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58|回复: 2

北京五日(5.B)——09.28.恬静的午门.景山之巅.[含4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1-3 05: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 X/ j/ ?! T7 _. Q9 S5 }


续前文。

# D/ }1 g) s0 f

 

C O: F( H8 ?- z. L: W! j

 

5 ]! p( \2 }5 k. o! k+ G

 

# O( ]4 s4 S7 I# R( \7 h5 M9 Z

 

) F* L/ \# ^: O) C: x+ V


[转帖]

* M* j" ~ o/ b' \2 _3 q; s. u

 

# A# w) A' A% Y+ A

太庙与紫禁城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一起修建完成。

8 `& u1 l: A! b' ?

 

# h: [( \4 U8 t& n, O* L7 i }

按照“左祖右社”的原则,太庙建于紫禁城的左前方即东南方,而社稷坛(现中山公园)则在右前方。

6 R9 q" Q+ ], @8 o

 

: K- ?& e |7 N6 W, k# ^' @

太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祖先的宗庙,占地14万平方米,四周围以三道红墙及层层松柏,衬托起金壁辉煌、错落有序的建筑。

" W R5 g. V' F6 |

 

. h( @; b5 m$ N6 e; G: C5 ]

建筑采用中轴对称式布局,琉璃门、汉白玉石拱桥、戟门、三大殿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井亭、神厨、神库配殿依次排列于两侧。

: w2 |, }4 B! K! N7 I/ |6 p

 

; K/ R- V; U6 h ^

位于中轴线上的享殿是皇帝举行大祭活动的场所,寝殿是供奉帝后神位之处,祧庙则供奉皇帝远祖神位。

. l) z3 h% A* \/ ]! ^/ _4 Y8 W

 

" }. Y4 j; s0 e! C; U

太庙在历史上经历过两次大的变动。

( E. D: t8 I7 P& M1 w( p

 

7 l3 t$ ? q& Y$ z4 G

弘治四年(1491年)在寝殿之后修建祧庙,以安放皇帝的远祖们牌位,这是第一次改动。

8 @- h# ^2 Y6 o7 k+ x) Q! Q, c8 O* Q

 

7 |1 e! T: Z1 M( U: K+ U6 C; O

第二次改动发生于嘉靖十四年(1544年),明世宗将太庙改建成独立的9个庙。

, Q4 _' C0 V+ b3 b

 

( p' n1 k3 W1 o& m

仅5年之后,9个庙中除明世宗父亲(被追封为睿宗)的庙外,全部被火焚毁。

4 H) F3 E0 v9 q* a

 

! w: C& z# f) O7 x g0 ~/ h' P

嘉靖二十二年,由于太庙占地有限,明世宗决定恢复太庙的原有形制,即将明太祖以下所有皇帝的牌位集中在一个寝殿中,并于两年建成,这就是保存至今的太庙,其享殿和寝殿至今已经有460多年的历史。

( ?! e* F$ J! R# A

 

' q& H3 _- D/ x0 A+ \. _/ J

 

7 i/ ~+ y1 w- a

 

L/ Y" J, K( ~, D# y, D9 k0 V" e% S

 

& V6 @+ D; z: w/ h5 N o: S

太庙建筑群中最雄伟壮观的是享殿,又名前殿,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祭祖大典的场所。

5 v5 w9 Y( O; O' L% B

 

1 Q9 L ?' @" M6 N

享殿是整个太庙的主体,为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檐下悬挂满汉文“太庙”九龙贴金额匾,坐落在3层汉白玉须弥座上,面积达2060平方米。

1 X# h6 C$ } W9 J6 M2 @

 

; b9 F% }7 W" L/ r5 X$ e9 u

殿内梁栋饰金,地设金砖,68根大柱及主要梁枋均为金丝楠木,柱高为13.32米,最大底径达1.23米,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金丝楠木宫殿,楠木大柱更是举世无双,建筑品质和文物价值只有明长陵的棱恩殿可与其相匹。

8 g. c/ e2 x3 ?+ Q# c0 ~/ x

 

) w; x$ r7 Y9 J8 w" n

 

! _, m d% H+ Y6 B7 D' w) X" L+ k0 t4 ^

 

. P4 l! ]7 v3 C

 

. q/ f) q- C/ I$ J

太庙享殿、明长陵棱恩殿和紫禁城太和殿并称为中国三大殿,它们的建筑规模和等级相当,没有其他的建筑能够与它们相匹敌。

# Y9 l" i7 M. b

 

- E, f1 z9 Q1 O& Z9 I) \. \

 

7 u( ]6 ]. ^/ [. R1 u$ I6 ^

 

! L: a7 i/ B4 f/ i0 R

建成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的明长陵棱恩殿,面积达1938平方米,重檐庑殿顶,覆以黄色琉璃瓦,殿内金砖铺地,殿下有3层汉白玉石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式台基和一层小台基。

; d+ x4 x3 U# ^2 ]% W- n/ |

 

5 I0 l7 ?2 ^/ Z" X9 h

此殿梁、柱、枋、檩、鎏金斗拱等大小木构件,均为金丝楠木,60根楠木大柱,高12.58米,最大底径达1.17米;

/ D. q* O3 |1 |% Y: x2 }

 

: g+ @9 O" ~( w% X" s! l/ W8 M

 

1 q! _. F" o/ u+ p" _5 s; j

 

* R, z& n p0 z- W( U! \

太和殿建成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面积为2368平方米,同样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柱高12.70米,最大柱底径1.06米,材质为松木。

1 M# V5 F0 R' H7 [0 s9 `$ B

 

2 v0 }! `7 w9 o$ k! X) L% ~

由于清初建筑材料尤其是巨大的楠木难以采办,太和殿的规模和用材质量已经远远无法与明永乐年间建成的奉天殿相比,面积仅及它的一半。

( r( c) Q% B! y% u8 Y

 

) R% R. u/ p2 S

因此,太和殿与其下的汉白玉石雕基座比例失调。

& T7 C1 @* \; L) u2 ?& i

 

" z' Y, {& [% P* h0 m

而长陵棱恩殿和太庙享殿则几乎充满了汉白玉石雕基座,比例更加和谐、优美,完全保持了明代建筑原有的风貌。

0 C* L5 E, S2 v- [

 

' {( G" b( z( m

 

) _+ |) \% D! ?8 K4 W

 

3 R: u7 b& w% j, C$ V

 

+ S( H E; r5 S$ x: c' f7 k

这三大殿中,长陵棱恩殿建成的历史最悠久,迄今已经590年。

1 l1 u7 \+ X/ D) V" A3 R, ~

 

4 V% j. g( w" J! R* V. l% [# F" v

太庙享殿次之,461年。

, ?5 O& e: `* d% G0 [: N; `" Z

 

: R% M& f9 I) o4 v) b+ ^

而太和殿历史最短,仅319年。

. n+ M# z8 z2 i9 ~8 w7 @

 

( a- i( C6 }: j& v8 p" {- K

由于楠木生长缓慢,成材需千年以上,极为珍稀,而现在已经绝迹。

' v8 C2 F' `4 `0 e2 [

 

- A0 ?8 k$ v: I, W, {% E

因此从历史文物和建筑本身的价值上看,长陵棱恩殿和太庙享殿都要超过太和殿。

' Q) a( H8 r2 E1 G Q, Y

 

; V+ K5 X% j8 R g" E8 o6 y" R, Y2 `* f

 

: m* l# |9 ?9 G8 g9 i6 `. X

 

3 ~" ?+ f/ S# |! l% F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紫禁城中明代建筑基本上都被焚毁,现存的主要宫殿建筑都建于清代。

a3 R# \5 j3 x# I) j# d1 {9 q

 

; c* `) a) x/ w4 P% k

中国现存的明代大型砖木建筑已经是凤毛麟角。

^- {: t* K* S, P

 

: _/ H$ k/ z/ x' d

像太庙享殿、明长陵棱恩殿这样如此大型、高等级的建筑更是绝无仅有,独此二例,不可复制。

) M7 \! @1 ]: @4 P

 

/ {0 [% F7 j8 q; e

它们是中国现存的最珍贵的古代建筑。

9 \9 l5 ]8 ]3 |; }! [

 

7 `! i2 R2 ] f

 

% Z+ J# C7 [3 F

 

) ]% }9 c# ]8 [9 z$ v

......

$ y) F5 }5 r# ^3 @

 

* z! m' l( E0 x. P% C

太庙西北门前军.警林立。

q9 D* Y, U, D! F

 

5 l4 M4 [+ ?9 v" |

我目不斜视,径直靠过去——西侧站立着一群太庙的工作人员。

+ u) q$ ?3 ^; ?' E; C3 H

 

2 G7 y" d6 g/ n2 W

我讯问后得知,由即日起到10-08.前,太庙闭馆。

; B5 a. A7 j* J% y! s

 

7 I8 w# I. H" a5 I+ Y8 B

 

, f- N' m& S8 c

我大失所望。

6 p0 Q$ i" B" ?0 g/ @

 

; v# _1 f8 E5 t! @

我已经三年没有入内拍片了!

* Q, B8 s! T* g3 g

 

. z4 u& d+ }; B2 p- B4 l

2006-10.   遇修缮。只拍了五色门。

/ L/ T/ W" A( K \3 b

 

2 {' c! [; k% E5 v

2007-10.   遇修缮。由后五色门闪进,只拍了祧庙。

& n I' b( V) o4 s2 \: i

 

* r5 U7 y! |9 E+ B: g+ b; u

2008-10.   遇奥运。我在北京周围做避“运”游。

- G( K' |2 N( X- N

 

; j) O' A1 t: w/ G/ I

 

2 w/ j; }; \7 n6 w2 ~' |* ?

 

: p9 L! ?0 G/ z \* J

 

! Y1 J+ V9 D6 }0 d

现在的时间是:

/ Y5 ~6 P' _. C9 G& b- q

 

7 [7 R) s' d( { `4 v# }0 p

2009-09-28.   10:00.

# T6 h; n, r' X2 ~

 

& x) Y i' e8 X: I2 q) u

 

$ y7 L, I/ Q" E. y2 h

移步午门前,眼前一亮:

/ A# |+ ]' U, g8 b1 y9 D, O5 ^

 

* p- E$ ~) X: d& k

午门前空荡荡的。

& |6 f- b# o, U. O8 s+ r2 I3 x

 

- R; @, v) M' e' O: o( H7 N2 x

只有武警有序地站在哨位上:

3 o% ~8 `8 i3 ^" @! |$ O' G

 

6 [* y! J# |- b3 K) [/ X

北京五日(5.B)——09.28.恬静的午门.景山之巅....编辑中....

北京五日(5.B)——09.28.恬静的午门.景山之巅....编辑中....

5 i8 f. c" B1 \: o$ ?

 

9 v! y7 {( T4 q5 Y% U# t

站在御路上向南望。

7 a5 u0 m$ i1 L- H6 q+ ]' L

 

# [& y+ P* D/ W6 O

视线穿过端门和天安门的券门洞,隐约可见先行者孙中山的巨幅画像。

4 z. M8 u. A9 Z0 Q

 

' A, S* R9 J, ^0 ]2 L

午门前的广场呈现罕见的安宁:

北京五日(5.B)——09.28.恬静的午门.景山之巅....编辑中....

北京五日(5.B)——09.28.恬静的午门.景山之巅....编辑中....

北京五日(5.B)——09.28.恬静的午门.景山之巅....编辑中....

北京五日(5.B)——09.28.恬静的午门.景山之巅....编辑中....

北京五日(5.B)——09.28.恬静的午门.景山之巅....编辑中....

北京五日(5.B)——09.28.恬静的午门.景山之巅....编辑中....



/ ?$ b J' b& I$ Q9 j; h+ c

 

+ G0 K0 }2 a* T

原来天安门城楼以北区域内正在进行一场反恐演练。

0 I' v, t3 ]1 G: @

 

* n* X+ _2 O* u2 c& `: [2 u C

中心会场就设在太庙里。

+ s( E, C- q! J

 

: B# c- Q! ?" X% A) `

 

+ R* j1 u/ L4 T. H

10:30.      演练结束:

" n A) J8 X* V: x

 

4 k- Q- T9 B) l* I1 ~' Y

 

- u, Q8 H/ y: C, }8 u! F

 

& q5 z/ F& _8 q5 G

我抓住这难得的一刻,拍了一段小片:

3 Q+ g5 \) [, N* u/ k# P

 

3 s* P9 X! W* R, s. h

《午门外》.

: c' s/ q, W- W7 L, @4 M

 

* i/ r P" j& X) c3 t3 W4 N

存放于“北京网视”栏。

5 G4 V) H( S2 f; _2 W

 

& r$ N+ w% y9 O

 

2 r+ h8 B8 x9 h8 ]4 D1 u! D

 

; I8 q0 ?- x! m) E3 l& d

 

9 t& X) ]( T, x1 B4 S8 j% V! `. _

11:00.

$ O4 a( E2 z6 ?) k# m9 J: _

 

, e$ e* E9 B# P4 o) m* V0 E

我离开阕右门,到南长街转转:





2 e2 ^( v) H. q, U" ~

 

! y. o! P5 ^& Y8 X: j/ Z3 Y

西华门的正西近200多米是中南海的东门——西苑门。

; ^/ D/ s" \ B5 _, J

 

6 ]# u1 E9 ]: G1 P) r* i

西苑门在清朝是帝.后由紫禁城到西苑的出.入之门。

& z1 F- A- W) e

 

) T# k! \8 V" U$ Q9 W( S! J' L6 V$ b

西苑门日常闲人难以靠近,不准拍照。(比中南海的正门——新华门警戒还严格)

7 n3 P2 R8 c- ^( d

 

" }' B7 |% a+ G9 x4 q3 K

我来此街口数次都没拍到西苑门的片片。

$ o2 O+ ]3 O) X* c8 d

 

j& c9 d% p7 f

网上也仅仅看到很模糊的一张。

: @8 }; H( P+ L5 D! W6 L: \

 

* x: @! ], [9 k' f- m

我远远地悄悄地拍了一张:

0 X3 I1 Z7 k% @7 W8 ^/ i

 

! a: i8 }9 E/ H

 

5 Z1 }( T% K4 j% c

我沿着南长街慢慢向北走。

) `: o* J% a" R. F

 

8 G6 Y. ^ u ^1 v* I( \5 Z s

........

* `! E7 I9 s6 x. G" q/ D: V" M

 

# W3 B M1 X' v. k1 P+ Y5 @+ D" _

 

/ H9 Z% [ o% a- e

12:00.

" u( C3 d1 P0 _! s

 

9 b, r/ a) y q7 E" x

我来到北长街北口:

4 |1 s1 B; t: Z5 f/ \8 k# v

 

' e' B; m/ E j

 

. e$ \" A: ~6 L; v8 u" Z5 }

 

. g2 b y. T& Z$ c/ l" r, c

图片整理中。

( u/ Y* U" g$ _1 ^# D3 a, q- }

 

; H' v" E5 N% K- j5 P' Y* \+ P

 

$ D2 H. }! o- f" W9 D6 W* O. v0 E

待续。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 2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阙左右门没有台基,比例失调,难看
发表于 2009-11-3 1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讲解得很详细 辛苦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6 09:53 , Processed in 1.151728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