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查看: 7082|回复: 7

建个“大莲纪念亭”如何?——由唱《探清水河》想到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5 0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C6 t2 G! b5 t& C

建个“大莲纪念亭”如何?——由唱《探清水河》想到的

! `. _1 {8 R; D5 h7 W2 ]2 p, R5 v

 

5 q, K* b( t- w

《探清水河》是在中国流传最广的一首民歌,民歌源于北京海淀区蓝靛厂宋老三的女儿宋大莲和佟小六的爱情故事,人们都说是发生在清朝的真事。故事本身是凄婉动人的,成为小曲后,免不了闲杂人等参与其间,随心所欲地编排创作,有的版本就免不了胡来了,甚至从一更唱到十更,什么“被窝冷清清”“蛤蟆抱着腰”都上来了。据说宋老三为了避免“家丑”外扬,以其雄厚的财力,将坊间所有唱本买了下来,无奈,口耳相传,长城内外都唱开了。本人曾两次到蓝靛厂、火器营一带访查,有人说后来宋老三在当地住不下去了,就搬走他乡了。我很奇怪为什么这件事能广为流传,一位老者告诉我,这里原来是清时兵营,当兵的闲着没事干,当然就唱着解闷呗,等到一换防就唱到别处去了。我感觉有道理,清时八旗兵哼小调是很时兴的,最早单弦岔子曲不就是由他们创作的吗?

% I4 K3 O- N6 r! ]- u1 Y' c; E0 x! J

我在想,既然《探清水河》是很有影响的真实故事,为什么我们不能在当地修建一个纪念物呢?比如在附近昆玉河边建个“大莲纪念亭”什么的,歌颂爱情的忠贞,顺从民间的意愿,应当是很有意义的,相信也会不朽。如果我把这一想法向海淀区妇联提出,设想他们会如何答复?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16: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听:

% f2 s7 v+ p5 L

http://tieba.baidu.com/f?kz=888856248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04: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建个“大莲纪念亭”如何?——由唱《探清水河》想到的

    7 K$ X7 g0 _ B D: e( V6 A0 K) Q

《探清水河》歌词

桃叶那尖上尖
柳叶儿遮满了天
在其位的你就明哎公
细听我来言呐
此事哎出在了京西蓝靛厂啊
蓝靛厂火器营儿有一个松老三

& { f# I3 F8 V, p4 u% n

fficeffice" /> 

- E7 G B+ h3 D& C+ y

提起了松老三
两口子卖大烟
一辈子无有儿
生了个女儿赛婵娟呐
小妞哎年长一十六啊
起了个乳名儿
荷花万字叫大莲

) p/ c: b2 u9 y7 s" F

 

4 X! d+ w- g6 a$ E: ]

名儿叫大莲
真是好容颜
只可叹那二爹娘
爱抽那鸦片烟呐
耽误了姑娘我的婚姻事啊
断了弦的琵琶谁也不来弹

* l* H2 c' ~3 k+ h3 l. U+ B O4 ^

 

$ p9 ^+ \; b7 k

太阳落下山
秋虫儿叫声喧
日思夜想的六哥哥
来到我的身边呐
约定了今天三更来相会啊
大莲我羞答答低头不言

# {; t- h( o3 e5 F' E0 H

 

1 v8 P; [1 b, f! g: h1 C

三更鼓儿喧
月亮挂中天
六哥哥来到
姑娘我的门前呐
我急慌忙打开了门儿两扇啊
一把手拉进来冤家我的心肝儿

6 q4 h3 i! ]7 Z: B5 L

 

) y y5 x% V4 P7 a0 \5 y* X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04: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建个“大莲纪念亭”如何?——由唱《探清水河》想到的

(续)

0 n4 {0 y; h4 ^! s/ |) i$ h

五更天大明
爹娘知道细情
无廉耻的你个丫头哎
败坏了我的门庭哎
我今天呐一定要施家法呀啊
皮鞭子蘸水定打不能容

, g/ E* P9 b/ Y8 T# N

fficeffice" /> 

$ W/ T* Q4 V3 f" e1 [6 l

大莲无话说
被逼就跳了河
惊动了六哥哥
来探清水河吔
亲人呐你死都是为了我呀
大莲妹妹慢点走
等我六哥哥

: x: r+ v+ L2 @

 

0 `1 ~/ D, T- u! ~: F- f% m! N! [

秋雨下连绵
霜降清水河
好一对忠情人
双双就跳下了河
都只为忠贞爱情心心相印
编一个小曲探那清水河

发表于 2010-9-15 1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主意。感谢楼主在抢救正在消失的民间文化而做的努力。

: ]* q$ u+ ?/ ?

有可能再把由来和词曲刻在碑上,也许一段悲情凄凉的中国传统式的爱情悲剧从这里会大大地演绎下去了。

, Y$ \2 W/ S# ^" t

至于歌词“俗”的演变,那是民歌小调的特点,也是民间文化能够承传的一种催化剂。

- W5 a# p. w0 ~- Y) Z0 ~# E

方便时在此栏下,多做一些有关此曲内容的介绍。

发表于 2010-9-15 16: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7 X2 M; f/ F4 {- O! A

就会一句,其他的内容是什么呢?

发表于 2010-9-18 2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年佟家因这首老歌打了一场官司,佟家胜了。听蓝靛厂的在旗朋友说佟家人不少呢。

发表于 2010-9-17 1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欣赏啦!谢谢楼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1 16:11 , Processed in 0.127566 second(s), 17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