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障小伙“纠结哥” 厂甸庙会说相声
# o9 _. P, _; ~7 E7 y
北京青年报 " l6 e$ Z9 \4 o6 N6 H
' c6 f5 w6 R% Q( F( k/ F+ l! Z. U" I
[转帖]残障小伙“纠结哥” 厂甸庙会说相声
c# Y x8 C# R" c# f8 a) c # F0 e: V" L: n6 g$ A; o
■李宁在厂甸庙会陶然亭会场表演相声■摄影/本报记者 王晓溪 0 [' B4 t% Z) a! n1 V; N( D' C
5 ?: I# B' D8 H; I, b7 r; T5 f 自幼喜欢相声 曾在什刹海撂地演出 第一次以说相声的方式过春节———
) m- O$ s' E4 c# Z# j: u& Q 新春佳节,万家团聚,但是在这样一个日子里,却有一些基层工作者坚守岗位,默默奉献,为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值守在一线。他们的付出、他们的努力令人感动。为此,本报记者春节期间走进基层,通过24小时全记录的方式,向您展示普通基层工作者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春节。记者来到厂甸庙会,感受相声演员忙碌辛劳的一天。
+ e: j+ N9 j/ I: \$ C ■出场人物:李宁 3 T6 ~* x0 A* M* f6 ~% U/ j
■岗位:厂甸庙会陶然亭会场相声演员
! W& b( h$ u9 N# g3 ] 他站在台上,努力控制着脸部肌肉,两只不时紧绷的手藏在袖筒里,尽管声音混沌,但是几个“包袱”下来,引得台下观众不时叫好。这些观众不知道台上的这位小伙子是一位残障人。
* [! G( M. R! b$ \8 D% Z 同伴们给他起了个绰号“纠结哥”,他也欣然地用这个绰号称呼自己,但是他怕观众们为他而“纠结”:“我真不敢想能够站在台上,我怕我这模样糟蹋了相声。” 6 ?7 i6 i, u9 q# r2 S' r
李宁,这位自称“纠结哥”的北京残障小伙子,在兔年春节里每天都站在厂甸庙会的舞台上,用他那酷爱的相声艺术给每位游客带去了“不纠结”的笑声。
9 W4 e3 h) n' h6 {# q& I% | 6点30分 . _+ k4 W, ^/ i. l# T1 |2 l
扫楼梯练嘴皮子 . v" o9 ?& C2 h- x$ h( S
大年初一,李宁要值班。早晨6点30分,他从家骑车来到了西直门附近一家医院住院楼,那是他工作的地方。李宁工作很简单:清扫东西两个楼梯,从20层到1层。尽管李宁走路时有些甩腿,他的手也会时不时地抽搐,但是他驾轻就熟地拿着扫帚,扫着楼梯,没有任何的不适。 ! _7 h; \% x. a1 P2 U7 n
“八百标兵奔北坡……”李宁一边扫着,嘴里头一边练着绕口令,声音很小,但仍然回响在空寂的楼道里。“又练上了。”一位经过的陪护跟李宁打了个招呼。实际上,每天,李宁都是这样练习着自己的嘴皮子,“我这工作和练活儿都没有耽误。”练完绕口令,李宁还会哼唱几个小曲,这是他刚从网上和广播里听到的,抓紧时间学学。从6点半到11点,李宁就是这样的边工作边练功。 9 ]4 @% y; y T5 \
11点30分 ) I1 ^: V$ K8 d% K1 }8 N
坐地铁仍在背词 # J7 c. b U/ E+ v" |; X
11点左右,他下班了,骑着自行车去西直门地铁站。他不敢骑得太快,他还是一名视障患者,无法看清远处。 : X$ H0 y: g, n; s
李宁要坐地铁4号线去厂甸庙会陶然亭会场。坐在地铁里,他嘴里仍然不出声地叨咕着。一个小孩子看到他的样子,不禁乐了出来,一旁家长赶快推了孩子一下,提醒他注意。这个小动作倒是让李宁看到了,他没有生气也没有回避,反而对着那个孩子微笑了一下,随即又眼皮朝下,继续叨咕着。
! d( T7 X+ Z0 i1 |$ L “我都免疫了,”李宁说从8岁上小学,到初中毕业,自己始终生活在这样的一种环境里,小时候经常被人欺负,长大了也会被别人嘲笑,“你就长这样,你怕有什么用啊,你生气更没用了。” 7 M& O( d3 r; B1 n4 d2 X6 h, t
李宁说自己刚生下几天脐带发生了感染,发高烧,差点就夭折了。虽然后来被抢救活了,但是自己的小脑也被烧坏了,运动受到了影响。他已经无所谓别人的看法了。 ( U; i+ b9 q: F" y) h
他自称长得很“纠结”,并说一块说相声的哥儿几个爱拿他打镲,叫他“纠结哥”,而他也欣然接受了这个“艺名”。
, x8 w4 N9 P* u: v( d1 E- n) y 12点 # p5 t5 L) g! u4 |6 L
腾地帮他换衣服 5 w" Z+ ?9 _8 d. t M
在厂甸舞台的后台,李宁开始换服装了——一件红色的大褂。看到他要换衣服,跟他一起的哥儿几个赶忙给他让出了一个“空地”。李宁说大家伙儿知道他身子活动不方便,每次换衣服都容易碰倒别的物件,所以大家都自觉给他腾地,也是照顾他。 # ?# W, E+ ~4 `1 m6 q
李宁说由于小时候都是在家里养病,大部分时间躺在床上,因此只能听广播或者录音机,这让他喜欢上了相声。去年6月份,他听说什刹海边上有人撂地说相声,还不要钱,便和朋友一起去听。“我一听就能听出来演员使活儿使得对不对,要是我怎么说,”李宁说人家演完后他会和对方主动交流,这让人家吃惊不已。“他们也让我加入让我演,但是我不敢演。”李宁说。 + o' q" x9 _9 M% M7 C& U
12点15分
4 C- I% {2 H9 ~, w4 i 精彩表演获掌声
/ D* ]9 B4 V7 k% `1 G6 E0 r3 L, M& f 轮到李宁上台了。站在台上的他变了:走路时两条腿不再微甩,脸也不抽搐,脖子也不梗梗了。唯独两只手难以控制,他把它们揣在了袖子里。他说的是《请堂会》,那是刚才后台他师傅临时定的。李宁说庙会每天的段子都是当天根据观众来定,“幸亏我们平常在什刹海边上都撂地演过。” 2 q) Q; R; \! g; P& I; ]' ^
《请堂会》里的逗哏要用“倒口”,后面还有不小的一段贯口,李宁演得很卖力,没有磕巴,几个包袱也都能叫响。李宁下台的时候,观众为他鼓起了掌。在场的观众们并没有发现这位逗哏的演员会是一位残障者。“呦,真没想到这小伙子腿脚不利落,”一位大爷看完后说,“人家得下多大的工夫啊,能站在台上就是成功。” 5 q) D3 s" M, K) Z' q! T
实际上,在厂甸庙会陶然亭会场的这次演出演员基本上无钱可拿。但是李宁很享受这种观众的掌声,更享受说相声带来的那种快感。最近由于天气寒冷,他们的迷乐相声行暂时中断了在什刹海的撂地演出。“这庙会能演太过瘾了,一连7天,”李宁说这是他第一次以说相声的方式过春节。 / B" ]1 I( G1 b" V
20点以后
; N: \3 [) Y' C; h! R& Y7 o 用QQ视频对词
, i& r8 q: m) |4 w# E- G' V8 `/ ? 演出结束后,李宁坐地铁又要赶回医院去上班,初一这天他一直干到了19点。20点以后,李宁像往常那样坐在了电脑旁,打开了QQ,戴上了耳麦,用QQ视频语音和捧哏的对词。李宁总是会在传统的段子里添加一些自己编的“现挂”,由于出行不便,再加上彼此住得不近,因此这位年轻人便采用了这样“高科技”的方式来排练相声。
8 w0 Z. O u' p# A “就我所知道目前还没有残障人说相声,这是一个空白,”李宁说他曾经给残疾人艺术团打过电话咨询,结果人家告诉他这个艺术团的演出主要是唱歌跳舞。“现在残障人什么不能干啊,聋哑人可以跳舞,肢残人可以开车,我们怎么不能说相声呢?”李宁,这位“纠结哥”对自己的未来真的没有感到“纠结”。 4 S/ j0 ~% Q0 K- s/ n0 J
■文/本报记者 满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