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完了斑马在金源的讲座,闲来无事,突然想起,金源燕莎后的西顶
碧霞元君庙(广仁宫),虽然常路过,远远的看到一片黄琉璃瓦,但一直都
没去过,今天顺路去看看。
穿过金源燕莎,发现西顶已经被施工围档围了个严严实实,
搞笑的是山门部分和天王殿部分是独立围起来的,后部大殿部分是
独立为起来的,估计是因为山门部分还没有腾退拆迁干净,里面还
住着好几家,山门的西门洞还顽强的开着一个小食杂店,从破败不堪的
三个山门洞,宽阔的八字墙,还能看到当年的气势不凡。
举报
原想进天王殿去看看,因为资料上讲西顶的天王像很有名
后来一想外部损毁的情况,加上私搭乱建的密度很大,估计进去
也什么都看不到,还被人家防贼似的看着,不值得。
后面的几个殿是统一围起来的,院落以经清理,但还没未平整地面,
殿堂上也都搭着脚手架。门窗都是新的了,柱子都上缠了麻,上了油,
但没上漆,黑黑的。
迎面的是一座工字殿,保存的较完好,看上去维修的部分不算多。工字殿还是头一次在庙里看到,简单的说,就是两座殿中间用一节
游廊连了起来。
大殿的瓦是绿琉璃为主,黄琉璃的边,应该是换新了,很完整。
东北角还留有一个小偏殿不只当年是做什么的,看上去像新建的
走进游廊,虽在装修中,斑驳的彩绘,
宽敞独特的空间,老旧的木料,
仍古意盎然。
顶部吊的绳子是当年工厂占用时吊顶用的。
工字殿的后殿,两根主梁更换过,其他维修不多,据说
换下的梁居然是金丝楠的!西山墙的彩绘较完整。
偶然看到中间的彩绘居然有双龙的,
想到西顶建于明万历年间,原名“护国洪慈宫”。
这些建筑不知是否是明代原来的留存。
工字殿后是一座后殿,因两边的耳房未复建
所以看上去更显小一些。
最后是一座漂亮的藏经楼,
奇怪的是在后面而且是在施工围档内,
还有一个4、5层的现代小楼
牌子写着九头鸟研发中心。
还要提一下看到的残碑。
在工字殿前看到一块残碑,碑头雕刻着太阳和仙鹤以及御赐XX宫字样,
碑文基本看不清了,能辨认的字体很奇怪,象是手写的宋体,类似现代的钢笔书法,
看资料应该有一块康熙年间重建碑,但没看到;
而这块碑不像御碑像更像民间刻的,型质不像清代的,
难道是万历年的洪慈宫的碑??
这是我2003年去考察的时候拍的后罩楼,当时还是单位车库:
这是我2004年去考察时候拍的后罩楼,单位已经搬走,但是没有大修:
俺来回答一下吧,如错误望指正
布局没变,但留下的只是中轴线的主要建筑,以西顶的规模东路、西路两路还应该有许多建筑
以及两路以外的附属建筑,可参考中型寺院的布局。
建筑仍是原来的结构,因没有落架大修只是修整原建筑的残破,可以看看我拍的建筑
内部的照片,历史的遗留的味道还是很重的。
落架了??
那一定用了较多的当年的构件,我拍的室内的梁一定是当年的,梁上的彩绘
不可能是后画上的啊。。
有道理,等我回北京,得去看看修好没有, 哈哈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12 05:11 , Processed in 0.132643 second(s), 19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