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62|回复: 0

香山公园内有一座民族团结的庙宇---宗镜大昭之庙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5-17 2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R]    在静宜园别垣有一座气势恢弘的大型喇嘛庙。这就是宗镜大昭之庙,又称“昭庙”。其庙宇坐西向东,依山傍水,建有三门琉璃坊都罡殿、大白台、井字碑亭、清净法智殿、七层琉璃万寿塔。从总体上是典型的藏式寺庙,但某些建筑个体和细部装修又体现出汉民族的风格。这在作为帝王之都的北京是绝无仅有的。
4 P. S( g# P& `7 `
( b$ s, W0 Y* t1 _, U    史料记载,宗镜大昭之庙建成于公元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乾隆皇帝为什么要在自己的离宫别垣修建一座如此雄伟的大喇嘛庙呢?这要从一段六世班禅进京朝觐的故事说起。
% [( v+ Y+ M4 A$ }6 H[BR]    六世班禅额尔德尼【注】,法名罗桑巴丹益西,1738年12月22日(清乾隆三年十一月十二日,藏历第十二绕迥之阳土马年十一月十一日)出生于后藏南木林宗扎西则谿卡。1740年(乾隆五年,藏历铁猴年)被认定为五世班禅额尔德尼转世灵童。1741年7月16日(乾隆六年六月初四,藏历铁鸡年六月初四)在扎什伦布寺坐床,成为六世班禅额尔德尼。5 b$ v* `$ @6 H. M, m
[BR]    (【注】班禅额尔德尼, 是格鲁派最大活佛之一, 也是藏传佛教最大活佛之一, 被称为无量光佛的化身。班禅是班禅额尔德尼的简称,“班”是梵文“班智达”,汉语意为“学者”;“禅”是藏语“钦波”,汉语意为“大”,合起来是“大学者”的意思。额尔德尼是满语,意为“宝”。)
+ q2 G0 ?+ x- I# {, r[BR]    六世班禅额尔德尼是中国历史上西藏地方杰出的宗教领袖之一。他一生有三件事为史家所称道:一是对八世达赖喇嘛的培养。达赖喇嘛成年后,又与他进行了很好的合作,使西藏社会在当时外敌觊觎,内部矛盾加剧的情况下得以平稳过渡。) I9 ^4 B* ]& T6 T" J0 _
[BR]    二是坚持统一立场,反对分裂。多次拒绝英国人入藏、签约的要求,并明确指出西藏是中国领土,在中国大皇帝管辖之下,西藏的一切要按中国皇帝的圣旨办理。    三是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前往承德、北京朝觐乾隆皇帝祝贺七十大寿。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章。- ]* i7 `8 \+ p" @6 v9 G
[BR]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六世班禅得知乾隆皇帝要举行七十大寿庆典的消息,委托章嘉呼图克图必多吉转奏皇上要求入觐祝寿。乾隆皇帝欣然同意。十二月初六,敕谕班禅允准赴京觐见,并降旨安排班禅进京事宜。
! F) |5 b' ^6 t# A[BR]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正月,六世班禅接到了同意其进京朝觐的圣旨。土猪年(1779年)六月十七日,六世班禅率13名勒参巴及随行人员2000余人,从札什伦布寺启程,踏上了东行朝觐之路。
; z/ ]7 `* K: S. V3 c/ A[BR]    乾隆皇帝对此次六世班禅入觐一事极为重视。下令多方着手,进行大量周密细致的准备工作。1778年十二月,乾隆皇帝下达谕旨在承德大兴土木修建须弥福寿之庙。在北京西郊的香山修建了班禅行宫——宗镜大昭之庙。这两座庙宇出于同一目的,是同时建于异地的姊妹建筑。
, s4 a5 t( t" k7 Z" U! j: h; k[BR]    乾隆皇帝还责令沿途督抚大员作好迎请准备,指示内务府等机关细心备办各种赏资礼品和应用的佛像、宗教器物。同时还诏请西部蒙古各部首领、回疆诸部首领和西南土司等,同来承德避暑山庄会聚,以收“敬一人而千人悦”之效,巩固和提升中央政权在边疆少数民族首领中的地位和威信。为集中全力做好迎接工作,乾隆皇帝还降旨停止当年进哨及山西武闱等活动,自己则加紧学习藏语,以便能亲自与班禅交流。
1 F0 r- _* i( g) T. M' k! E2 z[BR]    六世班禅从扎什伦布寺出发,在羊八井会见了前来送行的八世达赖喇嘛,翻越唐古拉山,东渡黄河,在塔尔寺度过了漫长的严冬;途中,六世班禅广施佛法,为众多僧人、信徒讲经摩顶。而乾隆皇帝对班禅大师的每一步行程更是倍加关注。多次派遣御史代表乾隆皇帝向他们表示慰问,颁给谕旨和赏赐物品。) a' A4 D2 p' ~5 j9 a
[BR]    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七月二十一日六世班禅一行历时一年,行程数万里,终于抵达热河行宫—须弥福寿庙。
1 [6 t/ [8 C5 A0 d[BR]    六世班禅在承德得到了乾隆隆重接待。一个多月的时间,班禅与乾隆接触频繁,会晤讲经、赐印颁敕、筵宴赏赐、拈香熬茶等各种活动日日不断。期间,乾隆皇帝用藏语与班禅交谈,使班禅大为惊讶,也深受感动。八月七日,乾隆寿诞当天,六世班禅和章嘉国师率僧众至避暑山庄诵经,并献上寿礼,为高宗祝寿。而乾隆皇帝更是请大师与其共同坐在宝座上,给六世班禅以极高的礼遇。
  a. b7 Y$ O3 \$ \- q5 x0 ][BR]    八月二十五日,六世班禅由皇六子陪同离下从须弥福寿庙启程前往京城,九月一日抵达北京城,驻锡在五世达赖喇嘛曾居住过的黄寺。在乾隆皇帝的细心安排下六世班禅畅游了前门大栅栏、圆明园、颐和园等地。九月十八日,清高宗谒陵后返京,与六世班禅在香山昭庙会见,亲自与六世班禅共同出席了昭庙开光大典。高宗又向班禅献金如意、羊脂五香炉、宝体等;班禅向高宗南佛像及袈裟等。六世班禅在昭庙逗留了四天,做了大型法会。期间,六世班禅亦游览了碧云寺,进行了一系列的佛事活动。: f- U! @5 g2 u0 F( U& V- g, s8 L" }
[BR]    六世班禅在京期间不辞劳苦连续走访永宁寺、觉生寺、恩佑寺、雍和宫、柏林寺、永安寺、永慕寺、弘仁寺、万寿寺、广慈寺、阐福寺等京城著名寺庙,瞻拜礼佛,传授佛法,为众多佛徒授戒,进行了一系列的佛事活动。九月二十五日,高宗到黄寺看望班禅。十月三日,在紫禁城保和殿宴请六世班禅,特许六世班禅乘轿至层丹墀。十月二十七日,班禅在雍和宫为高宗传授佛法。; R) H" S/ q" p; K' m+ G2 y
[BR]    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日下午,六世班禅在北京黄寺因患天花治疗无效而圆寂,享年42岁。
# {" r% G9 K7 B* @  R[BR]    班禅遗体在黄寺停放了6天,供各界人士和佛教徒瞻仰。然后用防腐药水浸洗,移置到由高宗御赐的用7000两黄金制造的天降金塔里。次年二月,六世班禅的灵塔运往西藏札什伦布寺,札什伦布寺僧众造了一座大银塔,将御赐金塔供奉在内。高宗为了纪念六世班禅,特命在他生前住过的黄寺西侧,建立了一座宏伟的"清净化城塔",俗称西黄寺。寺内有清高宗御制的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书写的碑文。! t0 i7 k. O9 |/ l
[BR]    六世班禅额尔德尼进京朝觐,是清代民族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加强了西藏地方对中央政府的内向力,推荐了汉藏民族文化的交流。
& X% s& D6 I6 F4 ~4 a, u[BR] 
  K; d/ G- ?1 K/ d' s" g  m[BR]    其实,昭庙原何而建,在乾隆御题的《昭庙六韵》碑文中已经写得明明白白。乾隆皇帝的《昭庙六韵》是这样写的:3 P8 O# W2 Z/ K9 {/ N7 `
昭庙缘何建  神僧来自遐因教仿西卫  并以示中华是日当庆落  便途礼脱闍黄衣宣法雨  碧嶂散天花六度期群度  三车演妙车雪山和震旦  一例普庥嘉( s* v' V2 h3 b/ p3 s1 g" L* K
[BR]    此诗及诗注以满、汉、蒙、藏四体文字镌刻在一座高5.2米“工”字形石碑上,立在都罡殿后的天井中。诗后署“乾隆庚子季秋之月中浣御笔”、钤“古稀天子之宝”等印章。    最后一句“雪山和震旦 一例普庥嘉”里的“雪山”是西藏,“震旦”是中国,“一例”是一统,“庥”是庇荫,“嘉”是美好。
) y+ R) S$ j) O1 `  ?' [[BR]    乾隆皇建昭庙,其目的与须弥福寿寺同,目的有二:一是为了嘉奖班禅远道来给皇帝祝寿的诚意,二是为了显示“我中华之兴黄教也”。乾隆皇帝在诗注中做了详细的解说,注解原文如下:“既建须弥福寺之庙于热河,复建昭庙于香山静宜园,以班禅远来祝厘之诚可嘉,且以示我中华之兴黄教也。是自谒陵至香山落成,班禅适居此庆落,又,昭庙尚卫地古式为之。卫者,番语谓中,俗谓之前藏。班禅所居后藏乃实名藏,藏者善也。”
+ N5 p, G% Y& h. N. X[BR]    昭庙一词,在碑文中译为"觉卧拉康"(音),"觉卧"汉意为"尊者",此处指释迦佛尊者而言。"拉康"汉意为"神殿","觉卧拉康"之总意为"尊者神殿",汉文"昭庙"一词,其意即此。2 A% T* V6 H2 t2 V8 B& @
[BR]    宗镜大昭之庙由监督仲山承办。宗镜大昭庙建筑规模宏伟,大殿四层上下贯通,由三门琉璃坊、都罡正殿、大白台、井字型重檐碑亭、大红台、七层万寿琉璃塔组成。就总的风格而论,昭庙是藏族碉房式建筑,但又辅以汉式建筑。昭庙主体呈方形碉式,白色条石为基,红色墙身,高厚坚固。墙体上方四周,间隔设有藏式梯形壁窗,其上部饰以汉式单斜面遮檐。西藏建筑色彩浓重,令人如置身西藏山寺之中。
0 |  u6 ^; P( i3 B# Y+ o' m: ][BR]    这座极富藏汉民族宗教艺术特色的建筑,仅都罡殿和五方佛殿六间房屋的镏金瓦就用金叶一万六千一百两六钱九分二厘,其殿内的陈设数量、种类更是叹为观止。据乾隆四十八年(1783)奏案显示:“宗镜大昭之庙陈设铺垫、佛像供器等19953件,通计36555件,内金银珠玉佛像塔龛供器陈设1053件,瓷铜佛像塔龛供器陈设16162件,匣盒45件内盛小玉玩215件,御笔及臣工字画匾对法帖书籍册页挂轴经卷陈设5593件,如意痰盆冠架扇子铺垫毡帘龛案桌张以及漆木铜锡等杂件项陈设13704件。”% i& g+ `( q6 ^2 @3 F$ ]2 {8 {7 T6 [
[BR]    如此气势宏伟华贵无比豪气逼人且颇具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纪念性建筑,1860年惨遭英法联军焚毁,陈设器物荡然无存,仅留有琉璃牌坊、四个幡杆石座,白台、红台基础;御碑一座(碑亭已毁,基础尚存)和七层琉璃塔一座。) U. r4 [4 |1 u( ?0 e
[BR]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马相伯、英敛之游山,看到遍地瓦砾的香山荒废觉得可惜,便打算设立静宜女子学校,由喀喇沁王福晋领衔奏请隆裕太后借用香山之地办学,就任热河都统的熊希龄除提助公款外,并募捐,把园内的破旧的房屋进行修理,昭庙同时得到修葺。    1917年,顺直水灾,由静宜园借地10亩建设慈幼院,熊希龄任院长,1920年利用昭庙开辟女红十字会香山医院。    1948年,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迁驻香山,昭庙被中共中央秘书处利用,1956年,香山作为人民公园对外开放。在之后的五十余年中,相继对昭庙进行了保护性的修缮。
" x( w5 s$ Z# B& s4 n7 ][BR]    2010年香山公园正式开始大规模的复建工作,期待中!!!!!!!!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20 18:12 , Processed in 1.10996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