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657|回复: 15

[原创]摭谈老北京的饮与食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9-20 18: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 j( A. x: Z0 J( @% H' t0 Y; j

 一、老北京的饮

* V& ^6 q a0 d$ h+ J3 l

    (一)酒

7 g4 P" v6 Z! w. l2 @

    烧酒  老北京叫“白干儿”、“烧刀子”。以通州西集一带的东路烧酒和大兴黄村、礼贤、采育一带的南路烧酒为主要产地。现在大兴仍产白酒,而通州老窖几起几落,最近由个体生产,称为“京城第一锅”,味道不如以前。后来逐渐形成了“二锅头”酒,成为北京白酒的代表作,名扬天下。

6 t2 j9 g8 ?% ?7 p- D! E- u

    莲花白  白酒中加莲花蕊和多种药品制成,据说有滋阴补肾、和胃健脾等功效。清代,皇帝在每年农历6月25日莲花节以此酒宴群臣。

0 g$ G) @; Z) E6 \3 Y

    菊花酒  白酒中冷浸菊花而成,据说可使人“好颜色、不老”。传明嘉靖帝每年重阳节,要在兔儿山饮菊花酒。兔儿山即今西安门大街南之图样山一带。

; ?( c9 T6 A) T( m. u

    黄酒  早年北京正式筵席讲究喝黄酒。绍兴黄酒又称为南酒,还有山东黄酒、山西黄酒和北京黄酒。当时北京单有出售黄酒的南酒馆,还有自制北京黄酒的酒馆。后者一直延续到现在的有柳泉居,惜人们只知道其豆包有名,而不知其黄酒才是正宗。

7 Y7 j, a' d" e' e

    酒缸  早年各种酒类都是散装,没有玻璃瓶包装。一般人想喝,在家喝需要到酒馆去另打,或者到酒馆去喝。专卖白酒的酒馆叫做“大酒缸”,其中可以招待客人坐着喝的多为山西人经营,以店堂里摆放着浅埋于地下的陶制酒缸为特色。酒缸上有红或黑色木盖子,平面,顶桌子,围着酒缸是木条凳。这种大酒缸已经绝迹,电视剧《狼烟北平》中文三儿常去的就是大酒缸,可惜摆的是方桌,不是酒缸,味儿差了不少。顺便说,刘佩琦真把文三儿演绝了,混身的北京爷的劲儿。还有,酒缸供应白酒(黄酒更不用说),必须用锡酒壶在木槽中用热水烫,即“筛”。这样酒劲儿会散发不少,对身体有好处。现在喝白酒都是开瓶就喝冷酒,那还不醉?

5 w& g! H. ]+ K7 K% D& N/ c

(二)保健饮品(不是穷举)

7 m* l& `7 F2 X6 R0 J

秋梨膏  用延庆所产的秋梨榨汁,加入糖浆、蜂蜜及药品,在铜锅中熬十二小时,装瓶密封。分为苓贝和燕窝两种,有润肺、止咳之功效,秋冬老小皆宜。以前门大街通三益所制最佳,现该店已不存。目前在一些超市还偶见,人多不知其用途,其实比止咳糖浆还好。

" k2 x5 R# p- j! Q

    茶叶  老北京喝茶喜欢花茶,称为“香片”。为了摆谱儿,家境差的喝不起好茶叶,虽只能喝茶叶末儿,还要美其名曰“高碎”、“高末儿”。关键是喝法儿,不是时下常见的用茶杯或茶缸,各沏一杯或一缸,随喝随续水,直至味儿淡。基本都是用茶壶沏,放入茶叶后不能把水蓄满,而是用少量水闷一闷,随喝随续水。讲究的用盖碗儿,一般人家用圆形碗,茶壶多为圆柱形高桩铜梁儿。也有人用小茶壶自饮,名为“茶闷儿”,但逐渐演化为江湖人的办法,特别是黑社会的人才用,正经人多不用。

% S( O% k) f1 f6 y% _9 u7 d

    二、老北京的食(仅举数种)

( ]8 U! n' G, y) I/ A( F

    八大菜系没有北京菜,说明北京没有形成大菜。早年在北京是鲁菜当家,连烤鸭也是山东馆子发明的,非京人所创。“炮、烤、涮”系从蒙古、满族行军作战中演变而来,也非北京原有。至于满汉全席,则根本没有那么回子事。皇帝御膳也没有那末大的排场,且御膳也不可能让老百姓吃到。北京的食,特色在于各种名目的小吃,而且带有明显的“穷人饭”的味道,即用各种下脚料制成,反而得到各阶层的欢迎。

9 N; }: C7 P- R% J9 g

    酱牛肉  今提酱牛羊肉,人们只知月盛斋,其实门框胡同复顺斋的酱牛肉也很出名。老北京没有不知道“门框胡同酱牛肉”的,一间门脸儿、一口大锅、每天一锅,老汤煮十八个小时。惜“文革”时中断,至今没有恢复。笔者小时上下学经过西琉璃厂,有一推独轮车卖酱牛羊肉的,吆喝词是“还有二斤”,其实还有的是,挺有意思。

) b a0 X" c1 D* C2 r0 B

    老豆腐和豆腐脑儿  老豆腐是用卤水点的,有韧劲儿,略带苦味儿,以韭菜花、辣椒油、酱油等为浇头。豆腐脑儿是用石膏点的,以口蘑、羊肉卤淋蒜汁儿为浇头。原二者平分秋色,现豆腐脑儿几乎独霸天下,老豆腐已近消失。笔者所经,市教委平谷教工休养院的老豆腐尚可。关键是,现在人们老把这二者混为一谈,称谓错误。

" n M4 v( e; n

    豆汁儿  粉坊在制作绿豆粉丝的过程中,提取淀粉以后,将粉浆中的絮状物和水自然发酵而成,是一种考察某人是否真正老北京的饮料。即如郭德纲所说:按住一个人,灌下去豆汁儿,吐了,不是老北京;按住一个人,灌下去豆汁儿,不但没恼,还问有焦圈儿吗,准是老北京。豆汁儿必须热喝,烫嘴才好。因此须小火咕都,边熬边搅和,不能大火,以免泄了。老北京还要往汁儿里撒淀粉(一说细玉米面或小米面),谓之“豆汁儿粥”。夏天喝豆汁儿“赶汗”,是开胃、消暑、去热之妙着。喝豆汁儿要就咸菜、焦圈。咸菜必须是腌水疙瘩丝儿或腌苤蓝丝儿,浇点辣椒油。绝不能用其他酱菜、如八宝菜之类佐食。某民俗学家、皇室后裔对以八宝菜等酱菜佐豆汁儿曾深表愤怒。现时北京的豆汁店越来越少了,迁至天坛北门的锦馨,店面狭小、卫生不佳。笔者发现虎坊桥东之南来顺分店的豆汁儿很不错。当然,许多人还是到牛街路东输入胡同路北之老豆汁店买生的自熬。

0 M6 h; ]5 K6 C1 M, b5 N

    麻花儿  现在吃早点时兴以油条、油饼为主食,其实油条早年在北京并不时兴,而讲究吃麻花儿,也叫“油炸鬼”。两片儿半发面片相叠,中间划一刀,往两头抻长入锅炸熟,加在芝麻烧饼中,就着豆浆吃。这叫“一套”。芝麻烧饼要够十三层,豆浆不搁糖。油炸的还有薄脆,也少见了。至于油饼要比现在的大,俗称“炉箅子”,由干体力活儿的食用。

6 d5 R# U/ p3 n, _ K

    炒肝儿  现在大家认同的炒肝儿制作方法是改良过的了,将猪肥肠和肝尖儿整净,肠煮熟切段儿,猪肝生切成片儿。用热油炸透大料、生蒜再加入黄酱炒好备用。再将肥肠段儿放入沸水中,加入炒好的蒜酱和口蘑汤,续放入肝片儿,立即勾芡、加蒜泥而成。时下卖的炒肝多有勾芡功夫不到者,不是稀就是稠。更加许多吃者上来就拿勺儿搅合,全泄了。这就吃不出正经味道了。必须手托碗,沿着碗口转圈儿“忒儿娄”才是吃主儿。

) a% o9 I4 X7 m" R2 v# A

    灌肠  将猪大肠灌入混以红曲和香料的淀粉,煮熟后晾凉切片,再在铛上用汤油煎。或者用白薯粉和水成块,上锅蒸熟晾凉切片,再在铛上用汤油煎。出锅时浇上盐蒜汁儿,外焦里嫩。吃时只能用牙签扎着吃,而不能用筷子夹。最有名的隆福寺街东口内丰年灌肠铺已经拆除,告示曰:何时在何地恢复另行通知。确有一些小饭铺也经营灌肠,但多“炸”而不是“煎”,且片儿太厚,就不是那个味儿了。

4 x; h" r" C) l) w

    卤煮  卤煮火烧全名是卤煮小肠闷火烧,从南府苏造肉演变而来。以猪小肠、舌、心、肺等加酱油、小茴香、丁香、白芷、砂仁、豆蔻、甘草等十几味配料煮制,再加入炸豆腐、死面火烧、酱豆腐汤闷煮而成。出锅时现切块儿,淋上醋蒜汁儿和辣椒油,别有风味。“小肠陈”最为有名,今南横街老号已被拆除,尚不知在哪里复建。笔者常到马连道北街“小肠陈”分店“解馋”,感觉真正继承原味儿的是该号。男掌柜是老陈的儿子,一腿跛,戴眼镜。女掌柜实际操持一切。该号一天只卖一锅,配有几样凉拌菜、二锅头、啤酒,其余不备。据说这才是正宗经营办法。时下有许多人吃时要加香菜,属于外行吃法。

5 a i% \( s2 v' F( B

    面茶  用糜子面熬成糊糊,淋上用香油调稀的芝麻酱,撒上芝麻盐而成。吃的时候,必须手托碗,沿着碗口转圈“忒儿娄”才对。时下许多人先用勺子或筷子搅合一通,完全是外行。

: Q! f, K% H F% R

    茶汤  时下茶汤李分号很多,保持了传统特色。唯吃者多外行,不知只能用片勺儿舀着吃才能入口入味儿,也是先搅和一通,味道就不对了。

+ l, m, v7 q% Q1 K) z( `

    京八件  近年有老字号恢复了点心匣子,还有匣子上的“门票”,挺喜兴。同时恢复了“京八件”,以“福字饼、禄字饼、寿字饼、喜字饼、枣花酥、太师饼、椒盐饼、萨其马”为内容,却有不妥。正宗“京八件”应当是用山楂、玫瑰、白糖、葡萄、椒盐、枣泥、豆沙、青梅杏八种馅子做成的京式糕点。分为“酒皮”和“酥皮”两类,白糖苏打水加黄酒和面包馅儿为酒皮,白糖和油和面为酥皮。按块儿大小又分为“大八件”和“小八件”。旧京糕点铺买点心,不是现在这样用方屉子盛放,用秤约分量计价,而是用大箱子(类似木衣箱)盛放,用铜盘托拿,以块计价。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9-20 2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09-9-20 19:48:00的发言:
不错,多谢分享!
3 `. W! v/ b& D

怎么不错,居士说详细点

发表于 2009-9-20 2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烧酒,要务是水!北京的烧酒,还是以昌平顺义的几个烧锅为大宗,这是过去北京白酒最具代表的厂家。南路以良乡出的为上。 北京过去喜好黄酒的人少,黄酒以比较有地位,生活闲适的人才能正经明白其真味、曹雪芹说:日以南酒烧鸭享我。他觉得这是最高享受。

2 O) x3 m- R6 v5 ]8 m+ Q

 

6 ]* j' U1 N7 x, b1 M. _1 o

莲花白品牌归了河南,我知道我的做法不对,但我拒绝一切我能知道的河南出的产品和原料。错就错了吧,不好改。

1 |4 f" g0 Z. e# @/ f

 

3 t* }! d. R7 f/ x3 w" }

酒缸是一种生活态度,绝对的平民化,虽然形态消失了,但是在某些特定场合,还是能让人感受到:嘈杂,喧闹,自在,随意,花费很少,心神放松。其实个人觉得,这就是坐酒缸的乐趣。就如老舍说的,你可以胡说八道,也可以听胡说八道!

/ ^8 d1 }. B# L9 I6 X

 

3 B0 ?$ U3 l9 p

御膳,见过食单的人大概就明白,皇帝老子家的饭,TMD正经都是样子货,忒不好吃了。

0 h/ E4 @, K% t% g, G U* p# n" t

 

* @, a4 [1 W# y6 `

楼主先生说:酱牛肉还有2斤,是个好史料,都应记下。

) l$ b2 i5 b3 ^7 z* L

 

8 |. {( p: A3 L; k/ x1 P

我这人呢,喜欢吃肉,因此老豆腐消失不大在意。主要是这里头没肉。

7 o7 s0 d2 X, y) j) t

 

" m8 g# c4 z9 ]; W3 T& U" D

豆汁,老话说:本命食,酷爱之。打我这说,完不了,真有一天没人生产了,我自己个儿做!豆汁粥的说法,我听说只不过是当初卖豆汁的人这么吆喝,目的是显示自己的豆汁稠。加淀粉,玉米面起码在当初卖熟豆汁的应该没有。以前豆汁最是贱物,淀粉,玉米面都比豆汁贵,豆汁就是做淀粉的副产品,又加回去干吗?不够挑费。

# @( r7 g5 M" P' C& o2 k( Z4 L

 

3 \5 v$ |. D {& ^

炸货其实应该配粳米粥,个人觉得这路子才恰当。(见仁见智的说法)

9 c9 W& J" T$ d S5 t# V' P5 g; J& j

 

* g% I) ]: ^. G+ M

不知道楼主知道这档子不,其实炒肝打民国三十八年之前就是用味精的。还有如今好口蘑的价钱赶上鱼翅了。因此咱们还是将就吧!

" c- H0 q5 o; {* q# E

 

$ v3 m" p& j% Q$ n8 \/ k" E- _

灌肠我应最有发言权,当初祖父断了钱粮那当,先卖熟豌豆,后就干灌肠。这玩意厚薄各有吃法!(昨天刚吃了2份)

8 f: {! ^5 o- b/ w3 V

 

, d5 k0 m- E! D* X2 f9 @- o

卤煮关于加香菜和加其他作料的事,我在此是遭过批斗的!人家说了:我就爱加这个那个,你丫管得着吗?哈哈!

4 m1 v; N0 \! \2 S

 

6 E' q" m0 G! _% q# G' m$ A

面茶护国寺的有点挡嘴,芝麻少了点。话说回来,大清国不一定好,不过没这些国营小吃店,谁TM费力不讨好伺候您这些个传统玩意。少抱怨,多感恩!拉里路呀!

; v! ]6 l1 A. f3 p% B- e: g

 

" L1 h& @& M9 Q3 n) v

 

* Q4 C$ g+ S. f; }' A" C% Q& \7 z

如今的京八件好赖我是不知道,(因为咱生得晚,没吃过民国三十八年前的点心)。不过我昨天遇到个事,就明白这传统工艺跟工业生产不一路子了。马路边遇到个卖绿豆糕的,买了10块,用草纸包着,回去一吃,正经不是稻香村那意思。有个野意思。城管要不把那卖绿豆糕的老哥弄走,我惦记长期吃他的了。

发表于 2009-9-20 19: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多谢分享!
发表于 2009-9-21 09: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楼主对赵珩与《老饕漫笔》和李春方、樊国忠两位著的《闾巷话蔬食》这两本书怎么看??
发表于 2009-9-21 0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闾巷话蔬食》是本不错的书,老北京吃喝传统,写城里的多,写城外周边的还真亏了这么本书。郊县天王。
发表于 2009-9-21 07: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愧美食版主也。
 楼主| 发表于 2009-9-21 04: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盘子先生说得太有意思了!同感.同感.
发表于 2009-9-25 18: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发表于 2009-9-23 2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我昨天遇到个事,就明白这传统工艺跟工业生产不一路子了。马路边遇到个卖绿豆糕的,买了10块,用草纸包着,回去一吃,正经不是稻香村那意思。有个野意思。城管要不把那卖绿豆糕的老哥弄走,我惦记长期吃他的了。

3 {1 }) x2 E: u' v3 g) L( ?! ^

 

( j- K* q2 P. t0 g8 I$ m; J4 `

这确实,但是这种方式也影响中国美食走向世界。不是据说国外的中餐馆,老外喜欢吃,但是咱们去吃就满不是那个味道。

. f, F! I+ j9 V3 @8 E$ V

不标准化,工业生产吧,你这馆子就做不大啊。

发表于 2011-8-18 1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酱牛肉还有2斤,. N5 F9 }0 T3 o! m7 p5 W  f
5 ^0 ]/ c1 i& p/ d1 ^+ c" o" l. u& ]
想起了小时候在老家有个卖豆腐的,他也这么吆喝——还有二斤豆腐咧啊~~~~~~~~~~~~~~~~~% M  ~( @1 J5 \# Q3 B; L" z

1 G- c* h! g! A! w6 U. `7 Q6 b5 h那时候,我才几岁,我说,这个人真会吆喝!他让你感觉剩不多了,然后你就赶紧来买~~
发表于 2011-9-24 2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喝过北京产的莲花白。一九七几年生产的。真是惊艳啊
发表于 2011-9-28 17: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左慈先生很久不见了,他的帖子篇篇拜读,有味有料。
发表于 2011-9-26 23: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每个时代都会流失一些东西,为什么总是“每况愈下”?
; V( {# \/ t, O$ `% d0 W连孔子也慨叹“世风日下”,那到了我们这个时代,还剩下什么?
3 u' D( f- q4 W( }鲁迅也在文章中也惋惜过石油质量不如先前。
# l1 \3 B( L7 u2 a9 ~$ T1 A5 Z% t难道真是,走一路丢一路?
发表于 2011-9-30 0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
发表于 2011-9-29 15: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菊花酒真有这等神奇功效么?最近外面的桂花香的人都醉了,我想采摘点放入酒里呢也不知道有什么功效。藏酒千日饮与一冬,又快到了酒暖五脏的时候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7 16:05 , Processed in 1.21054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