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479|回复: 26

[原创]北京的中轴线[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1-4 1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燕墩又称烟墩。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9 N* ]/ p2 z& R

    位于崇文区永定门外。建于元代。原为土台,为报警烽火台。后立碑,砖包四周。墩台下广上狭,平面呈正方形。元代始建。燕墩的砖台下宽上窄,平面呈正方形,台底边长约15米,台顶长约14米,台高约9米。墩面正中是四方形土坛,正南有石阶。土坛正中竖立乾隆帝御制碑1通,碑身长方形,承以白石束腰须弥座,座宽及高各为1.9米。束腰部分用高浮雕持法雕出水神像24尊,均袒胸裸足跌座于海水之上,须弥座四面各雕花纹5层,分别为龙、云、菩提珠、菩提叶、牛头马面及佛像,四角也各刻佛像1尊。碑身每面宽1.58米,高7.5米,南、北碑面四周刻以云状花纹。南面刻有《皇都篇》,北面刻有《帝都篇》,均为清乾隆十八年(1753)“御笔”。汉、满文对照。每面汉字8行,阴文楷书。碑文记述北京幽燕之地的徽记。碑顶有石檐,檐下有石雕3层,

5 Q9 b, I6 l; ^* T
5 W+ B8 Z* t7 ^! r

  碑顶为四角攒尖顶,四脊各有一龙。

|5 U5 _$ G4 f, J. J
% l0 b( [. j! I" K1 m

  元、明时期北京有“五镇”之说,南方之镇即为燕墩。南方在五行中属火,故堆烽火台以应之。墩台下基四面各边长14.87米,台面各边长13.9米,台底至台面高约9米。台顶四周原有高约1米的女儿墙,仅存痕迹。墩北面有石门2扇,高2米,宽0.7米,“文化大革命”中一扇被毁。所存木质红漆门是1985年仿制。1987年燕墩被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系燕墩本身。1990年对维修台顶部分,并对石碑碑身进行了防护处理。2004年辟为燕墩公园。

5 ] Q, D4 I. q, V( u& Y# j4 Q

 

( _: b9 j5 W5 k+ @+ K

[原创]北京的中轴线

[原创]北京的中轴线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1-6 15: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09-11-5 0:12:00的发言:
中轴线目前尚有地安门,神武门和景山之间的北上门及大清门(中华门,大明门)尚未恢复重建.
) U0 G; }' d6 q5 ]

把毛主席纪念堂放到中华门地下,这样冲突可能会小些。

发表于 2009-11-6 17: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收了

发表于 2009-11-6 1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光的鼓楼,看起来实在是别扭。

发表于 2009-11-5 0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贴真棒,保存了~~~
发表于 2009-11-5 1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沉重阿,那么多好的东西没了。
发表于 2009-11-4 14: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品,保存
发表于 2009-11-4 1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片
发表于 2009-11-5 0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不错.
发表于 2009-11-5 0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轴线目前尚有地安门,神武门和景山之间的北上门及大清门(中华门,大明门)尚未恢复重建.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1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永定门

2 Z' G) E) F3 F% N+ @- [
! R! v0 [) Y' \/ r4 h }

  永定门位于北京,城楼形制一如内城,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面阔五间,通宽24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0.50米;楼连台通高26米。瓮城呈方形,两外角为圆弧形,东西宽42米,南北长36米,瓮城墙顶宽6米。箭楼规制与城楼差距较大,不甚协调;单檐歇山式灰筒瓦顶;面阔三间,宽12.8米,进深一间6.70米,高8米,连城台通高15.85米;南、东、西三面各辟箭窗二层,南面每层七孔,东西每层3孔;北铡楼门为过木式方门;箭楼下城台正中对首城楼门洞辟一券洞门

4 c$ `! O0 ~' b# Z% r+ m, h. `

 

' a6 w0 v: O {. b$ o( X. R% C% R& L$ l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1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门大街是北京著名商业街

$ ^1 M7 O/ I& J6 g

    位于京城中轴线,北起前门月亮湾,南至天桥路口,与天桥南大街相连。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建外城前是皇帝出城赴天坛、山川坛的御路,建外城后为外城主要南北街道。大街长1 600米,行车道宽20米。明、清至民国时皆称正阳门大街,民众俗称前门大街。1965年正式定名为前门大街。明代前门大街是正东坊和正西坊的分界线,以街中心分界,东属正东坊,西属正西坊。又因正阳门是京师正门,故前门大街一带比其他城门大街宽。在城市建制上,明北京城突破了元代所遵循的“前朝后市”的定制,正阳门周围以及南至鲜鱼口、廊房胡同一带,形成了大商业区。清代大街两侧陆续形成了许多专业集市,如鲜鱼市、肉市、果子市、布市、草市、猪市、粮食市、珠宝市、瓜子市等。附近胡同内随之出现许多工匠作坊、货栈、车马店、旅店、会馆以及庆乐、三庆、华乐等戏园。大街的席棚之房逐渐改建成砖木结构的正式房,形成了东、西侧房后有里街的三条街。东侧里街为肉市街、布巷子、果子市,西侧里街为珠宝市、粮食市。前门外正街的店铺创立时间大部分晚于里街的店铺,路东有全聚德烤鸭店、便宜坊烤鸭店、会仙居炒肝店、永安堂药铺、黑猴帽店、都一处烧麦馆、正阳楼饭庄、瑞生祥、九龙斋鲜果店、通三益干果海味店、正明斋饽饽铺等。路西及西里街有永增和钱庄、瑞蚨祥绸布店、天蕙斋鼻烟店、同仁堂药铺、六必居酱菜园、一条龙羊肉馆等。清末,前门大街已有夜市。光绪二十七年(1901)后,在前门箭楼东、西两侧设立了前门火车站东站、

9 j" h0 Z) n( d$ |4 X! ~( ?0 }
) s; \& q7 z9 f. S8 t, n7 }

西站,前门大街成为北京同外省联系的交通枢纽。20世纪50年代初,前门地区共有私营商业基本户800余家。前门大街东侧从北往南有大北照相馆、庆林春茶叶店、通三益果品海味店、力力餐厅、天成斋饽饽铺、便宜坊烤鸭店、老正兴饭庄、普兰德洗染店、亿兆棉织百货商店、前门五金店等店铺;西侧从北往南有月盛斋酱肉铺、华孚钟表店、庆颐堂药店、一条龙羊肉馆、盛锡福帽店、公兴文化用品店、祥聚公饽饽铺、龙顺成木器门市部、前门大街麻绳店、前门自行车商店、前门信托商店等店铺。1979年以后,在原有老字号商店和传统经营特色基本保留下来的同时,又陆续开设了五金交电、服装百货、自行车、食品、钟表、化工油漆等新店。

& s4 C$ A' M9 ~0 Q% A" J! g2 P/ g
! Q7 C5 s0 T; j+ x

  前门大街北起前门月亮湾,南至天桥路口,全长845米,

' v; g g+ c) y( N' o: u
& O( k: W. h6 m4 v

仅前门大街两侧,建筑面积就共计6.6万平米,约容纳180家商户。

& k+ x5 e- z2 u U% @

 

- A P: ]7 |2 }. y$ X8 f0 G# b5 }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1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箭楼

" D% _1 m8 V6 v9 ^" k7 U

    位于崇文区西北部,前门大街北端,系北京城中轴线天安门南端的重要建筑之一。于1988年1月31日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N6 v% u! X5 V4 ?2 T) N) {
% S7 h N- p8 @" s: |! t7 K& G% i

  正阳门箭楼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建筑形式为砖砌堡垒式,城台高12米,门洞为五伏五券拱券式,开在城台正中,是内城九门中唯一箭楼开门洞的城门,专走龙车凤辇。箭楼为重檐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剪边。上下共四层,东、南、西三面开箭窗94个,供对外射箭用。箭楼四阔七间,宽62米,北出抱厦五间,宽42米,楼高24米,门两重,前为吊落式闸门(即千斤闸),后为对开铁叶大门。

* T* f A, N2 W0 {9 I+ x$ d; ?/ `
5 u* T/ ]# c. U! }8 y

  明、清时期正阳门城楼与箭楼之间原有一个巨大的瓮城,南端呈弧形抹角,箭楼坐落在顶端,瓮城南北长108米,东西宽88米,内有空场,四向均有门。

- _6 u) c' S# ], D- T- P5 c; }9 w
9 p% y. E V. G& I0 K% |6 l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箭楼两度失火被毁。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箭楼被焚毁。1901年开始修缮箭楼,1906年竣工。1915年为改善内、外城交通,政府委托德国人罗思凯格尔改建正阳门箭楼,添建水泥平座护栏和箭窗的弧形遮檐,月墙断面增添西洋图案花饰,1916年竣工。改建后,正阳门瓮城月墙及东西闸门被拆除。

7 J. K: A8 f4 k5 V& h4 _
, Y/ J6 @5 c0 F- ~7 \& U

  正阳门箭楼从它建成那天起,一直是老北京的象征。1915年改建后,更成了北京人游览的场所。1928年辟为国货陈列所,30年代增设电影院,1949年艺人魏喜奎等组织大众游艺社在箭楼演出。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在此举行盛大的入城式。

A) L" M8 Y7 x& t0 g
" ?# B3 U- t. x9 a( T

  正阳门箭楼曾多次修葺,1976年唐山地震,箭楼严重受损,北京市文物主管部门对箭楼进行全面大修。1989年北京市正阳门管理处集资160万元,将正阳门箭楼修饰一新,1990年1月21日正式对游人开放。

" W$ e$ A6 f1 v* C S

 

- w: |+ h" y$ N7 }1 P+ c

 

, [( V1 T: { H: w8 S! I) j) c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1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阳门

( B, J+ I$ h7 D/ D8 a7 z& I

     俗称前门,原名丽正门,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北京城内城正南方向的门,位于天安门广场南缘,前门大街北端,处在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上,现存城楼与箭楼

1 v/ D) l: z. I

正阳门在砖砌城台上建有城楼,占地3047平方米,城台高13.2米,南北上沿各有1.2米高的宇墙。城台正中辟有券门,门内设千斤闸。城楼高两层,为灰筒瓦绿琉璃剪边,重檐歇山式三滴水结构。城楼的楼上、楼下均四面有门。面宽七间(41米),进深三间(21米)。上下均有回廊。楼身宽36.7米,深16.5米,高27.3米。整座城楼的整体高度为42米,在北京所有城门中最高大的一座。

: W- z. y9 I7 ? a2 |! f
% m1 w; ~, f0 y3 `7 {: h

  正阳门城楼南设有箭楼,占地2147平方米,砖砌壁垒式建筑。顶部为灰筒瓦绿琉璃剪边、重檐歇山顶。箭楼上下共有四层,南边为楼北边为抱厦;南侧面宽七间,宽62米,进深12米;楼高26米,连城台通高38米,也是北京所有箭楼中最高大的一座。箭楼设四层箭孔,每层13个(内城其余八门箭楼为每层12个箭孔),东西各设4层箭孔,每层4孔。 正阳门箭楼形式比较独特,一直被看成是老北京的象征。

: b, {3 d* n" j& H1 v3 h W

 

3 g7 J4 ^) b: c3 K0 [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1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英雄纪念碑

5 D! z5 F7 g% D2 f7 N0 U

 

2 d! [" K; w7 M' R2 V

      1958年4月22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两层须弥座承托着高大的碑身,碑身是一块长14.7米、宽2.9米、厚1米、重达60多吨的大石。碑身正面(北面)镌刻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背面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

& @4 z( j8 ?, P' O- ?
7 u3 @9 I' {2 s& a; \6 m4 ]* P2 ]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D) e r' Z7 w7 A6 T
% `. T" P S* J4 g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 K! d d: M Y7 E
" z$ z, n/ W+ x/ N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 N2 X% m3 I% _
/ N0 J. G# Z6 x- a E" ~

  此碑文中的“三年以来”是指第二次国共战争;“三十年以来”是指自1919年五四运动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到1949年新中国建国;而1840年则是中国受侵略的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从此弥漫着滚滚硝烟,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三个时间段中,都有中国爱国志士的不屈抗争,我为中国英雄们自豪!

- x0 A+ `7 X W0 K+ G
% D0 c7 V- @6 G, A2 j

  碑身两侧装饰着用五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浮雕花环,象征人民英雄的伟大精神万古长存。整座纪念碑用17000多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肃穆庄严,雄伟壮观

; F7 K) K, H N8 _( c! b0 H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1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安门广场

. {1 N. ^: R, G7 q* b f0 y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
8 L; j4 _9 D w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1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毛主席纪念堂位于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南面。

( ]1 W+ r9 F9 D$ W# W: m

    坐落在原中华门旧址,1976年11月24日按照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决议,毛主席纪念堂举行奠基仪式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华国锋主席在仪式上发表了讲话。1977年5月落成,占地57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8000平方米。主体呈正方形,外有44根福建黄色花岗石建筑的明柱,柱间装有广州石湾花饰陶板,通体青岛花岗石贴面。屋顶有两层玻璃飞檐,檐间镶葵花浮雕。基座有两层平台,台帮全部用四川大渡河旁的枣红色花岗石砌成,四周环以房山汉白玉万年青花饰栏杆。南、北门台阶中间又各有两条汉白玉垂带,上面雕刻着葵花、万年青、腊梅、青松图案。

2 z% t6 t8 X' Z
2 _9 v' u+ d0 \( r1 U& ?

  纪念堂大门正上方匾额上的“毛主席纪念堂”六个大字,是当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华国锋为毛泽东纪念堂的亲笔题字。匾额的材质为汉白玉。

) k7 G7 _" ^# G* K" s5 H6 [
. i' z* [( E: l5 q

  毛主席纪念堂

, v( e) {8 C% N Y3 W5 }* h
6 z8 j0 x: d* ~5 b. l+ y

,南北280米,东西220米,占地5.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

b2 a; w, C, R, m6 W! w

 

7 l, b- Y1 }$ p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1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故宫

8 i* g$ h; \. U+ S! ?

     即在封建王朝统治结束的时候前王朝皇帝所居住工作的宫殿建筑群,现多指北京故宫博物院。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4 e+ U! e9 P6 W' m
7 k' n" C9 I* @9 R2 u% a- w

  故宫始建于明永乐4年(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5间,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房间9999.5间,有人做过形象比喻,说一个人从出生就开始住,每一天住一间房,不重复,要住到27岁才可以出来。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

/ t# ~- i3 i0 p" H5 \0 U6 B

 

8 M n9 h9 T6 w2 t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1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8 m: C1 ~. A3 J; K6 }+ ]# A

天安门城楼坐落在广场的北端。天安门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原名承天门,清顺治八年(1651年)改建后称天安门。城门五阙,重楼九楹,通高33.7米。在2000余平方米雕刻精美的汉白玉须弥基座上,是高10余米的红白墩台,墩台上是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城楼下是碧波粼粼的金水河,河上有5座雕琢精美的汉白玉金水桥。城楼前两对雄健的石狮和挺秀的华表巧妙地相配合,使天安门成为一座完美的建筑艺术杰作。

9 I+ h$ M6 b, E/ G, L$ _/ x

 

+ `$ g7 U: k' K7 ]" e( r6 T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1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景山公园地处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占地32.3公顷,原为元、明、清三代的皇家御苑。景山高耸峻拔,树木蓊郁,风光壮丽,为北京城内登高远眺,观览全城景致的最佳之处。 在六百多年前的元代,该处是个小山丘,名"青山"。据传明代兴建紫禁城时,曾在此堆放煤炭,故有"煤山"俗称。明永乐年间,将开挖护城河的泥土堆积于此,砌成一座高大的土山,叫"万岁山",又称大内的"镇山"。景山一名是清初改称的。山上的五座亭子,为乾隆年间兴建。当时山上丛林蔽日,鹿鹤成群,生机盎然,极富自然野趣。山下遍植花草、果木,有"后果园"之称。封建帝王常来此赏花,习箭、饮宴,登山观景,是一座优美的皇家花园。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1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后门桥原称万宁桥,位于北京的中轴线上,在地安门以北,鼓楼以南的位置。由于与前门南北相对,京城百姓俗称地安门为后门,因而此桥也叫后门桥。后门桥位于地安门外大街。桥跨什刹海入玉河处。始建于元代。初名万宁桥,木结构,后改为石筑,俗称海子桥。又因在地安门之北,地安门亦称后门,故称后门桥。为单孔石拱桥。桥位于北京城南北中轴线的北部,为元大都城内通惠河上的重要通水孔道,是研究北京漕运的标志。现桥面已铺沥青路,仅存两侧栏板,河道原已填平建房,现东侧至东不压桥段已经恢复河道。

. x" H$ u8 _% @' J/ X0 C, c

 

9 b$ D+ b3 `) C# ]' s; {9 B7 o$ S$ C

 

3 j, Q8 u2 c2 B* {# {, |+ y; z S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1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鼓楼位于北京市中轴线上、鼓楼东大街与地安门外大街交会处。与钟楼一起,元、明、清时为北京全城报时中心。
6 w/ { k8 u3 S, N+ z ?
9 V l- F- ~- o( O; x+ P

  “暮鼓晨钟”使全城有序可循。1924年后停止,1990年 起,每年除夕恢复鸣钟击鼓。鼓楼是一座单体的木结构古代建筑物。灰筒瓦绿剪边,重檐歇山项,通高46.7米,通 面宽34米,通进深22.4米,檐下有单昂单翘五踩斗,旋于彩画。楼底层共有拱券式门八座;南北各三座,东西务一座。北墙东侧有旁门,内有登楼石阶梯,南北向倾斜45度,共60级,然后拐弯向西,东西向倾斜45度,亦有9级, 即攀登69级石阶梯方到达二楼。二楼四面均有六抹方格门窗,四周有廊,宽约1.3米,带木护栏,望柱高1.55米, 建筑面积为1925平方米。第三层是暗层。整座建筑坐落在高约4米的砖石台基上,通宽为56米,通进深为33 米。南北有砖砌阶梯,东西为墁坡路。鼓楼总占地面积约为7000平方米。南侧门前有石狮子一对,高约1.25米。

; U" h6 F0 Q7 w4 r; U

 

9 [ D' F u$ |6 F2 W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1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钟楼  

8 O/ S; U9 W& s7 i6 O) N& F* F

      位于北京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在鼓楼北,是老北京中轴线的北端点。原址为元大都大天寿万宁寺之中心阁。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后毁于火。清乾隆十年(1745年)重建,十二年后竣工。其楼身为正方形平面,重檐歇山顶,无梁式砖石建筑。屋顶为黑琉璃瓦绿剪边,正脊两端安背兽,两层屋檐的戗脊上均安狮子为首的五跑小兽。上层檐下施重昂五踩斗拱,下层檐下施单翘单昂五踩斗拱。楼身四立面相同,当心开一拱券门,左右对称开券窗,窗上安设石刻仿木菱花窗。内部结构采用复合式拱券,除主体拱券之外,还于围护墙体中设有环路通道。基座为汉白玉须弥座,周围环以汉白玉栏杆。楼身之下为砖砌城台,城台上四面有城垛。台身四面开券门,内部呈十字券结构,东北隅开门,内有石阶七十五级供登临。钟楼原有明永乐年间铸造的铁钟一口,置放于楼外平地上,后由古钟博物馆收藏。钟楼内正中位置安架一八角形木框架,其上悬钟。该钟铸造于明永乐十八年,钟通高7.02米,最大直径3.40米,重约63吨,为目前我国发现最重的铜钟。钟楼正南为一座与围墙相连的三联大门,中门内为清乾隆十二年(1745年)重建钟楼碑一通,螭首方座,碑首题额《御制重建钟楼碑记》,碑阳为经筵讲官户部尚书梁诗正奉敕敬书碑文,碑阴为民国十四年(1925年)十月京兆尹薛笃弼书的《京兆通俗教育馆记》碑文。

& c' b/ p6 e/ w: E; p

 

6 R4 d( m9 F$ p z3 H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1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地安门是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是皇城的北门,天安门则是皇城的南门。南北互相对应,寓意天地平安,风调雨顺 。

/ g. _- b7 r# Y% G, n) G
1 X; d7 e- g" y* C n$ M: G$ [

" { i( X) L7 J8 N9 l0 c
  地安门是北京皇城四门之一。皇城正门称天安门(明称承天门),东称东安门,西称西安门,北称地安门(明称北安门),俗称厚载门,亦称后门。
  地安门位于皇城北垣正中,南对景山,北对鼓楼,始建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弘治十六年(1503年)二月重修,隆庆五年(1571年)七月修葺,顺治九年(1652年)七月重建,并易名为地安门,为砖木结构之宫门式建筑,面阔七间,中明间及两次间为通道,明间宽7米,两次间各宽5.4米,四梢间各宽4.8米,总面阔38米,通高11.8米,进深12.5米。正中设朱红大门三门,左右各两梢间为值房。地安门内左右两侧各有燕翅楼一座,为二层楼,原为内务府上三旗公署。民国十三年(1924年)驱逐末代皇帝出宫时,部分太监曾暂栖于此楼。

! |! _$ S) c* \, |1 H# t/ h( ~# R0 W% t9 M
. S( n# q0 ?6 p7 O/ Y8 _+ a

, z% v, J% k; a0 _7 A( M: X) c# U0 n
 
地安门的终结

/ L. ~2 M' [( b/ ^% m

  1954年底,为了疏导城市交通将地安门拆除。1955年2月3日路面竣工,车辆通行。当时,因为一些社会名流对拆除地安门持反对意见,政府许诺将从地安门拆下来的门窗、木梁、木柱、木柁、木檩都一一编号登记造册,连同砖石琉璃瓦等统统运往天坛,计划在天坛北坛上门内照样移建一座地安门。不料,日后天坛内发生火灾,堆垛在那里的木质材料全部化为灰烬,移建地安门之议从此也就泡了汤。将近50年过去了,如今在天坛北门内尚残存有少量地安门拆下来的残砖、废石和破旧的琉璃瓦,又因为没有留下实测图纸,移建地安门的计划也就无法实施了。

9 D* j7 y: \1 _- }8 t: ~7 u

 

, V3 _5 @; _8 P# ~: \/ O


发表于 2009-11-8 1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发表于 2009-11-10 2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地人看北京;首都。呵呵事实上北京的一切对于我这个外地人都那么有吸引力。 好贴
发表于 2009-11-9 1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09-11-5 0:12:00的发言:
中轴线目前尚有地安门,神武门和景山之间的北上门及大清门(中华门,大明门)尚未恢复重建.
; q9 o/ ^' U$ V0 P E* [! Y

 

+ k6 J& r H, _' Z

 

% Y& V2 x2 ~. ~; G- X

    复建了也没有任何意义,与他们相关的一切一切都没有了。建了也不过是几个孤零零的粗糙的复制品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19 04:20 , Processed in 1.236352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