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所谓老北京人,可以说指的是一个时期,伦理道德体系尚在的时候已经居住在北京,所以这样的家庭有着礼数的传承,故而称之为老北京人,而建国以后再来北京的人,那时候的道德体系已经被新政权破坏,所以在做人的各个方面有所不同,不过有些建国后来的人,与老北京人成了街坊邻居,生活受到了老北京人的影响,所以也还可以。
但是现在,老北京人渐逝,大量无序的外来人口涌入北京,毁坏了老北京人的居住环境,“老北京道德体系”已然崩盘而无法修复,它将在一段时期内被躁动的社会所消亡。
老北京个顶个地热情,与人交流透着那么亲切、幽默,讲话比较嘎,快性,快人快语。爱就连讥讽人都特别幽默,有学问的爱引经据典,普通老百姓喜欢用个俏皮话。
当然也有不少外地人形象地跟老北京这种交际方式这叫“贫”,贫嘴的贫。
有同感,姥爷天天耳提面命“礼义廉耻”“仁义礼智信”,还有掌柜教学徒的范儿,都冲我招呼来了,不过我很庆幸,学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现在称得上老北京人的特别少了,很多自称老北京人,在我看都没有老北京人的特征。
不认识您耶
这话实在。
我是新来的,请各位老师多多关照,对老北京人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对上面的几位老师的评论也胡乱圈点了一通儿,请见谅。客观的说:老北京人讲究个礼儿,要面子,那种皇城根底下的贵族架子放不下。这看法不知道靠不靠谱?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1 19:56 , Processed in 0.134092 second(s), 17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