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97|回复: 10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含22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2-28 17: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那天外出拍片,在什刹海边看到火神庙开放了,赶紧进去拍了一番。回来在网上搜了一下,上传如下: $ L, ]+ F' `" e/ s# w9 ?
火德真君庙俗称火神庙,始建于唐贞观六年(632年),元代至正六年(1346年)、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都有重修。庙里供奉的是真武大帝,为象征天地精灵的龟蛇抱像。传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年)开始营造大都城的时候,有龟蛇出现在今西直门外的高梁河上,群臣解释说,这是真武神光临,其德惟水,水能胜火,宋朝亡定了!忽必烈大喜,下令在高梁河出现龟蛇的地方建了座“大昭应宫”,祭祀真武大帝。后来又在城中心海子边建了这座规模宏大的真武庙。元统一中国后,元成宗加封真武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成为北方最高的神!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原创]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8 18: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开放的庙宇,能不挂这么多彩旗吗?太怯。不过虎先生的片子拍的还是不错的。敕建那几个字写的很有喜感。
发表于 2010-12-28 2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到底没看出来大殿什么样,怎么仿佛是前出抱厦的样子?

发表于 2010-12-28 18: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飞哥在2010-12-28 18:15:00的发言:
新开放的庙宇,能不挂这么多彩旗吗?太怯。不过虎先生的片子拍的还是不错的。敕建那几个字写的很有喜感。
$ c, K& B! ^& v9 I/ h

那应该是集的赵孟頫的字而成的

发表于 2010-12-28 18: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h/ W! m1 X9 r- l

 

1 g6 W7 m* Y9 d: N. i

居然是 王宝心先生所题  哈哈

发表于 2010-12-29 16: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自己的宗教。

发表于 2010-12-31 0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有改造成的山门殿里面还有明代中晚期的金龙纹,但仅有两条龙是

发表于 2010-12-31 2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1-2 22: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郭春平同志说了 自从拜了火神庙 我家就没着过火

发表于 2011-1-10 0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道教学会网上学习心得,摘要如下:

2 q1 i8 O/ U- h u% a5 y

火德真君庙,其建筑有以下几个特色:

2 x$ m% Q2 n$ W; H& b

2 s; {4 U% A( u; I6 l U

& }1 _( ~$ k q

% _. T% M& m# G; S% b+ q2 w& o8 E& O1 z/ S" ^# s! J- q, d+ n2 d
一、庙内殿宇多使用琉璃瓦。火神庙内,除了火祖殿两侧各两间及斗姥阁两侧各五间的配房为灰瓦外,其他诸座殿宇均有琉璃瓦覆顶。这是因为万历年间故宫及神坛火灾频繁,赐琉璃瓦镇火的缘故。至清乾隆时,又将山门及万岁景命阁增黄瓦,所以,如今的火神庙内,黄、绿、黑三色俱全。至于黑瓦,属等级较低的琉璃瓦,通常一些属于防御性的建筑多用黑瓦,但这里的黑瓦,应另有含意:黑为玄色,而北方属玄色,五行从水,故而以黑瓦覆顶,取意以水镇火。 - A/ V* m" s: x3 o. _4 x' [

9 ~6 U% Z* S8 T1 } / \1 i4 J! R* V# N% R& T. Q! I6 Y* H# C+ S; K0 j" f& N$ r' G/ q
( @) m+ L$ U9 p: f' w. E

6 Z' D* L# X! L% O! m9 z # n2 E) Y7 ]2 d/ v5 W4 `, ^: p' g* Z9 d! I* V t4 F* ]' F: Y( ]4 j1 o0 `; r5 }+ C
二、火祖殿内有蟠龙藻井。一般来说,藻井属于等级较高的建筑装饰物,没有一定的等级,是万万不可能使用藻井的。那么,为什么一个区区的火神庙能够拥有如此高的待遇呢? 我们还得从“火”的角度来探求。藻井作为一种装饰物,它不仅展示了等级的尊严,还体现了古人避火的一种观念。藻井之所以称之为藻井,一是因为轮廓多为八角,形似水井;二是因为早期的藻井在顶部多饰冗繁的纹样,酷似井中之水藻。故称之为“藻井”。所以,将一个“有水”、“有藻”的金井装饰在天花板正中,不仅有装饰效果,还有以水镇火之意。这样,为什么火神庙有藻井,就成了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了。 : H# m# F# U2 J7 N; D" ^' J

# M0 m- I; s8 c2 ?. D. w/ j+ a8 u0 x$ {! E6 Q% g& k6 G: B# Q$ I- J" o: v2 c; z5 R5 Q& K+ c w' ]/ Q) Y
$ P* T' I, h! ?* G$ F

' j6 y" J1 e. c1 ]) u; p( j0 Q7 g- M* Z) T( }' c1 [& a0 \1 W( I; }) T) U9 H6 H+ m2 y9 h: S
三、主殿后建有两层重阁。北京的寺庙多建有后罩楼,如白云观、东岳庙、法源寺、柏林寺、广济寺、广化寺、五道庙、三官庙、大高玄殿、西顶广仁宫等等,数不胜数。可是,火神庙却是一个例外,它有两重楼阁。这一点似乎有些让人费解,但仔细研究一下典籍就会明白了。见《帝京景物略》云:“……我万历三十三年,增碧瓦重阁焉。”又见《日下旧闻考》云:“乾隆二十四年重修……门及后阁具改加黄瓦。”首先,文中言“‘增’碧瓦重阁”,既然是增建,就应为扩建而不是改建,所以,以现在的位置来看,万岁景命阁在斗姥阁之北,应为明代扩建,清代改黄瓦的“后”阁。万历应当是嫌火德真君庙太小,故而拓建的。然而,斗姥阁本来就很巍峨,若拆阁改殿以迁就玉皇阁,不仅是资金上的耗费,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破坏。因为拆阁改殿后不仅建筑体积上缩小了,连整座庙的间数都减少了,怎么说都不划算。所以,干脆直接就再建一座重楼,在两侧兴建比斗姥阁配殿更高的配楼,以示此处为杀尾。另外,斗姥阁两侧的过道十分狭窄,只容两人错身而过。试想,哪位工匠会将庙内的过道设计的如此狭窄?这是因为万历重修时只是将原先的耳房拆掉,改建寮房,所以,并不似事先设计好那样能留出适当的空间,只能在原有的庙基上改建,故过道如此狭窄,实乃不得已而为之,而这却更加证明了万岁景命阁为增建,斗姥阁乃原来之后罩楼。 ) ~# j5 o% m) ~; y

/ o8 ^8 ~ T& L( F) f) l4 T" l5 Y) T4 \5 H1 N. {- ~4 ~" g' U% S- s2 p0 _" [( e n9 Q; p7 l) x3 @& w
" \5 ^" e& D# D3 O( j- ~* k4 v

$ Y6 @' V3 _ z& v5 G, U6 G" a1 n% b( i) b! y+ L9 r& Q. P" c9 I$ D, W: g
四、庙门朝向东方。火德真君庙紧靠后门桥,后门桥本名“万宁桥”,始建于元代扩修太液池之时。而火德真君庙建于唐,所以,修桥挖池必定影响到火德真君庙的原始布局。就现在来看,最南端的隆恩殿距水边不到20米,若像白云观那样再在灵官殿前修一道山门是不可能的,但并不排除原先山门就在现在的隆恩殿南。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元朝扩建太液池时将庙门及钟鼓楼拆建到如今的位置,不仅留出了河沿儿,也使得大门朝向紫气之方,还冲着龙脉,可谓一举三得。 3 e7 L/ R. o% Q: m W0 N# w

& ?3 P) k& ?. \1 ?/ U, ` . b8 u* @4 o2 r% S0 B1 W6 h- U% L6 x) ?/ E6 p, \3 [ d' H( h3 I: d( D( o, W4 h: Y
. y, G( d6 a2 i& r; f. ^% \$ e

' d' r) I3 S1 \7 Z1 Y; ` 1 D/ A; C( w8 Z& f/ F$ c s+ d! X* p5 q9 x O5 `4 K8 ?0 x
五、庙门内外均有牌楼。老北京城过去的牌楼十分的多,而其中一大部分是庙宇的牌楼。较著名的有雍和宫、帝王庙、大高玄殿、东岳庙、白云观、孔庙、福佑寺等处的牌楼。然而,这些牌楼要么是正对着山门(白云观),要么就是当街(孔庙、帝王庙),要么就三座一组,构成最为壮丽的品字型牌楼广场(大高玄殿、雍和宫、东岳庙)。而火德真君庙则是在山门内外(东西)各有一座,究其原因,应是元代便有过街牌坊,改建后无法放置,便一于内,一于外了。抑或有其他的原因,则不可知。 & @$ w; O( w: T. {8 y

) f0 T. |, a; H5 G/ O+ ~+ l/ Z- y6 U% C7 J2 V8 B; H9 r5 y. j4 X8 G4 l5 i7 {5 G) z, C! C k% `
Y$ X; ?# S% d3 E7 o( ~. u8 S' t

. e+ |$ A; T6 U3 Z4 g3 ]) x; w9 i8 t: U/ q4 ]# n( F5 _; j9 t% P$ I: k5 _ ?( N1 j: S# F
六、庙后有亭。普通庙宇以后楼为最后结尾,而火德真君庙却在万岁景命阁后还有一水亭,可远观什刹海,实属罕见,可惜今已不存。

 楼主| 发表于 2011-1-10 1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老师光临留评,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7 06:01 , Processed in 1.182400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