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55|回复: 11

东魏北齐——遗落秋风的叹息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7-17 13: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7 h$ j- W) S2 q( t b' ?

东魏北齐——遗落秋风的叹息

$ S8 [. _5 g% L* a

一、通往湾漳之路

9 e6 W+ b( ]; Q: r+ Y5 R

 

3 I- P8 d4 d4 J: u% x

1. 从京广线南下 

) L' f: e/ Y+ E* M" u. [3 Y

  列车在辽阔的华北平原上风驰电掣地向南飞驰,车窗外不断闪过一株株笔直的白杨树。和风吹送着一片片整齐的麦田,漾起一轮又一

1 C) z9 D* [9 _- b8 k: N; y

轮金色的波浪。在田间简易的马路上,一些上点年纪的冀中汉子,就像高家庄的乡亲们一样裹着白色的头巾,吆喝着大车往来奔忙,一幅丰收在望的忙碌景象。

5 q) u" T0 ]) c$ O' \

  西侧的车窗外,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廓一直隐隐地伴随着列车南下,那就是著名的太行山脉。当西沉的夕阳渐渐游移到那遥远的山廓之上,人们眼前出现了一条不算太大的河流。这是一条在中国历史上很有名的河流,相传2300多年前,一个当地的地方官吏为了治理此河,曾把一个危害地方、为“河伯”四处张罗童男童女的老巫婆扔进了滔滔的河水。后来,这个故事被写进了中学的历史课本,成为中国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 

$ f5 E$ f8 z2 {. D Q; n

  这条河流发源于山西省东南部的太行山腹地,有清漳、浊漳二源,在河北省涉县合漳村汇合后,称为漳河,流域面积达18200平方公里。

/ v. M5 l% N4 t$ v {. f% Z9 D5 d: E; E

  当漳河流经冀、豫两省的交界地面时,车窗外不断有大大小小的古代坟丘从人们眼中闪过。望着那矗立在苍穹下的巨大土丘,人们不由得涌起一阵思古情怀——眼前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曾有过怎样的辉煌呢?  

0 a5 I+ b* R# K& p9 @/ X6 N

  远处大桥是京珠高速公路。历史上的漳河流经邺城东北,古漳河成为都城和陵墓群的分界线。今日的漳河从邺北城和邺南城遗址之间流过,在漳河从西北向东南改道过程中,邺城遗址被严重破坏。  

/ \3 e2 Z6 L9 D& w B& @% Q) x

  这里是河北省最南部的磁县地界,地处华北大平原的腹地,曾经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距此向南不过几十公里的河南省北部重镇安阳,就曾经长期成为商王朝的都城;而从此向东5公里,就是著名的邺城了。

/ \4 G; H8 D8 M5 V; y7 P; }

  据传,春秋时代的首霸齐桓公开始筑邺,战国后归魏国。前面提到的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魏国大臣西门豹和史起曾先后担任邺县令,在这期间先后开凿了十二渠引漳水溉田,使盐卤之地尽为良田,所以左思《魏都赋》说:“西门溉其前,史起濯其后。”这次治邺的结果是,通过疏浚河道,逐渐使这片土地成为春秋战国时期沟渠发达的区域。古代农业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灌溉农业,必须有水浇灌庄稼,才可能保证收成,因此,从汉代到唐代,这里一直属于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3 w9 H3 r+ p4 [4 u1 w: J& F$ L

  邺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六朝古都,曹魏邺城又称为邺北城,东魏、北齐邺城又称为邺南城,都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就在这样一片曾经喧闹一时的热土上,那大大小小的坟丘,必然与历史上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历史人物相联系。而与这片土地有关的系列人物中,最让人耳熟能详的,莫过于那位在戏剧舞台上抹着白脸的曹操。

. ~2 h: @$ w- ]* }' w+ @, k9 t- [

 

, E2 S% n( x1 n4 k

2、曹操“七十二疑冢”与北朝陵墓群

; v1 Q3 C+ x& O; W' j8 e

  这以讹传讹的曹操“七十二疑冢”,在现代考古学诞生以前是难以平反昭雪的。考古学之所以逐渐成熟为一门科学,是因为它独特的理论和方法日臻成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疑惑不断给予科学的回答。20世纪30年代以后,磁县古墓群的一些出土遗物引起学者的注意,有人开始怀疑:磁县古墓群与曹操“七十二疑冢”或许并无关系?  

, _$ ~ S0 e- V# r6 w5 h0 x. h, F

  20世纪50年代,在举国一片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热潮中,伴随着基础建设的开展,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几座磁县古墓葬,结果证实了学者的猜疑——邺城西郊的古墓群,应当属于晚于曹魏王朝300多年后东魏、北齐都城邺城的附属陵墓区,而不是千百年来人们讹传的曹操“七十二疑冢”!

- {2 {$ L) {! _1 @% m8 I# y. X

  如今的邺城只是一片深埋农田之下的废墟,而在它消逝之前,一直是历代英雄逐鹿中原的历史舞台,3至6世纪的300余年时间里,邺城先后六次成为国都。尽管这个“六朝古都”未能如西安、北京、南京一样幸存至今,但其缔造者的荣耀却无人不晓。在军阀纷争的东汉末年,曹操通过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征战逐步强大,而最关键的转折是在建安九年(204年),曹操以弱胜强打败了北方的袁绍,占据了邺,从此他有了强大的财力和人力,在未来的战争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6 T; x1 S5 {. t5 \# v

  曹操以全新的城市规划理念兴建了一座划时代的城市。曹魏邺城是第一次依据城市规划有步骤地建设的都城,全城平面为规整的长方形,北部中央是唯一的宫城。贯穿南北有一条鲜明的中轴线,城门、道路、主要建筑群东西对称,这种中轴对称的都城布局一直影响到了明清北京城。曹魏邺城的东西主干道将全城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其他主要街道将城区划分为整齐的区域,贵族、官僚、百姓分别居住在不同区域。曹魏邺城彻底改变了汉代以来的都城格局,包括隋唐长安城等中国历代都城都受到曹魏邺城深刻影响,可以说曹魏邺城是中国都城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邺城的金虎台、铜雀台遗迹。在曹魏邺城西墙中部,从南向北建筑有金虎台、铜雀台、冰井台三座建筑,现在仅存金虎台大部和铜雀台一部,是邺城遗址地面硕果仅存的建筑遗迹。今台基之东的村庄名为三台村,即以此地曾有三台之故。)

$ A3 D @1 T# @6 ~ E) z

  然而造化弄人,邺城的命运与过场的帝王将相一起历经着沧桑轮回,曹氏父子对汉献帝玩弄的把戏,很快就报应在孙子曹奂身上,司马昭父子更加富于创造性的表演,为历史的舞台增添了不少戏剧色彩。

L7 T4 u% ` C9 n' r x6 K+ X

    如今的邺城遗址分为南北两城,曹魏邺城又称为邺北城。西晋末年的战乱很快祸及邺北城,五胡十六国中羯族人石勒建立的后赵政权首先定都于此。334年,赵主石虎对邺北城进行了大规模重建,史称“三台更加崇饰,甚于魏初”。石氏据邺近20年,极尽奢华之能事,待到冉魏统治者冉闵夺取政权,就在邺城对胡羯人展开了一场种族大屠杀,死者达20余万。此后前燕、前秦、后燕这几个王朝走马灯似地在邺城登台亮相,到北魏统一北方时,邺北城早已凋敝不堪了。534年,北魏王朝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北魏权臣高欢立年仅11岁的元善见为皇帝,因洛阳无险可据,从而迁都邺城,历史上称为东魏。鉴于邺北城毁损严重、迁来的洛阳人口众多,高欢便于紧邻邺北城的南面兴建新城,现又称邺南城。550年高欢之子高洋废东魏孝静帝而建立的北齐政权,也继承并继续修建这一故地新都。

8 R: N \) k; K" [6 l7 f* B

  东魏、北齐在建国之初,尚思进取,勤政强国,在与西魏、北周和南朝梁、陈的对抗中,都保持着较大的力量优势 ,傲然有大国雄风。当其时,邺城人口充盈,物产丰饶,往来其间的不仅有西域的突厥、回纥等少数民族,还有中亚的粟特、波斯等外国人常住于此。一时间,邺城四方商贾云集,天下奇珍汇聚,成为名噪天下的国际性大都市。规模宏大的都市中,分布着皇宫和政府衙门,还居住着皇亲国戚、贵族官僚,当然,还有众多的军队与平民百姓。

6 y+ }! k! d: L4 k. X- q

  都城是活人生活居住的地方,陵墓区则是死人安息的场所。在距邺城约5公里的西北郊外,就是都城附属的皇家陵墓区。居住在邺城的帝王及皇亲国戚死后,就选择这里作为永久的安息之地,它与东魏、北齐邺城的关系,就类似于明十三陵与北京城的关系。今天,它已是国务院指定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 w, s+ ]" E2 I+ x

  然而,人们的习惯思维具有很强的惯性,到现在为止,当地不少人还觉得,曹操的墓地依旧隐藏在那些古墓群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工作队在磁县东魏、北齐陵墓区进行调查的时候,还不断遇到热心人为我们提供曹操墓的线索。那一个个线索充满了人们的浪漫想象,也积淀着长久以来当地的传说和演绎。  

8 x3 S4 L- H, o( Z" ]; R$ i

  但不管怎样,考古队的调查还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大家问得最多的一句话依然是:曹操墓何时才能找到呢?

. |6 }) ]( a4 A3 f& ^1 r( ~. M

 

9 }8 X2 s' u. i Q& m' n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7 13: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B5 \/ j" O8 o4 {8 S

3.北朝陵墓群调查 

) \. u& S/ n5 S/ c1 J8 [- S5 o

  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共同在邺城遗址建立了邺城考古队,开始了持续至今的考古研究工作。工作几年之后,已积累了不少第一手资料,取得一系列突破。为了更进一步了解邺城的相关情况,考古队决定调查与邺城有关的陵墓区。由于三国曹魏的陵墓区完全没有线索,于是我们决定首先从调查东魏、北齐陵墓群开始。当地俗称“大冢”的磁县北朝陵墓群1号墓。据茹茹公主墓出土墓志记载推测,这个封土高大的墓葬,是北齐神武皇帝高欢的陵墓“义平陵”。对邺城西北郊——即磁县东魏、北齐陵墓区的调查,是从1986年秋开始的。 

- V& d! x" Z( ^: A/ I7 a5 R

  20世纪80年代,负责邺城考古研究的是考古研究所的徐光冀先生。为了让我们这些年轻的后学们尽快成长,他派我去独立完成北朝陵墓群的调查,并不时给予指导。

$ |. R4 @1 Y1 c( ?

  记得1986年国庆节刚过,我就同磁县文物保管所的两位同行见了面。这是两个很有朝气的年青人,一个叫春雨,一个叫利亚,他们将全程协助我完成这次调查工作。

0 U4 j5 S5 L3 y* A$ q5 h- F9 Z% x

  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跨进文保所办公室的情景。一进门,我马上被放在墙角的一筐子陶俑吸引住了。

+ p& V% { G# g8 A& }; A0 z

  “从哪里出土的?”我好奇地问。  

9 K. ^9 E' Q" M+ S2 Q( _ e9 P; B5 C2 S

  “讲武城乡农民在平整土地的时候挖到的。”利亚告诉我。 

8 S' ?) E2 s' c1 w# b3 n

  真是太新奇了!几年前在大学学习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书本上的陶俑照片和线图,最形象而直观的接触,便算是标本室陈列柜中的陈列了,但那也只能隔着玻璃窗遥遥地过上一把瘾。现在,这1400多年前的艺术品就摆放在我眼前,更重要的是,我可以零距离地接触,放在手中仔细观察和触摸。 

+ F# { ?( v" Y1 z* X7 w g

  我轻轻拿起一件士兵陶俑,尽管陶俑略有破损,但是鲜艳的色彩、栩栩如生的造型,依然让我感到既熟悉又陌生,还能隐隐嗅到一点从遥远时代透过来的古老信息。

& X" V8 t A* E7 N& B) Z1 K

  “这样的陶俑在磁县还有不少!磁县文物保管所就有更精彩的北朝时期的国宝呢!”说话的是刚刚跨进门来的磁县文物保管所所长张子英先生。这是一位有着冀中平原典型特征的汉子,他说话的语调很慢很和缓,但话语中透着磁县西部的浓浓乡音。我对他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位热情又和蔼的长者,与他共事能产生一种天然的信任感。 

; F1 v. S" a* O9 F

  张所长很早就在磁县从事文物保护工作了,文革期间中央美术学院的一些教授被下放到了磁县,张所长对他们倍加尊重和关照。后来,那些“解放”了的美院教授们也给予了涌泉般的回报,他们带领学生,同磁县当地的文物干部一道,发掘清理了东魏的茹茹公主墓,极大推动了磁县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6 }- C: q) e+ E8 i5 m: q

   “您说的是不是东魏茹茹公主墓出土的标本?”我迫不及待地问。张所长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  

% A/ x. K) \5 D

  “你在调查磁县北朝墓群之前,先看看文保所库房的资料吧!”他边走边说,不一会陪我走进了文物库房。

: E, j- i& R% N* I$ O) ?: X# v

  那时候的文物库房从环境到设备都十分简陋,没有宽敞的陈列条件,当然更没有恒温和保湿的设备了。但就在那间简陋的小平房里,我还是受到了强烈震撼。库房中几百件北朝陶俑,给人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这些珍贵的文物中,大量是列队肃立的士兵俑,还有英武的骑马俑、笑容可掬的家内侍仆俑等。

, v" V$ z! p1 F* _

  张所长从一个锁着的柜子中取出一个锦盒,在我面前小心翼翼地打开:“这是茹茹公主墓出土的胡服舞蹈老人俑,不久前还到国外参加了黄河文明展呢。”我接过锦盒仔细观看,那真是一件罕见的艺术品,只见一位头戴高顶胡帽的老人,正沉浸在载歌载舞的惬意中。

0 Y4 H( z' L k h0 S+ Z, i

  茹茹公主墓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墓主人茹茹公主,是东魏大丞相高欢(北齐尊为神武帝)的儿媳,柔然族最高首领阿那瑰的孙女。当时,东魏王朝为了同雄踞北方的强大一时的柔然族修好,就安排了高欢的第九子高湛和阿那瑰的孙女结成娃娃亲。无奈这桩政治婚姻是短命的,茹茹公主年仅13岁就不幸夭折了。但是由于公主的特殊地位,墓葬被建造在高欢的陵园之中。墓葬中出土的精美壁画,让世人第一次看到了东魏时代的绘画真迹;墓葬虽然曾被盗掘,但是仍然出土了几百件陶俑,我手中的这件胡服老人俑就是其中之一。

/ U4 @4 B3 |+ M8 B& |3 o

  我们即将开始的磁县东魏、北齐陵墓群的调查会有怎样的收获呢?带着种种疑问和期待,我在磁县文保所住了下来。

5 } S; U, R9 d" A5 f1 Z

  接下来的几个月,我和利亚、春雨用双腿和自行车,跑遍了北朝墓群的120多座墓葬。 

# o, V ?/ Y' d) j; i. B" q

  我们根据以前文物普查的情况,全面勘查了磁县城南和西南的大片地区,这里是位于漳河与滏阳河之间的平原、山岗地带,大体属于磁县岳城乡、时村营多、讲武城乡、申庄乡、东槐树乡、城关镇、开河乡一带,大约南北15公里、东西12公里的范围。调查工作进行时,正是北国的金秋时节,广袤的原野上,秋风习习,瓜果飘香,遍地浓重而丰富的色彩,激发了我们多少的热情与想象力呵。

4 y; i+ \, @/ |# _8 b4 k5 I6 p

  北朝陵墓群经过了1400多年的风风雨雨,昔日的皇家陵园禁地,现已是另外一番气象了。广阔的原野上星罗棋布地散落着点点城镇和乡村;铁路、公路布局成网,四通八达,往来的车辆穿梭不息;农田里,人们忙忙碌碌,收获着一年来的喜悦,播种下第二年的希望。

: t1 T7 i2 [. l. ^ `* O2 Q

  正因为北朝陵墓区地处农业发达的华北原野,陵墓的现存状况也有了各种各样的变化。北朝墓葬原来都有坟丘,基本形状像馒头形,使用纯净的黄土经过层层夯打建成。但在调查的时候我们发现,一部分坟丘虽然还在,但已残缺不全;还有一部分已被夷为平地。当地俗称“二冢”的磁县北朝陵墓群2号墓,位于高欢陵墓之北约200米处。据文献推测,此墓乃高欢之长子高澄的峻成陵,原来也有高大的封土,但是几十年前由于利用封土建窑烧砖,高大坟丘被一分为二,现在的保存现状也不容乐观。

5 p/ r" w! O4 S& x. S7 s

  最高大的坟丘是前港村南的“天子冢”,直径约120米、高约20多米,我们把它编为第35号墓。经过仔细勘测,结果还是让我感叹不已。我们在坟丘南面发现了遍地的瓦砾堆积,我捡起一块筒瓦残片,发现瓦片泥胎精细,表面黑光发亮,这与邺城宫殿遗址出土的瓦片非常一致。文献记载,东魏、北齐时代宫殿建筑时,使用的陶瓦表面都要涂抹胡桃油,使其坚固耐用,奢侈豪华。我们从坟丘规模、建筑构件的等级标准推测,“天子冢”肯定是一座帝王的陵墓。坟丘南侧,应该有类似于宫殿一类的大型建筑,或许属于陵园内的寝殿吧。据传为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的陵墓,迄今封土高大,是磁县北朝陵墓群规模最大的一座。 

1 L2 X1 Q/ L! ?. s

  有学者曾经推断,“天子冢”是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的陵寝。

+ m3 _' ~9 @' m5 J* b2 F' u1 E6 B! b

  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一些北朝墓葬的保存现状十分严峻,有的墓葬甚至面临被完全破坏的危险。我印象最深的有两处墓葬,一处位于县城东面的三里屯村,另一处位于湾漳村。 

- e$ u+ |% v) l! z: E ~' W. a

  三里屯村的那座墓葬距离滏阳河不远,当时已经塌陷成为大坑,里面汪着积水,勉强能露出水面的,只剩下墓葬入口和甬道上方的挡土墙残存部分了。

$ k6 O1 h3 d- e' T& d2 m& a0 d: f: P7 j

  位于湾漳村的那座北朝墓,东、南、西三面都是农民的住宅,而且砖造的墓室已经被打开,里面的积水深不可测。我们认识到,像这种现状的墓葬,如果不尽快抢救发掘,很可能受到不可逆转的破坏。北朝陵墓群的调查工作结束后,我们把调查情况如实作了汇报。为了妥善保护北朝陵墓群,徐光冀先生、张子英所长与我们一起,再次对三里屯村北朝墓和湾漳村北朝墓进行了实地考察。经汇商后我们一致认为,必须尽快报请国家文物局,申请抢救性发掘。


6 f U3 t1 m( A/ u

4.开进湾漳村

, T2 ^5 _3 ^. T& j( B

  湾漳村是华北平原上一个不起眼的小村落,坐落在磁县县城西南2公里的滏阳河南岸,分为前湾漳村和后湾漳村两个部分。我们调查的那座北朝墓,正好位于前、后湾漳村之间。

5 w) q: F) b- D7 Z1 I4 \

  我们在进行陵墓群调查的时候,给湾漳村北朝墓编为106号墓。我们看到,其砖砌的墓室部分已经露出地面,顶部塌陷形成一个大洞,墓室里有很深的积水。村民们因地制宜,把它视为一口古井,把墓室顶部整修成一个简易井台,平常就用这清冽的地下水浇灌附近的菜地。调查时我们曾开玩笑说,用从龙脉引出来的水浇菜,一定会有特殊的味道。当地上了年纪的村民告诉我们,几十年前这座墓葬还有高大的坟丘,但自1958年以来,由于村民大量取土,现在不但坟丘没有了,连砌砖结构的墓室也暴露出来了。在考古队正式开进湾漳村之前,我们进行了各方面的准备。从研究人员的配备,到仪器设备的购置,一直忙活了两个月的时间。我们在收集文献图文资料时,竟意外地发现老地图上标注了湾漳墓坟丘的数据。

. _0 v+ ^- M9 ?

  如今,墓葬的坟丘虽已夷为平地,但是湾漳村一带北朝时期的地面,应比今天的地面低约1.5米。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知道,北朝陵墓的坟丘都是由夯土构筑的,我们推测,湾漳墓的夯土坟丘,在地下应该还有部分残留,首先要通过钻探的方法弄清它的范围。

* o, o4 w; K- j0 }

  当考古队在村民们习以为常的目光中开进村后,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考古钻探。 

' J) v& |- y: D

  负责钻探工作的是考古研究所的工程师曲如忠。这时候的曲工程师已经年近70岁,他是一位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老专家,曾经参加过中国很多著名遗址的考古钻探工作。1983年,当考古研究所邺城考古队一创建,他就参加了邺城的勘探和发掘工作,和其他同志一起在邺城工作队逐渐培养了一批勘探经验丰富的技师队伍,对邺城考古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记得1985年勘探邺南城的时候,我一边测量记录,一边和曲工程师学习勘探方法,通过识别地层土样去推断地下不同性质的遗迹现象。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不断发现城墙、护城河、道路、城门、宫殿等各种类型的遗迹,埋藏于地下的邺南城也在我们眼前逐渐变得清晰起来。那样的实际工作经历,使我受益终身。  

* M( w2 B" j I) k5 F+ L7 A

  湾漳墓的钻探工作大约持续了一个星期,事实果真如我们预想的那样,在地下残存着坟丘的夯土。通过这一个礼拜的努力,我们终于摸清了湾漳墓夯土坟丘的范围。原来的圆形坟丘十分宏大,直径近100米,坟丘的下面有墓道、甬道、墓室,共同组成墓葬的地下部分,总长度约52米。

& o: B# P! p2 t, ?- |! G

  在墓室西南约100米处,还发现一尊横卧在地面的石刻人像。人像虽然残缺,但从他的服饰还可以看出,这是一尊具有明显北朝特色的石刻人像。在墓室正南方向,发现了一条长270米、宽15米的“神道”,高大的石刻人像正好位于神道西侧。可以想象,当年完好时的这座墓葬,是何等的威风八面呵。

' o# E! I- ]5 S1 d

  在湾漳墓的墓道上,那时有3户农家院落。考古工作的前提是不损害当地群众的利益,所以我们在进行发掘工作时,要花费一些时间解决村民的搬迁问题。就这样,我们的发掘工作整整持续了3年,在合理的安排下,分三个阶段对湾漳墓的各部位分别进行发掘。

1 R: \0 ?9 Y8 Z0 G, C. I

  第一阶段是1987年,我们首先抢救发掘了岌岌可危的墓室、甬道部分。

0 R# l ~, F7 W3 {& H3 T

  第二阶段是1988年,我们一边修复、整理第一阶段中墓室出土的文物,一边搬迁3户村民。到了秋季,我们开始部分发掘湾漳墓的墓道。 

9 K' H) R- f" ]6 r5 l

  第三阶段是1989年春天,我们进行了最后阶段的发掘,主要工作是发掘清理墓道的剩余部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的20多名专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到5月底,湾漳墓的室外发掘工作全部结束。我和考古所的赵永洪是最后离开湾漳村发掘现场的。我们携带着图纸、胶卷、文字记录等全部第一手资料,于6月4日返回北京。

: u# N( k$ |+ T. V( X

  就是这一天,北京发生了那场政治风波。我们目瞪口呆地看着异常混乱的北京火车站,把装有原始资料的包紧紧抱在怀里。见到考古所司机汪亚刚从混乱的人群中快步向我们走来时,简直就像看到救星一样,我们那一颗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来。我和赵永洪无言地回到研究所,第一件事就是把全部资料稳稳当当地放入保险柜。

) [( Q7 d; ^0 O: \; H& p3 W0 r2 f' _

  湾漳墓的发掘过程是复杂而曲折的,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我下面的讲述,不是按照发掘的时间顺序一步步展开,而是依照实地参观的视觉先后,从地面到地下,从墓道经过甬道,最后到达墓室这样一个过程,把湾漳墓一一介绍给大家。

 楼主| 发表于 2009-7-17 13: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 ~0 N4 s! r/ s( F, _

2.踏过莲花地毯的仪仗队 

[2 i$ x& s2 \ y: O

  湾漳陵墓的墓道全长37米,上口部略宽于底部,上口宽约4米,下底宽约3.5米,横断面呈倒置的梯形。墓道底部由南向北深入地下,形成一条南高北低的斜坡状通道,坡度达14度。墓道南端通往北朝时期的地面,与陵前的神道相对接;深入地底的墓道北端,与甬道入口衔接,从这里的底面计算,距离墓道开口处的地表深达9米。  

1 Y# C) o% p+ e `

  墓道东西两侧的壁面制作考究,两壁在先经挖掘成形后,再垒砌土坯墙,厚度约为0.5米~1米,愈靠近墓道底部愈厚。土坯墙外抹草拌泥,其外再抹厚1厘米的白灰,白灰壁面上绘有精美的彩色壁画。墓道底的斜坡地面,也有一层薄薄垫土,经过夯打再抹草拌泥和白灰,白色的墓道地面上也绘有地画。

( t+ A3 P! V7 r& u4 @

  湾漳陵墓的壁画是北朝时期的绘画精品,它是一个时代的影子,为我们讲述了一段消失在时间深处的故事。下面,就请跟随我一起,从斜坡墓道走进湾漳壁画墓,走进一段绚丽的历史。

3 @& u0 V, O! @, B% Q0 w% k

  踏进斜坡墓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华丽的地画。洁白的地面上,绘有三条纵列的图案。正中间一列绘有硕大的莲花,粉红的莲花为八瓣仰开形状,花径达1.35米。这些莲花共有14朵,从墓道进口一直向北侧墓室方向排列开去。斜坡墓道入口地画,正中为直径1.35米的大莲花图案。大莲花的两侧图案较窄,是缠枝忍冬、莲花的装饰纹带,色彩艳丽,绵延不断。三列画面之间,有暗红色栏框间隔。墓道中的地画,总面积达120平方米,远远望去,恰似在斜坡墓道中铺上一幅巨大的地毯。北方骑马民族有使用毛织地毯、壁毯的习俗,有关的遗物,在丝绸之路的考古发掘中屡见不鲜。像湾漳壁画墓墓道一样模仿地毯的装饰手法,在北朝时期还有其他实例,如1979年在磁县发掘的东魏茹茹公主墓,曾在斜坡墓道上发现过类似地毯的绘画痕迹,但是无论地画保存状况,还是图案设计水平,都无法同湾漳壁画墓相比。

/ U6 d* K7 H! S: l

  北朝墓葬中的地画,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装饰手法。一方面,它显示了浓郁的北方民族特色。北魏和东魏,都是鲜卑族王朝,北齐虽然不是鲜卑族政权,但身为北齐皇族的高氏,却属于鲜卑化的汉人,因此在北朝的陵墓中,这样的装饰手法并不奇怪;另一方面,地画的有无,也是墓葬等级高低的标志。湾漳墓的地画,同它的地面建筑规格相呼应,它的帝陵身份得到进一步确认。

' t0 t/ t# A- [( k1 h

  再来看看墓道的两侧,东壁和西壁的壁画,为前后关联、上下呼应的两幅巨大画面。因为墓道是斜坡形状,所以宏观来说,东西墓道的壁画近似直角三角形,每幅壁画的面积就接近320平方米。这也是到目前为止,发现壁画面积最大的北朝墓葬。

8 ^( J$ O7 A7 f4 v0 x$ [

  湾漳墓的斜坡墓道在下葬之后,全部用纯净的黄土,经细细夯打一层一层填实。当我们细心地把墓道中的填土清理干净,东西两壁的壁画才慢慢显露出来。这些壁画虽然受到夯筑时填土的挤压,部分画面出现折皱,但是由于没有任何后期的人为破坏,画面保存得比较完好,画面内容也十分完整。

V6 y$ E/ y5 \5 `9 s o

  墓道东西两壁上,各绘有53人组成的仪仗队列。东壁队列以青龙为导引,西壁队列以白虎为前驱,正迎面从北向南徐徐走来。两壁的青龙、白虎巨像,均通长4.5米,巨大的身躯流畅生动。东西两壁的人物队列都排成两队,每个人物的尺寸都和真人的实际身高接近。东西两壁共有106人,每个人物都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当你走在墓道中的时候,东西两侧的人物仿佛不是绘制的壁画,而是正从你身旁走过的依然沉浸于哀痛、肃穆情绪中的送葬仪仗队列。创作这么多的仿真人物形象,如果没有大量写生资料的积累,是无法想象的。  

! r) n0 P7 d1 z$ Y' ]1 k; z/ v

  走到东壁仪仗队列的第5号人物身旁时,你会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这是一位仪表堂堂、手握仪仗用剑的北朝官吏,他正徐徐前行,长圆形的面庞丰满圆润,两眼默默地平视前方,那两片紧抿着的双唇,显示出十分凝重的表情,让你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葬仪的肃穆与庄严。

2 s! U- Z, a" p' t% n! `; g& p+ Y

这个人物的创作十分成功,绘画的笔法细致入微,连眉须鬓发也是一笔一笔地绘出,丝丝不乱,同时又没有呆板造作之嫌。他的头上戴着官吏专用的帽子平巾帻,外面披着淡青灰色的圆领长袍服,里面的上衣为暗红色,腰间扎系有皮革制的腰带,下穿白色的大口裤,脚着单鞋。

' @: A, i: A, W0 w4 F" N6 _

  在墓道壁画中,有很多人物都穿着这样的大口裤,它是南北朝时期流行的一种服饰。这种服装样式,也是在南北文化相互交流中逐渐形成的,它是北方骑马民族的服饰文化与中原地区传统服饰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晶。中国北方气候寒冷,游牧民族终日与马为伴,所以不能穿著中原地区传统的裙、袍等服装,而是穿着方便实用的连裆裤子。而在汉晋时代的中原地区,传统文化中的汉人,日常穿著的是袍、衫等长衣服,或者穿著上襦下裳(裳就是裙),根本没有今天意义上的裤子。即使穿著所谓的“裤”,其主要功能也是为了腿部的保暖,即两条裤腿是分开的,没有裆部,那种样子类似于今天的套裤。现在听起来似乎可笑,但现实就是汉代家境贫寒的人,基本上连那样的套裤都不穿。战国时代以后,北方游牧民族穿的是有裤裆的裤子,这又可以称为合裆裤。合裆裤不仅行动方便,而且节约制作材料。

# q$ \: C. t3 |/ k9 [

  从出土文物和画像石等资料来看,中原地区汉代已经出现了合裆裤,首先接受它的是下层的劳动者和军队;南北朝时期,裤子的形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它是向现代社会上衣下裤形式发展的转折期。在这个时期,裤子已经被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士广泛接受。

: l2 t/ Z( U, m2 n2 ^2 B r# J9 P6 U

  北魏孝文帝改革,目的是为了摆脱鲜卑族落后的政治制度。相应地在服饰文化方面,当时追求的是中原传统中的褒衣博带,所以北魏官员的朝服是上衣下裳,这样的形象在湾漳墓的墓道壁画中可以见到。如东西壁壁画第20-32人,他们都穿着上衣下裳的朝服。

8 u9 W6 F$ U: ], ^& J

大口裤在南北朝时期流行,也是满足了社会追求褒衣博带的心理需求。大口裤的裤腿非常肥大,和今天的裙裤几乎一样,穿着大口裤既有裤子的便利,又有穿着下裳的效果,因此也可以作为朝服来使用。例如东西壁壁画的第16、17人,他们下身是大口裤,脚上穿履,乍看起来和下裳没有什么区别,再配合上身穿的褶服,同样具有褒衣博带的朝服效果。

- k& |% [# G" E: ] ~! c8 p

  一般的人为了行动便捷,经常在膝盖附近用带子把大口裤扎起来,成为文献中记载的所谓“急装”。北朝时期军卒陶俑,包括湾漳墓出土的大量陶俑都穿着的大口裤,都是急装式样;在墓道壁画仪仗队列中,也有很多把大口裤扎系起来的人物形象,如第1-4人。

) D- c% b3 U( i

  由于墓道壁画人物和真人大小一致,所以绘画纪录下的服饰资料,成为弥足珍贵的时代写真。 

: ]1 z s; s# Q; `* `: v0 X

  当你置身于墓道两侧的壁画中间,可以看到两壁绘制的仪仗队列布局完全对称,排列组合一致,而且每一个人都持握着不同仪仗。从他们的排列方式和手中持有的仪仗,我们可以看出一定规律:

7 s1 I. K* P/ j$ c

  在仪仗队列中前导开路者和警戒的军士,都手持长槊等仪仗长兵刃;紧跟其后的,有的手持仪剑,有的拿着长弓、盾牌,也是威严和警卫的象征;斜坡墓道东壁仪仗队列第6-8人与上方天空的神兽“万岁”,斜坡墓道东壁仪仗队列7-13人再后面,出现了手持笏板的文吏形象,和一些手持旌旗、伞盖、扇形仪仗的官员,他们都身穿朝服,面容庄重,这是仪仗队列的核心部分。根据相关的文献记载,这些高大华丽的旌旗、伞盖等仪仗,是属于皇帝的专用品,其余人等不得滥用;再往后,跟随着1个执旗官员和6个持节官员,东壁官员执青龙旗,西壁官员执白虎旗,这些应该是护卫随从中心的仪仗;斜坡墓道西壁仪仗队列第20-27人队列的最后面,还有一些手握仪仗的文官和武将。在接近甬道的最北面,有一个廊庑式建筑,建筑之下排列5人,他们站在凭几的后面,手执一种被称为“绣氅”的仪仗用旗帜。这两侧的仪仗队列,是北朝时期仪仗制度的真实反映,它重现了1500年前那一幕豪华的出行典礼。由于仪仗队列执举着皇帝专用的卤簿仪仗,我们可以进一步断定:湾漳墓的主人是北朝时期的一位皇帝。斜坡墓道西壁仪仗队列第37-39人,斜坡墓道西壁仪仗队列第40人,手中拿着文官用的“手板”。

; o2 }& [6 @" r% a3 N! h

  什么是卤簿仪仗?中国封建社会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不同身份的官员,应该乘什么样的车、住什么规格的房子、穿什么色彩式样的服装等,都是有严格规定的。官员外出使用的随从护卫称为卤簿仪仗,秦汉时期创制了卤簿仪仗制度,被以后的历代王朝所延用。

' U; r1 N/ A& q4 j2 g: L& e4 B

卤簿仪仗包括不同形式的车舆、服饰、礼仪用旌旗、器物、武器等等,历代王朝都制定了一套繁缛的礼仪制度。皇帝使用的卤簿仪仗,分为大驾卤簿、小驾卤簿和法驾卤簿。从文献记录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曾依据旧的典籍制度创制了卤簿仪仗中的五类主要车辆;东魏、北齐基本继承了这套仪仗制度,没有作大的改动。

& \, R. P2 R, f" S M

  北魏时期规定,用于军戎大祠的大驾卤薄,使用车辆81乘;用于巡狩小祠的法驾卤薄,用车36乘;用于游宴离宫的小驾卤薄,用车12乘。

' t+ m) N" X2 v6 T( [

  湾漳墓壁画中的仪仗队列,与文献中记载的北魏皇帝三驾卤薄存在很大差异,因为壁画中没有车马行列。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通过文献的记载,将壁画中官吏手执的一些仪仗,与皇帝卤簿仪仗进行了对比研究,最终确定了其中大量仪仗是属于皇帝的专用仪仗。例如东西两壁第20至第30人,他们手执的仪仗都属于皇帝仪仗,其中第25人至第30人,手执的仪仗被称为“节”或“金节”。古代素有“见节如见君”的说法,可见“节”是权力的象征,高级官吏外出的时候都要高举金节,一路开道,畅行无阻。在敦煌,有一幅叫做“张义潮出行图”的著名壁画,张义潮是十六国时期敦煌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在他的出行行列里就有一个人高举金节。在文献中,可以看到不少皇帝在重大礼仪场合使用金节的记载。湾漳墓的墓道壁画中,竟然集中出现了12个身着朝服的朝廷大员,他们每人手执一个金节,这是任何贵族和高级官吏都不可能有的排场。斜坡墓道西壁仪仗队列第24-29人,其中第25-29人手中的仪仗是“节”。

- i5 D/ c$ L& y( N; i3 w) ~; k

       沿着斜坡墓道越走越深,仪仗队列也接近结束。在你仔细欣赏卤簿仪仗中的众多人物时,肯定会被东西两壁第42个人的形象所吸引。这两个人分别是东西仪仗队列中唯一的武将。          西侧的武将头戴用鱼鳞甲片制成的额护,额护的中央悬挂一颗红色的绒球,额护下面还有帽子。上身穿着由护颈、披膊、身甲构成的两当铠甲,铠甲绘画得非常精细。护颈甲较高,甲片为纵向波纹状,并与披膊衔接。身甲也由鱼鳞甲片构成,从上到下有11排之多,每一排达30个甲片以上,前后身甲由肩部的扣带连结。两腿还有防护用的裙甲。所有甲片上,都绘制出点点红线,应该是甲片之间连缀的表现。全身铠甲的每个部分都有红色带状边缘,估计表现的是铁铠甲的皮质包边。在铠甲之内穿有窄袖衣,下身穿的是膝盖扎束带子的大口裤。画家表现了这个武将在行进中回头张望的瞬间,双目炯炯有神,两道剑眉紧蹙,从他高挺的鼻梁、发达的连鬓胡须看出,他具有北方民族的血统。绘画线条流畅,色彩使用了晕染、平涂结合的技法,一个略带忧伤、英武剽悍的将军形象从壁面呼之欲出。

) ?7 L) F1 [' ]$ {$ c

  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在进入中原地区以前,社会发展比较落后,多为游牧经济,他们擅长骑射,拥有的主要军事力量便是骑兵。由于北方军队的核心力量是骑兵,也促进了战马和骑手防护装备的发展。因此北朝时期,像上面那位武将使用的两当铠甲就非常流行。

. W- [3 ?2 b4 G7 }

两当铠甲的名称来源,是由于它的式样与一种叫“两当”的衣服形状相似。据文献记载,“两当”衣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坎肩,在它的肩部有连接前后片的扣带。常见于南北朝时期的两当铠甲,可以在汉代的铠甲中找到其渊源,不过真正意义上的两当铠,是在三国时期才开始出现。在《太平御览》中引用了曹植表,上面记载:“两当铠,十领,兜鍪自副;铠百领,兜鍪自副。”可以看出,三国的曹魏军队装备了两当铠甲,它比同时期的一般铠甲在数量上要少得多,大约只占到百分之十,这反映出两当铠甲在当时还属于一种新式的优质铠甲。南北朝时期,两当铠成为军队铠甲的主要类别,在北齐河清年间制定的宫卫制度中,左、右卫将军都身披两当铠甲,它也成为武官的主要服制。

9 M2 z- l9 O" e; ?/ t

       在墓道壁画中,除了卤簿仪仗的106个人物外,在仪仗队列上方的天空里,还奔翔着35个各种类型的翼禽翼兽,彩云、莲花、忍冬和宝珠等装饰类图案分布其间,渲染出天境的神奇与玄妙。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类神兽,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产物,而莲花、忍冬和摩尼宝珠,又是佛教寺院中常见的装饰图案,它们在湾漳墓中的和谐组合,也显现出多种文化思想的交融,它是南北朝时期的时代风尚。

. j$ V4 \1 F( f; \: I

  湾漳壁画墓的发掘过程是复杂的,尤其是整个墓道壁画的清理过程异常艰难。

* L( _1 ^6 G/ l& D; p

  单从墓道的一组数据,我们就可以想象出发掘现场的这份困难了。墓道上端开口的宽度只有4米,可墓道最深处将近9米,如果把37米长的墓道中的填土全部挖开,东西两壁就会由于支撑力不足而迅速垮塌。这不仅仅关系到文物的安全,也关系到发掘现场每一个人员的人身安全。

( S6 D' s& a- ~& C. M

  当时,参加发掘工作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省市县的文物专业人员,共20余人,分为4个小组协调工作。这4个小组分别承担着发掘清理、照相录象、临摹绘图和揭取保护等工作。由于北京工作的原因,徐光冀先生没有亲临墓道发掘现场,现场总指挥就由刘观民先生代他负责;我具体负责发掘小组的工作,同时协助观民老师总协调各组工作进展。

/ h+ j( f% P8 V# f

  在进行发掘程序方案的讨论时,大家都为保证壁画资料的完整性而争论不已。每次讨论或调整工作预案的时候,我都会善意地对任何观点横挑鼻子竖挑眼。赵永洪是我北大的学弟,玩笑似的抬杠是我们间的家常便饭,由此打发着乡村生活的寂寞时光。每当这时,他总会不失时机地哂笑我一番,说我是一个典型的“杠头”。  

2 _0 |$ i" o" V

       那是一个团结愉快的工作集体,每个参加者都在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想象力,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可能安全完整地把壁画揭取下来。我们最后的决定是,将墓道中的填土发掘清理出1.5米以后,就依次进行照相、录象、临摹和揭取,然后再进行下面1.5米的工作,就这样不断重复着,直到墓道发掘全部清理完成。

 
 楼主| 发表于 2009-7-17 13: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7 h; U& b6 V; h2 r5 l

二、走进湾漳壁画墓


8 K9 v3 s2 t# e% p, Z

1.初见帝王威仪

, K: w3 u5 E, P. R5 N

      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大型的陵墓在地面上都建造着封土坟丘。提到封土坟丘,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秦始皇陵的高大土丘,它巍峨壮观地矗立于关中平原上。汉王朝继承了很多秦制和传统,如果大家去西安参观旅行,在咸阳机场通往西安市内的高速公路两侧,可以看到西汉皇帝、皇后陵墓的高大坟丘。秦汉时代的墓葬坟丘独具特点,形状犹如金字塔,呈覆斗形,底边接近正方形。这样的传统在南北朝时代发生了变化,坟丘变成了像馒头一样的半球形。

) m/ i# S. s" r

  魏晋十六国南北朝,是中华民族大融合时期,匈奴族、羯族、鲜卑族、氐族、羌族逐鹿中原,纷纷建立王朝。“五胡乱华”是后来封建史学家对那个时代的概括,这当然是站在所谓正统的立场上歧视少数民族的观点。实际上,当时很多少数民族融入汉民族当中,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活跃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流,很多北方骑马民族进入中原地区,也带来新的风俗习惯。

) o* b# J/ B. |8 k

  那是一个开放时髦的时代,那是一个华丽奔放的时代,人们接纳各种思潮、各种文化、各种风俗的心态非常平和,正是经历了南北朝时期空前的动荡和融合,才为随之而来的高度发达的隋唐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u0 U% ` |: D1 S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礼俗,有的一直延续到今天,这里从埋葬习俗方面看一个小例子:秦汉时代传统中使用的棺材是一个规矩的长方体,贵族使用的长方体木棺非常讲究,表面髹漆彩画;今天使用的传统木棺形状却不是长方体了,而是头大尾小。这个变化实际上出现在十六国的北朝时期,或许和北方骑马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关系,谁又能想到,这样的习俗居然能将影响延续到21世纪呢。 发展到今天的中华文明,是各个民族贡献的结果,这包括延续到今天的民族,也包括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民族,没准我、或者你、或者他的血液里,还流淌着匈奴族、鲜卑族等的基因呢!

$ H5 Y9 j$ [$ H% g& h* J! L

  从旧地图资料看,原来湾漳墓的坟丘非常高大,高度近25米。也就是说,它的封土高度,和北朝陵墓群现存规模最大的“天子冢”基本一致。关于这个封土堆的高大,还有一个无法证实的旁证,据当地的一个老乡讲,战争年代,这个坟丘的顶上曾经降落过两架军用直升飞机。遗憾的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农村平整土地的热潮殃及了湾漳陵墓,高大的坟丘不但被夷为平地,最后连墓室也被破坏了,墓道上还建筑了农家的院落。我们通过钻探的方法了解到了封土坟丘的范围,坟丘底部形状近似圆形,推测原来应该呈半球形,这是一种北朝时期流行的式样。整个墓葬坐北朝南,坟丘中央的底下就是墓室。墓室向南,依次有甬道和斜坡墓道,斜坡墓道一直通往当时的地面。

: _# W+ X) H7 V+ t7 k6 J! u8 K/ i

  通过考古钻探,我们可以大体复原湾漳墓的地上建筑情况:

0 c4 K" J4 K. W& S: N1 `+ y

陵园南部有通往墓室的神道;神道东西两侧建筑有祭祀用的享殿,享殿的夯土建筑台基已经发现,它的范围超过2000平方米,距离北部墓葬封土约有200多米;经过享殿向北,神道两侧排列放置着石雕人像等神道石刻,现在仅存神道西侧的一件石刻人像。这件石刻人像很高大,超过3米,面部已被破坏,但从石人的服饰特征可以判断,他是一个北朝官吏的形象。据村中老人介绍,早年在此石刻人像的东面,另有一石刻人像,已埋入土中,但是我们在周围反复钻探,也没有找到那件石像;经过神道石人再向北大约50米,就接近斜坡墓道的入口了,这里也是高大坟丘的边缘。

% B2 s5 u) z' `6 |9 z

  如此规模的地上陵墓建筑,显示出其帝陵的规格。由此我们初步推断,湾漳墓是北朝时期的一座帝陵。古代帝王的陵墓都非常重视神道建造,这里既是陵墓建筑的轴线,也是祭祀、下葬的必经之路,同时它也是帝王尊严与权威的象征。


8 d! V% G9 t8 F

" u8 a6 D" X$ l

  / f2 z7 \! o& i& [3 }, _. Z% I2 v3 K

 楼主| 发表于 2009-7-17 14: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F. S7 t6 ~* B: Q! \

5.锁定陵墓主人

+ C( S) n- C% r+ j4 A" [5 w, V' P& e

  雁去燕来,寒暑更替,经历了整整三年的艰苦发掘,规模宏大的湾漳壁画墓取得重大收获。但是,在墓葬的全部清理过程中,始终没有出现一件能够证明墓主人身份的材料。因此这个问题自始至终一直困扰着我们:这座规模宏大的壁画墓,到底埋葬了一位什么样的神秘人物?

6 `# l; D) \8 {+ E& N, E& [) b

  推断湾漳壁画墓的墓主人是谁,需要从时代和墓主身份两方面着手。

8 @, W% r- S0 U: J) b

  首先,我们来看看湾漳壁画墓的时代。 

+ J! I8 F" k! k! J! n9 u3 O6 v

  有人根据考古调查资料和出土、传世的墓志、墓碑,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分析,认为:磁县东魏、北齐陵墓区的中、西、南部,是以东魏孝静帝西陵为中心的元氏陵墓区域;陵墓区的东、北部分,则是以北齐神武皇帝高欢的义平陵为中心的高氏陵墓区域。 

# E/ W+ S9 |5 C" L' E

  这个分析基本符合实际情况。湾漳壁画墓地处东魏、北齐陵墓区的偏北区域内,它位于已经确认的高欢义平陵西北2公里处。

( ]' ?& M8 t. s) N3 o+ Z

  在湾漳壁画墓南约2公里处,是今天磁县的刘庄村,在村庄东面有一座编号为44号墓的北朝陵墓,墓前尚残一通石碑,碑额上有篆书文字,曰“齐故假黄钺太师太尉公兰陵忠武王碑”,可知这座墓葬的主人是高欢的孙子兰陵王高肃。史书记载,高肃作战勇猛,但面目俊秀不足以震慑敌人。为了威慑敌手,每次出战,高肃都戴上恐怖的假面具,英勇杀敌。今天的日本,仍然存世着一部“兰陵王入阵曲”,就是歌颂兰陵王骁勇善战的古曲。 

. J* Z6 v& a; |5 Z# i* `

  在湾漳壁画墓西北3公里处,也有一座北朝陵墓,1975年对该墓进行了发掘,它是高欢的第十四个儿子、北齐文昭王高润的陵墓。

- n, \/ C+ N/ c

  可见,围绕着湾漳壁画墓这个区域,埋葬的全是北齐高家的子孙,它应该就是北齐的皇陵区。所以,湾漳壁画墓应是属于北齐时代的陵墓。


' h9 S! n" v( }- v& @. u E

三、来自北方的狼


+ `/ z4 q/ i+ N0 c

  敕勒川,阴山下,  

y% {5 j( S9 `

  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 |4 `. V, u! H+ g

  在秋风瑟瑟的原野上,一支大军缓缓地向北蠕动着。这是一支由北国男儿组成的剽悍的军队,但如今一个个盔歪甲斜,旗偃鼓息,神情落寞,每个人的战袍上还残留着硝烟的气息。

; s3 y( k7 G+ Q" c2 v

一个全身披挂的将军,用忧郁的目光扫视了一下面前的队伍,满腮的虬髯在风中微微颤栗。他长叹一声,仰首望天,用低郁而浑厚的嗓音唱起了这曲《敕勒歌》。

8 |& }/ m) P8 z+ b

歌声缓慢低沉,深深撞击着每个战士的心。士兵中有人开始跟着和唱起来,一个、两个、三个……

, Y' o" m$ V3 K; W

   天苍苍,野茫茫,  

, R, ^# h0 d$ U4 k# }

   风吹草低见牛羊。

' m8 e- `; O; H0 B5 u) P8 ]

  那略带喉音的歌声,在茫茫的原野上随风荡漾……  

( G2 S0 P1 h+ @4 w% A" l

  这是一支刚刚撤出战斗的部队,他们在玉壁城下苦战50个昼夜。将帅亲冒弓矢,士兵奋勇争先,但眼前那座弹丸小城,在一个名叫韦孝宽的西魏将军驻守下,面对一浪狠似一浪潮水般的攻击波,依旧岿然不动。这时,西魏大军渐渐从各个州县合围过来,战机已经丧失,攻城部队的司令官不得不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 `5 P$ ~$ V" b9 s3 ]

  这位下达撤退命令的司令官名叫高欢,而前面唱歌的那位将军是他手下一员猛将、大司马斛律金。 

% P% D2 _4 T& Q. ^1 o9 c

  “我是一只来自北方的狼……”如果说齐秦的歌声还带着某种心灵寄托的话,那么高欢就是一头地地道道的来自北方的狼。 

7 T# ~1 S* i; @* Y

  高欢本是汉人,出身在渤海,因祖上犯罪而全家被发配怀朔镇(今内蒙古包头市)。由于长年的边地生活,高欢已完全鲜卑化,并娶了一个鲜卑人娄氏做老婆。

: r8 K9 X* N0 E% W4 K4 X$ {

  少年时代的高欢家徒四壁,娶娄氏算是他一生的转折点。娄家是怀朔镇的豪强,仆僮上千,牛马盈野,老大老二两个女儿都嫁给了本地的豪强大户,唯独这个宝贝幺女恣性妄为,看中了落魄的穷光蛋高欢。尽管看不顺眼,但毕竟是自己的女婿,娄老太爷还是给了高欢一匹马,让他在边镇军队中当了一个信使队的小队长。由于长年跑都城洛阳送信,高欢增长了见识,他借助娄老爷子的声威,结交了一批怀朔镇的大户,逐渐形成了一个怀朔豪强集团。  

) G! u0 }; |5 J0 }3 ~% Z9 ?1 c

  后来,高欢投靠了契胡族军阀尔朱荣,在尔朱氏的军队中崭露头角。一次,尔朱荣半开玩笑地告诫他弟弟尔朱兆:“你得当心我们那位高大将军,小心被他牵着鼻子走。”

4 U( `5 F/ k. J# O

尔朱荣镇压了葛荣起义军后,许多六镇的溃兵涌入今天山东地区,时时发生暴乱。这时尔朱荣已死,笼罩在高欢头顶的那张大网已经不在,是该冲天而起的时候了。高欢看准了这正是脱离尔朱阵营的大好时机,于是就像当年刘备游说曹操那样,自告奋勇地请求前去招抚溃兵。高欢到了山东,很快就扯旗造反,于北魏普泰元年(531年)六月率六镇余众在信都起兵,打出了反尔朱氏的旗号。

; M+ z* q+ S2 s- W @

  高欢同尔朱集团的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当高欢声讨尔朱氏的表疏送达洛阳,尔朱兆亲率步骑二万从晋阳出发,与朝廷军队会师,在广阿(今河北隆尧以东)同高欢发生激战,结果高欢大败尔朱兆,俘士卒五千,并乘胜攻下邺城。从此,今河北临漳地区的邺城就成为高氏集团的根据地。

& s. z2 n) c% S6 J% H2 s

尔朱氏虽败,但实力犹存。尔朱兆调集尔朱集团的全部兵力,号称二十万,在洹水两岸扎营,准备一举扫平高欢。

/ K T) i% o8 m9 G" \( Q. v3 U

  这时,高欢只有战马二千,步兵三万,实力远在尔朱氏之下。但这是生死攸关的一战,高欢必须应战。他把部队转移到邺城西南,建立圆形战阵,又把牛驴拴在一起,阻塞了士兵的退路,迫使士兵绝死一战。

; ]5 k5 v3 O# M- Y7 m, o

战斗一开始,高欢手下几员像斛律金一样的猛将就拼死向前,同时袭击尔朱兆的前军和中军,使尔朱氏的军队首尾不能兼顾,结果被杀得丢盔卸甲,溃不成军。这一战奠定了北齐帝国的未来。

: E. X; @, w) p! E' h4 r' n3 r) s

  高欢兵入洛阳,另立元修为帝,即孝武帝。高欢自任大丞相,把持朝政。 

7 y7 M6 k, d5 d! O

  尔朱氏覆灭以后,高欢在朝中飞扬跋扈,与孝武帝的矛盾日益激化。这时,宇文泰平定了关陇地区,形成与高欢对峙的势力,孝武帝悄然西遁,前去投奔宇文氏。高欢来到洛阳,另立11岁的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从此北魏有了两个皇帝,正式分裂为东、西两个政权,历史上称为东魏、西魏,时间是公元534年。 

2 I0 f7 l; @% y" X" ]

这时,高欢认为洛阳逼近西魏,不利为都,于是下令把都城迁往邺城,将洛阳原有宫殿拆除,搬运邺城后重新修建。

! M0 q4 F; A3 w

  东、西魏建立以后,双方不断发生战争,互有胜败,直到546年玉壁之战爆发。这就是我们本章一开篇所讲的那场大战,战争以东魏的失败而告结束。这场战争,东魏阵亡和病亡士卒达7万余人,高欢智困力穷,终于一病不起。  

) v) [0 _1 B5 x. M

  547年,高欢病逝,他的长子高澄成了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等,把持了东魏朝政。

) ?" l$ D8 v$ C; m

  高澄是一位神情俊朗,“美姿容,善言笑”的风流帅哥,但漂亮的外表并不能代表他心灵同样美丽。高欢在世时,对他亲手所立的孝静帝礼敬有加,但年轻气盛的高澄却并不把这位皇帝大舅子放在眼里,让他受尽了窝囊气。一次,孝静帝同高澄一起到邺东郊外打猎,皇帝玩得兴高采烈,放马疾驰,他的卫兵就跑上来大叫:“皇上你别跑那么快,小心大将军不高兴。”又一次朝廷宴会,高澄端了杯酒醉醺醺地上前给皇帝敬酒,却不行跪拜礼,孝静帝十分恼火,发牢骚地说:“天下没有不亡之国,朕又何必眷恋此生。” 高澄听后大怒:“朕?去你妈个狗脚朕。”还让中书侍郎劈头盖脑地向皇帝甩出三拳,这样的事在中国历史上找不出第二例。 

& {8 J; a# u' _9 j/ \- T+ B

虽然跋扈,但高澄还是颇有才干的,像侯景那么厉害的角色,发动了中国历史上很有名的“侯景之乱”,最终给高澄杀得人仰马翻,仓皇而逃。

# Z1 y* N9 X) j6 k2 E

  高澄之死颇有戏剧性。高澄一直想做真正的皇帝,有一天他同他的心腹一起在室内密谋禅位的事,他的厨师兰京突然闯进密室送饭。高澄信手拈了块肉放进嘴里,边嚼边望着旁人说:“我昨晚做梦,梦见这小子用刀砍我,过些日子我一定要宰了他。”飞扬跋扈惯了的高澄,这样的事说完就完了,根本就没放在心上。但兰京听了这话可不是玩的,回去后就同几个哥们密谋,准备行刺高澄。不一会,兰京又端了一盘菜走进高澄的房间,盘子下藏了一把刀。高澄见他又回来,瞪着眼睛骂道:“叫你滚出去又回来干什么?”兰京回答:“我回来杀你。” 高澄惊得从坐床上滚落下来,钻进了床底,但最终也难逃噩运。这一年是公元549年。


- W, G; _) b7 K9 T' b$ @8 P9 c

2.双面皇帝

; m, \" g; Y* L/ `# ?( y

  高洋,字子进,高欢的第二子,高澄的同父同母兄弟。 

! Y7 K( k) F* W8 L

  假若说人类有不公平的地方,那老天爷也很难做到公道。同是一个父母亲,送给了高澄一身玉树临风的外表,却把最丑陋的一面一股脑儿全抛给了高洋。据史书记载,高洋“及长,黑色,大颊兑下,鳞身重踝。”也就是说,他长得黑不溜秋,两边腮帮子上肥肉直往下坠,一身牛皮癣,两足畸形踝。

7 c' p7 h/ U+ E; c5 O' X) r

  正如漂亮的躯壳未能带给高澄美丽的心灵一样,丑陋的外貌也并没能影响高洋的智商。小时候,高欢为了考查儿子们的智力,在每个人面前扔下一团乱丝线。当其余的儿子手忙脚乱清理丝线的时候,高洋拔出刀来将丝团一斩两断,嘴里还恶狠狠嚷道:“乱者须斩。”

! i8 a: G- [3 O2 Z3 Q

  现在,21岁的高洋就面临着这样“内外震骇”的乱哄哄的局势。然而高洋十分镇定,他神色未变,果断指挥禁卫军围捕了兰京等人,“斩群贼而漆其头”,把事情处理得有条不紊,人心遂定。

/ ^, O, j* X* f, {2 M1 r9 r

  高澄的死,最高兴的莫过于东魏的孝静帝了,他对左右的人说:“这是天意啊,权威当重归于我了。”但这股高兴劲还没过,高洋就找上门来,带着200名全副武装的卫士,上得大殿,对孝静帝说:“我有家事要回晋阳。”这200名武士“皆攘袂扣刃,如对严敌”,把孝静帝都吓儍了。望着高洋远去的背影,孝静帝叹道:“这位恐怕更难相容,我的命真苦哇!

8 y. h9 t+ u6 C# _" o, d! S

  果然,第二年,即孝静帝武定八年(550年)五月,高洋带兵回到邺城,在金虎台逼孝静帝让位,自己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改元天保,尊父亲高欢为神武皇帝,哥哥高澄为文襄皇帝,他自己成了齐文宣皇帝。从此,东魏灭亡,北齐建立。如今,金虎台依然保存有14米高的夯土台基,这是曹操建造邺城的时候,兴建的高台式宫殿群之一,在中国建筑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后赵时,为避石虎讳,又因在增建时安金凤于台颠,故一度改名金凤台,北齐时才恢复旧名。550年,高洋在这里逼迫孝静帝禅位于他,自己坐上了皇帝宝座 

# l9 l' H _% ?( W) {* n/ M8 f* m4 L

  经过父兄的不懈努力,高洋成了北齐王朝的第一个皇帝。那匹来自北方的狼,终于把咽在喉咙里的那一声长嚎释向云霄。

+ l) T1 P4 w% f1 C. G' `; Z' p. n

  高洋称帝后,励精图治,兴利除害,颇有作为。史书称:“终践大位,留心政务,理刑处繁,终日不倦。以法政下,公道为先。”尤其在军事上,高洋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

`' h+ K9 W/ h: N

当时,北方的游牧民族经常南下掠境,于是高洋在天保三年(552年)亲率大军北上讨伐库莫奚,缴获杂畜十余万;天保四年,北巡北方四州,讨伐契丹,掳获战俘十余万,杀牲畜数十万头。这次出征中,高洋袒胸露膊,随战士们骑行万里,昼夜不息,渴了喝口凉水,饿了撕块熟肉,雄心万丈,豪气干云。这一年,高洋25岁,他来到当年曹丞相伫立的地方,“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年底,他又乘胜出击,“亲追突厥于朔州,突厥请降”。要知道,这个时候的突厥刚刚灭掉了雄霸北方的强大游牧帝国柔然,士气正旺,但在高洋亲征的大军面前迅速崩溃。难怪一代豪杰宇文泰也不得不叹息:“高欢不死矣!”

, A4 G6 R4 h# ^, S8 E f, M

  高洋的军队为何有如此的战斗力呢?相信刚刚游历了湾漳壁画墓的读者心中自有一杆秤。  

8 f. b- [3 Q5 } n6 s3 J: V

  然而事情就有这么奇怪,刚刚读完了这位血气方刚、令人心生仰慕的年轻皇帝的故事,我们又不得不被迫去面对一个历史上少有的疯子。

4 i% p7 }/ l. U; l1 \: p

  史书上讲,高洋“既征伐四克,威振戎夏”以后,便开始“以功业自矜,遂留情沉湎,肆行淫暴”。

; W& M; x. r8 k6 Q

高洋的荒唐和残暴在中国历史上是出了名的。他嗜酒如命,醉酒后就疯疯癫癫,高歌狂欢,不分昼夜,也不分地点场合。他要么披头散发,要么涂脂抹粉,有时候穿着古里古怪的花衣服,打扮成一个小丑,手里拎一把大砍刀,摇摇晃晃地在街市上晃悠;有时候让手下的大臣背着满大街乱窜;更有甚者,干脆什么都不穿,就这样赤身裸体光溜溜地在街上裸奔,连跟从的人都觉得羞愧难当,但高洋神态自若,旁若无人。

% E( f( @' Q5 ], b5 \+ y# S7 ?

  前面谈到,高洋继承了高欢重修邺城的事业,因此城内到处是建筑工地。在当年曹操的三台遗址的重建工地上,有一个高二十七丈的手脚架,两台相距二百多尺,平时工人上去都要身系保险绳,一步一挪,小心翼翼。但酒醉后的高洋喜欢独自在那“独木桥”上进行“高空表演”,他来去如风,如履平地,并从未因此失过脚。

: h+ ? F: _5 h/ N

高洋的老妈娄太后,因为儿子酗酒而管教他,高洋发怒了:“你这老东西,小心我把你嫁给一个胡儿。”娄老太生气了,从此不再理他。高洋为了让母亲重新高兴起来,就钻到老太太的坐榻下面,把坐榻连人带榻一起举过头顶,娄太后从榻上摔下来,跌了个半死。高洋酒醒后,见娘亲半个脸青肿得像个皮球,后悔得不得了,抱了一堆木材在院子里堆着,点着火,要当着老娘的面跳进去。老太太害怕了,装出一副很高兴的样子迎合他,于是高洋就平躺在地上,命秦王高归彦用棒子打自己的屁股,还说“杖不出血,当即斩汝”。受杖后,他跪在老娘面前,诅咒发誓,说要从此戒酒。但不出十天,他又故态复萌,而且酒量见长,比先前更厉害。

; V, p4 T% x: @ h2 I2 X

  如果说单单是酗酒出丑,有失君王尊严,那说到底还是他个人的事,可是高洋醉酒后,往往以虐杀取乐,而且手段十分残忍。

) u: Y8 `+ k8 m% p. z) i8 P

  大臣高隆之,是当年随高欢南征北战打天下的老臣,因一言不合,就被当庭杖死;大司农穆子容因事激怒高洋,被扒光衣服,趴在庭上,高洋命人用拴马橛猛捅他的肛门,可怜老臣被折磨得死去活来,死状凄惨;都督穆嵩,在三台殿上被高洋亲自用锯子锯成两段;都督韩哲正在值勤,没有任何过失,高洋突然看他不顺眼了,就叫出来当胸一刀。高洋杀人成性,醉酒后随意杀人,还专门铸了一口煮杀人的大锅置于庭内,又准备了锯、锉、锥等刑具,或肢解、或投人于火、或扔进河中。当时的宰相杨愔见苦劝无果,就专门挑选了一些囚犯安置在殿内,称“供御囚”,高洋要杀人时就提出一人供其杀戮。

6 {7 G2 t+ Q* i

  高洋有个宠姬薛美人,是高洋不择手段从他堂叔高岳那儿强抢来的,一天薛美人正在对镜贴花黄,高洋从铜镜中看到那张美丽的面孔,突然想,这美丽的东西竟被高岳那糟老头子用过,不由得怒从心起,抽刀从背后砍掉了那颗美丽的头颅,然后把头颅揣进怀里,飞马赴东山的群臣大宴去了。就在大家刚刚举杯的时候,高洋突然取出美人头投于食案,大臣们顿时变得惊骇无声。他又让人搬来那无头的身体,平置于食案,当众肢解尸体,并剁下美腿,做了个肉琵琶,安上柱弦自弹自唱,在场的大臣无不汗透衣衫,噤若寒蝉…… 

9 S* h; \, W5 F3 |: U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高洋无疑患有某种精神分裂症。

. |& i# X* `% M1 y& s) b

  高洋还有一个嗜好就是观淫。他在街上抢来一批女人,弄到宫中,把衣服全部剥光,又令侍卫与这些女人群交,他自己坐在高堂上观看,乐此不疲。他甚至连自己的亲戚也不放过,天保八年(557年),他招集高氏宗族的妇女一百多人,带到东山玩乐,又挑选了精壮的卫士数百人,让这些兵士当众轮奸自己的叔伯姐妹,他自己在一旁哈哈大笑……

3 l4 W* p# i' R' K. b. ^( ]6 n2 F

天保十年(559年),由于长年酗酒,这个恶棍终于病倒了。他知道自己已不久于人世,就问身边的彭城王元韶:“依你所见,当年汉光武帝刘秀是凭什么兴起的?” 元韶是东魏皇室的远亲,也是高家的女婿,这个弱智儿居然对高洋卖弄学问:“皇上,依微臣所见,那是因为王莽心慈,没有杀尽刘氏子孙。”高洋笑着点点头。于是高洋下令,立即诛杀东魏皇室元世哲等二十五家元氏直系宗亲,随后又逮捕了元韶等十九家姓元的。那位自视学问渊博的元韶,最后落得啃自己的衣袖活活饿死。

; T8 z% |" a; X* d: x

  七月,高洋再次下令,把剩余的几十家元氏宗亲不分男女老幼全部杀死。在这次灭“元”的杀戮中,前前后后被诛杀的元氏族人达721人,他们的尸体被抛入邺城边的漳河中。一直以来,邺城的百姓有在漳河中捕鱼的习惯,此后捕到的鱼,剖开鱼腹后往往能找到人的手脚指甲,邺城的老百姓好长时间不敢再吃漳河里的鱼。 

+ P; j) p( Y0 s& e' v

  十月,这位前后判若两人的双面皇帝终于撒手人寰了,他的遗体被隆重地送进了滏阳河南岸的武宁陵。那里有生前的仪仗,那里有戍卫的武士,那里还有迎接他的莲花地毯……然而,他的灵魂真的能够安息吗?

( W6 T' j0 b- b+ Y9 e4 c F7 p1 ?

  时间正是深秋时节,已带着寒气的北风在无边无际的华北平原上号叫着,落叶纷纷而下。突然,天空传来一声清丽的雁鸣,像一声叹息,落进薄暮的秋风里。

 楼主| 发表于 2009-7-17 1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 _; y- q7 m& i. X$ @" t2 x

3.朱雀门中睡国宝

4 r% l# ^5 o$ T2 | U1 k

  当你来到墓道北端的尽头,即将跨入砖砌甬道的时候,在墓道、甬道衔接处,有一道封门墙挡住去路。这是湾漳墓的第一道封门墙,用4层青砖筑成,在墓道中有3层,甬道中有1层,厚度达到了1.6米。

0 i3 r- Q5 W5 z" W2 {# S8 |

封门墙上方、甬道南端的券顶之上,建造了一面高5米的挡土墙。也有人把这个处于墓葬进门位置的墙称为“门墙”。挡土墙上部宽约6米,下部与墓道宽度契合。门墙南侧抹出白灰壁面,壁面上绘有以朱雀为中心的大幅壁画。

6 N1 @6 o) G0 m% T! l' W

  挡土墙的实际功能主要是起装饰作用。如果没有这堵挡土墙,位于墓室南侧送葬的人们,抬眼就可以看到墓室外侧不太规则的青砖,或看见填埋墓室顶部的新土;而有了这堵挡土墙,站在墓道中的人们,如果抬眼向墓室方向望去,只见两侧是威风凛凛真人般大小的皇家仪仗和神奇飘逸的各类天国神兽,正前面则是挡土墙上高大华丽的朱雀图案,顿时便会被这帝王的威风所震慑。

) F8 D; p8 ]! D: t9 k! G1 b

门墙上的壁画构图左右对称,正中的大朱雀高5米,正凝神伫立,傲视前方。它的身高体量,它的凛然神色,都足以让人愕然止步,盛气顿消。这一蔚为壮观的景致,让我们每一个在场的人都禁不住沉默了下来,久久地伫立不语。

' h& h! [( y3 h8 [3 y3 P9 f, _

  朱雀左右各有三个神兽,在画面上铺以彩云、莲花等装饰图案,望上去华丽而富贵,充盈着皇家的气度。  

" s, W% j& I& l; `

  甬道全长6.7米,为直壁券顶砖砌结构,地面铺设正方形磨光青石。甬道内的东西两壁上,亦绘有人物壁画,券顶部位绘着朱雀等神兽,周围散布有莲花、忍冬、彩云等图案,但由于甬道长期浸泡于地下水中,再加上盗墓时烟渍的熏染,壁画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 C2 Q# e- O9 j5 s0 j/ Y/ b

  从结构上看,整个甬道可分为南、北两段。南段甬道略宽大,高4米多;北段甬道略窄小,高度为3.9米。

8 i7 z" @0 l7 x- Q

  在并不算长的甬道中,还出现了第二道封门墙和第三道封门墙。第二道封门墙位于甬道南北段之间,有封砖两层,厚0.88米;第三道封门墙在甬道北端,有封砖三层,厚1.25米。

0 I, e( Y; A! [/ b1 N

  在第二道封墙和第三道封墙之间,有一座石门,石门由半圆形的门楣、门框和门扇组成。石门楣上施有彩绘,正面中央绘有火焰宝珠,左右各有一朱雀;背面绘画保存不好,中央似绘有神兽,左右对称地绘着忍冬纹。门框、门扇均遍涂朱红色,门扇正面的朱红色用减地的手法,表现出门钉的位置。门钉共四排,每排七枚。门扇上的铁门鼻、铁门环尚存,其上鎏金。  

, ~6 ?$ J" ~0 l+ X

  石门外东西两侧,各站立着一个高大的陶俑。陶俑是文吏形象,高1.42米,是迄今魏晋南北朝时期所发现的最大陶俑。 

5 t4 |- p0 g* C0 Y$ N) Q

  回想当时发现大文吏俑时的情景,我至今依然历历在目。1987年发掘墓室的时候,我们利用墓室顶部的盗洞,架设了一个简易的“电梯”。这个所谓的“电梯”,实际上是用一台卷扬机吊动一个矿井上使用的吊篮,我们这些进行发掘的工作人员和工人,都是利用这个吊篮上上下下的。从盗洞口有大量的泥土掉进墓室中,当我们把这些泥土清理出去大多半时,位于墓室和甬道间第三道封门墙上的盗洞也显露出来。从盗洞向甬道内望去,有一扇被破坏的石门正好斜倚在第三道封门墙的盗洞下,毫无疑问,这是盗墓者当初进入甬道的路径。由于有第三道封门墙的阻挡,从墓室顶部盗洞大量涌入的泥土,并没能进入甬道,所以大家对于空旷、寂静的甬道充满了期待。

: L* C; H+ X0 W! J2 @

  经过安全性的确认以后,这天恰好赶到工地的徐光冀先生同意我第一个进入甬道查看。我带上手电筒,从第三道封门墙的盗洞进去,沿着斜倚的石门扇慢慢下到了甬道的地面。尽管水泵在不间断地抽水,我穿的高腰雨靴还是有大约30公分浸没于水中。借着手电筒微弱的光亮,我看到不远处的另一扇石门依然矗立着,我趟着水刚走近石门,手电筒的光柱一下就打在了东侧的大文吏俑身上。刹那间我惊呆了,我是第一次见到如此高大、雕塑水平如此高超的艺术品。我的心砰砰跳着,四周一遍寂静。我站在黑黢黢的地底,站在没过脚踝的水中发呆,半天缓不过神来,直到头顶的同伴叫着我的名字,我才猛然惊觉这是在古墓中探险。我一边回应着同伴的呼叫,一边把光柱晃到石门外的西侧,我看到,在这里也有一个大小几乎一模一样的大文吏俑,可惜的是这件大俑胸部以上的部位已被盗墓者砸碎。 

8 y. M) j3 r. ?1 S9 }2 d9 s( g

回到地面,我把我的见闻告诉大家的时候,每个人都眼光发亮,神情为之一振。现在,这件大文吏俑已经成为国家瑰宝,无数次地作为中国国宝展品到世界各国展出。

, b1 X/ a! X' P& o4 U0 y

  墓道壁画中的人物,细致地描画出北朝服饰的特征,那是弥足珍贵的实物史料,但美中不足的是,壁画属于平面性质的,它反映出来的信息多少会受到局限;而大文吏俑则不同,它从立体的角度,给我们展现出北朝的裤褶信息。

; e1 A( k. K. _/ _( [

  裤褶起源于北方民族,其式样原本是左衽、窄袖,下裤是连裆式,裤腿比较瘦,它最初是作为军中将士穿著的服装使用的。从文献资料考察,裤褶最迟在东汉晚期已经传入中原地区,那时仅限于军中的下级官吏和士兵穿着。东汉末年,吕范追随孙策起兵,部下有军士两千人,为整肃军中风纪,他自愿暂时充任兼管军中杂务的都督一职。吕范素以士大夫自居,这时为了大局需要,他毅然脱去了士大夫所穿戴的褠,穿上作为下级军官都督才使用的军服裤褶,一时被传为美谈。三国两晋时期,裤褶依然属于军服,军中官员无论职位高低,一般都穿裤褶。这时偶尔也有文职官吏穿着裤褶的记载,如西晋太子太傅杨济,曾经跟随皇帝在洛阳邙山附近射猎,他和侍中王济都穿著布裤褶,骑着马、手执角弓在皇帝的辇前跑前跑后。由于裤褶行动便利,南北朝时期,它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样式也有了一些变化,北魏以后,裤褶不仅是军服,还曾经成为朝服,在社会上被广泛使用。我们从南北朝的壁画、陶俑等资料中可以看到,绝大多数的裤褶是右衽,而且以大袖为主,下裤也相当肥大,即发展成为大口裤,这就很适合作为朝服使用了。


( k. h" \% Y4 N# M7 C

  4.被侵扰的武士

4 n! _3 q7 @+ X5 Y8 H6 A4 T

      通过甬道第三道封门墙后,就进入了砖筑墓室。

* {# z% h$ u- `. P# C: q

  墓室为四角攒尖式结构,因墓室顶部已经遭到盗墓者破坏,通过实测可知,现存墓室内高11.8米,复原后内高应为12.6米。这样的高度是罕见的,发掘的时候,我们也曾为之惊叹不已。整座墓室类似一间宽大而高耸的方形厅堂,四壁略有弧度,南北7.56米,东西7.4米,面积近56平方米。墓室的墙壁由五层砖砌成,壁厚达2.25米。砖筑墓室顶部清理出来后,可以看出墓室的5层青砖结构。  

: ~& `4 l$ a/ U0 f+ y- M) V. I$ l

  墓室地面铺设正方形磨光青石,大小与甬道的铺地石相同,表面平洁,对缝严紧。

- }4 J M5 N' I

  墓室西侧是放置皇帝梓宫的石质棺床,棺床呈须弥座式样,长约6米,高约60厘米。棺床用青石围边垒砌,内铺白色或灰白色石板,在青石条、石条与白石板之间,有灌铁亚腰形锔榫加固连结,从而使得石棺床成为坚固的整体。棺床表面正中,即放置梓宫的地方,有用朱红彩单线勾绘的八瓣仰莲;须弥座的立面上,以白、红、绿色画出忍冬纹、连环形等图案。彩绘须弥座棺床棺床整体效果考究、庄重,遗憾的是东北角已局部被盗墓者破坏。

$ `( N' l( a2 S! q% j$ e

  可以想象,盗墓者进入墓室盗宝的时候,最主要的目标应该是棺床上放置的皇帝梓宫,所以棺床上的棺椁早已受到严重破坏,散乱的棺椁木板漂移在棺床的上下,散乱无章。经仔细分辨,我们推测至少有一棺一椁,残存椁板的长度达到5.2米,可见当初梓宫的规模是很大的。可能由于盗洞长期开敞,墓葬中的人骨已不见丝毫痕迹。

8 S: v3 L, b' }: c

  墓室四壁原来是有壁画的,但盗墓者进入时使用烟火照明,使墓室的壁画遭到严重熏染。后来地下水位不断升高,墓室近一半处于地下水面以下,使白灰壁面附着了一层深褐色的钙化物质,加上积年浸泡,白灰壁面结构犹如一触即碎的酥海绵状物质,这种种因素相加,造成墓室壁画的绝大部分内容已不能知晓。

7 j7 s& |; Q! R& o8 k+ ^

墓室和甬道,是我们第一阶段发掘的内容,时间是1987年。由于墓室和甬道内水深达4米,需要水泵日夜不停地抽水才能作业,不然地下水会很快恢复到原来的水位。我们进出墓室的通道,利用的是当年盗墓者在墓顶开掘的盗洞,通过架设的一部简易“电梯”出入墓室发掘现场。

7 F( b7 A' @& c! h" r2 m, y

  墓葬初次被盗掘的年代很早,由于墓顶盗洞长期洞开,墓室内涌入了大量泥沙,在墓室中央逐渐淤积成一个近2米高的圆形土丘。在土丘形成过程中,由于受到地下水的冲击作用,墓室内的陶俑位置有一些移动;后来,又有一批新的盗墓者利用初期盗洞进行再次盗掘,墓室中的土丘被扰动了,在土丘中下层中找到了一些被扰乱上来的陶俑。

: {" H7 \' J& U( ~

  随着不断的抽水,墓室中央的土丘被全部清理干净,这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青石地面上一层密密麻麻的随葬陶俑和其他随葬器物。我们随即对这些随葬品的出土位置进行了一一测量,并绘图照相。

' T$ J5 f* P9 o8 z! [ S

  由于盗墓者在墓室中大肆破坏,有不少陶俑被砸碎,许多还身首异处。例如在发掘结束后进行整理时,我们发现124号骑马俑的躯体测量位置在墓室东南角,而武士坐骑的陶战马底板的测量位置,却远远地散落在墓室中部靠近棺床的地方,这显然是盗墓扰动造成的;另外,在棺床南侧与墓壁之间的空隙内,原来是主要放置陶俑的地方,但在清理完成时却看到,一些陶瓷容器凌乱地压在上面,而且大多数已经破碎成多块。这些陶瓷容器的原始位置很可能是在棺床和棺椁的周围,由于盗墓者破坏棺椁,才将它们像倾垃圾一样地倾堆一处。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靠近墓室东、南壁的一些陶俑,基本没有受到人为的扰动和破坏。

6 m7 R* a* \4 y1 n( I3 U" ]

  由于五层砖砌墓室的自重量非常大,加上长期处于地下水的浸泡之中,墓室地面有所下沉,特别是墓室四壁有明显下沉的迹象。从棺床平面可以清楚地看到,棺床西侧边缘由于墓室西壁的重压而倾斜,包边青石条之间的倾斜和位移,还造成亚腰形铸铁锔榫的破损和滑脱。东、南、北三面的墓室壁在下沉时,和地面的青石板之间形成夹缝,不少随葬陶俑被牢固地夹嵌在其中,这给我们的清理工作、特别是清理后的取出工作带来许多困难。

: D( I5 z* V t& [; _0 A W: I9 z

  那批位置没被扰动的陶俑,成为我们整理和研究陶俑队列组合时的重要依据,遗憾的是墓室随葬品中像这样未经扰动的遗物实在太少了。 

, } Y7 t/ q) i* r0 |9 e4 h1 k

  墓室的大量淤土被清理完毕后,郭义孚先生对墓室和甬道的平、剖面图进行了认真的绘制。我们利用这个时间,用强亮度的碘钨灯对于几乎难以辨认的墓室壁画进行了再一次观察,勉强了解了部分粗略的内容。  

8 }4 @7 m3 G Q

墓室壁画自上而下可分为五个部分,最上部分为墓室顶部的天象图。天河如同一条盘龙绘在天空,一颗一颗星宿依稀可辨。

& Q7 S$ o7 l% p8 d A( b( ]

  天空下的壁面用暗红色彩带相间隔,分别绘制出四栏内容,最下面称为第一栏,最上面为第四栏。

( W0 a% w/ ~3 N. O

  第一栏位于墓室四壁底部,偶尔见到人物服装的残迹,并隐约看到两柄长竿羽扇和帐幔,推测这一栏壁画主要是人物和仪仗图。

' E4 @* Z7 Q' e3 R. U/ f7 }

  第二栏位置已经高于甬道券顶,能够看到朱雀、莲花、彩云等图案。

% K7 J9 I% |- e9 u& v0 m

  第三栏由小方格构成,墓室四壁各有九个方格,每个方格内绘有一种动物形象。东壁九个形象,自北向南依次为虎、豹、羊、翼兽、鹿、青虎、白虎等;南壁九个形象已部分脱落,可分辨出来的动物有马、牛、鹅、鸭等;西壁已大部脱落,仅可看到狗、猴;北壁已全部脱落。在第三栏绘制的动物中,有属于十二生肖的虎、马、牛、羊、猴等,也有与此无关的鹿、鹅等形象。

! v7 s/ y! ], i. I- v& w3 `

  第四栏破损严重,连粗略内容也无法了解到了。

2 O, H7 l% M: N; U

  墓室清理接近尾声,最主要的工作是随葬品平面分布图的绘制,我带领几位技师对每件随葬品器物进行了最后的实测和编号,然后就是取出文物,小心翼翼地把它们送到地面。至此,湾漳墓的随葬品在地下沉睡了1400多年后,第一次重见天日。

4 t% |" d0 C% p2 {: y9 K

  湾漳墓虽被严重盗掘,但是墓中出土的随葬品总数达2200多件。除了一对大文吏陶俑分立在甬道中的石门外两侧,其余随葬品都出自墓室。

, k7 O# [6 _& K* ]9 P

  这些随葬品中,陶俑的数量占了绝大多数,总计1805件,其中包括1605件各式立俑和坐俑,200件骑马俑;其他的随葬品包括镇墓兽、陶牲畜、陶制模型、石灯、陶瓷器和装饰品等。 

7 d# u5 z7 H' C" R! W3 |) B$ p

  对棺床的清理我们格外小心,尽管棺椁早已被破坏,但我们还是把棺床上的淤泥全部进行过筛水洗,并且从中发现了一些直径1毫米左右的小珍珠和小玻璃珠。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发现了玉器碎片,其中一件虎形玉佩还残存了大半。玉佩雕工精致,玉料通透莹润。然而也正是这件虎形玉佩把我们带入了雾瘴云幔之中,因为我当时就注意到,这件玉佩不是南北朝时期的物品,它的年代甚至可以早到春秋战国时期。一时间真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翻阅了一些资料,还特地请教了考古研究所的玉器专家卢照荫教授,可以肯定的是,湾漳墓出土的虎形玉佩的的确确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看来这位帝王还是一位古玩爱好者,在下葬的时候,还随葬了不少珍奇古玩。 

^) J% ~) P3 a6 x9 q: Y5 ^

  在清理发掘过程中,我们十分注意随葬品原有的位置,这对于研究埋葬制度非常重要。在墓室入口的左右两侧,分别排列了2件按盾武士俑;另外还有2件人面镇墓兽、2件兽面镇墓兽。这些具有辟邪、镇守作用的俑,都摆放在墓室入口的两侧,起着看门护墓的作用。生活用具和陶制模型则大多分布于棺床南北两侧,这与墓主人的生活起居有一定关系。

& @( |) [/ h$ m6 Y

  其余的大量陶俑扰乱严重,分布规律不明显。从陶俑的种类可以看出,它们原来还是为了显示卤簿仪仗的出行队列,但与墓道壁画内容不同的是,陶俑中有200件骑马俑,在骑马俑中包括129件骑兵俑的形象。湾漳墓随葬品中的骑马俑塑造技艺高超,形式多样,生动地展示了东魏、北齐骑兵的英姿。

# K* J/ T- F0 f

  前面曾经提到北朝时期流行的两当铠甲,它也是骑马武士用于防护的主要铠甲。用两当铠甲防护武士的同时,当时也开始为战马使用防护装备,这就是所谓的“甲骑具装”。湾漳墓中发现的甲骑具装俑多达90件。

; h6 L* k) G5 Q4 D6 O' W& _

  早在汉代就开始使用保护战马的防护装备,但仅仅是用皮革防护正面的胸部。到了东汉晚期,比较完备的马铠出现了,但是作为一种先进优良的装备,当时军队中装备骑兵的数量还很少。十六国和南北朝时,马铠已成为骑兵中比较普遍的装备,一方军队中,常常装备了数以百计、千计、甚至万计的甲骑具装。因此,这一时期的墓葬中,常常出土甲骑具装俑和绘有甲骑具装的画像砖、壁画等。不过,湾漳墓出土的甲骑具装俑数量是最多的,这批甲骑具装俑在雕塑和彩绘工艺方面都非常精湛,我们可以从中观察到甲骑具装这种装备的结构特点。 

3 |$ C: k- B# z5 S

    我们看到,战马一般高30厘米,通身被具装铠防护起来。具装由5部分构成,包括面帘、胸甲、身甲、搭后和寄生。面帘用于防护战马头部,犹如一个铁面罩,仅在双眼处开有双孔,马的前额正上方有一朵桃形装饰;胸甲、身甲、搭后都绘制出成排的甲片,构件之间的关系、甲片之间的连缀一目了然;寄生部分仅仅有下部的坐垫和安插其余寄生构件的圆孔。完整的寄生在同一时期河南邓县彩色画像砖上可以看到实物画像,寄生竖起在马鞍后尻部,形状似扇面,它的作用可能是保护骑乘者的后背。

$ ^ P5 e: z* q, u

  马背上的骑士穿着两当铠。这种人披两当铠、马披具装铠的骑兵,是当时的重装骑兵,也就是“甲骑具装”的形象,他们成排成列地驰骋在疆场上,真有些像现代的坦克,轰隆隆地以不可阻挡之势压向敌阵。我国著名的古兵器研究专家杨泓先生认为,甲骑具装的骑兵是南北朝时期北朝军队的核心,它极大地增强了保护自己的能力,提高了战斗力,他们纵横驰骋在北方和中原辽阔的大地上,尤其是在对付那些没有铠甲的步兵时,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往往可以比较容易地取得战争的胜利。

 楼主| 发表于 2009-7-17 14: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3 l1 B4 R; t1 l

消逝的骑马民族

( I8 s/ ~. `0 l; s7 m: S X6 C

  鲜卑族,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曾经是那样的叱咤风云,那样的绚烂夺目,但是他们最终消失在历史的地平线上,谁也不知道他们的踪迹。

, T! N. V$ D7 Y& u' a: I6 V* L, }

  那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民族?他们为中国古代文化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在鲜卑族那消失的身影背后,一串长长的马蹄印中留下了数不清的问号。

. p# \( x. [. A+ i4 j L

  鲜卑族是中国东北古老的少数民族,在部落联盟中,拓跋氏是比较落后的一支,其祖先最早活动在今天的大兴安岭北部、黑龙江省嫩江流域一带。文献中曾经提到,这一地区有拓跋鲜卑的祖庙石室。

7 Q6 j9 c0 u5 K$ p; g$ ~

  1980年,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文物管理所的米文平等人,经过艰苦细致的调查,在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阿四河镇西北10公里处,发现了一处高度为20多米的天然岩洞,当地鄂伦春人称它为嘎仙洞。 

2 [0 M, F; G' D& A. N3 O

  嘎仙洞洞口面朝西南,略呈三角形,高12米,宽19米。洞内极为宽敞,南北92米,东西约28米,面积约2000平方米,能容纳数千人。

7 J8 P, t/ x8 G1 K1 U F

  洞内有平整的石壁。一天中午,灿烂的阳光从洞口照射进来,米文平突然发现,在距洞口15米的西侧壁上,有一处经过修磨的壁面,石壁表面覆盖着厚厚的苔藓,但隐约能够看出苔藓下面刻有字迹。这一发现让大伙兴奋不已,他们按捺着激动的心情,仔细清除掉壁面的苔藓,石壁上魏书体的汉字慢慢显露出来。

% }; o, d) ^, `$ _, e& n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通高70厘米、宽120厘米的壁面上,一共雕刻出19行文字,全文共201个字!

* E7 \' v' B4 | y, l

  这是一篇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的石刻,内容记述了北魏第三代皇帝拓跋焘,这一年派遣中书侍郞李敞来到这里,进行祭祖仪式并写下了这篇祝文。把这篇石刻祝文同《魏书·礼志》中所记述的石室情况和祝文相比校,可以发现它们的内容基本相同,只有个别字句稍有出入。这一重大考古发现,确认了嘎仙洞即是古代文献中早就记载过的鲜卑祖庙石室。  相当于西汉时期,拓跋鲜卑的祖先在嘎仙洞一带的大兴安岭中过着原始的狩猎生活。后来,随着狩猎生活方式向畜牧生活方式的转变,拓跋人开始向广阔无垠、水草丰美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迁徙,那里是个天然的大牧场。拓跋鲜卑走向草原的第一处落脚点,是今天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呼伦池一带。今天,已经在呼伦池东面的陈巴尔虎旗发现了完工墓群,呼伦池北面的新巴尔虎右旗发现了扎赉诺尔墓群,这些遗迹证明了鲜卑族的迁徙过程和迁徙路线。当时的中原是东汉初年,鲜卑族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阶段。

X4 G1 K8 S n) U( r8 z/ H9 b

  拓跋鲜卑从大兴安岭进军中原的过程中,曾在这片土地上逐渐强大起来。

+ Y6 g" i( Q- [# R) D

  大约在公元220年时,拓跋力微成为鲜卑拓跋部的首领。说到拓跋力微,还有一段颇为传奇的故事。据说力微的父亲拓跋诘汾一天到草原上狩猎,突然一个美丽的仙女从天而降,对惊诧不已的诘汾说:“我是天帝的女儿,奉父命前来与你相配成亲。”当晚,他们就在星星满天的草原上幸福地结合了。当晨曦初露的时分,仙女要回天庭了,别前依依不舍地与诘汾相约,明年此时再来此地相会。第二年的这一天,诘汾如约前往,仙女果然飘飘而来,还带来一个胖胖的婴儿,交给诘汾说:“这是你的儿子,带回去好好哺养,以后子子孙孙代代为王。”说罢又飘然而去。这个婴儿就是拓跋力微。拓跋人想以此故事告诉人们:我们是神的传人,我们是这个世界天经地义的统治者!此图出自明刊本《东西晋演义》 

! s4 x, ^/ y) w: n; r

  在拓跋力微统治的时候,拓跋部开始向阶级社会过渡。四世纪初,拓跋鲜卑继续向西南迁移,逐渐集中到今内蒙古河套地区东部的和林格尔、凉城一带,同时也基本完成了从部落联盟向初期国家的转变。今天发现的盛乐城遗址,属于北魏立国前期一处重要的根据地。拓跋珪于398年正式即位称帝,于第二年,即天兴二年(399年),从盛乐迁国都到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北魏定都平城近百年之久,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方。太和十七年(493年),北魏孝文帝为了更有效地保持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决定从平城迁都到洛阳。迁都洛阳标志着拓跋鲜卑加速了汉化的进程。

" l2 E6 X9 ~0 I. Y- f6 u

  墓葬文化有比较顽固地保留民族传统、风俗习惯的特点,例如北朝鲜卑族墓葬中,就保留着一定的鲜卑文化痕迹和特色。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随葬品中的骆驼模型,这是北魏以前汉族人墓葬中没有的东西。陶俑服装中多有窄袖、系腰带的风俗,还有一种风帽服装等,反映的都是鲜卑族的习惯。  

. `0 E8 q% i! g2 ~, E

高洋墓中就有着这样的时代特色。随葬品中的半跪陶骆驼,形象逼真,显然塑造这件陶俑的工匠有着长期观察骆驼的生活经历;随葬品中,有大量戴着风帽的陶俑。这是一种军服的帽子,又叫鲜卑帽,起源于鲜卑族,在北魏时期的军队中广泛使用。从高洋墓的风帽可以看到,鲜卑帽为圆顶,帽子最有特点的地方是脑后及两侧都垂至肩部,我们称之为帽裙。鲜卑族原来活动的北方草原风沙大,帽裙可以在野外遮蔽风沙。帽裙的作用还有另一个说法:西魏、北周的创建者宇文泰,因脖子上有一个显眼的瘤子,为了不被别人看到,他在谒见皇帝时总戴着有帽裙的风帽,用来修饰仪容。后来他的这一习惯被部下仿效。

! n, F- e* ~# m3 k) ^ t) ?

  鲜卑族在外貌上和汉族有什么区别吗?在高洋墓墓道壁画的106个人物里,哪一种特点是鲜卑族的呢?这真是一个有趣而又困难的问题。 

- T: B$ h3 p& p

墓道西壁第15人、西壁第42人是最典型的高鼻、高颧、浓须形象,具有这种特征的人物,在106个人物形象中占有的比例较大,他们与传统的汉人形象迥然不同。

. Q8 ~. O' {, J9 W5 }6 F

  从事高洋陵墓壁画创作的,都是当时的一流画家,从他们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来看,这些形象的绘制应该是有依据的。在东魏、北齐这个以鲜卑族为中心的贵族政权中,政府人员除了任用汉人外,大量的是鲜卑族和其他北方民族,那么壁画中描绘鲜卑族官吏、其他北方民族官吏的形象也就十分自然了。  

8 h% P, A( Y# H5 R' H4 w r

  尽管壁画中的人物谁属于鲜卑族一时尚无定论,但这些形象特征的差异,却反映了东魏、北齐社会的民族融合现象。 

& k: S8 `4 y" m( E' U( A, R" V0 R7 b- c

  鲜卑族,这个在中国历史上消失的古老民族,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进展,逐渐会被人们更清晰地了解。 

' d* H/ {7 p+ P2 C4 N% P1 ]& V2 F

   

* E S5 d- L5 \7 y) G' t, o

“瘗窟”之迷

9 R) A" _/ Q( s4 f D {

  北朝时期佛教迅速发展,当时的都城洛阳,僧寺就多达1300余所,僧侣众多。最著名的永宁寺内,矗立着洛阳城的标志性建筑——永宁寺方形佛塔,在夕阳的映照之下闪烁着熠熠的光华。

0 R' M- h% g$ ]

  20世纪70年代,永宁寺塔基遗址被发掘出土,研究者根据发掘结果,复原出来的永宁寺佛塔高达100余米。这曾经是一座辉煌一时的佛寺,由北魏孝明帝的母亲胡太后兴建。胡太后权倾一时,建造的佛塔成为雄伟的奇观。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中记述说,在距离洛阳都城百里之遥,就可以看到永宁寺高高的佛塔了;而“至于高风永夜,宝铎和鸣,铿锵之声,闻及十余里。”

1 Y @/ H3 N3 @) M) O3 s( L4 O

  东魏迁都邺城后,社会崇佛的风尚依然长盛不衰,北齐皇帝在邺城西北部开凿了响堂山石窟寺,在陪都晋阳城西部开凿了天龙山石窟寺。特别是文宣帝高洋,对于佛教特别热衷,有人认为,邺城西北六十华里鼓山的响堂石窟,就是高洋亲自下令兴建开凿的。

' e: q- }" u7 `

  在高洋陵墓中,许多装饰图案都与佛教艺术有密切关系。如墓道地画中硕大的莲花、缠枝忍冬装饰纹带等,象征一幅巨大的地毯,是墓葬中罕见的装饰手法,不过在早于高洋墓的洛阳龙门石窟北魏洞窟中,就曾经出现过类似的题材。洛阳龙门石窟的北魏洞窟在龙门石窟宾阳洞中,地面雕刻出莲花的浮雕图案,形式布局与高洋墓基本一致。可以认为,用于石窟寺的装饰手法,对高洋墓的墓道地画装饰设计,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 ?* G# `4 V, R) V0 g7 I! m

  佛经记载,人想要摆脱生老病死等痛苦,只能从莲花中再生,从莲花中生长,从莲花中进入极乐世界。响堂石窟中描绘的莲花所以莲花成为一种象征。图案化的莲花在寺院中无处不在,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使用,如莲花图案的陶瓷器、刻印莲花的砖瓦等等。佛教认为莲花是西方净土的象征,莲花、忍冬在墓葬壁画中反复出现,成为最普遍的装饰,这反映出佛教文化渗透到当时社会的各个层面。邺城遗址出土的莲花纹瓦当。受佛教文化影响,北朝建筑构件流行莲花瓦当。

7 H( U. o$ X+ ? r1 R( ]/ x

  高洋墓壁画中还绘有摩尼宝珠,这是佛教供养的宝物之一,它的形状是圆形宝珠居中,外围有光明火焰纹。佛教经典认为,它是不为垢秽所染的圣物,同时又是如意宝珠,可达到有求必应的目的,通过修练得到这个宝物的人,威德能得到提高。 

) w! m; ^# G3 `+ Q7 g

  佛教石窟和墓葬的关系,不仅仅局限在装饰艺术方面,有的石窟本身就被用作墓葬,这类石窟称为“瘗窟”,这也是佛教和丧葬关系密切的产物。

4 S, L/ W. F! E5 R3 ], Z

  北齐皇帝的陵墓就同石窟寺有关系。宋代文献记载:文宣帝高洋的父亲高欢,死后在邺城西北郊区的墓葬区修建了一座陵墓,但并没有实际入葬,而是悄悄地在鼓山的响堂山石窟大佛洞的顶部,凿出来一间密穴,然后把灵柩葬入其中。封塞完成以后,建造秘密墓室的工匠被全部杀掉,一切安排似乎都天衣无缝。安葬在大佛身后的高欢,似乎从此可以终日受到礼佛信徒的朝拜,犹如进入天国极乐世界。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北齐王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前后不足30年时间。577年北齐被北周灭亡之后,一个曾经建造高欢“瘗窟”工匠的儿子知道了这个秘密,趁社会动动之际,盗掘了“瘗窟”中封葬高欢的密穴,携带获得的珍宝远走高飞了。

& u6 N9 [2 O9 Z7 R9 a: ]

今天我们来到北响堂石窟的大佛洞,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宽12米、进深12米的大型石窟,正中间有高11.6米的方形中心石柱,中心石柱的前、左、右三面雕刻佛龛。在中心石柱右侧上方,有一个人工雕凿的长方形洞穴,有人就推测了,说这个洞穴就是封葬高欢的密穴。

' I: n7 _/ L5 L W$ J

但另有学者对宋代文献的可靠性提出质疑,也就是说,距离北朝已经400多年的宋代史学家的记录是不可靠的。但是,北响堂石窟的大佛洞是不是高欢的“瘗窟”?宋代文献的记载是否有问题?在没有对已经认定的高欢陵墓进行发掘以前永远是个谜案。 

- n4 s! Q3 z! E: P' g

  北响堂石窟大佛洞的“瘗窟”并不是一处孤例,典型的例子还有西魏皇后乙弗氏在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封葬的“寂陵”。 “寂陵”俗称魏后窟,现编号为第43号窟。这个洞窟表面雕刻出仿木结构的楼阁样式,面阔三间,壮丽华美,装饰讲究。

}7 m6 m* `9 j6 @& g% C& O, ]

由于高洋墓中没有发现任何与墓主人遗骨有关的残骸,所以我们的脑海里也时不时蹦出这样一个念头:湾漳墓到底是不是高洋实际下葬的地方?他会不会也像他老子那样只是虚晃一枪呢? 


3 w: ?; r4 _1 z

尾声:秋风吟


( d& f$ z& l z. p7 ?

  为了配合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005年秋季,我再次来到磁县,来到北朝陵墓群。

. m2 O5 c7 Y6 O3 J

  离开湾漳壁画墓以后,我的人生经历了一条曲折的轨迹,出国求学、讲学、科研、回归,人生在这里划出一个圈,我又站在了起点。

0 u3 A6 S/ ~" U$ Q

  又是一个金灿灿的秋天,脚下的滏阳河水依旧静静地流淌着,河畔的柳条婆娑起舞,这一切都跟我当年离开的时候一样。一对恋人相依相偎地从河岸走过,青春依然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长出点点新芽。

' m1 O. e2 t+ f

我登上现存最高大的坟丘“天子冢”。一般推测,这里是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的陵墓。想当年,这位被高洋废掉的皇帝,仅仅过了一年多时间就被毒杀身亡。他能想到吗,那位下令毒杀他的人早已尸骨无存了,而他还静静地躺在这里,成为这片北朝陵墓群中的至高点。

% {) v+ ^; i" I% S

  同样地,那位双面皇帝高洋,在中国的封建帝王谱中,是一位留下负遗产的皇帝。在位10年中,有一半时间他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神经处于癫狂的边缘。他修建了豪华的地宫,但是他的地宫非但没有成为永远的极乐世界,却让21世纪的我们看到了世界的另外一面:这里简直是一个呈现北齐时代能工巧匠和杰出艺术家才智的园地,那些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塑造出来的陶俑、绘制出来的壁画、建造出来的陵寝建筑,反而让艺术家们的精神得以栖息。 

. t9 ` M1 y- P3 m) _. U

  我的2005年磁县之行,肩负着北朝陵墓群63号墓葬发掘清理的主持任务,我知道,又一位北朝时期的神秘人物在静候我的扣门,又一段记录人生足迹的故事将在秋风中续写。

+ u" |& F9 D: ^1 Q0 Z# e- r* I

  我站在高高的丘顶,远远眺望着北朝陵墓群的累累古冢,眺望着脚下被瑟瑟秋风染黄的大地,内心静若止水。

8 `9 N% r( P9 J+ H2 @- Z, l6 S

  在这片我倾洒过青春热血的土地上,在这片我还将倾洒热血与汗水的土地上,透过历史的深度,我看到了生命的永恒

发表于 2009-7-17 15: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很专业就是。

发表于 2009-7-17 15: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齐皇帝高洋墓是早年被盗了,因被盗不见尸骨的古墓众多,不足为奇。

& Q& p. e% _; L: `

疑冢从来不存在的,古代建一个陵墓已经是十分吃力的工程了,再建疑冢根本没能力负担。除非有重大的变化,才能废弃已经建好的陵墓。比如迁都前修建的陵墓,迁都后没办法归葬,只好废弃,这样的情况有山西北魏冯太后陵——因为迁都洛阳废弃、吉林高句丽长寿王陵——因为迁都平壤废弃。

# k! m* g/ a/ C* }: q# Y4 h

 

发表于 2009-8-5 1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文史功底都很深厚,认真拜读了……
发表于 2009-8-4 2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收藏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15: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oulei_001在2009-8-5 11:03:00的发言:
好文章,文史功底都很深厚,认真拜读了……
. X4 z0 K3 w9 h9 b# h# f

这篇文章的名字叫《遗落秋风的叹息》作者叫朱岩石,是重庆出版社出版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16 16:29 , Processed in 1.182976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