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18|回复: 27

大开眼界的北京地铁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6-7-5 12: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在中南海旁坐的地铁。哇,地铁票竟然是纸做的!那地铁想毕……果不其然,地铁竟然没空调!头顶有个大的风扇啊!1号线正体现60年代的风情。接着转乘2号线,进入80年代了!可仍没有空调。最让我们嘴巴合不拢的是:车厢里的人实在太多了,最后那位乘客挤不进去,两位保安哥哥就助他两臂之力,推,死命地推,车门终于可以关上了!!保安哥哥送了口气。我们看得目瞪口呆!这是北京吗?怎么这样?

      1、2号线人多得像春运时的火车站!

      看到如此惊险的一幕,我们只好等下一辆车。13号线(为什么从1、2号就直接跳到13号的?是跟老外对着干吗?)竟然要上到地面再坐。终于进入21世纪咯!地铁开动时竟然关灯了?好不容易,我们到了目的地了!

     北京之旅,除了名胜,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这跨越几十年的地铁了!

[em07]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6-7-5 1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睹为快!09.3.7拍记!

哈哈,让你这么一说,我还得拍点什么哈.
发表于 2006-7-5 1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您正赶上高峰时段吧。看您说的在中南海附近坐,应该是西单或是天安门站,更是“热”站。

您要想体会北京公交的魅力,您得上三环坐300路。甭管什么时候,您在车上的身高一定是比平时要高,为什么,挤长了。

哈哈,不是车少,不是路窄,就是人多,忒多。

 楼主| 发表于 2006-7-5 2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哦,还是没人回答北京是不是有13条线之多。

还有想知道的是,中南海旁边怎么还有个一六几中学?不是国家重要的地方吗?

发表于 2006-7-5 2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BJ日记在2006-7-5 21:55:50的发言:

哦,还是没人回答北京是不是有13条线之多。

还有想知道的是,中南海旁边怎么还有个一六几中学?不是国家重要的地方吗?

您说的13号线,是城市轻轨。因为现在还有很多条地铁在建中,应该是到08年奥运会的时候完工。

那个中学叫161中学,是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前身是北京著名的女一中,创建于1913年,创建初期就得到了李大钊同志的关怀。

其他大家知道的也都来说说。

发表于 2006-7-7 2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3月7日和平门安福胡同拍记作业

我强烈希望能找到自己童年的小朋友 菜场胡同的 或者西便门小学的 QQ47431861

发表于 2006-7-9 13: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胡同深处(二十一)

北京的公共交通的确与上海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这比上海好的是出租多,而且私家车也多,还有立交多。在上海呆了1年,就这点感觉

发表于 2006-7-13 14: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老北京网女网友三八节快乐!

上海地铁建的晚,硬件自然设施好。其实上海地铁的人也很多,去年我8月份去的时候,感觉比北京的还挤!都成照片儿了。
发表于 2006-7-13 15: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3月7号作业~

甭说别的,咱北京的地铁硬件是差了点,可是有味儿,有那股子京味儿。

挤的舒服

发表于 2006-7-15 1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中学叫161中学,是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前身是北京著名的女一中,创建于1913年,创建初期就得到了李大钊同志的关怀。

161中搬家了。新址在门口贴着。;

五月在上海呆了一周,那地铁换乘实在是麻烦!!也许为市政府多创收,可惜苦了老百姓:买票要计算,换乘要计算,...

您得时时事事算计着亦难保无误

+ |6 e# ~+ w, M* h$ q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15 19:50:03编辑过]
发表于 2006-7-15 2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朋友说的上海地铁确实,我也有同感。01年去的,站牌子前看半天搞不懂该买多少银子的票,最后还是到站再补钱。

但上海和杭州的公交似乎比北京好,那里在车站旁的报亭或电话亭都可以兑换硬币,上车投币真方便。不象咱这儿,车上有人专盯着您投钱,您要没零钱,人家还不负责找。[em01][em01]

发表于 2006-7-17 17: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交作业的来了 3.7 拍记作业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同童年在2006-7-15 23:36:20的发言:

楼上朋友说的上海地铁确实,我也有同感。01年去的,站牌子前看半天搞不懂该买多少银子的票,最后还是到站再补钱。

我觉得挺好啊,我怎么能看明白呢[em05]

, I% P1 j. A1 U, b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17 17:05:22编辑过]
发表于 2006-7-19 16: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上次去上海,觉得小贩们很是莫名其妙,为什么每次找钱时都给我硬币?最讨厌那东西了,叮叮当当的还容易丢。一赌气就都给花了,然后美美的进了地铁,一进去我就傻眼了,无人售票,售票机是——投币的!
发表于 2006-7-31 1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羡慕香港的小巴,每人一个座位,还随叫随停
发表于 2006-8-2 2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谁让咱这儿人多呢。

发表于 2006-8-3 09: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300,301都难坐的很,300起码还车多呢,我下班的时候等301,在毒辣的太阳下等了45分钟,最后打车走了。我感觉北京就只会采取硬性措施来让人遵守规则,却不建立人性化的体制。

昨天看新闻说北京上海打击黑摩的,行动是好的,为了大家安全着想。北京呢,打击完了就拉倒了,治标不治本。上海呢,打击完了分析原因,最后在不方便坐车的地方加开车,开新线路,这才是真正的措施呢!

发表于 2006-8-17 18: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半只甲虫在2006-7-19 16:46:43的发言:
哈哈,上次去上海,觉得小贩们很是莫名其妙,为什么每次找钱时都给我硬币?最讨厌那东西了,叮叮当当的还容易丢。一赌气就都给花了,然后美美的进了地铁,一进去我就傻眼了,无人售票,售票机是——投币的!

不是好发

还有人工售票的      

很方便,很人性化  不是吗?  呵呵

发表于 2006-8-17 2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胡同深处(二十二)

QUOTE:
以下是引用BJ日记在2006-7-5 12:56:58的发言:

      我们在中南海旁坐的地铁。哇,地铁票竟然是纸做的!那地铁想毕……果不其然,地铁竟然没空调!头顶有个大的风扇啊!1号线正体现60年代的风情。接着转乘2号线,进入80年代了!可仍没有空调。最让我们嘴巴合不拢的是:车厢里的人实在太多了,最后那位乘客挤不进去,两位保安哥哥就助他两臂之力,推,死命地推,车门终于可以关上了!!保安哥哥送了口气。我们看得目瞪口呆!这是北京吗?怎么这样?

      1、2号线人多得像春运时的火车站!

      看到如此惊险的一幕,我们只好等下一辆车。13号线(为什么从1、2号就直接跳到13号的?是跟老外对着干吗?)竟然要上到地面再坐。终于进入21世纪咯!地铁开动时竟然关灯了?好不容易,我们到了目的地了!

     北京之旅,除了名胜,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这跨越几十年的地铁了!

[em07]

先去搞清楚北京地铁是什么时候开始启用的!最早是干,嘛用的!他是上海地铁爷爷辈的.但是北京地铁确实该安空调了!
发表于 2006-11-4 09: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北京的地铁 我没有少让我别的地方的朋友笑....
发表于 2006-11-12 0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北京公交采取无人售票不合理,北京不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但论规模估计没有几个能比得上的,圈甭大了,四环以里,我估计在北京居住几十年的也未必哪个地都认识,没有售票员,问谁阿,问司机,写明了请勿与司机交谈,光报站名管什么用啊,做车还不知道车往开啊,过了站,也容易再作回来,可是你要换乘车,瞎了,以后每个人都带张地图,话说到这有点跑题,再说一句,300现在好多了,夏天人比冬天的少,不知为什么。地铁要都换了,那肯定以后要收站台建设费

发表于 2006-11-17 1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的人多~~全国各地的人都往北京挤~~~

哎~~~~

发表于 2006-12-12 2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同童年在2006-7-5 22:48:28的发言:

您说的13号线,是城市轻轨。因为现在还有很多条地铁在建中,应该是到08年奥运会的时候完工。

那个中学叫161中学,是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前身是北京著名的女一中,创建于1913年,创建初期就得到了李大钊同志的关怀。

其他大家知道的也都来说说。

应该就是原来的28中吧?

与原来的男6中共同占用皇家大剧院(升平署)的地盘.

发表于 2010-7-9 02: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BJ日记在2006-7-5 21:55:00的发言:
! ^" t) O9 U. e2 A/ H) G " H, N: J' @, I$ m

哦,还是没人回答北京是不是有13条线之多。

还有想知道的是,中南海旁边怎么还有个一六几中学?不是国家重要的地方吗?

, O: X7 X7 H( u4 V0 D; \ # C' v, x5 d# H6 V


北京161中学-历史


光荣的历史形成了学校优秀的传统。建校初期即得到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的关怀,并于1926年为学校选择了校址(现北校区)。李大钊先生的学生多人到校任6 ^ A3 v+ v8 q5 i" `7 |- Q 教,先生也曾多次到校授课,使当时的师生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一二.九”时期学校成为了北平学联所在地。90多年来,学校为祖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他 6 i& r7 W9 Y3 S) v们中有的成为国家领导人、社会活动家,有的成为中科院院士、著名的艺术家和成功的企业家。郭明秋、卓林、于若木、郝诒纯、汪大婉、张瑞芳、何鲁丽、林文漪、周晋峰就是他们中的优秀代表。
   5 j) z( l" _. Z! k9 [ . U- J6 B$ p( }! d; s% r9 s$ c新的时期,学校以“诚真开拓”为训;以“师生发展”为本;以“创新教育、科技教育、健康教育”为办学特色;以“质量——立校之本,人才——兴校之源,科研( u: j' y$ R4 \7 d2 J ——强校之路,科学、民主、依法——理校之纲”为办学思路;以“为高等学校输送优秀毕业生,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办学目标。
    ' ~# O6 E9 U8 G. D) \ 严谨、善诱、格高、业精的教风;勤学、好问、求实、创新的学风;勤奋、朴实、团结、进取的校风,数字化的校园,花园式的环境,40余门类的选修课程的开设+ l! O; X5 T. V 和深入开展的教学改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了“教学相长、愉快合作的健康的学习环境;发展特长、多彩自主的健康的活动环境;尊师爱生、坦诚融洽的健康的* s1 g! W; t' i 人际环境;追求精品、文明向上的健康的校园环境”。
    9 d% z: d# s; ?' `$ u 学校一直致力于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把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作为教研的重点。探讨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的理 * D' S/ B- i! D- M# O( g2 h2 I论与实践问题,努力构建最符合学生接受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自主精神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与方法。“九五”期间学校承担了7项市区级重点课题,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并在市区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其中两项获北5 k6 @( s( T) C+ |! g0 [" P2 U) U 京市教育科研专项奖,一项获北京市胡楚南优秀教育成果奖。
    & q, J0 z# D( A, M" ?6 S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中、高级教师占75%,其中特级教师3人,市、区劳动模范3人,市、区学科带头人20人;硕士学历教师19人;北京市骨干教师和跨世纪 4 g9 H4 Q; r Z; Y, I+ a% y优秀人才12人。多数青年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
    ) s; O( K+ Q' ]1 x- T7 g 学校的教学设备先进,信息化程度高。有专用艺术教室,形体教室,科学实验室,有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近百个教室及理化生实验室均装有多媒体设备和实物展 6 Q9 h5 o$ i \( R示设备,并备有机器人研究的教具和体育塑胶操场。
    多年来,我校中、高考成绩优异,高考升学率达100%,$ D2 v1 g M( W+ p% U0 K( u 重点率85%,其中文科重点 8 p/ S5 o4 e8 e7 R率达90%以上。学生参加全国、市级各类学科、科技竞赛多次获奖,连续四届获“胡楚南优秀中学生奖”。
客座教授进学校,外籍教师进课堂。开放性, 3 w, k q2 L6 }' w世界性的办学特点还使学校每年都要与美国、法国、日) g$ C' y3 }2 S3 x4 n2 ?- A 本、韩国、澳/ o7 F. A+ Q$ p' p4 z5 i [! v; F 大利亚等国的学校开展师生交流互访活动。
    显著的办学成果使学校赢得了多项荣誉和社会声誉:
    + X! z O9 @5 U* y北京市首批“教育科研先进校”“科技教育示范校”;北京市“德育先进单位”;全国计算机教育先进单位;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促进学校金牌校”;北+ k' L4 o0 H9 v f+ Y$ ~ I 京市文明单位等。并被确定为:中央教科所“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课题实验校;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项目“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EPD)”实验校;全国中小% ^, P O8 d7 {& I& |: b 学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实验学校等。“十五”期间学校承担了4项国家级课题,5项北京市课题;3项区级课题。成为众多初三毕业生的首选学校。
发表于 2010-7-9 02: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BJ日记在2006-7-5 21:55:00的发言:
$ q0 ]: O k8 o8 x! n- L0 o 5 c6 J- @1 O! ?& t* ^7 S8 H

哦,还是没人回答北京是不是有13条线之多。

还有想知道的是,中南海旁边怎么还有个一六几中学?不是国家重要的地方吗?

, K! S/ h1 m5 S( o' ~ J$ e2 x. X- E6 s9 F; i

一六一是本人的母校,在那里混了6年
学校以前是园林式的,据说是以前皇宫花房所在地。房子很老旧,后来就改建了。由于旁边是中南海这个芳邻,所以楼房限高。很搞怪的设计,先挖一个大深坑,然后在坑里建个3层教学楼。这样地面上的建筑就只有2层那么高。而且靠近中南海那一侧的教学楼被砍掉一大块,免得能看到里面去。
据说基建缺钱,就找老校友化缘。找到了邓大人的夫人,卓琳老校友,于是上面就多批下了100万。

由于紧挨着中南海,所以里面的干部子女,有些就在这里上学。
发表于 2010-7-8 19: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开眼界的北京地铁

大开眼界的北京地铁

发表于 2010-7-8 18: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国大陆范围内 任何城市的地铁都不能而且没有资格嘲笑北京地铁!北京地铁本身就是活文物!被楼主所不屑的带风扇的车型恰恰是喜欢地铁深爱地铁的人们心中的最爱!
发表于 2010-7-7 14: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1号线啥时候改造啊...
发表于 2010-7-11 1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唉,居大不易,要是不超过本市额定居住人口,北京地铁的容量肯定没有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5 01:44 , Processed in 1.188778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