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苹芳老先生为郑希成画的西城区复兴门内察院胡同25号图画写的说明文
; G7 c3 B( P1 l6 u! u9 x* m
郑希成画的《京城民居宅院》书中察院胡同25号,年已八十高龄的徐苹芳老先生,作为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原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为图画撰写了说明文,
, M1 m7 K/ ~3 J2 V7 [宽敞外院有豪情 · 西城区复兴门内察院胡同25号 4 J+ c# {, ~, ^
一般的四合院,大门与二门之间是紧凑扁长的小院。而此院不同,第一进院是一片宽广的平地,宽敞之院没有了压抑感,还可产生豪情,使人有舒畅的感觉,似乎四合院从封建等级制度的桎梏下走了出来。 此院进大门为外院,二门内才是住宅。进内院后,有正厅与东西厢房,正厅三大间,与五间北房之间有穿廊相连,平面构成“工”字形。这种“工”字形的平面建筑是自宋元时期寺庙、官廨和府邸中最流行的平面建筑。明代以后多省去了穿廊变成加厢房的四合院。北京城民居很少见到带穿廊的“工”字形平面建筑,但是在一些大的衙署府邸中还有存留(见《加摹乾隆京城全图》)。 此院可以说是北京民居中保留穿廊的孤例。 ——徐苹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