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028|回复: 17

[分享]北京八百年之消失的痛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1-8 1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G* p( C7 X7 u; M& u* n% Y7 P: h

宣武门外有条香炉营胡同。明代,香炉手艺人多聚居于此。香炉营头条的嘉应会馆是清末大诗人、变法维新的斗士、广东梅州人黄遵宪的故居。该胡同23号建有湖南会馆,黎锦熙(毛泽东老师)在此居住。毛泽东多次造访,共议国事。现如今这条胡同早已灰飞烟灭。

; j. _1 e6 N$ h v1 h" O" C

   粤东新馆在宣武区南横街11号原为明代严嵩的别墅,“戊戌变法”时“保国会”旧址和当时维新派人士聚会之地。1911年春夏之交,孙中山也是在这里喊出了:“ 推翻封建,建立共和”的口号,并向在京的广东人发表演讲。而就是这一处,“戊戌变法”标志性古建,被下达了“拆”的命令。“戊戌变法”白周年那天没敢动;1998年9月24日,“戊戌变法”百周年后的第三天,包工头带着十三四个四川兴文县农门,用铁锹、镐等将粤东会馆拆毁,拆下来的较完整的房粱、窗框、砖瓦晕倒顺义县农村,廉价卖给当地农民。

3 t6 @" z D0 e6 ^0 s

   美术馆后街22号一处明代的,一千多平方米的两进四合院,是中国现代基督教领袖、负责中国与东亚片的世界基督教会六位传位主席之一的赵紫宸故居。赵紫宸著有《耶稣传》、《圣保罗传》等。1926赵紫宸应司徒雷登之邀,赵紫宸回国。任燕京大学宗教学院院长。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赵紫宸被日本宪兵逮捕,他在狱中坚贞不屈,明志赋诗一百七十余首。

: s8 v: { z& j5 S6 J# U

1950年梅兰芳先生将此院介绍给赵紫宸。三百年历史的22号院在北京的四合院中算得上是一个精品。保存完好的室内有落地雕花隔扇、博古架、圆光罩。其正房左侧“象眼”砖雕极为罕见。22号院内种有玫瑰、核桃和一株品种殊为珍贵的老凌霄树。室内的书案上摆满了大量藏书,西厢房藏放着格式极品明代家具。

! d7 Y/ |6 B- b9 d

1999年冬天东城区房地局贴出拆迁通知,社会贤达、文化界、新闻界闻之纷纷呼吁,要保留不要拆,但22号院终于在2000年10月26日被拆除一座高层商业楼一异乎寻常的速度起于其上。

. h; h# [' C) ~

北京大学的“蔚秀园”是光绪之父的住处。园内有大小三个胡,最大的比一个足球场还大。仲秋,满湖芦苇开着白色的小花,湖里有一种罕见的铁鱼。庭中有白果树,枝杈上常落着小燕子,湖旁有假山小亭,颇有气派的四合院西南角有一株清初的银杏。秋天林间的小道上铺满了枯黄的落叶,现在湖被填平,园内近百株古树——其中有一株两人合抱的老桑树——尽数被伐“蔚秀园”已变成了教工宿舍楼。

0 h" t- e) q7 G+ U7 q9 L" A

明代制绳匠聚居的绳匠胡同几经改名:清乾隆改为“神仙胡同”后又叫“丞相胡同”,1965年更名叫“菜市口胡同”这条胡同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影响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人物在此居住人数最多的一条胡同,总数达三十多位,其中有同治的老师、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李鸿藻、两江直隶总督曾国藩………..等1998年展宽南北马路,菜市口胡同被铲的瓦片无存。

' s: j! @$ V* k

北京胡同中仅有的一座造型甚美堪称上品的砖混过街楼——宣武区儒福里过街楼是观音院东西的连接通道。1998年9月修建菜市口大街,掘土机将其夷平。

% v! t9 d3 `2 ^

广渠门内大街207(原蒜市口)号四合院,是目前所有的红学家唯一公认的有案可考的曹雪芹故居遗址。雍正七年,曹雪芹的父亲被免职抄家,14岁曹雪芹目睹了家族有皇恩浩荡到数日之内便家徒四壁的败落。他从南京随祖母到北京,在这一贫民区住了十余年。宣武区的民俗和城南底层人民的生活对曹雪芹日后在北京创作《红楼梦》有很深的影响。

* X& K5 o$ f2 h* `7 p2 J& M$ U+ M

“渴不死东城”,“饿不死西城”,四城之风俗也有所不同。早年间东城人见面爱说:您一早喝茶了?,西城人见面爱说:您一早饭吃啦?曹家所住的南城多位“下九流”——木匠、棚匠、泥瓦匠、补锅匠、车夫、轿夫、送煤工、送水工还有民间艺人所居住。

- v* P8 J6 p( C6 [$ i- z g/ a

曹家迁至北京的情形,现在藏于中国第一档案馆的雍正七年《刑部移会》中有所记载。1999年为了展宽广渠门大街,“蒜市口十七间半”数天就成为一片败瓦。“蒜市口十七间半”的外墙在扩展后的广渠门大街人行道上,人行道完全可以绕行,保留“蒜市口十七间半”对拓宽两广路并无影响,可文物部门不停取专家的建议。房屋拆毁后,专家进行印证性考古发掘,发现地基最底层是明末清初的院落布局不多不少,刚好是“蒜市口十七间半”与清《乾隆京城全图》所绘广渠门“蒜市口十七间半”完全吻合,这证明27号院正是曹雪芹的故居。

) P& W' S6 I6 l

拆毁曹雪芹的故居与同拆毁雨果、莎士比亚、列夫托尔斯泰的故居性质一样严重,数天之内变造成了一个千古大憾。

今天,站在已被夷平,已被压在广渠门大街人行道下的“蒜市口十七间半”遗址上,心中压着哑言的痛苦。曹雪芹唯一一处公认,有案可稽的居住地永远的消失了——北京,这个几度被少数民族入侵又几度被农民革命军所占领的城市,八百多年来,这在世界上都是一个特例,历史上数经动荡它都保存了下来。然而自上个世纪起,在未经任何战乱的情况下,被大破大立,被拆除着老城和老城中的古建。这无异于一刀一刀切割着一个民族文化需血脉的历史延续,损毁着一个民族价值无尽的文明与古典。这将是我们一个永远消失的痛。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0 0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文章已经收藏.
发表于 2009-11-10 0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麻线胡同3号,孟端胡同45号,察院胡同......

发表于 2009-11-11 1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要想变成纽约,100年就可以做到;

- O6 Z% `' o6 k: V+ X" w: |! e- D3 G

纽约要想变成北京,1000年也做不到!

发表于 2013-9-23 16: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sting666 发表于 2009-11-11 11:28
' [2 _6 E, D, N, r4 n北京要想变成纽约,100年就可以做到;
& ~0 \) M: Y! j* U纽约要想变成北京,1000年也做不到!
* C& C% B8 p* N3 D  I
说得好
% M+ K! W" x3 g: x# b
发表于 2013-9-30 21: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sting666 发表于 2009-11-11 11:28
, k2 |& x  U$ S8 C9 q$ I北京要想变成纽约,100年就可以做到;; F- K, M$ b3 m9 n4 P
纽约要想变成北京,1000年也做不到!
. x) T3 X' S- T( m
这个必须顶{:soso_e179:}
发表于 2013-10-6 21: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鱼??是日本金鱼吗?话说日本人自己培育的一种金鱼就叫“铁鱼”,也是如此写的。
发表于 2013-10-15 16: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拆毁曹雪芹的故居,对红学研究是不可弥补的、历史性的具大的损失。
发表于 2013-11-7 19: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sting666 发表于 2009-11-11 11:28& d& c  c" J# P, o/ E6 n8 p
北京要想变成纽约,100年就可以做到;; K5 z5 {  [4 t4 [. F5 Y# ]
纽约要想变成北京,1000年也做不到!
! U/ \( ?9 p% E3 x* j9 k8 d
盲目的崇洋媚外,弄的现在没有纽约的壳也没有了北京的魂儿。您的话市政府那帮老爷能听进去一点儿,也不会没了崇文宣武# q' B4 h4 ]7 l) |

点评

外国人自己的古迹保护得可好,他们哪里是崇洋啊?!整个一群土匪!  发表于 2014-1-23 20:34
发表于 2013-11-21 12: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在现今权钱一直朝钱看的社会氛围下,谁的票子多、谁的后台硬,谁说话就有用,放个屁都是香的,忘掉了祖宗忘掉魂忘掉了属于老北京回忆里的哪些味,当官的只是高喊为民造福拆掉了、毁掉了,一条条的胡同一座座消失的四合院,一种文化的灭绝丢失的,不是用票子和权力能够重生和回复的。
发表于 2014-1-23 18: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解放时复兴门外木樨地一带还被叫作新北京,当时的老年人说:日本时期(就是沦陷时期)日本人想在这里建一个新的北京,而保留原来的四九城。
发表于 2014-5-22 20: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旬老叟 发表于 2014-1-23 18:03* o/ ]9 U8 ?; f( i
刚解放时复兴门外木樨地一带还被叫作新北京,当时的老年人说:日本时期(就是沦陷时期)日本人想在这里建一 ...
' |) B9 z* V) v: g# q2 j
五几年也曾听到过新北京之说,但是具体位置一直没弄清楚。
发表于 2014-7-13 10: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camel 于 2014-7-13 10:09 编辑
' @+ k/ K3 n& ^- a) J
8 K- b) P% N( T5 r  _9 U小时候有时节假日父母就说:“带你上新北京你舅舅家玩去。”
' W! [% H1 l1 ^) J5 s* @+ y/ g0 f. K可不爱去了,一去一天,没法跟小伙伴们玩儿了。
  L/ F+ n! K" r7 U& r5 D我舅舅是军人,家在万寿路一带复兴路的路西侧一个部队大院。后来舅舅调到其他地方就没去过那个院了。但只记得那一带叫“新北京”。
2 K1 O  B" {* Z6 g# H
& W6 e* K& y8 v6 M8 I' g. Z( H& ^
( |% Z$ W/ f9 A
发表于 2014-7-13 10: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建国初期以梁思成等人提出保留老北京城的格局,建设新北京城的方案,新北京的建址大概就是今天月坛以西的地方,美好又科学的方案结果是一言堂,被毛伟人否了,城墙拆了城门楼子扒了,一些支持保留老北京建设新北京的学者专家五七年成了“右派”,尽管后来给摘了帽结果还惨痛的!
发表于 2014-7-13 11: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概还能拆的就剩下紫禁城了,拆吧,拆吧,“破坏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结果是新世界没建成,旧世界也被拆没了。呜呼!尚飨!
发表于 2014-7-13 11: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己丑 发表于 2014-5-22 20:09
  `# v' g5 v  v$ i4 b+ @五几年也曾听到过新北京之说,但是具体位置一直没弄清楚。
+ b  U) _, [- Q* G/ P5 L
还应该再往西点儿。
发表于 2014-7-13 11: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己丑 发表于 2014-5-22 20:09
  O# _* Q: d$ @5 d- |, `五几年也曾听到过新北京之说,但是具体位置一直没弄清楚。
8 a+ Q1 s! B& x1 H$ R5 k
现在的永定路一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28 01:16 , Processed in 1.21502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