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36|回复: 1

六必居三"谜"之二(作者系尧都区三晋文化研究会理事)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6-7-12 1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匾额字号之

关于“六必居”字号及匾额的来历,目前有多种说法。

有人说:“六必居”最初是由六个人合伙开办的买卖,托人求严嵩书写题为“六必居”的牌匾,严嵩认为六人有“六心”不好,所以在“心”字上加了一撇为“六必居”。还有人说,“六必居”最初是由皇宫中的六个奶奶合伙开办的,为了吸引顾客,想请严嵩题写“六必居”三个字。但是,严嵩当时位居宰相,如果请得动他。于是她们便用贿赂了严嵩宠爱的一个小妾,小妾心生一计,每天装着练习写字,就写“六必居”三个字,严嵩看到笔体笨拙,不由得皱起眉头,提起来写下了墨迹饱满的“六必居”三个字,让小妾照着样子去练,后来小妾将这三个字拿去给了店主,店主高兴得制成牌匾,从此,“六必居”买卖兴隆,红极一时。

还有一种说法,是笔者在1999年拜访“六必居”老店员,现住在贾得乡贾材村的贾兴中老人时,老人又了这样的传说“六必居”这块匾,相传是明朝宰相严嵩所写,“六必居”最初是个酒饭,为什么能请到严嵩呢?是因为严嵩当时还不是宰相,闲居北京,经常去“六必居”饮酒。吃点小酱菜,当时酒缸上都有木头盖子,盖子上有些尘土,严嵩就在上面随手写了“六必居”三个字,店主发现这几个字苍劲有力,判断此人肯定不凡,于是就赶快把这三个字做成了匾额,所以既没有上款,也没有下款,一直保存至今。

对“六必居”的来历,还有两种比较可信的说法:其一是,最初“六必居”是个酒作坊,他们酿酒,必须遵循六项要求,就是做到六个“必”,即“黍酒齐、曲蘖必实、湛之必洁、陶瓷必良、火侯必得、水泉必香”。也就是说,料选必须齐全,发酵必须充足、工艺过程必须保持清洁,设备必须优良,火侯必须掌握、泉水必须香甜。其二是说,“六必居”最初是由山西临汾尧庙乡西杜村赵存仁、赵存义、赵存礼兄弟三人开办的一家民杂货店,也是一个前店后厂的作坊,后厂酿酒,前店除卖酒外,还卖“柴、米、油、盐、酱、醋”等六种人们的日常生活生活必需品。即“百姓开门七件事”中除茶叶有异味,怕串味之忌不外,其他六样商品都经营。从“六必居”当时的记帐上看,也有这样的记载。后来随着业务的发展,“六必居”酱菜最为有名,所以又在粮食店街胡同东口,另开了一家六珍号专门经营粮食油盐等商品,而六必居本店便成了专门制售酱菜的酱园了。

: U u+ l Z# H" Y( R! X' B. 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12 10:18:02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6-7-14 15: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六必居”,保定也有“六必居”同出一脉的分支?楼上有研究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2 14:37 , Processed in 1.125039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