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查看: 5018|回复: 9

[原创]皮匠和皮匠老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4 2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Y& r+ U3 w# k' S% s

                                 皮匠和皮匠老婆

: ^% Q( N" J* n, y8 o+ c

 

/ E3 b! r' Y i2 F

      旧房翻新,我去了久违的老邻居家。

3 T+ M) }8 N3 {2 K; J! z

      这原本是个两进院的四合院,在这条街上也是个老宅了。新翻修好的院子确实气派,灰瓦红柱渗水砖地,干干净净。只是七转八转的都是房子,再分不出东南西北。大院儿划成了若干小院儿,小院儿都还装了院门,俨然一个个独立王国。

) i& Q7 |6 I0 H- |

      看着新奇的院儿景,嘴里一边说的是原来院里的景色:一棵大大的槐树,树下绿荫覆盖。老瓦房端详而座,土地上是美人蕉、牵牛花、大理菊、指甲草,扁豆架子就搭在院儿中间。对了,这院还真有俩灰瓦的大鱼缸,跟中山公园里的一样,养着金鱼儿,有龙井、珍珠、望天儿、绣球儿------,院儿里玲儿她爸爸就老上护城河捞鱼虫去,拿一玻璃罐头瓶儿------。

+ T# u7 {) W8 n9 y4 o; @

      走过西厢房,笃地想起原先这儿住的皮匠和皮匠老婆。

( q. {+ c Q1 W4 z/ g2 Y, q4 g. ^

都说两口子时间长了会越长越像,恁哪知道,这皮匠和皮匠老婆真就是天生的一对儿。头圆、眼圆、嘴圆,黑黑的皮肤,见人都笑脸儿,不知道的人都以为是兄妹俩。只是皮匠是蔫脾气儿,皮匠老婆是走哪儿哪儿有声儿,那声音叫一个脆亮儿!

/ f ~, w3 T: x, ?

      有一个闺女都十好几了,才得一儿子,皮匠说,叫老倭瓜。皮匠老婆眉一挑说,那多难听,叫老疙瘩!皮匠不言语儿了,就叫了老疙瘩。

* L" h8 l: Z& J7 M& I8 n E$ \

      每天清早儿,皮匠带着工具箱就出门儿了,在街西口摆了一摊儿,放俩小板凳儿,甭打招牌,老地方,谁都知道。街坊们把鞋拿来,放下就走,哪儿坏了、该补、该钉了,都不用您说,等您来拿的时候,都利索了。也不跟您叫价儿,大家都挺和气。小时候穿的是布鞋,鞋头儿、鞋后根儿,没穿之前就包上皮子,这样可以结实点儿。皮匠拿起孩子们的小布鞋时,尤其是女孩子的灯心绒小花鞋,都会微笑着把皮子剪的圆圆的、针脚缝的匀匀的,线拉得不松不紧,缝完后得端详半天才放下。孩子们穿上皮匠补过的新鞋,没有不高兴的。缺个泮儿、少个钉儿,您说就是了,从不跟您要钱,倒是大家主动就把钱放下了。

% P0 P# S* i0 J

      鞋摊儿旁边总有人围坐着唠嗑,天南地北,皮匠做着活儿,听着,从不插嘴。

( B1 A4 ?8 d" u! g& y/ ~

      晌午了,皮匠老婆,领着老疙瘩给皮匠来送饭,老疙瘩在乱皮子堆儿上捡着玩儿,皮匠老婆打开饭盒,热腾腾的饭菜冒出一股股香味儿,皮匠搓搓手,吸吸溜溜的吃上了。皮匠老婆看着就收拾散落的碎皮子,一边儿和皮匠说这儿说那儿。皮匠看着老疙瘩,笑着。窝头、熬白菜吃嘴里跟红烧肉似的香。

$ {* I3 g% G7 C0 t( h9 @, \. _, b

      晚半晌儿,皮匠老婆早早就做好饭,在街门口儿等着皮匠回来,和街坊们数落着皮匠这、那,不断听着她那朗朗的笑声儿。远远看着皮匠的影儿了,忙不迭的四处喊着“老疙瘩,老疙瘩------!”泥蛋儿的老疙瘩不知从哪儿钻出来,皮匠老婆子啧骂着,牵上小手儿,迎着皮匠去了。拿过工具箱,拍打着皮匠身上的土,进了家门儿。院儿里小饭桌儿早就支好了,一家人围坐着,听着喝棒子面粥的呼呼的声音,吃着窝头、水疙瘩咸菜。院儿里皮匠老婆欢乐的笑声,皮匠看着老疙瘩吃包子嘴角儿的油。

# l! ?& _! Q; w, Y

      家里墙角儿一堆还没修理的鞋,晚上堆上,早上又落下去,一日一日。

( Z2 v& O8 n& t, I, z4 {: j

      ------。

1 u0 Y/ X2 i' Y3 Q! ?/ x$ F

      怎么那会儿就时兴说有台湾特务要反攻大陆。电影里、小说上、街道都说要提高警惕,一般出镜的情报特务大多是修鞋的鞋匠,鞋摊儿就是秘密联络的地方。人们开始还在皮匠那打诨,渐渐就冷清了。后来皮匠不出摊了,在家里给钉钉补补,墙角儿未修理的鞋依然堆得高高的。

4 {( Z- u' y- y2 f8 I9 T

      老疙瘩已考学了,在外地读书。这会儿街坊们只要看见皮匠老婆,一准儿是她去邮局给老疙瘩寄包裹,不是衣服,就是吃的。老疙瘩一去上学,就不再回来了,只说是学习忙。老看见皮匠老婆在门口等邮差,可邮差总是从她家门口过。院里已经挤进了不少住户儿,皮匠和皮匠老婆再也没有地方在院里摆小桌儿,街上也再也听不到皮匠老婆那爽亮的声音。

6 O# V# ~& |7 v

      一年夏天,老疙瘩回来了。算算,可能是马上该毕业了。不是一个人,还有个姑娘,不用说,是对象了。皮匠老婆早就在门口儿等上了。可姑娘来了没进家门儿,在院儿里站了会儿就走了。只听的皮匠在屋里一声震天的吼:“这样的姑娘咱不希罕”!这多年,谁也没听过皮匠的声儿,这一嗓子,街坊们都挤到了皮匠家门口儿。老疙瘩和皮匠在屋里对仗着,皮匠老婆在一边擦泪。原来姑娘是见到了墙角儿的那一堆鞋。老疙瘩急赤白脸儿的冲着皮匠吼,皮匠抄起了鞋楦头。谁知脚下踩到了钉鞋的铁掌,年老脚无力,一下子跌到在地。皮匠本来就有血压高,这气头儿上一跌,只见双目紧闭,人事不省。皮匠老婆哭喊着上去,跪在地上抱着皮匠“老疙瘩他爸,老疙瘩他爸呀------”,这亮亮的声音让人心酸心急。老疙瘩慌了神儿,拾起鞋楦头,痴痴的站在那堆鞋旁。

& K6 V2 m7 b4 X3 d G0 k" U

      车来了,皮匠进了医院,。回来时,不再会走路,也不再会说话,只是有时无时得看看墙角的那堆鞋。没人来取鞋了,皮匠老婆就让它们堆在那里,她知道,每天皮匠都要看它们。

1 Q9 p5 } i' t7 L

     老疙瘩再也没回来过。每天清晨,皮匠老婆推着老疙瘩自己做的推车,皮匠干干净净的坐在车上,在阳光下、在树荫中走着。一路上,皮匠似听非听,面无表情。只有走过当年摆摊的地方,皮匠脸上才有了孩子样的笑。

! p t4 U1 X ~) s# R) C

      就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那里已有了一个新的修鞋师傅,用着一架缝纫机给人们缝着开线的皮包和鞋上的破口。

. Z. }8 j9 X, \' A3 k7 P% w% c

      ------。


2 H# x" ` N/ t) K) f: c/ |

      直到有一天,老疙瘩站在了院儿门口,手里拿着皮匠的鞋楦头,只胳膊上带着黑色的臂章------。


5 a/ X1 H) c. @+ W0 l

      一辈子忠厚,一辈子安分,一辈子和睦,一辈子疼爱,怎就毁在了那不懂事的一瞬间?!







发表于 2009-10-15 2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5 m/ l* z! {8 c Q; l# Z% P

     还是您那叙事简洁生动的风格,我只有呆呆地看的份,谈何评论。

v& r4 v; v* A( j' T" W$ N
整个故事一气呵成,不拖泥带水,精彩。
! k5 r1 N g3 J. F
耐人回味,一对忠厚老实的普通劳动者,社会下层的市民,平凡的一生,就像一支蜡烛,摇曳着昏暗的烛光,仍然照耀着周围的人们,直到默默地熄灭。弱者的光辉就像星空里的一颗星星,它遥远但非凡。我们让他升华,这就是您写作的意义所在。我赞叹并感謝您!
发表于 2009-10-15 0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儿女债,冤孽,还完就完了。
发表于 2009-10-15 0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错,像一部精致的艺术电影,简单的人物,简洁的故事,透视出的却是让人无法言传的韵味,喜欢!
发表于 2009-10-15 14: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儿女债,还完了就完了
发表于 2009-10-15 1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特别耐读,特别耐读,看着看着俺就以为是老舍写的。太好了!

4 _/ h/ k$ o. N+ B' W

 

/ c6 V0 @# s/ b* H8 ?1 o3 W6 k! r6 V

以前都管鞋匠叫皮匠吗?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6 1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子屋在2009-10-15 11:48:00的发言:
2 y# z" I% e" R+ l7 u8 K8 K, v

特别耐读,特别耐读,看着看着俺就以为是老舍写的。太好了!

1 e. ~% N- O: t+ I- [. ]" g

 

, N% B* @; k% Q7 W

以前都管鞋匠叫皮匠吗?

' G" V6 r7 P; x3 O. Y

子屋:谢谢你喜欢:)。是的,鞋匠也叫皮匠:)。

' G. _' k/ W! w6 V8 @# `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6 1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上译忠臣在2009-10-15 0:03:00的发言:
真不错,像一部精致的艺术电影,简单的人物,简洁的故事,透视出的却是让人无法言传的韵味,喜欢!
1 D0 o" q8 n# X) I7 f& J

谢谢您!人生故事有许多韵味真是无法言传的,人生于世间心品其味而得己之行为。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6 19: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儿女债,冤孽,还完就完了。”

4 N' L( G' I. l) U3 J6 k9 t

 

) C7 L5 C9 M9 ^4 M$ W r) g2 T

“是啊,儿女债,还完了就完了 ”

0 w7 T" Q0 [9 J, g: y0 a

 

- U H( [9 T0 _) p4 B( M; ~7 r# A

儿女不解父母情,现在还少吗?可怜天下父母心。谢谢朋友!

& }6 B$ @2 g8 E- H- X% _( [ _) B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6 1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岁月留金在2009-10-15 20:31:00的发言:
/ X: v. Q8 D: M+ k- ^

 

: _# V q& u! q; K

     还是您那叙事简洁生动的风格,我只有呆呆地看的份,谈何评论。

5 D# ]# ?3 T$ S% R3 G6 G* E3 R7 C8 A" K
整个故事一气呵成,不拖泥带水,精彩。
' |8 w0 c" v: `- `
耐人回味,一对忠厚老实的普通劳动者,社会下层的市民,平凡的一生,就像一支蜡烛,摇曳着昏暗的烛光,仍然照耀着周围的人们,直到默默地熄灭。弱者的光辉就像星空里的一颗星星,它遥远但非凡。我们让他升华,这就是您写作的意义所在。我赞叹并感謝您!
8 y% `+ n( n- T" g$ M( p

留金先生:

6 y2 j% s, T6 S- E# w! ^: {

      大凡人间千百众生,默默生灭而使社会生彩。人生境界不慕大起大落,平常是真。普通人,我们的目光,让他升华!谢谢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24 03:25 , Processed in 0.127188 second(s), 17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