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飞哥

三对儿石兽不同命运,感受中国近代文物曲折历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1 1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禄一名似乎是我最早冠以黄寺石首的;

& J# M$ U; c [% n- ?6 x* `! g

 

; h1 I$ Q6 R! g5 G. r% a

一是它肩生双翅,狮头垂舌,和汉唐天禄非常相似,但汉唐天禄无一座姿,皆首于坟前,

- z8 J# g1 I# Y$ g) a% X: ?

二是个人对密宗了解有限,但以个人的了解,除以上三对外,从未见过哪个资料或是寺庙中见过这种造型。

9 q) X1 T! p( B

三他的坐姿是和唐以后的座狮无异,造型又是古典,想到乾隆好古,且好创新,借用古代神兽,

6 j9 N1 X+ N* [0 B. Q

   表示对班禅的塔的地位的认可和尊重。至于为何是坐像而非传统立像,怀疑是从塔的布局到体量

$ g& B3 Z4 U$ \9 L

   如用立兽将严重影响塔的比例,并且传统天禄多用于帝王,宗教领秀,总要和帝王有所区别。

0 I0 m }9 k9 Q3 a1 K# u4 ?

 

; X4 v2 b2 i& |& U) W

 

; A* j4 s/ q6 g" T$ z3 n

至于貔貅、麒麟、狻猊、天禄等等类似神兽,早期起源于不同宗教和典故,其实本来就类似;

S, K G- \+ Y

后来被融合到统一传统文化中,即便在古代使用上和造型上很容易混淆的。

发表于 2010-5-11 1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定是经过细心研究都出的结论,学习了。。

发表于 2010-5-11 1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看唐宋皇陵的时候,他们都是四门放震墓兽的,有的专门在南门放走狮其它三门放蹲狮,但也有四门都放蹲狮的,我没有看过南朝的石刻,但不知道是否借鉴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5-11 08: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源纳婷在2010-5-10 22:32:00的发言:
0 G% R" u; ~& |( Y' g4 O0 `% I3 V

“貔貅”字好难写!

& |/ R) ]/ [# y2 A5 V# N, {

貔貅、麒麟、狮子等,这些神兽、五走兽

) D% |# q9 B1 M4 V; j/ U* d

在远古的时候好像是亲戚?!

1 D+ a0 Z# N0 F! N7 r( @7 ]; c9 Y# \

这东西似乎不能叫貔貅,正如黑龙所说,这种石刻具体讲究,功能,还要进一步考证。

发表于 2010-5-10 22: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貔貅”字好难写!

: _1 b/ X& Y* `( X7 e4 A# H1 f

貔貅、麒麟、狮子等,这些神兽、五走兽

- q8 |- B5 m! _4 S2 b1 [

在远古的时候好像是亲戚?!

发表于 2010-5-10 15: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讲解精细,考证细微,非常好的一篇文章

3 G+ P. S; x1 r6 w! B" z1 ]/ k

 

" n M1 K' J( a: N

认真学习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5: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昭明居士在2010-5-10 15:27:00的发言:
$ N) {- W }% Q5 X

图文并茂,讲解精细,考证细微,非常好的一篇文章

$ @: N& m( D* c* l/ H3 y+ k

 

4 ^, [/ }* p* T0 q

认真学习了

6 H+ A+ V5 v$ C

谢谢昭明居士嘉平鼓励

 楼主| 发表于 2010-5-11 1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风间铃音在2010-5-11 9:30:00的发言:
飞哥好文,拨云现日,以小见大,认真严谨和积极探索的精神值得我好好学习。
; F6 d9 o" T$ |6 x$ F0 v# a& W

风铃过誉,一起学习。

发表于 2010-5-11 16: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MLHG在2010-5-9 23:56:00的发言:
, d- |8 X6 g1 x8 {4 U

   飞哥治学严谨,考证精深,值得学习。

8 @ j* Q, ~( s& F

   希望26楼如自己所说,向飞哥学习,让我们早日拜读到你的有内容、有考据的好文章。

/ v8 W) m. o/ M8 {7 W9 q/ b

您的要求太高了  基本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得叫您失望了

6 w9 s' [" ?4 w" }

我基本写不出什么原创的文字  我的文字 插图 都是抄袭的

6 a, ^% c6 y5 o8 m

因为数百年前的照片  我自己拍不到了 因为自己才活了40多年 惭愧呀

8 y. X p+ k- G; u

不像某些人到今天都好几百岁了

, i( ^5 T% t$ l& ~3 v

关于通过文字学来印证胡同不是蒙古话这样的观点和文字

! k6 `. j! V3 w: A3 R) y/ u

虽然在我之前从没有见到任何人说过

! \: p, G1 `# v! I

但我并不以为是什么考据

% c j! J- [0 ^ m* p

因为那是任何一个具有起码知识水平的人都了解的基础知识

p% ]/ m! u$ Y/ a

只有今天的那些小学文化甚至是文盲的文博工作者才会说胡同是蒙古话水井这样的混账话

7 a. J: b/ n+ v( [4 G9 q+ v+ }

(注:不要以为自己有了大学本科、硕士、博士文凭,就不是小学文化或不是文盲了,这类货色我见得太多了,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大学本科、硕士、博士文凭的文盲)

7 B4 W; p$ U% i4 h4 j

所以  我本人永远不能与那些大师相比肩

1 b2 ~8 B6 b7 l

只能一味的抄袭下去了

. c1 }: C+ j% ]2 H

叫您失望了  哈哈

( o. O7 \" H, Z7 U/ F

 

9 @2 P4 q# b) z: n

更抱歉的是 我已说话就话多

6 J. j3 Y: D& F4 V

一直也没有学会 半句话半句话的发言

- ~7 ]9 f6 `2 i7 M3 v6 g' ~. F9 v

 

发表于 2010-5-11 2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天正在翻阅张清常先生的《胡同及其它》,关于胡同的来源,闲云野鹤有何高见,愿闻其详。
发表于 2010-5-11 23: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嘉平在2010-5-11 23:32:00的发言:
这几天正在翻阅张清常先生的《胡同及其它》,关于胡同的来源,闲云野鹤有何高见,愿闻其详。
: W9 P: a" z9 i; |( X8 T+ }

老生常谈的话题  就不多重复了  哈哈

" Q) f3 e9 T0 m# T( N! @" o

这帖子已经很久很久了

8 C3 A/ z5 I0 c- Z

《从“巷”、“衖”的写法、读音论胡同并非源于蒙语,与当今的文化缺失》

" W& J, c& y& e+ ]

http://bbs.oldbeijing.org/dispbbs.asp?boardid=11&Id=44869&page=1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5 17:38 , Processed in 0.156049 second(s), 15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