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53|回复: 22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7-8 18: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绿叶丛中一点黄 蚕宝宝把茧结在了我家的花藤上 可爱死了~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7-8 2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被迫用过榆树叶,您要是不说,这事都忘了。
发表于 2010-7-8 23: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趣又有重大经济作用的昆虫,它给很多北京的好友童年带来无尽的快乐!加精吧!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 V# j- @ e- {# |& w( w


家蚕

! h+ ~, d* Z& j' Y

 

5 M) b7 i! D2 E4 z


中文名称: 蚕
外文名称: Bombyx mori
界: 动物界
 目: 鳞翅目
科: 蚕蛾科
分布区域: 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6 ?& {6 I& A" v6 q

  蚕蛾科昆虫的一种,原产中国,驯化在室内饲养,故又称家蚕。养蚕和利用蚕丝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约在4000多年前中国已有记载,至少在3000年前中国已经开始人工养蚕。公元551年,有两个外国修道士把蚕茧带到欧洲。蛾体中型,雌、雄触角皆为栉齿状,雄性栉齿略长;喙退化,下唇须短小,无单眼,体翅灰白色,翅脉灰褐色。蚕吐丝结茧时,头不停摆动,将丝织成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字形丝圈。每织20多个丝圈(称一个丝列)便动一下身体的位置,然后继续吐织下面的丝列。一头织好后再织另外的一头,因此,家蚕的茧总是两头粗中间细。家蚕每结一个茧,需变换250~500次位置,编织出6万多个8字形的丝圈,每个丝圈平均有0.92厘米长,一个茧的丝长可达1500~3000米。丝腺内的分泌物完全用尽,方化蛹变蛾。   最常见的是桑蚕,又称家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桑蚕起源于中国,其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   蚕的一生经过蚕卵—蚁蚕—熟蚕—蚕茧—蚕蛾,共四十多天的时间。   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宝宝黑黑的像蚂蚁,我们称为「蚁蚕」,身上长满细毛,约两天后毛即不明显了.蚕蚁出壳后约40分钟即有食欲,这时就要开始喂养过程了。   蚕宝宝以桑叶为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慢成白色,一段时间后它便开始脱皮.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经过一次脱皮后,就是二龄幼虫.它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幼虫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再吃桑约8天成为熟蚕,开始吐丝结茧.   五龄幼虫需二天二夜的时间,才能结成一个茧,做茧的丝竟然可以抽到长达1.5公里长!蚕在茧中进行最后一次脱皮,成为蛹.约十天后,羽化成为蚕蛾,破茧而出.出茧后,雌蛾尾部发出一种气味引诱雄蛾来交尾,交尾后雄蛾即死亡,雌蛾约花一个晚上可产下约500个卵,然后也会慢慢死去.

* b5 Y6 Y4 X& f6 \ D( p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还有其它的品种

% q$ A3 u7 h' A g) J* ]' ~. t8 `9 W

 

8 Z4 c8 r( v2 Y+ r

品种分类
  桑蚕   又称家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属鳞翅目,蚕蛾科,学名Bombyx mori Linaeus。桑蚕起源于中国,其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25摄氏度, 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桑蚕属寡食性昆虫,除喜食桑叶外,也能吃生菜叶、柘叶、楮叶、榆叶、鸭葱、蒲公英和莴苣叶等,桑叶是蚕最适合的天然食料。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其中幼虫期在适宜温度条件下,自孵化至吐丝结茧需要22-26d,一条蚕一生约食下桑叶20-25g,一般经四次眠和蜕皮,至生长极度时,体重约增加1万倍。末龄期的食桑叶量占其总食桑叶量的85%以上。桑蚕结的茧可以缫丝,蚕丝是优良纺织纤维,是绸缎的原料。桑蚕的蛹可食用,蚕蛾和蚕粪均有综合利用,是多种化工和医药工业的原料。蚕砂枕有祛风降湿、健脑明目等功效。  

7 H# f/ C7 j/ S' a1 U

 

; F& s* U5 m& H: m3 [" G0 W

PMdDfH6Q.jpg
El7ZdaeA.jpg
ri7XGdwK.jpg

7 d4 r3 s: L( h

 

2 F9 m) P6 O' \9 ]. d

柞蚕   以柞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昆虫。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学名Antherea pernyi Guerin-Meneville。原产中国,发育温度为8--30℃,发育适温为11-25℃,最适宜的温度为22-24℃。主要分布在中国。在朝鲜、韩国、俄罗斯、乌克兰、印度和日本等国亦的少量分布。   柞蚕以壳斗科栎属植物如尖柞、蒙古柞、槲等的叶片为饲料,也能取食蒿柳、山定子、栗、枫、梨、苹果等植物的叶子。柞蚕是完全是变态昆虫,一生中要经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形态和生理功能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经四次眠和蜕皮。每蜕皮1次,递增1龄。一头蚕从孵化到5龄老熟结茧需要50d左右,春蚕一生食叶30-35g左右,秋蚕食叶50-58g。其中大蚕食叶占总食叶量的80%以上。春蚕体重14g,秋蚕21g左右。至生长极度时,分别比蚁蚕体重约增加2000-3000倍。柞蚕茧可缫丝,柞蚕丝是柞绸的原料,柞蚕蛹可食用,并与蛾均是化工、医药、食品工业的原料。卵是进行生物防治用赤眼蜂的良好中间寄主。

8 Q% m6 j3 X# F


 

; t3 P' z5 C: z: h1 t0 q( \, x5 ]

Fr6FuTbn.jpg
kGdNJUir.jpg
iZXcHHSJ.jpg

 蓖麻蚕   以蓖麻蚕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学名Philosamia cynthiaricini Boisduval.蓖麻蚕原产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18世纪开始从印度传出,中国、美国、斯里兰卡、马耳他、意大利、菲律宾、埃及、日本、朝鲜等国先后引种饲养。蓖麻蚕一个世代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发育阶段。卵期经过约10d,幼虫4眠5龄期为20d,蛹期约为20d,完成一个世代经过约为45-50d。卵期在16.5℃以下或32℃以上时均难孵化,适宜温度为25℃左右;幼虫期在饲养适温在24℃左右;蛹期的保护温度以25℃左右为宜,相对湿度为75%--90%。至生长极度时,体重7g上下,约比蚁蚕增加5400倍。   蓖麻蚕茧不能缫丝,只能作绢纺原料,纺制蓖麻绢丝。也有与桑蚕废丝、柞废丝、苎麻、化纤等混纺的蓖麻混纺绢丝。  

% U5 R9 {6 {1 H

 

: a. p$ J, m( {5 o

 
于是由上有派生出三种蚕(其实是一种)
 木薯蚕   蓖麻蚕以木薯为饲料时,生产上俗称木薯蚕。实际就是蓖麻蚕。1956年广西岑溪县试用木薯叶饲养蓖麻蚕成功,以后扩大到邻近县饲养,在称木薯蚕。广东、福建也先后饲养。其习性和特征均同蓖麻蚕。   

+ y" _9 Q1 X4 W* w, D

马桑蚕   蓖麻蚕以马桑叶为饲料时,生产上俗称马桑蚕。1965年湖南省土族、苗族自治州蚕业试验站用野生马桑叶饲养蓖麻蚕成功。因称马桑蚕。用马桑蚕饲养比蓖麻叶饲养,蚕的发育慢,全龄要长入2-4d,但茧层重量相同,可达0.34-0.42g。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广西、甘肃、陕西等省也饲养过。其习性和特征均同蓖麻蚕。  

9 ?7 T, ^, ?% {& m: {

 惠利蚕   即蓖麻蚕。是蓖麻蚕的音译名。蓖麻蚕原产地是印度东北部的阿隆姆,当地人称蓖麻△", 日本人将eri-silkworm的"eri"音译为"惠利".中国人引进蓖麻蚕时.也称过"惠利蚕",因"惠利"含义饲养实惠,有利可图,便于推广。当时,中国也有人把eri--silkworm译为"爱丽蚕"、"伊利蚕"的。  

发表于 2010-7-8 23: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Q) E$ u" t- Z1 x1 P4 ?
- z$ j% w! Z( u8 V
7 ~8 ~, \. g. T3 B2 B7 y" Z
# |8 d0 ~' p' \: e- }
( U( ?, m, n" R
0 ~; R3 C. [8 s. I# f+ H

 

cAwtGE5I.jpg
jy3BR2UI.jpg
HkC5NUwN.jpg
! B" ~) K2 n5 K" M

这也是我最喜欢的蚕,可惜很多好友不知道它就是美丽的天蚕! 

! g. I' `+ ~9 i4 O6 q8 A' I


    天蚕是自然界中一个十分珍稀的物种,在世界范围内天蚕是可以巢制翠绿丝的野蚕,宁安是我国为数很少的天蚕产地之一,天蚕在光的照射下能闪烁出绿色的光彩,日本天皇、英国女王、法国贵族和一些国家富豪都渴望用天蚕丝在领带、领结上作为装饰,几根天蚕丝便能显示出华贵高雅之气度。 天蚕丝是无价之宝,被称之为赛过黄金的绿色软宝石。天蚕生长在靠近江河湖泽林子里的柞树上。这里的林地潮湿,野草茂盛,很适宜天蚕的生活环境。每年七八月,天蚕蛾把卵产在柞树枝干上,然后随风吹雨打,天蚕卵便落到树下草丛中,被泥土枯叶覆盖着,卵在这种环境的保护下越冬。第二年当柞树长出嫩绿的枝叶时,卵孵化出幼蚕爬到柞树上食柞叶,经过四十天左右的生长后作茧。天蚕生长过程中最怕干旱,一旦干旱就会发生寄生螺。幼蚕食了带有寄生螺卵的柞树叶后便会腐蚀烂掉。如果林地缺少草芥或密不透风,蚕卵落地不能被枯叶覆盖上,便会在冬天被冻死。因此,天蚕对生活环境要求苛刻,否则将无法生存。当今世界上产天蚕的国家寥寥无几。而我国只有黑龙江、吉林省少部分山间湖畔的柞林中有天蚕,宁安便是天蚕的繁殖基地。三十年前,宁安人发现镜泊湖畔的柞叶林中深浅绿色的椭圆形东西不知何物。经专家鉴别,此物就是天蚕。一九八二年,新华社《半月谈》刊发了黑龙江省何宗跃拍摄的天蚕照片,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每到麦收季节,宁安的男女老幼涌进湖畔的林子里采集天蚕。省内的有关部门也专程来宁安收购天蚕,加工制丝。
   其实我自己看此蛾叫绿尾大蚕蛾,鳞翅目、天蚕蛾科。又名水青蛾、大水青蛾、燕尾蛾、燕尾水青蛾、长尾蛾、长尾月蛾、长尾目蚕、绿翅天蚕蛾、柳蚕。成虫体长35~40mm,翅展120mm左右,体白色,密布白色鳞毛;触角土黄,栉齿状;翅粉绿色,前翅前缘紫褐色,前后翅中央各有一椭圆形眼斑,外侧有1条黄褐色波纹,后翅尾状,特长,40mm左右。寄主:山茱萸、丹皮、杜仲等药用植物,苹果、梨、沙果、杏、樱桃、葡萄等果树。分布:河北、河南、江苏、江西、浙江、湖南、湖北、安徽、广西、四川、台湾等省。国外:马来西亚、印度、斯里兰卡、缅甸。中国东北及广西等地有分布,也见于朝鲜和日本。一化性,完全变态。幼虫4眠5龄。小蚕在中国东北地区可在室内插枝饲养,大蚕则放养柞(栎)林中,在人工管护下任其觅食。丝长约600米左右,纤度5~6旦,强力和伸度分别为桑蚕丝的2.5倍和1.5倍。经缫制后能保持其固有的天然绿色。织品柔软、无皱褶。  
      天蚕传说乃是王母蟠桃园中之物百年成虫,百年产卵,专食桃叶每日吐丝三千,天蚕丝织成天蚕甲能抵御第二大天劫——“九天雷劫”。后来王母的七公主私自下界与凡人通婚,这天蚕也被她偷下一只与凡间的蚕虫交配,培育出好多小天蚕,十年成虫十年产卵,用吐出的丝织成几百件天蚕甲,其效果虽不及真正的天蚕甲,但能大幅抵消各种伤害,且水火不进。七仙女也被天下的渡劫高手尊称为九天织女。

/ ~8 k4 v5 `9 }1 n5 Q

 

2 \1 O1 \; U/ N% ~' [$ o

天蚕   以壳斗科柞属植物的叶如辽东柞、蒙古柞、拴皮柞、尖柞等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
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韩国、日本等地。天蚕是一化性完全变态昆虫,卵期经过270d左右。幼虫期从孵化到结茧4眠5龄需要50-60d左右,结茧至化蛹7-8d,化蛹至羽化成虫需要20-30d,暖卵的适温为18℃,相对湿度为75%--85%;羽化时最适温度为22--26℃。至生长极度时,体重17-20g约比蚁蚕增加4000倍。   天蚕茧色为绿色,能缫丝,丝质优美、轻柔,不需要染色而能保持天然绿色,并具有独特的光泽。织成丝绸色泽艳丽、美观,是高级的丝织品。  

5 c# b4 y. q' Q" b" T' c+ G

这也是为啥我劝好友看见大型美丽的蛾子手下留情,很多都是天蚕蛾科美丽的蛾种。。。

6 ^1 [2 {5 T; @# O2 C' F6 w


今天的事比较多我来不及图都上了给大家文字了解吧

, m3 m" Z9 G, Y5 o. z/ D

 琥珀蚕   以楠木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又称阿萨姆或姆珈蚕。鳞翅目,大蚕蛾科,学名Antheraea Assama.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韩国、日本等地,适宜生长条件4--25℃,相对湿度为75%-80%,温度超过35℃,相对湿度低于65%,幼虫就难以成活。琥珀蚕能食数种植物的叶子,主食楠木叶,也食茜草科、虎刺等常绿树叶子,以及含笑属、樟属等植物的叶子。属多化性,一年可收获4-5次。幼虫期一般从孵化到结茧需要25-35d,结茧需2-3d,产卵需3-4d,卵期夏季为7-8d,冬季为14-15d。   茧色呈金黄色,能缫丝。丝质坚韧带琥珀光泽,因此称之为"琥珀蚕",其织品供制作贵重服饰。  

" o% {' h4 }1 c; P2 l/ L' m

 樟蚕   以樟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又称天蚕、枫蚕、渔丝蚕等。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学名Eriogyna(Saturnia)pyretoum Westwood。樟蚕主要食樟树叶,丝质较优,也蛾食枫树叶、柜柳叶、野蔷薇、沙梨、蕃石榴、紫壳木及柯树叶等,但丝质较差。主要区是中国、越南、印度等国,产量最多的是中国的海南岛。樟蚕每年一代,蛹态滞育。成虫羽化最适温度为16--17℃.樟蚕共经8个龄期,全龄约经80d。成熟时雌蚕体重16g,雄蚕10g。饲养樟蚕者一般不让其结茧,而是在其成熟期时,先将熟蚕浸死在水中,然后用手工将其第2-3腹脚间撕破蚕腹,取出两条丝腺浸入冰醋酸(浓度2.5%)中,5-7min后,即进行拉丝,可拉长至200cm左右,经水洗后光滑透明,坚韧耐水,在水中透明无影,是最佳的钓鱼台。约1000条可拉丝500g,除供钓鱼台外,还可精制成外科用的优质缝合线。樟蚕茧也可缫丝,但数量很少,世界上只有中国生产樟蚕丝。   

2 v/ B* R7 s# [8 B. E/ b% T2 B

      栗蚕   以核桃叶、板栗叶为主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学名Dicty-opoea japonica Moore.分布于中国、日本等地。主要食核桃、板栗、杏树、枫杨、桷、枥、樟、榆等树叶。食核桃叶的茧重,茧层厚,食棣及板栗叶者较差。在辽宁、黑龙江、吉林、江西、广西等省,每年完成一个世代,以卵越冬。有野生情况下,幼虫在5月是下旬孵化,4眠或5眠,于6月下旬成熟,经50d左右老熟结茧,茧外观呈灯笼状,有大小不等的网眼。结成茧需时2d左右,经3-5d后化蛹,茧可缫丝,也可作绢纺原料,丝质优良。栗蚕也可以从熟蚕腹中取出丝腺,浸酸后拉长作钓鱼丝或医疗用丝。  

( ~! o+ w6 b7 h$ n

    樗蚕   主食樗树叶(臭椿),兼食乌桕、蓖麻、冬青、含笑、泡桐、梧桐、樟树叶等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学名Philo samia cyntia Walker et Fdlker。又名椿蚕、小乌桕蚕。分布于中国、日本、印度等国。中国分布在山东、江苏、浙江、江西、四川等省。化性有1化性、2化性以至4化性的。寒冷地区为1化性、台湾为4化性。蚕期30-40d。熟蚕集结2-3片叶吐丝结茧。茧灰褐色、纺锤形、顶端有孔,有细长茧柄,茧重约3g,茧层重约0.3g,茧层率10%--12%。农村一般均缫土丝,织成的绸称椿绸。  

: @) A. Y1 u6 g' j. g M8 t8 }, M

 

3BhpD5WJ.jpg
TiIEfKQf.jpg
 乌桕蚕   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学名Attacus a tlas Linnaeus。又名大山蚕、大乌桕蚕。分布于中国、印度、日本、越南等国。中国主要产于广东、广西、福建等省。2化或3化,蛹态越冬。4-11月为饲养季节。食珊瑚树叶,也食乌桕叶,、牛耳枫、冬青叶等。幼虫期6龄或7龄,春夏蚕全龄35d左右,秋蚕40d左右。全茧重6.5-10g,茧层重0.9-1.1g,茧层率约10%,。茧可纺绢丝,强伸力好,织绸称"水紬"绢绸。   0 F2 Z: ^+ L& D: E5 W9 J

   柳蚕   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学名Actias selene Hubner。又称大青天蛾蚕、中桕蚕。分布在中国、日本、印度等国。中国各地都有。柳蚕1年2-3代(很少4代),以蛹越冬。主要食柳、枫杨、乌桕、樟、泡桐等树叶。熟蚕在叶片间结茧,茧形大,暗褐色,能缫丝300m以上。   

9 H7 u0 f7 w/ a8 n

    老虎蚕   蚕的一种,其蚕长大后,身上会布满黑色条纹。老虎蚕通常称为“虎蚕”具有攻击倾向,会攻击家蚕(蚁蚕),部分虎蚕会将家蚕吃掉,切记勿将蚁蚕家蚕与虎蚕一起养,一般应该将蚁蚕家蚕与虎蚕分开养。

$ l3 S+ Q0 x5 ?4 A6 }' I) J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发表于 2010-7-8 2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5 v6 j. E1 v9 G. ?5 `8 J* M
4 t- a3 j5 b8 R8 ~$ Q
# b8 x# E- z4 U+ W/ M4 t ~3 k9 t, i
+ {$ Q, d& S! I$ P# t5 Y
1 N& Y; o- ]0 n' I- _" C( S2 e# g
) ]. v X% {/ G2 u1 C
% h$ y& [6 J( b; d

于是由上有派生出三种蚕(其实是一种)
 木薯蚕   蓖麻蚕以木薯为饲料时,生产上俗称木薯蚕。实际就是蓖麻蚕。1956年广西岑溪县试用木薯叶饲养蓖麻蚕成功,以后扩大到邻近县饲养,在称木薯蚕。广东、福建也先后饲养。其习性和特征均同蓖麻蚕。   

0 X4 z3 }/ o( o6 v! k/ ]

    马桑蚕   蓖麻蚕以马桑叶为饲料时,生产上俗称马桑蚕。1965年湖南省土族、苗族自治州蚕业试验站用野生马桑叶饲养蓖麻蚕成功。因称马桑蚕。用马桑蚕饲养比蓖麻叶饲养,蚕的发育慢,全龄要长入2-4d,但茧层重量相同,可达0.34-0.42g。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广西、甘肃、陕西等省也饲养过。其习性和特征均同蓖麻蚕。  

+ M5 \. R$ k. O9 G

 惠利蚕   即蓖麻蚕。是蓖麻蚕的音译名。蓖麻蚕原产地是印度东北部的阿隆姆,当地人称蓖麻△", 日本人将eri-silkworm的"eri"音译为"惠利".中国人引进蓖麻蚕时.也称过"惠利蚕",因"惠利"含义饲养实惠,有利可图,便于推广。当时,中国也有人把eri--silkworm译为"爱丽蚕"、"伊利蚕"的。  

发表于 2010-7-8 2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5 ^: t6 a6 o$ a: r7 Z9 l
r3 \+ g9 I8 U0 w4 A7 x9 r1 u
9 \6 v% G$ Y" I
3 o4 T3 S# q! S0 |! G6 J
% Q$ d% L- h5 |: f5 C
$ V8 s X6 m4 {) l a( B t
又产生相关的三种蚕
6 ^" }; }' e+ r! z$ T
* a3 ]& {2 q# H$ G. O


 木薯蚕   蓖麻蚕以木薯为饲料时,生产上俗称木薯蚕。实际就是蓖麻蚕。1956年广西岑溪县试用木薯叶饲养蓖麻蚕成功,以后扩大到邻近县饲养,在称木薯蚕。广东、福建也先后饲养。其习性和特征均同蓖麻蚕。

C$ ]+ Z$ ^- p8 V9 d7 g1 x

   

7 W6 ~! u4 r+ ^4 g! O' W2 ]

   马桑蚕   蓖麻蚕以马桑叶为饲料时,生产上俗称马桑蚕。1965年湖南省土族、苗族自治州蚕业试验站用野生马桑叶饲养蓖麻蚕成功。因称马桑蚕。用马桑蚕饲养比蓖麻叶饲养,蚕的发育慢,全龄要长入2-4d,但茧层重量相同,可达0.34-0.42g。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广西、甘肃、陕西等省也饲养过。其习性和特征均同蓖麻蚕。

, K) c, L: |3 o8 ^0 D- J! T

  

9 f# f) k8 }! u

 惠利蚕   即蓖麻蚕。是蓖麻蚕的音译名。蓖麻蚕原产地是印度东北部的阿隆姆,当地人称蓖麻△", 日本人将eri-silkworm的"eri"音译为"惠利".中国人引进蓖麻蚕时.也称过"惠利蚕",因"惠利"含义饲养实惠,有利可图,便于推广。当时,中国也有人把eri--silkworm译为"爱丽蚕"、"伊利蚕"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8: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破茧而出的美丽~

( h+ V! o. b3 F' D, b7 L5 u$ n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8: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可爱的小舱门~

2 P8 F; o7 N# O9 c1 z7 Z! ^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8: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这个不错 看得清楚 圆圆的小舱门~

/ b1 [* B, f8 R6 G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 P+ Z% i9 E7 D, {7 j' ]4 [8 b/ o

破茧而出后~

" h" p. L: q* p( N) V- O- {' U8 {! c" w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8: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好几只~

6 T" I# }8 |5 a& p* g, a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9: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不雅照 正在排便便~

' `3 @, B8 r! k* f" n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好看~

1 e2 p. k/ n3 P, p2 P! h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正在吐丝~

6 J) B5 O# g4 g0 c, j8 Y: \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发表于 2010-7-8 1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记得俺小时候养过蚕,找不到桑叶就喂枣树叶或榆树叶~~~~
发表于 2010-7-8 19: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养过
 楼主| 发表于 2010-7-9 14: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多谢版主加精品,这是我第一次在老北京网发帖。

/ Y8 G, m$ @: X8 ?$ U$ n

就是想分享一下~

8 u! x E" M$ j3 N8 ^' O4 \

我后续还会再添加图片的。

& _5 B( S+ G0 R- v9 m# \4 _ @

谢谢版主的相关知识和介绍,长见识了~

0 `. u: _6 [% P# [/ u8 f
发表于 2010-7-9 15: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珍稀的绿尾天蚕蛾和天蚕绿色茧都非常漂亮!
发表于 2010-7-10 0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夏天总要打死不少瞎蛾子  不会是蚕变的吧?????
 楼主| 发表于 2010-7-10 1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贝-勒NO20在2010-7-10 0:09:00的发言:
我夏天总要打死不少瞎蛾子  不会是蚕变的吧?????
2 f' J' Z4 g% A) A% `! p: O/ v) K' t
QUOTE:
呵呵 你打死的应该是毛毛虫变的吧 要不就是你自己变的
发表于 2010-7-10 1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璟蓝梦在2010-7-10 11:39:00的发言:
, ^+ _( Z$ y8 ]0 j2 a
QUOTE:
呵呵 你打死的应该是毛毛虫变的吧 要不就是你自己变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e3 L9 _ d2 m$ G1 S+ H% b

我家下房有香椿树 总闹毛毛虫 我看到就弄死 特爽

 楼主| 发表于 2010-7-10 14: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可爱的蚕宝宝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贝-勒NO20在2010-7-10 13:41:00的发言:
; @# _1 h! { B2 Y

我家下房有香椿树 总闹毛毛虫 我看到就弄死 特爽

我最害怕虫子了 毛毛虫什么的 最讨厌了
发表于 2010-7-11 0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办法 一闹就把叶全吃光 重新长叶子 翠绿没几天 下霜了 又掉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4 16:35 , Processed in 1.215960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