头的温柔,“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大致传统中国人对于爱情的概念也就是定义为“冷漠、凄清、又惆怅”如丁香一般。乃至现代,唐磊那首《丁香花》,那个叫作丁香的姑娘,似也摆脱不了那清苦的爱情和无奈的宿命 & V3 v5 c' y0 m0 F q: e1 v

   

4 t5 @* [9 I/ s4 {! o

    

, O( |% i6 @- _+ P1 \% e: q) ]

  

7 F0 F; J9 X* m% T& c$ a" r% F! O

 

法源寺丁香

法源寺丁香

法源寺丁香

法源寺丁香

Y3cpa0qo.jpg
到此搁笔。 ! F9 F8 s2 C6 R* X" O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27 14:00:23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27 15: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万花丛中赏古刹,

- M/ X- q2 t9 F J4 k) }5 R' d

 闲看丁香话古今。

! j4 B6 ]/ }* K2 J- t) y! J

 我佛慈悲渡众生,

+ J" x4 I8 ^2 l9 {

 花开花谢了无期 。

发表于 2011-5-27 14: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错,我很喜欢丁香的味道!

发表于 2011-5-27 15: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满园留香,真好
发表于 2011-5-27 16: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 Y& z- \ @. |) n g& T9 N6 l7 T {

      写的好,勾起对法源寺的回忆。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11: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延续着京华的传统——到寺庙赏花。《梦园丛说》,记载赏花的风习和盛况: ) w& P8 z& |. {. e" X) p

  “极乐寺之海棠,枣花寺之牡丹,丰台之芍药,十刹海之荷花,宝藏寺之桂花,天宁、花之两寺之菊花,自春徂秋,游踪不绝于路。双有花局,四时送花,以供王公贵人之玩赏。冬则……招三五良朋,作消寒会,煮卫河银鱼,烧膳房鹿尾,佐以涌金楼之佳酿,南烹北炙,杂然陈前,战拇飞花,觥筹交错,致足乐也。”

7 A( S6 i2 v: S

    而庙宇、佛堂则常习供奉花草果蔬,一是取其鲜香,清新的气息有足于僧人们凝神打坐参禅;二,其水果蔬菜业供僧侣们声场生活所需;三则是还有一些与佛事活动有关的常用植物,以及作为书写经文载体的原料植物贝叶棕。丁香则地位特殊,佛门弟子常以丁香代替菩提树。人们称暴马丁香为“西海菩提树”;现北京法源寺内的丁香树,是明代的遗物。

- R& N8 f# ~7 a' J4 z6 l3 Q" R u

 

$ H+ F5 @( X% y

  

6 X$ V) p3 }$ J ?

 

法源寺丁香

法源寺丁香

法源寺丁香

法源寺丁香

& J- m7 F6 s+ 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27 14:05:10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1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有名的是这尊毗卢佛像。净业堂内供奉一尊明代铜制巨像毗卢佛像,高及屋顶(4.58米),共三层,下层为千叶莲瓣巨座,每一瓣上镂一佛像;中层为四方佛向东、西、南、北;最上层为毗卢佛。

法源寺丁香

法源寺丁香

4 h e( y8 v1 F1 d' z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27 14:03:58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1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净业堂前有一巨大石钵,双层石座,周围雕海水花纹和山龙、海马及八宝等形象,雕刻极为精美,几可与北海团城的渎山大玉海媲美。

法源寺丁香

法源寺丁香

法源寺丁香

法源寺丁香

 楼主| 发表于 2011-5-29 2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梦惊客在2011-5-27 15:37:00的发言:
4 ~; H" x* N3 u' B& Z

 万花丛中赏古刹,

B4 Q9 h5 E4 b

 闲看丁香话古今。

4 v1 U8 O+ p. {

 我佛慈悲渡众生,

! D$ w5 E/ U8 G/ s; C* l

 花开花谢了无期 。

- S) ~' S0 ]. m

谢梦惊客的诗文鼓励。

 楼主| 发表于 2011-5-29 2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革命后代在2011-5-27 14:59:00的发言:
4 [% W( W1 A/ L7 Q8 O6 k

真不错,我很喜欢丁香的味道!

- {) o7 K: V6 }! k

只能再到来年春天闻到沁人心脾的芬芳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5-29 2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五粮液藏康在2011-5-27 15:40:00的发言:
满园留香,真好
3 |2 u" K" C) ^' p4 S8 I) J1 Y

寺园的花香满园是佛教文化的一种铨译。

 楼主| 发表于 2011-5-29 2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范思悦在2011-5-27 16:09:00的发言:
5 u8 p Y% Z3 A- p" U% `/ y A

 

- N3 P- {+ }; h* T; E" e/ @

      写的好,勾起对法源寺的回忆。

5 W" u, U' p& u0 V8 ]: B0 \

苦老的寺院每一次去都有新的体会。

 楼主| 发表于 2011-5-29 2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蓟风在2011-5-29 19:27:00的发言:
逍遥老的文字很优雅。
/ r( c/ [- g0 K6 O4 a, @0 l1 ~

谢谢薊风老师的浏览和鼓励。

发表于 2011-5-29 1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逍遥老的文字很优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14 00:37 , Processed in 1.169794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