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6年3月18日 “三·一八”惨案始末
% ?, @9 m$ ~) w& p
, J( ~, ]9 l9 T8 S: n 1926年初,奉系军阀进兵关内,军舰驶入天津大沽口。冯玉祥将军率领国民军封锁大沽口,不准船只驶入。3月12日,日本军舰掩护两艘奉舰驶入大沽口,炮轰国民军,国民军奋起还击。第二天,日本公使向当时执政的段祺瑞政府提出抗议。北平、天津人民举行集会,督促政府抗议外国侵略。恼羞成怒的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班牙等国公使,向中国政府提交“最后通牒”,要求国民军撤去大沽口防御设施,否则,“决采取必要之手段”。同时,各帝国主义在大沽海面集结了20多艘军舰,对中国政府实行武力威胁。帝国主义的这种野蛮行径,激起了北京人民的愤怒。3月18日上午10时,北京各界5000多人在天安门举行“反对八国通牒国民示威大会”,由共产党员李大钊和国民党左派徐谦等担任主席。会后,由2000多人组成的请愿团,赴国务院请愿,要求驳回“最后通牒”,驱逐八国公使。下午1点半钟,游行请愿队伍到达铁狮子胡同(今张自忠路),在段祺瑞政府国务院大门前的空场上,群众高呼“打倒帝国主义”,“驱逐八国公使”等口号,并派代表进入国务院交涉。这时,段政府竟然下令军警用棍棒殴打、挥刀砍杀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甚至向他们开枪射击。在这场血腥的大屠杀中,有47人被打死,近200人受伤,死者中有共青团员8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女生刘和珍、杨德群和燕大的女生魏士毅等在这场运动中壮烈牺牲。在死难烈士中,有7个是中学生,最小的一个年仅12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一八惨案”。鲁迅称这一天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 r1 F, |* x7 m% S( M6 B' m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刘半农、赵之任为纪念之而作歌:
1 [5 i8 A0 C j- n: ]) g) T; U 呜呼!三月一十八
- D, t0 k5 ?# T) v9 e1 G( i B% E, w6 j 呜呼三月一十八, 养官本是为卫国!
2 y/ H( t& Z. R+ C; L0 y 北京杀人如乱麻! 谁知化作豺与蛇! % \% \$ I( e0 s/ _& P: }% b! i
民贼大试毒辣手, 高标廉价卖中华! 5 P3 i( @5 y# K a2 l
半天黄尘翻血花! 甘拜异种作爹妈!
" |# S5 s. _. ?1 W 晚来城郭啼寒鸦, 愿枭其首籍其家!
- Q$ n; Z% ]$ O' O7 l& A 悲风带雪吹! 死者今已矣,
, ~+ f8 N2 N& Z. D! V 地流赤血成血洼! 生者肯放他?!
& m+ V% s) r* j6 o8 |" E) N 死者血中躺, 呜呼三月一十八! ; S9 Q# v" d8 O: @3 |' q
伤者血中爬! 北京杀人如乱麻!
# y1 `5 k+ c8 T 呜呼三月一十八,
4 k" Q/ b1 ~5 ?9 ~ 北京杀人乱如麻! ) B) o# P. @2 U$ D- G7 L3 H
“三·一八”斗争,表现了北京人民反帝、反军阀的英勇革命精神,暴露了段祺瑞反动政府卖国、残暴的真面目,更加激发了全国人民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的决心,有力地推动和配合了广东革命根据地出师北伐。
- t0 X9 I5 g& @0 t( ] 在北京圆明园遗址西南面,有一座“三·一八”烈士墓,墓碑正面镌刻着“三一八烈士纪念碑”几个大字,下面刻着39位烈士的名字。这处烈士墓是在“三·一八”惨案3周年时建成的,当时北平市近万人参加了隆重的烈士公葬典礼。
+ Y9 r5 K( G" Q+ d( ?
1926年3月18日 “三·一八”惨案始末
1926年3月18日 “三·一八”惨案始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