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 K! M W! ?, t* |9 e z+ u
昨日读了迟方先生在新浪博客发表有关“王绍鳌印章”的文字,才了解最先发现鄙人《一枚“王绍鳌”字样印章的发现》小文的是迟方先生在美国加州的儿子、儿媳在《老北京网》最先看到,并推介给迟方先生看的。 . Q( E6 O: d+ D2 O" @0 D& }0 x
看来当今社会信息的传播是忽视距离远近的,很有意思。
3 K! T, a( _' E1 y) u7 U 为了让各位朋友更清楚了解这枚王绍鳌印章的来龙去脉,现将迟方先生的博文复制如下: ; }: Z" R% s9 N( E& }* H1 Q @
(2010-11-27 10:24:18) / L0 _- o( l( B5 P- V3 N7 A
上中学时,曾热读福尔摩斯,一段关于神探观察怀表的描写特别另我印象深刻。故事说的是福尔摩斯拿到一块怀表,他拿起放大镜,看到了表壳背后的两个字母,四个数字和钥匙孔周围布满上千条错乱的划痕,便胸有成竹地说道,那两个字母表示主人的姓氏;四个数字是伦敦当铺的号码,表明怀表主人常常穷困潦倒;而钥匙孔周围那些乱划的痕迹,说明表主人把钥匙插进孔里给表上弦时手腕总是在颤抖,所以此人多半是个嗜酒成性的醉汉......这故事除了让我这“福丝”对神探佩服得五体投地外,还找来老爸的怀表反复研判,可惜这怀表上既无数字,也没划痕,始终不得要领,只好作罢。 . w; `+ b- s1 t+ q
昨天我却结识了一位福尔摩斯般的奇人方金章先生,他在潘家园地摊上拾起一枚小小的印章,却由此推算出了一大段故事,谨将方先生的文章摘贴于此:
J# ^$ l, p% j) y+ l2 [& }5 ] b6 L“《一枚“王绍鳌”字样印章的发现》2010-8-20 10:08:00 9 R0 b. S w3 L+ ?$ J: e
年轻时喜欢学习金石篆刻,在转古玩店或者地摊时,就注意搜集一些旧印章;以做学习用的实物资料。不求石料的材质优劣(其根本原因是买不起:田黄、鸡血、脑冻之类),只看印文錾刻的是否到位;尤其注重的是篆字:或甲骨、或金文、或铁线、或仿汉、或封泥均可。
6 ]1 W5 k- Y3 a 近日逛潘家园旧货市场,发现一个冷摊上有十余枚旧印章,于是停下来蹲下去,拿起来挨个看,都不大理想;其中只有一枚不起眼的印章引起了我的兴趣,此印章棱角圆润,包浆自然;印文不是篆字而是魏体,经辨认其反字是“王绍鳌”三字,由上向下竖排,无周边;此印三个字的布局合理,錾刻到位,印文不失魏碑书法神韵,一看既是精于此道的行家所为。印的边款“佩芸制”三字,用单刀法、楷书文;一气呵成,潇洒自如。石质为青田。 1 d6 S( v. G4 |9 n
看印油侵石的深度,这印不会超过百年。此类印章不是在书画落款用的印,又不像是以前用于领粮票、布票或开支领工资的常用章;看样子好像是阅读文件后的签字(盖章)用的。从印文竖排来看,此印使用时间应该在从民国到解放初期的这个时段;因为那时的文件上的文字是竖排的;到57年文字改革后文件上的文字是横排的(大概),凡个人的常用私印也相应改成横排(由左向右排)。 , p. L) v% V- `$ T( ~, ?! G
王绍鳌是谁呢?不甚了解;只是模糊地记得几年前报纸上提过这个人名字,好像是民主党派领袖……南方人,因名字中有“鳌”字。可再说了,著名的民主人士的私章怎么流落到地摊上来呢?怀疑!
7 \% {1 N1 z) Z( y$ S' m. i 买不买呢,又不能回家去查完资料确定后再买;熟摊好办,交点定金下周再决定拿不拿。生摊可不行,扭脸他人就没了,下周他指不定来不来呢。摊主见我翻过来掉过去得看这枚章,满脸堆笑的先夸我:一看您,您就是个行家,有眼力。然后就夸这枚印:您看这戳子多好啊,字儿多清楚啊,石头多硬啊。他没一句说到点子上......” ) p5 [ E' s0 q& t3 {
c# v8 {/ J3 {8 y# D& N 方先生这段文字“说到点子上”的贴在《老北京网》上的文章,还是我在美国加州的儿子、儿媳最先看到,并推介给我看的。因为我刚刚在纪念家母的博文中提及母亲的舅舅王绍鏊为母亲引见了叶圣陶、茅盾等文化名人,所以,方先生得到的这枚家族长辈印章便格外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 T# D) W' ]% ]1 D$ p 因为方先生在文中留下了联络方式,我便尝试着给先生发了件e-mail,很快便得到先生热情的回复。昨天,我冒昧前往拜访了方先生,初次见面,便立即为先生的儒雅与博学所感染,尤其让我欣喜的是,我与方先生竟是同庚,共同语言当然多些,方先生向我介绍了这枚图章,并毅然割爱,将图章转交给了我。 ; B) y$ X# @% W/ P) K1 J- W
我不但得到了这枚家族先辈的图章,更结识了方先生这位良师益友。 ; Y" V' o7 K @$ A# n
方先生在《老北京网》上发表的文章: 1 b, ^0 n4 k5 O- \3 r5 Y ^' [
http://bbs.oldbeijing.org/dispbbs_46_65555_4_1.html
* A7 A! u. [; @& f8 U, [; A: K 方先生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048217472 2 _ ?: J# q. c) t: J% w
4 Y- d/ Y: Y/ J; K- Q5 I8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