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查看: 11362|回复: 15

我看北京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6 17: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声明,我可是北京人,爱老北京。

& p7 J( r) R7 S9 Q* ^, \% }6 B

北京话好听,这个看法也对也不对。到过一些地方,有东北人和西北人就说,北京话好听,爱听。北京人说北京话好听,实际上带着感情色彩,谁不爱自己的家乡?所以爱屋及乌,一切都是好的。如今满世界外地人——咱别讨论这事实的原因结果和弊端之类——外地人的口音充斥耳朵,不管你乐意不乐意,天天得听着。我和许多许多北京人一样不爱听诸如“干哈”之类,可仔细想想,现今的北京话是从老北京话来的,而老北京话又是哪儿来的呢,几百年前顺治带着他的大队人马轰轰烈烈到了北京的时候,说的不正是东北话吗?后来融合了发展了,才有了后来的北京话。

) x; F' \! i2 s! h2 H) A9 Q

所以想说,不喜欢就罢了,犯不上对人家地人的口音腔调说三道四的。还是宽容一些吧。如今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开放意味着融合,我敢说,过些年——而且不会太长——的北京话绝不是今天我们听到的北京话,想起三四十年前一些老北京说的话,和今天的所谓北京话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北京人宽容,不拒绝外来的东西,今天不是好些北京人都喜欢用“整”这个字吗,它是哪儿的话?

) j9 ?: p' r* Y* a- s, _

自信,则宽容,各位,我们拿出北京人特有的自信吧,宽容一点吧。

; i+ H$ ~. z* D8 U# R0 x9 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6 22:47:21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6 18: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北京话只有真正的北京人说出来才对味儿,说的主儿,听着主儿都舒坦!这老北京话里头就透着那股子天子脚下的牛逼劲儿!" H; u* ]( z# s6 R. I/ Z8 p! o# Z' c0 @
[BR] 8 z0 [" O3 E2 E. K
[BR]不是地道的北京人真的很难从肺腑发出这京腔京韵来~~~~~
发表于 2011-5-6 2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话不是刻意学出来的,而是环境沁染出来的。外地的很多人觉得每句话加上脏字就是北京话了,很无语。
发表于 2011-5-6 2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鄂什珲在2011-5-6 20:19:00的发言:
北京话不是刻意学出来的,而是环境沁染出来的。外地的很多人觉得每句话加上脏字就是北京话了,很无语。
; z5 e1 {1 j' Q+ e; u1 |$ O) i6 R

没错啊,北京人讲究骂人不带脏字,不是他们一朝一夕,看几个鸟巢、水立方就能学会的。

发表于 2011-5-6 2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sunyumin1959在2011-5-6 17:06:00的发言:
) A- `) m4 ]; ~" p5 q& f: i

几百年前顺治带着他的大队人马轰轰烈烈到了北京的时候,说的不正是东北话吗?

x( w2 O$ L) `0 I. |2 o8 {+ G0 X

那应该是满语吧?北京话的确是一种融合后的语言,以前所融合的形成了今天的北京话,可今天的“融合”根本就是想吧北京话融没了。我认为原因不在于北京人是否排外,当年好多老字号不都是外地进开买卖京的?人家怎么就在北京站住了,而且后代学会了北京话,成了“北京人”。关键在于外来文明是否对本地文明产生了冲击甚至是毁灭,这才是让本地人所无法接受的。如果大街上10个人9个外地人而且天南海北,还会有人学北京话么?

 楼主| 发表于 2011-5-8 18: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11楼是知音啊!

5 v ~ ?/ T5 X# Y

      老北京骂人,那不讲究“骂”,讲究的是“损”,所谓“连损带挖苦”,叫你活活儿的憋死气死,这叫气死活人不偿命。可惜,现在的人根本不懂这个了,还记得小时候听老北京吵架拌嘴,那真是一种享受,不仅没有脏字儿,而且带着从容自若的表情,给人家损的无地自容才得胜还朝,可第二天见面还是照样儿打招呼。老北京人对这种人的评价叫厉害。要是骂大街,那才是丢人丢到家了,会惹的街坊四邻瞧不起,老北京人对这种人的评价叫野。

- Q7 L2 a- ?+ d @

      革了若干年的命,弄的人越来越野蛮,是啊,不说说了吗?不是请客吃饭……而是暴烈的行动!动不动连妈带祖宗或者板儿砖拳头,生活和建设一样,直奔主题而失去了艺术。

6 G* e1 S |% m( ^6 ^. z9 N/ Z+ Q

      那些浪漫、激情之类,都是有话语权的人玩的,今天您看看,四环路里还有几个北京人啊!

5 _8 I1 @( U1 s1 t% u8 I' 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9 7:45:51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7 2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sunyumin1959在2011-5-6 22:39:00的发言:
- Z$ \: v5 }- Y/ p

非常赞同。实际上老北京挺忌讳骂大街带脏字,家长和街坊评价一个孩子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他的嘴是不是干净。为什么后来骂大街带脏字不新鲜了?我觉得和文革有关系,特别是文革初期,那些红卫兵(尤其是高干子弟红卫兵组成的联动、西纠之类)张嘴闭嘴就是脏话(诸如狗崽子、他*的),于是文革中后期渐渐成了风气。此外,王朔的作品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G4 G" a, O1 B B4 _' J$ t0 D

对对对,没错,加上一些什么“日子”“浪漫”之类的影视作品的误导,让人把那些高干子弟当成所谓“老北京”,实在是对老北京的糟改。

9 `) g& g/ n* w9 `% s" x8 [

真正的北京话,骂了你,让你明知道却跳不出刺儿,过半晌才觉出来,人家早走了。那才叫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发表于 2011-5-7 1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今的北京话是从老北京话来的,而老北京话又是哪儿来的呢,几百年前顺治带着他的大队人马轰轰烈烈到了北京的时候,说的不正是东北话吗?后来融合了发展了,才有了后来的北京话。》这句话和sunyumin1959探讨一下,前清入关基本上都说满语,入关后顺治为了安抚关内汉人及明朝留下的归顺官员才推广汉文化,在朝廷上用满汉两种语言办公,北京话应是元明时期留下的,到了清朝又加入满语的一些译音合成的北京话。
 楼主| 发表于 2011-5-6 2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钩鱼在2011-5-6 21:44:00的发言:
9 q2 @" U5 l# ~4 D0 k

北京话很好学,不就是那些词句吗?在北京生活时间长了自然会。

( c" y& ]& x1 \! L/ n" G! G/ N) v5 o5 a

但要学北京口音却很难,长短音、节奏、儿化、抑扬顿挫那股劲很难拿,学会了还改不了。

0 [$ A0 u0 r% M: I4 k1 I( }) B

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不让我学北京话,必须说普通话。自以为普通话很好了,成年后到外地工作人家还是一下就听出“北京音”。

- k+ F9 P, C# V }

我儿子在外地出生,18岁后到北京上学、工作,学了不少“北京话”,听着总没那个味儿。我和他说:你还是说普通话吧。

* y, Q5 M2 ~' G. ?

还真是,小时候老北京不光有特殊的词汇特殊的口音,连嗓音也很独特,了解了一下才知道,和当年老北京的食物结构有关系。

# C: B6 J- i- @$ M" r0 b: W

有一次在东北开会住一酒店,和一北京老乡聊天,一个东北的居然在旁边听了一个多钟头,结论是你们北京人说话真好听。

发表于 2011-5-6 2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话很好学,不就是那些词句吗?在北京生活时间长了自然会。

s. c3 X% ]4 q/ H

但要学北京口音却很难,长短音、节奏、儿化、抑扬顿挫那股劲很难拿,学会了还改不了。

7 h" L) Y7 d3 i- Z

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不让我学北京话,必须说普通话。自以为普通话很好了,成年后到外地工作人家还是一下就听出“北京音”。

, G5 i4 k! I3 y. t

我儿子在外地出生,18岁后到北京上学、工作,学了不少“北京话”,听着总没那个味儿。我和他说:你还是说普通话吧。

发表于 2011-5-6 2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度有个北京话吧,吸引了不少80后、90后年轻人,其中也有不少外地人在那学习北京方言,北京的传统文化需要年轻一代继承,北京方言更需要有人承传,现在有很多北京方言如同“四合院”的命运一样,正在逐渐消失。
' P  d2 a9 P. k7 [( f( @2 I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6 21:49:50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5-6 2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安吉在2011-5-6 21:02:00的发言:
! p6 T1 E+ E, m; n

没错啊,北京人讲究骂人不带脏字,不是他们一朝一夕,看几个鸟巢、水立方就能学会的。

" h& W7 D8 L$ d- l' S

非常赞同。实际上老北京挺忌讳骂大街带脏字,家长和街坊评价一个孩子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他的嘴是不是干净。为什么后来骂大街带脏字不新鲜了?我觉得和文革有关系,特别是文革初期,那些红卫兵(尤其是高干子弟红卫兵组成的联动、西纠之类)张嘴闭嘴就是脏话(诸如狗崽子、他*的),于是文革中后期渐渐成了风气。此外,王朔的作品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有那么一阵儿流行乡土作品,王朔应运而生,好象不骂街不说脏话就不是北京人。其实,王朔的北京人并非当年真正意义上的北京人,当年代表北京传统的人在城圈儿里(基本就是今天二环路以内),王朔的北京人是西郊等地“大院”的孩子,他们是49年后的政治新贵,也是49年前后北京的外来人口,他们的文化包括语言里带着新贵的骄横,同时又吸收了老北京文化里的糟粕。可惜经过文革的“洗礼”,人们不知道什么是北京了,于是坯子文学成了时尚,这真是对老北京的糟蹋! 真正的老北京凡事儿讲个礼数,包括语言上的文明,要不怎么叫文化的首善之地呢?老北京的牛气是骨子里的自信及其外露出来的洒脱,骂街讲脏话其实恰恰是缺乏自信又怕被识破的表现!!

3 I+ O2 f+ t8 K- N! W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6 22:41:38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9 15: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人口普查北京市的结果表示“三个北京人中就有一位外地人”,估计下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是“三个外地人中有一位是北京人”,希望这位北京人不是住在四五环以外...
发表于 2011-5-9 18: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啊伊倩倩在2011-5-9 15:37:00的发言:
今年人口普查北京市的结果表示“三个北京人中就有一位外地人”,估计下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是“三个外地人中有一位是北京人”,希望这位北京人不是住在四五环以外...
$ y. V2 v1 c3 w( x6 i5 Z

还成,不是“三个省有一个北京人”。

发表于 2011-5-9 18: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sunyumin1959在2011-5-8 18:34:00的发言:
% v3 W) B6 Q1 w0 e: `6 |8 f* a

      11楼是知音啊!

7 H5 J6 _- B1 m, M8 a

     给人家损的无地自容才得胜还朝,可第二天见面还是照样儿打招呼。老北京人对这种人的评价叫厉害。要是骂大街,那才是丢人丢到家了,会惹的街坊四邻瞧不起,老北京人对这种人的评价叫野。

. B4 ^/ w* f4 ?( L. u4 k

     那些浪漫、激情之类,都是有话语权的人玩的,今天您看看,四环路里还有几个北京人啊!

7 m+ a/ Z$ O6 p4 H- \' 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9 7:45:51编辑过]
+ x7 a; Y1 N5 C4 S3 Q

对呀,带有调侃性质的,不带记仇的。

发表于 2011-7-8 13: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地人都想用他们的方言做国家标准普通话,红眼儿病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8 05:47 , Processed in 0.153243 second(s), 17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