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知道这件事最后怎么处理的么?不了了之了? 5 P |4 Z f& M& g& A/ T7 N! p# w
---------------------------- 1 v, g* Q8 ]7 G" c$ x
& L' N8 ?# B/ ?3 u+ Q
一份迟到的报告
4 l K! h8 N' k: G# u * c3 b. P$ u# q+ o0 v- Q# B
“你们来晚了!太晚了!”十三陵长陵的管理人员指着气势宏伟的棱恩殿说。一年前,这里曾发生一起严重的破坏事件。 8 x. N# u9 n9 o/ F
& J, i! S0 {' G' v5 Y
记者步入这座在世界建筑史上享有盛誉的金丝楠木大殿,但见墁地金砖伤痕累累,仿佛一个人的身体被皮鞭无情地抽打过。西半部的金砖上,白色污迹片片。记者上前费力取下一片儿细看,似乎是一种石膏与胶的混合物。 ( G. Z% c+ o8 Q2 b; ^
% o. ^2 ~" J& E% b9 |0 f
为什么不清除这些污迹?管理人员说,若要除去,金砖便毁掉了面容!这些金砖是明永乐年间的遗物,历经500年依然光泽如初。是谁损害、污染了这些烧制技术已失传的金砖?
/ j5 b- s3 Y% v% B9 I5 p
, S; }6 B- Y( R, L9 n抬头望,西面的楠木阑额上,数十颗铁钉伸头探脑。棱恩殿素以我国木结构建筑中形体最巨、结构严谨著称。又何来这些铁家伙? # u% b- O% d# O; R2 E7 Q% ~
6 {% P" x; _ c
记者环绕大殿,巍然矗立的32根楠木巨柱上均有涂写的痕迹。尤其触目惊心的是,第一排东起第8根巨柱上,深深地刻着“PPOLO”(波罗)、和“XIELIAN”。这又是谁留下的刀痕? & R: A' u' ^1 V/ ?) M, q6 m# v
, T6 u; j5 a+ m
十三陵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陵棱恩殿是十三陵的精华,始建于公元1413年,距今已有570年历史。
# S1 a# _' q6 }9 r8 B5 O0 z
1 u- \, P$ v, } |0 F# m十三陵特区副主任宋文忠对记者说:“你们看到的这些,仅仅是残留的一点儿痕迹。在棱恩殿的东、西、北三面,楠木阑额、前窗上曾换了300多颗钉子。殿内的15根楠木柱子被挤伤、碰伤,磨损、污染,也有5个钉子孔。大殿的146块彩绘天花板曾被掀开,不少彩画的木龙骨被擦伤,大殿额枋上的彩绘有23道明显划痕,总长11米多……这是棱恩殿有史以来遭受的最严重破坏i当《马可·波罗》的一些摄制人员正在乱换钉子时,市政协副主席廖沫沙曾严厉制止这种行为,但是……。一年多来,我们已经为消除这些痕迹做了许多努力。但是,有些损坏已无法弥补了l”
1 F7 W! [$ t4 y% [
1983年2月4日,本文与文洋合作。
4 h! O! j/ \% [4 E/ P6 A) d" h/ s
# @* y, |6 Z0 h5 B- p! m【附】长陵棱恩殿破坏始末 8 _1 a% Q3 k3 W" [2 k
& {4 F% Z4 K) t3 [6 B7 t《北京晚报》2月4日刊登《一份迟到的报告》后,本市及外埠读者纷纷来函,严厉谴责破坏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陵棱恩殿的行为。尽管《一份迟到的报告》揭露的事件,发生在一年以前,但读者依然强烈要求披露这一事件的真象。 - ]7 e# A" @' p4 S4 e1 I h' O
0 @# q0 u2 z6 u# ~5 j6 h7 B记者在调查这一事件中,查阅了记录这一事件的有关文件,并采访了当时在场的十三陵特区负责人。现将棱恩殿的破坏始末,梗概地公之于世,引以为深刻的教训。 0 p P7 P* B4 c1 ]3 C: {: T
( ~# J+ _$ P& H$ k! r% ^0 H6 s8 g1980年12月3日,中国合作制片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与北京市外事办公室、市园林局、十三陵管理处(特区前身)在长陵洽商——中意合拍《马可·波罗》在十三陵的拍摄事宜。事后,北京电影制片厂(甲方)与十三陵管理处(乙方)签订《协议书》。 ) c# |. M; N) f! l' ~
. J2 v1 W9 ^+ _
《协议书)第九条明文规定:甲、乙双方的工作人员有保护国家文物的责任,棱恩殿内搭制布景不应损坏殿内原状,陵内外松柏树及殿基遗址等均需加以保护。 % l1 c2 ~3 u( o8 ~
# t6 I( T, y' F* F Z9 v) h1 [1981年9月26日,《马可·波罗》摄制组的工作人员进入棱恩殿搭置布景,破坏事件由此发生。据一份文件记载:棱恩殿东侧安装了上万伏的电器设备,在殿内天花板和梁架上安装了50万瓦的照明设备,有的灯距离天花板只三四十厘米。(据北影《马可·波罗》协拍组今年2月19日给本报编辑部的答复称:“照明灯距彩绘天花板一米以下,并在灯具上缠上石棉布以确保安全。”)大殿内放着油漆、稀料等易燃物料;工作人员在殿内吸烟,使用电炉、电熨斗等,严重违反国务院关于保护文物的规定。 * i2 F# @2 S( u
" p( V p0 q) C( i& M( P4 n$ a棱恩殿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据一份文件记载:十三陵特区管理人员制止在殿内吸烟,无人听从。意方工作人员态度骄横。lo月20日他们在大殿内吸烟,非但不听管理人员劝阻,还说他们“在意大利博物馆内照样吸烟,没人敢限制。中国规定的制度只能对中国人有效,限制不着外国人。”据十三陵特区管理人员讲:北影保卫干部董某在现场对十三陵管理人员说:“外国人有在工作中吸烟的习惯。”这岂非咄咄怪事!
# v/ \& w6 v& u4 y4 L 6 _% n- t3 `" Q7 ?+ b x d$ G1 l
当意大利人在棱恩殿楠木柱子上刻下深深的刀痕时,管理人员出面干涉,又听到这样的回答:“我们是花了钱的。”
- J; {; }& f* f6 X
1 C* b2 T C. j: @10月26日,十三陵特区向市外事办公室发出紧急报告。当日,市外办派人到达现场,指出:如安全没有保障,不能通电。 , j# i9 n3 A- l6 @5 I
& M7 h' {$ V6 ?/ I
据十三陵特区宋文忠副主任回忆:在禁止通电后,《马可·波罗》摄制组仍要强行通电,并从北影开来发电车,硬闯进长陵。 " b; v0 \$ a n$ X/ m, _: q
9 b. o5 X; @0 M在十三陵特区联系昌平公安局前来制止后,发电车才于次日开出长陵。事态发展到如此严重的地步,北影厂负责人来到了十三陵,质问宋文忠:“延期(开拍)怎么办?谁负责!”宋文忠答:“我不负责!我执行我们的协议l” * z, h8 |) F8 Y' V3 l
. R8 M9 S4 _. o
据宋文忠讲:北影负责人威胁道:“开拍推迟一天,意方要罚款40万元。”宋文忠回答:“罚款40万?!别说烧毁这个大殿,就是烧坏一根楠木柱子,40万!400万! 4000万!你也买不着l” ( T% e' y& D/ w- s( P# D, U
9 V ?; W- w3 y' `3 i4 F
甲、乙双方呈僵持局面。11月2日,文化部有关领导与北京市委有关领导协调,为不影响国际信誉,决定11月6日开始拍摄。
7 j7 h- I; } ?- Z
+ K' d4 e. ~! T! i为此,北京市公安局派出两部消防车,市环境卫生局配备3部洒水车,日夜值班守护。此外,昌平县和特区办事处亦派出50人在现场协助。
4 q1 f+ [! X, N; v0 k' u
" j0 v" a$ h7 ?4 ~' L, b/ s8 M, L11月20日,《马可·波罗》在棱恩殿的拍摄延期结束。据北京市文物局的一份调查材料表明:棱恩殿在这次拍摄中,因破坏直接损失达48万元之巨! 7 }3 F7 K2 C2 V9 j( D
: P' |5 w1 b" Y. T B$ Q+ r1 H) P
一份调查材料指出:棱恩殿内东、西、北3面的楠木“阑额”上,楔了约130颗2至3寸的钉子,前窗上换了306颗钉子。(北影协拍组给本报编辑部的答复称:……在悬挂幕布时,楔了不少钉子。虽然绝大多数是换在保护古建筑的后加的木框上面,但也有的楔在了后墙的阑额上……)因搭设布景、道具和打隔断,殿内15根楠木柱子遭到程度不同的挤伤、碰伤、磨损和石膏、清漆的污染。因安装室内照明设备,有146块彩绘天花板被掀开,不少彩画的木龙骨被擦伤。殿内彩画、烫蜡的楠木,因被高达二三十万瓦的碘钨灯、聚光灯强光照射,遭到程度不同的损伤。棱恩殿南侧外“额枋”上9个开间的彩绘,因遮挡自然光搭加挂幕,共有23道明显划痕,总长11米多……
$ `2 u% i d# n8 e$ N) d9 X4 i% \
9 b/ u" U) X' }- m因这一拍摄惊动上下左右多方,对棱恩殿的一些损坏已无法弥补,北京市人民政府在上报国务院的一份文件中指出:“市属有关部门,对这样一件重大事情,没有请示报告就签订协议,是错误的”。“事后……因有关部门已与国外签订合同,为了维护国家信誉不得已而同意,是冒着很大风险的。这种风险今后决不能再冒了……”
: c6 o a+ ~! u) i3 v3 |5 I: X8 |
0 _/ x! r! W% k) p( {$ `" m0 x* n
I# W& u, G! A! M3 G# y"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