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帖】回文诗欣赏
% T. L9 r' W6 F. P2 \% \3 N: @
( b# }4 {# R/ ?& o% G w. \7 W回文诗
唐宋以来,以回文体入诗之风很盛。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题织锦图回文》诗云:
. H' w$ q& Y; Y7 S
春晚落花余碧草,夜凉低月半梧桐。 人随雁远边城暮,雨映疏帘绣阁空。
: w7 S2 ~2 ]1 ?$ n此诗不见回复文字,回文尚待读者倒读而成,这种回文诗属待回型。倒读则诗曰:
- a3 H4 |# J9 o2 ^2 j# m$ |
空阁绣帘疏映雨,暮城边远雁随人。 桐梧半月低凉夜,草碧余花落晚春。
. \* i% f# }5 j- G- w/ m U
这同样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回文诗是中国文化中心一个特殊形式,也是世界上为中国仅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苏轼还有一首《题金山寺回文本》诗:
- o9 D' D+ D; M: L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经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晚,霭霭红霞晓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雪峰千点数鸥轻。
~0 o# d$ `2 h w/ ^
反读则又为诗:
3 x/ J1 r9 v2 s, _- Q轻鸥数点千峰雪,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曰晓霞红霭霭,晚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 o) g/ _) p7 Z明末浙江才女吴绛雪《四时山水诗》也很奇物,诗云:
8 i. F2 I, s2 @: A* o3 `! _6 l
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 d$ O/ P; `# |5 v这首十字回文诗,每句来回复读,可成一首七言绝句。四首绝句,也描写四时景色。
春 景 诗
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 x/ G4 L& U/ {8 J* c3 S/ h5 b; X夏 景 诗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2 q' _3 ~. U6 Z& t, Z& `3 x. a
秋 景 诗
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6 |$ }8 l- t4 Z! J: ?4 [$ [# Q冬 景 诗
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 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
, U$ P3 Z7 H; a6 b
- z& u& g- b& L. z; N! r
这组回文诗,很有韵味,意境极佳,细细品味的确妙趣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