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43|回复: 10

关于满族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4-17 1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满语就没人讲了?名字也改汉名了。?是因为清朝败了家,满族人不能高高在上了,自己不想让其他民族瞧不上,不敢说自己是旗人了,所以都改说汉语了,改汉名了。北京的满族说汉语可以理解,那么东北的满族怎么也没有了民族的传承了?那里不是龙兴之地吗?听说会说满语的人没多少了,那么国家是如何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呢关于满族的?还有听说东北的几个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和满族语言相同的是吗?谢谢指教。。。。。。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4-17 17: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满族在辛亥革命遭到大量屠杀以后,又连遭劫难,不让受教育,找工作也要政府特批等等,所以只能改汉姓、改民族,这些东西在一般历史书里面是不会写的。

5 Q, ~4 C6 |5 i! \ [- C/ E5 d

 

+ a& ^4 K5 }% d8 i ^3 I0 H A

有时间可以到“吉祥满族网”去看看,有些东西还是值得参考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4-18 16: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C4 T. {: E* E- k/ ^

 

发表于 2009-5-17 18: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9 c% X; W7 M2 j, a

 

4 k) L w7 |$ ]

八旗是旗民一体的军队组织,旗人不会干别的不是因为懒,而是《大清律》规定旗人不得务农经商,最多出城四十里,要是去趟香山、八大处,当天还必须回来,所谓那点铁杆庄稼也是少的可怜,到最后糊口都成了问题。所以旗人大多往文化、艺术方面发展,从某种方面说这种生活削弱了马背民族的战斗力,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国家就是这么规定的。

* j5 @: {5 ?( P: o8 R" T+ j

 

/ j- k; Z1 e, @3 C5 f. t

假设旗人没有管制,旗人跟满官一勾结,各行各业都是满人把持着,连内廷供奉都是满人自己的,这样一来旗人生活也好了,宫里吃着用着也放心,可是其他民族的还有法活吗?

! Q# b# C7 B) d' P2 `

 

8 ^$ E4 h( v8 Z/ V& P

 

发表于 2009-5-18 1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羊油麻豆腐在2009-5-17 18:40:00的发言:
, i/ {5 X( w! F, P& j- Y S

 

7 D7 J: I; ]! p6 g

 

) `/ g# C+ L/ d

八旗是旗民一体的军队组织,旗人不会干别的不是因为懒,而是《大清律》规定旗人不得务农经商,最多出城四十里,要是去趟香山、八大处,当天还必须回来,所谓那点铁杆庄稼也是少的可怜,到最后糊口都成了问题。所以旗人大多往文化、艺术方面发展,从某种方面说这种生活削弱了马背民族的战斗力,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国家就是这么规定的。

0 c. G' S# W' \/ m) }9 F% y

 

: D4 ~, x1 p2 `" Z, I0 H% L6 q3 g

假设旗人没有管制,旗人跟满官一勾结,各行各业都是满人把持着,连内廷供奉都是满人自己的,这样一来旗人生活也好了,宫里吃着用着也放心,可是其他民族的还有法活吗?

7 L! B; A k) D2 a# g0 T7 l- O

 

( e; v" h. F9 {2 ]! @

 

1 c) ?+ H4 @) S B& B

说的对!

& b0 u+ O! }4 F4 I

过去不让满人经商,满族人民聪明智慧勤劳勇敢。是马背上的民族。大碗喝酒不耍奸。为人友善,不欺负人。

发表于 2009-5-15 2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是口语,满族与汉族同化了,说的人少;二是书面语,八旗子弟不善学习,文字也逐渐不会写了。

: e: L5 q5 s% Y

据清会典记载,“雍正七年议准,满洲蒙古,每参领下各设学舍一所,十二岁以上幼丁均准入学,”是为八旗义学。“顺治元年定,八旗各择官房一所,建为学舍,以教八旗子学。”是为八旗官学。然而旗人养尊处优,好逸恶劳。老舍在文章中写道:“在辛亥革命以前,满蒙旗人当兵吃粮为主要出路,往往是一人当兵,全家都吃那一份钱粮,生活很困难。赶到辛亥革命以后,旗兵钱粮停发,生活可就更困难了。骑兵只会骑马射箭,不会种地,没有手艺,钱粮一停,马上挨饿。他们的子弟呢,只有少数念过书,又不善于劳动,只有做一些小生意,往往连自己也养不活。”

& C4 C/ _+ s3 v" I

 

发表于 2009-6-24 1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来说去,还是'体制'的问题...任何事情都有利弊福祸, 旗人当初吃皇粮,铁饭碗,一来二去的就'慵懒'了, 搁谁都一样, 舒坦宽心的日子谁还会'想'别的.......还有就是'汉化'(这个太厉害了,无形的网)....蒙古大元虽然统治华夏90余年, 但民族文化和文字仍然保持传承至今, 为什么???
发表于 2009-7-1 18: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cathayer在2009-6-24 10:00:00的发言:
说来说去,还是'体制'的问题...任何事情都有利弊福祸, 旗人当初吃皇粮,铁饭碗,一来二去的就'慵懒'了, 搁谁都一样, 舒坦宽心的日子谁还会'想'别的.......还有就是'汉化'(这个太厉害了,无形的网)....蒙古大元虽然统治华夏90余年, 但民族文化和文字仍然保持传承至今, 为什么???
6 t$ w4 v. L: @ l* l- p

蒙古人在元朝 只有少数官僚贵族骑在各族人民头上 广大蒙古人民还是继续给蒙古贵族当牛马 生活在草原 文化不变

4 D1 [6 W7 ` I% _

旗人不一样 入关后 圈地 分地 都成了地主阶级 所以不允许再去经商做工 只能吃铁杆庄稼 给皇上卖命一条路

* X0 }% _6 b! C" y% A

因此 都住进了城里 跟汉人一起 当然被汉化

发表于 2009-8-3 01: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12-29 2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12-28 17: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面多少心酸是不想为外人道的,不谈也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6 14:16 , Processed in 1.19335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