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查看: 13272|回复: 4

徐苹芳老先生为郑希成画的西城区复兴门内察院胡同25号图画写的说明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2 12: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徐苹芳老先生为郑希成画的西城区复兴门内察院胡同25号图画写的说明文

徐苹芳老先生为郑希成画的西城区复兴门内察院胡同25号图画写的说明文

; G7 c3 B( P1 l6 u! u9 x* m

郑希成画的《京城民居宅院》书中察院胡同25号,年已八十高龄的徐苹芳老先生,作为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原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图画撰写了说明文,

, M1 m7 K/ ~3 J2 V7 [

宽敞外院有豪情 · 西城区复兴门内察院胡同25号

4 J+ c# {, ~, ^

一般的四合院,大门与二门之间是紧凑扁长的小院。而此院不同,第一进院是一片宽广的平地,宽敞之院没有了压抑感,还可产生豪情,使人有舒畅的感觉,似乎四合院从封建等级制度的桎梏下走了出来。
此院进大门为外院,二门内才是住宅。进内院后,有正厅与东西厢房,正厅三大间,与五间北房之间有穿廊相连,平面构成“工”字形。这种“工”字形的平面建筑是自宋元时期寺庙、官廨和府邸中最流行的平面建筑。明代以后多省去了穿廊变成加厢房的四合院。北京城民居很少见到带穿廊的“工”字形平面建筑,但是在一些大的衙署府邸中还有存留(见《加摹乾隆京城全图》)。
此院可以说是北京民居中保留穿廊的孤例。
                                                                                                             ——徐苹芳

发表于 2009-6-22 15: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有的工字建筑还很经典。
发表于 2009-6-22 15: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北京宅院中保留穿廊的例子不止这一例,育群胡同、干面胡同等现在还有实物。
发表于 2009-6-23 23: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工字形布局我觉得不理想

% |4 D- W, n& H3 O H

 

( Q, P* u5 u0 M$ {+ N" J

穿堂的廊子太长了 后房由于穿堂的存在 失去正面形象

. b6 f3 q3 |* |( u) W

 

4 d! `8 ]5 s' f# U* f p' _

从增加室内面积和组合的角度 前后房应该靠近点 穿堂短而封闭 类似养心殿和后殿 毓庆宫和后殿那样的布局 内部空间分割复杂 好似迷宫一样 那多有情趣啊

+ C; n2 X+ U, W; E9 a

 

. z- l- G% `9 E) x# Q

武英殿和文华殿也是如此 我看书上复原的金元时期的工字殿 都是这样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1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徐苹芳老先生为保护老北京的文化遗产作出杰出贡献,老先生一路走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21 15:25 , Processed in 0.155479 second(s), 20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