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28|回复: 6

元大都城垣乱逛记[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5-17 16: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一闲暇无事,抽出半日时光,寻访大都旧垣,作游记一篇,以文代酒,与诸君对酌。

' w/ i$ i4 ]9 G

 

6 e2 z' R6 H- C6 \4 y

 

, I, X) U+ L8 n( c2 ^

一、背景介绍:

' R9 Y- s- j, P+ L

公元14世纪,明军攻陷大都,蒙元残余势力盘踞草原,威胁大明政权北部边境。出于战略考虑,明将徐达主持改造大都,将北城墙南移五华里,至今北二环一带。大都北部三分之一的面积从此废弃,历经七百年风雨,逐渐坍塌为土垄,是为今日“北土城”之由来。

1 H I ~, X1 D% k- U

二、乱逛路线:

6 c w0 e! h1 I T. L

和义门——高粱桥——转河——肃清门瓮城遗址——蓟门烟树——土城西北角——花园路水关遗址

% x' Q+ {5 R* B4 d5 b8 S( c

 

8 k: X/ m/ v4 |9 u1 ^/ j

三、沿线趣景:

* r7 M6 T- \9 F' D8 w: C% P% S+ ?* a

1.和义门

~8 P# [0 N, ]* f9 {8 _

和义门,也就是著名的西直门(北京人忍不住唠叨一句,不加儿话音!)。原址位于今西直门立交桥。这里本应是土城遗迹的起点。文革期间拆除西直门的时候,意外的在其瓮城包砖内部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元代拱门遗迹。可惜发现在那样一个疯狂的时代,连最基本的测量都没做就被破了四旧。传世的仅有几张照片。

5 r3 K1 z7 O5 _& Q8 z

# z# j- ]# }; x) A8 Z

和义门遗迹

' N8 T/ L; Z/ K$ S" n

 

+ l9 ]9 q9 B) s7 a

2.高粱桥

2 P/ N( K3 L6 H0 b8 D( f, U

又叫“高亮桥”,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九年(1292),是旧时西直门外通向西北的必经之路。

* F0 K) i# p9 W/ E% J8 a" @

原来在桥的南北各有一座牌楼,南牌楼南北额分别为长源”、永泽,北牌坊南北额分别为广润”、姿安

3 o- t v- v2 J* \6 \ d; L! C; ^3 L

 

6 c/ j) r, ~- `1 K6 Z

它的得名有两说。

" o9 c6 J; u% D5 ~, g* X Y2 l" N

一是因横跨“高粱河”而得名;高粱河旧河道从此向东南通向天安门广场一带,后来被人工改道,与北京护城河相连。北宋初年著名的高粱河大战据说就发生在天安门一带。(北京人又要唠叨两句:每当读史读到这一段,我就有一种释然感。当年宋太宗北伐失利,便将幽州城,也就是北京城里的人口全部迁往内地。从那时起,北京就没有本地人了。所以,作为一个当代北京人,就算你爷爷不是外地人,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也一定是外地人。所以,咱也就没有理由对外地人有什么布满了。不如抽出指责外地人的时间,好好琢磨琢磨怎么传承老北京文化吧。)

6 D) j D6 C% T. T( V% z3 J

二是由“高亮赶海”的传说而得名。(有兴趣的童鞋请百度之,我就不啰嗦了。。。。。。)

7 d( x. q6 U+ a$ h" E$ G

 

5 o0 _! k" r1 n7 `: X

6 n- E. o6 _" Y s) Y

" T1 _" S6 _0 Y }# L- W m4 @

水闸

: q0 _4 b* b6 E# C+ a$ }2 a( f

 

0 [0 c. ~8 G7 H; K. k( l

 

) U1 Y# C" n/ C6 N+ h' n( f, o

3.转河碉堡

- |8 K5 K5 `& E7 W6 R

转河,就是明清北护城河从积水潭到西直门之间的一段“几”字形河道。这里原是一片汪洋,名为“太平湖”(老舍就是跳太平湖死的),后来修地铁的时候填平了改作车辆段,太平湖水系被改造成转河,连接北护城河与高粱河。河道两侧分布着几个混凝土碉堡。听附近钓鱼的老人说,这几个碉堡是当年傅作义为了抵挡解放军攻城而建的城防工事。

$ s5 l) r$ ~' W; b' ?/ t3 u7 t

- ]% Y: T# a& P% k- \

( \; f9 z$ S2 m# F ~+ \ \

 

7 W2 n8 r; j& O/ m" @+ j6 U' C

4.肃清门瓮城遗址

; E% n+ \+ F0 F2 j& v8 t; |3 w

肃清门是元大都的西北城门,也是地面现存唯一一处元大都城门遗迹。位于明光桥西南,只剩下半个瓮城。肃清门内大街即今天的学院南路东段。遗址再往北,就是土城了。

+ m9 Z% r- l4 p& A8 s' F

 

6 @- O2 n$ X3 C" r( R% c

. @! \: a; S0 h7 O( e F

; \$ ^* L; r) b7 o& F/ t

 

; }0 M# o5 \+ K4 D7 y+ h0 Y6 i

5.蓟门烟树

' D% T6 Q+ v( \7 y9 C. H

沿土城城垣向北,过蓟门桥不远就是燕京八景之一——蓟门烟树。旧时景致本是一派田园风光,夕阳西下时分,于土城上北望,在绿色的海洋中升起几道农家的炊烟。“烟树”就是树林中的炊烟。

o' {) X" W. G* l* y! D

如今,在城垣上树立了仿古石碑,上书乾隆御笔“蓟门烟树”四字。

3 o; H# P w. y. T3 D5 R

不知哪里出土的佛像,放在墙顶。

6 [) r4 i, Y- T

但是,烟变成了汽车尾气,树变成了水泥森林。。。。。。。

% ]; `7 Q) ~) t# }. g7 Q& u6 o

4 ~5 {$ S" y' j

: X( ?( g, J. }' p" N

 

0 z5 U$ d0 s) v/ p! m' h5 i

6.城墙西北角

* m1 z M' R( t1 ~) y

元大都四角原有角楼,东南角楼的位置大约在东二环古观象台一带。如今仅西北角残存有夯土高台,仍是北土城的制高点。

- \$ H) \- Q5 k6 \! r0 M4 E [- W

 

! e5 s; u1 o8 u+ I

 

4 \- l0 P* N% Q, S e6 L- C2 \& k

7.北垣马面

8 L8 i% \2 ]) [- @6 `. ^% `* g" ^

马面是突出于城墙外部的“凸”字形防御设施,用于从侧面攻击登城的敌人。因窄长如马面而得名。北土城西北段仍依稀可见数个马面。但因为墙体上种满了树,所以从照片上看不太清。附一张明城墙的马面作为说明。

( e; s9 M2 j6 ?

 

7 S! p6 R$ S5 ~- C3 p( Y- s

0 r, z; v$ z/ X. X4 W' @

" _9 c6 d$ l9 s/ x3 h8 X

 

; @" x8 K- b. m9 O! F

8.水关遗址

# V' i. D* p4 Y9 y. K% U4 x

建国后中科院曾对大都做过一次较为全面的考察和钻探,在北土城上发现了三处水关痕迹。其中位于花园路东的这一处保存最为完整,内部有铁闸门。但长期以来被狗屎人尿和雨水各种腐蚀,21世纪初才被保护起来。

& ? t5 d. g+ W' J' c' S9 e8 {

' T' R6 J4 U: A' O: _( a

4 k& M. }. r* h& Z/ G9 P) O" U

 

元大都城垣乱逛记

元大都城垣乱逛记

& J# U+ P1 t9 N6 v+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17 16:21:38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5-17 16: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除最后一张外,其他照片都看不到
发表于 2011-5-17 17: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把图片上传到老北京网,人人等其他网站对图片都有外链的限制。
发表于 2011-5-19 14: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眼底云烟在2011-5-17 16:38:00的发言:
" A1 z8 e1 n; [) ]/ h4 j# x 2 q0 m# [* c) t Q9 ?" A" K 除最后一张外,其他照片都看不到: H+ j% `7 o0 Q5 T. M / `0 M/ V9 c2 w0 \. j3 B
QUOTE:
没错!

发表于 2011-6-3 1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看的到,多谢楼主分享!
发表于 2012-2-8 17: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分享~~
发表于 2012-2-8 17: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1 04:32 , Processed in 1.132905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