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东三里合35号在2010-8-4 7:00:00的发言:
( H( B) f x, A2 [) d% q/ j, l东城区炮局监狱,隶属于老北平警察局及法院系统,俗称“二看”,即“第二看守所”。
# Z! N3 \8 t: ^3 b日伪统治时期,凡“一看”、“二看”两个监狱,都是由中国人管理,伪警察局自己管理,日本军部及宪兵队凭提单手续提审犯人。
. d" ?7 L/ c, M% W谢谢您的不吝赐教,所述实为珍贵资料,对我启发很大。先生对北京(北平)旧监狱的掌故深有研究,谈起各监狱的历史沿革如数家珍,令人佩服。同您的交谈受益匪浅。 2 G7 H3 v7 P2 D# l q: V
* y0 I) e! h4 ]* V. q# @3 e5 |作为探讨问题,对您回复中涉及的两个问题我也想谈一下不同观点。 - o5 @5 R7 N. U3 x _; J) ?
1.刚看过地图,北京公安医院现址为东城区北河沿大街103号。如果原地址如先生所说为东厂胡同5号,与拙文中的日军监狱旧址也不大相符,一在路南(监狱),一在路北(曾经的公安医院),不知先生是否记忆有误。前面我也提到,现东厂胡同28号十分破败,不像公安系统的房产。
3 R- ]% T2 c/ i2 U4 I& r 0 Q% k# B' W9 j8 A4 ~
2.作为题外话,我想说一下东直门内炮局胡同的陆军监狱。日伪时期,这里的确叫做陆军监狱,并且有资料表明是由日军管辖的。近读侯仁之先生《我从燕京大学来》一书(三联书店2009年5月第一版),中有一文《从日寇监狱到人间炼狱—四记我师洪业教授》,谈及作者以及燕大同事(初期共11人)在1942年2月~6月曾被关押于那里,文中地址记为炮局三条,实为炮局胡同,其中有对原哲学系张东荪教授抗拒日本狱卒的描述,并引用洪业先生当年特作的《六君子歌》:
- W% X6 I* [: J: g% n+ n张公谩骂似狂癫,溷厕败帚执为鞭,佩剑虎贲孰敢前。(参见该书p26~27) 3 z2 u. N) w# M& L% Q( U4 g
& T: j/ l* ^. C
另一条资料就是来自作家方军的博客,中有一篇《侵华日军北平陆军监狱最后两位幸存者》,需要说明的是标题“最后两位幸存者”提法欠妥,因为至少侯先生至今仍然健在。文章为对两位曾经被关押在炮局监狱的抗日志士的专访,他们是86岁的老八路赵忠义,和83岁的当年为北平地下党工作的尹文成(两位年龄均为作者采访时的年龄,其中赵忠义生于1919年,尹文成生于1922年),两人均提到监狱内日军狱卒的暴行,其中作者写道: " R) e! E( b& g) V
尹文成老人回忆说他的“北平日本陆军监狱”的号码是ANG="EN-US">518号。牢房的号码是忠字监ANG="EN-US">1号房。尹文成能用日本语说这个号码,我听了感到发音很纯正。可想而知,当年侵华日军的凶残,被关押的人在他们眼里都不是人。 , Z, E) W2 h$ w' r' s# A, j
老八路赵忠义老人说得更明确:
9 w$ F* \2 _+ |3 V8 R* ~ a谁知鬼子把我们押到北京的炮局胡同日军北平陆军监狱后,判了大罪,当时就加上了沉重的脚镣和手铐。”监狱里有工人、学生、职员,都是抗日份子,我们牢房里还有一名会日语的。监狱里每天吃两顿饭,一天放一次风,鬼子不许我们说话,对说话的人一律严刑拷打。我在炮局日军监狱关押了两年六个月,天天在牢房里做鞋子,动作稍慢就挨打。日本兵每天早晨查房,谁如果生病了,马上拖出去。拖出去的病号十有八九回不来。难友们都说:“隔离房就是死亡房,不给吃喝人能不死亡吗?”
4 Z0 W0 b; h7 \1 `5 T$ h7 I7 w o1 [我们牢房内共有三十几位难友,两年不到有一半儿人死难了。
+ I3 U$ p0 N! G; S# J4 N( X4 K $ i! [ L5 Z% P$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