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94|回复: 18

[求助]关于药酒如何泡制的问题[含3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7-2 2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去年去西北考察,朋友送的养生药酒,材料有:蚂蚁、百合、红花、枸杞、海星、鹿茸、女贞子、白芍、海燕、雪莲花、灵芝、伸筋草、桑枝、鸡血藤、陈皮、路路通、红藤、蛇、白果

% X7 m6 N! [9 ^& x/ u


 

" L8 t& ]1 L9 X0 h3 V

[求助]关于药酒如何泡制的问题

[求助]关于药酒如何泡制的问题

[求助]关于药酒如何泡制的问题

[求助]关于药酒如何泡制的问题

& e+ W2 L5 ^8 `& f% ]) a, i

 

% s* X9 E' b+ @

想请教一下,什么酒合适泡这些药材?

3 L. U5 \" w' K/ t/ J: J; ? A8 l

什么体制的人适合喝这种酒?

% a6 A( H" `7 w% p5 A

 

[求助]关于药酒如何泡制的问题

[求助]关于药酒如何泡制的问题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7-3 08: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飞哥家的暖壶和文革茶杯不错嘛
 楼主| 发表于 2009-7-3 07: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羊杂,主要是这药保质期最多两年,已经过去一年了,实在是为了喝他而喝啊。
 楼主| 发表于 2009-7-3 0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羊杂碎在2009-7-3 8:39:00的发言:
飞哥家的暖壶和文革茶杯不错嘛
* f. r6 g: s4 Z

好眼力!

发表于 2009-7-3 1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罗丹曾经曰过:世界上不是缶不着东西,而是缺少发现。
发表于 2009-7-2 22: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咱不懂,只能转电视上的说法:1.药酒泡出药材的有效成分只有百分之十几,最好的办法是直接熬了吃。有的能下咽的还不指的是喝汤而是直接嚼了吃。2.没有万用药,只有对症下药,增减哪个很关键,即使是只是保健的也是如此,因为不知道你本身是补什么。
发表于 2009-7-3 1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虎狼之药,慎用呀
 楼主| 发表于 2009-7-3 1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龙泉在2009-7-3 11:22:00的发言:
虎狼之药,慎用呀
; H: v* \: A- b- \4 L

您能详细说说吗?

发表于 2009-7-3 15: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花、枸杞、海星、鹿茸、女贞子、鸡血藤、都是补阳的药吧?不是阳虚的人一般不用的好
 楼主| 发表于 2009-7-3 14: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跑题,说正格的。
发表于 2009-7-3 15: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体质的人不适合喝药酒?

请参考:什么体质的人不适合喝药酒?

$ g) v7 ]% d* {! m. e3 k* i+ F

 

7 X* ~2 V, n2 i

      药酒是选配适当中药,用适宜的白酒或者黄酒为溶媒,按一定的制作方法,浸渍出有效成分,通过沉淀、过滤、灭菌而制成澄明液体;或在酿酒过程中加入适宜的中药,经发酵酿造而成。最常见的如枸杞酒。很多人喜欢通过喝药酒来治病或养生,殊不知,药酒也是一种中成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饮用,如饮用不当,对身体反而有害。

3 I) k4 X: x8 R2 g( I7 _5 P

      最不适合喝药酒的体质:湿热质 

9 O! w6 M* ?$ E1 a5 N

      湿热质的表现: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脸上容易生粉刺,皮肤容易瘙痒。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里有异味,大便黏滞不爽,小便有发热感,尿色发黄,女性常带下色黄,男性阴囊总是潮湿多汗。脾气比较急躁。

$ i; ]2 @8 k6 \& [/ D r4 ]% K. m

       中医认为,白酒是热性的食物(药物),能够蕴湿产热,如果湿热质的人服用药酒,会使体内的湿热邪气更重,因此,湿热体质的人最好不要饮用药酒。

. f' B% T* n' Y5 h

 

" h, R3 T6 O) C" _$ A

      最适合喝药酒的体质:血瘀质 

" q9 x/ ^ n1 f; ~

      血瘀质的表现:面色偏暗,嘴唇颜色偏暗,舌下的静脉淤紫。皮肤比较粗糙,有时在不知不觉中会出现皮肤淤青。眼睛里的红丝很多,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容易烦躁、健忘,失眠。

& g+ R1 r- C9 D" h, X8 A" e4 @5 N

       白酒有行气活血的作用,血瘀体质的人服用,可以减少体内血液的瘀滞,对人体有益。

发表于 2009-7-3 14: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飞哥在2009-7-3 14:53:00的发言:
不要跑题,说正格的。

' A( _+ J2 X/ P对对对,不要跑题,请继续!
发表于 2009-7-3 15: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一下:  

4 @2 _. J3 W4 _) M

      喝补酒是中国民间最常见的进补方法。自古以来,药酒就被称为“百药之长”。啜一口气味醇正、芳香浓郁的药酒,既没有“良药苦口”的烦恼,又没有打针输液的痛苦,还可解馋过瘾,可谓一举多得。 泡药酒的酒也分寒热两种,白酒属热性,例如老白干、二锅头、茅台等,黄酒则属凉性,例如绍兴黄酒等。药材的药性也是寒热分明,例如属凉寒性的药有三黄(黄连、黄芩、黄柏)、灵芝、百合、贝母、龟板、鳖甲等,属温热性的药有附子、干姜、肉桂、人参、鹿茸、虎鞭等。

& U# O: [* @9 \4 B% v& R, }

      中医认为,阳热体质的人适合喝阴虚的酒,即凉性酒泡凉性药材,而阴虚体质的人则适合饮用阳热的酒,即热性酒泡热性药材,寒热和谐才能达到补养身体的目的。

发表于 2009-7-3 15: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参考一下:

; w& m3 O7 ]5 A& S

      用来泡药酒的白酒度数不宜过高。因为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有的易溶于水,有的易溶于酒,如果酒的度数过高,虽然可以增加酒精溶性成分的析出,但不利于水溶性成分的溶解。一般而言,泡药酒的白酒度数在50度左右最佳。因为50度左右的酒在浸泡过程中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杀灭中草药粘附的病菌以及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使之安全饮用。

发表于 2009-7-3 15: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再参考一下:

/ A2 V, ?/ f- J9 i$ n& y

    药酒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极广,家庭自备药酒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0 n( ]( ~3 t7 F& }. j# s, V9 [

    首先,用来泡药酒的白酒度数不宜过高。因为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有的易溶于水,有的易溶于酒,如果酒的度数过高,虽然可以增加酒精溶性成分的析出,但不利于水溶性成分的溶解。一般而言,泡药酒的白酒度数在40度左右最好。   

( f1 g$ }+ d/ I. X9 l

    其次,泡药酒时应将动植物药材分别浸泡,服用时再将泡好的药酒混合均匀。这是因为动物药材中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其药性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泡出来;而植物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能迅速溶解于水或酒精中。分开浸泡,便于掌握浸泡时间。

7 ^8 q k1 g) k# M7 T

    其三,泡药酒不宜用塑料制品,因为塑料制品中的有害物质容易溶解于酒里,对人体造成危害。最好用陶瓷或玻璃瓶子。同时,泡药酒还应尽量避免阳光照射或灼热逼烤。

4 l, i! h% E0 X# t+ {

    其四,服用药酒时,不宜加糖或冰糖,以免影响药效,最好加一点蜜糖,因为蜜糖性温和,加入药酒后不仅可以减少药酒对肠胃的刺激,还有利于保持和提高药效。

发表于 2009-7-3 14: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有不怕缶记的,露富。
发表于 2009-7-3 14: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飞哥家的暖壶我家也在用,有一个今年坏了,我母亲又买了个,新的用料比老的节省,样式一样。! c2 Q  I4 d; q; g4 D! Z. p
那样的杯子我也有,只是不用了,留作纪念。
 楼主| 发表于 2009-7-3 2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八爷!也谢谢龙泉和羊杂的关注。
发表于 2009-7-4 2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至善在2009-7-3 15:01:00的发言:
6 v6 r' b$ c$ X( V+ m

   

9 S8 i! M' s4 [. M) f* q( M

   首先,用来泡药酒的白酒度数不宜过高。因为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有的易溶于水,有的易溶于酒,如果酒的度数过高,虽然可以增加酒精溶性成分的析出,但不利于水溶性成分的溶解。一般而言,泡药酒的白酒度数在40度左右最好。   

. L' ~3 s3 u7 o

 

9 \! R @: Q& _( z9 N0 q" U

 

+ D# O; q0 q& s, t

学习,又长知识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6 17:12 , Processed in 1.160330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