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36|回复: 2

[转帖]别让拆文化毁了北京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6-7-12 2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环球时报 网友评论
 在25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发布会上,一位外国记者说老北京的文物保护工作做得不够好,中国文化部负责人表示接受批评,称就北京市来说,这位外国记者的批评很有意义。这一表态引起境内外媒体的关注。

外国人抨击中国当今的“拆文化”,替北京的旧城保护操心,已非自今日始,可以说是伴随中国发展的每一步。但由于各种原因,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局”中,“老建筑保护”这颗“棋子”始终处于“卒子”的卑微地位。只见“车马炮”纵横捭阖,喜见很多“僵局”被化解,唯独不见小“卒子”过河。

  中国文化部负责人现在不但自己认错,并代北京公开接受批评,表现出“亡羊补牢”的良好意愿。近年常常听到几年没回家的旅法北京人,回来见到老乡的第一句话就是“全拆了,都不认识啦!”这其中有对北京发展之快的赞叹,也有对老北京“人是物非”的无奈。说北京的城市改造盛行“拆文化”应不为过。

众所周知,城市要发展经济,完全不拆是不行的。但拆的时候不怀着敬畏文化的保护心,也是不行的。仅仅保护一个故宫,一个长城,几条街道,其他都放开“拆”得面目全非,实现“现代化”的大跃进,这种做法就不能奢谈“保护”了。试想,如果巴黎仅剩卢浮宫、铁塔和巴黎圣母院,其他街道都焕然一新,巴黎绝对成不了世界第一旅游城市,其价值会骤然缩水。

在巴黎市区,人们常常看到一种特别景致:一座被拆的楼被从中间掏空,但石头砌的陈年外壳还被颤颤巍巍地支撑着站立不倒。等楼改建完毕,芯已现代化,但外墙只是做做清洁,还是“老面孔”。这也许能说明所谓对老建筑的文化敬畏心情。推倒重来,当然最省事省钱,速度也最快,但却丢失了沉甸甸的另一头。

北京“整容”是为了更美,不是为了变成别人,变成海外华侨华人认不出的陌生人。望三思而后拆,给子孙后代留下老北京的灵魂。▲

(摘自5月27日《欧洲时报》评论,原题:“China”不应等于“拆了”)

《环球时报》 (2006-05-29 第06版)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6-7-13 1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北京的文物保护工作做得不好,市政府有责任。
发表于 2012-2-21 2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yes u re righ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6 15:31 , Processed in 1.151681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