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公(?—前197年),中国秦末汉初时期沛县丰邑(今中国江苏省沛县)人,是汉朝建立者刘邦的父亲。
" J( q& p6 x9 }$ h8 r
. d8 o2 }+ g3 s/ I8 Y' ?) k 生平
& E3 g% w' C: z3 i6 ]9 R
# o5 O6 r- e5 w' O% ^
刘太公于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前,一直居于沛县。前206年,楚汉相争起,沛县为西楚控制,刘邦派人迎接太公,但为项羽派兵所阻。前205年,汉军先是攻陷西楚都城彭城(今中国江苏省铜山县),之后楚军反攻,汉军大败,太公遂与刘邦之妻吕雉一同被楚军所擒,被西楚当做人质。
) X/ O% k, H4 i: Y9 ^
0 [ B _/ E' z$ `) }9 \6 z) o 前203年,楚汉持续对峙,项羽把太公放到一个很高的砧板上面,威胁刘邦若不投降就煮了太公,未料刘邦回答:“我和你一起接受楚怀王的命令,结拜为兄弟,我老爸就是你老爸;你真的要煮你老爸,也分我一碗汤吧!”(原文:吾与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项羽大怒,本来就要把太公杀掉,因项伯的劝阻,太公始能幸免。同年后不久,形势于楚军渐渐不利,项羽就把太公与吕雉送还刘邦,以换取楚汉以鸿沟为界。
T8 g$ K9 J% y% V q5 @% x9 `; N- f! J, E
刘邦灭楚称帝后,本来五天朝见太公一次,好像平常人家父子间的礼节一般。但后来管家告诉太公:天无二日,太公虽贵为皇帝之父,实为人臣,不能让皇帝对他拜见。后来刘邦再来看拜见,太公拿著扫帚在门口恭敬相迎,刘邦大惊,知道原因后就尊太公为太上皇。太公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未曾为人君后来成为太上皇者,也是第一位在世就被尊为太上皇的人。
" y7 c) }4 N- s! ?5 h
+ j: N% ~1 o8 i9 E) O. _ 前197年,太公在栎阳宫去世,后来葬于万年(今中国陕西省临潼区北)。
0 A) D C0 ^+ x# l: K, C- {" R! f9 w7 D) R8 O# U2 u8 ~5 B2 H' h
有关其名
. G& W$ U, D4 P. r$ `; w( B; W4 ~( ~9 D* `
史载太公之妻名为刘媪,按“太公”与“媪”分别是对男性及女性老人的尊称,应非刘太公及其妻之本名,有文献认为刘太公本名为刘煓,字执嘉;或是记载其本名即为刘执嘉,然皆非出于正史。亦有文献称其妻刘媪本名为“王含始”,其父名刘仁,都未必可尽信。
) q @2 e8 Q T% T z
; m% P$ q( }: L+ t* t
同样地,史书载太公有四子,分别为刘伯、刘仲、刘季、刘交,刘伯早亡,刘仲一名刘喜,刘季则是刘邦,这是后来发达了才取的名字。而伯、仲、季只是排行,可能如同“太公”、“媪”只是一种称谓而已。所以,刘太公就是刘老先生,刘媪是刘老太太,刘伯、刘仲、刘季则分别是刘老大、刘老二、刘老三(或老四)之意。刘邦一族出身微贱,太公等人要不是没有正式的名字,再不然就是因本名鄙陋而不传。
3 L! r4 A2 _8 d7 r; P1 e: u3 H9 T: e7 i% m3 Y9 {
有此一说
# h. b' @+ D! g+ S. o
0 o5 {0 i5 d+ f* B: Y 正史有关太公于刘邦发迹前和被尊为太上皇之后的记载极缺乏,晋代小说式文献《西京杂记》有则故事说道太公当上太上皇以后移居长安深宫一直闷闷不乐。刘邦询问的结果才知道太公“以平生所好皆屠贩少年。酤酒卖余。斗鸡蹴踘。以此为欢。今皆无此。故以不乐。高祖乃作新丰(新丰城),移诸故人实之,太上皇乃悦。”
* q7 y7 z% R& C
2 r( A3 Q# z. k' L. x' Z
这则故事不出于正史,应该只是晋人所想像的逸事,因为在正史《史记·高祖本纪》曾记载有次刘邦帮太公祝寿,刘邦对太公说:“老爸你以前常说我无赖,不事生产,不如二哥。现在我的事业和二哥比起来哪个大?”(原文: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太公还知道教训儿子,可见他本人不见得如刘邦发迹前一样游手好闲,但只就生活背景而言,对于刘氏一家的描述可能和真实性相去不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