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731|回复: 13

请斑马上些最新的正觉寺和长春园宫门的照片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4-2 1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久没从那里过了,有没有新的照片叫大家一睹为快?谢谢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 16: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在2009-4-2 14:19:00的发言:
: Q: U# R# M0 w6 Y

 

/ [* x6 [* O3 n! |

公开出版的,买一本看看就是了.

0 V+ a) G' g# O& v5 A

书名是什么?

发表于 2009-4-2 17: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Z, t1 T( ]" I8 T5 \" N' O# |- O3 b/ f6 [& {. z1 v+ ~1 l( }- d( t, w! i4 M+ u; ]" \ s: e" x8 w5 z5 X7 {$ ~3 N, _- ]4 i9 A* n( D+ q# T9 v6 Z! g1 l" F3 C" a1 y5 P/ h! \ Y6 F2 r1 u0 g8 [) _0 z. s7 z0 J4 @/ Z8 C0 {$ r3 ~7 U4 Q) G( C
【作  者】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编著 [同作者作品]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书 号】 9787030238252
【上架时间】 2009-3-20
【出版日期】 2009 年1月 【开 本】 16开     【版 次】1
0 ^8 W) M8 G. o+ Y , C4 v# |" ]* E2 n+ A e f. G4 S3 A3 } V- x) V" G' A3 l2 b5 E) {- ^: r, J6 O, l/ L- N+ W8 e: N8 H S3 m0 z" }3 f0 N
【所属分类】 历史 > 文物/考古
5 l1 D8 O4 U7 f6 ?
7 m/ b( p6 C$ \0 }6 t
6 p( | Y$ E) i& a
: {: x% R- ?& [- Z0 x9 P% a; S n4 ]
9 `' D: F8 i! M8 v, I& `1 r) ] ( [4 F$ T- ?! b$ A |' {
A2 ?9 @" n- i
0 [$ x& i1 B1 S6 ?6 |& r

【内容简介】

长春园是清代的大型皇家园林“圆明三园”之一,经过战争后变为一处废墟遗址。2001-2004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分三次对长春园遗址的宫门区及澹怀堂遗址进行考古勘探和发掘,并将全部工作成果汇集成本书。书中重点对发掘的建筑遗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对出土遗物也做了分类介绍。此次发掘通过遗迹再现,充分证明了长春园宫门区的建筑格局框架与建园时的设计思路完全一致,同时也为现存的遗址形势图补充了一些新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价值。
  本书适合从事考古、古建筑、历史等专业的研究人员及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参考阅读。
" C) t7 s7 H) R3 l4 Q
/ e3 C# ~2 ~8 n" U/ X# j
8 v: ~9 A( I5 B) t% W

【目录信息】

绪论
第一章 遗址概况与发掘经过
第一节 关于长春园的修建
第二节 历史上长春园宫门区的建筑布局
第三节 遗址发掘前的现状
第四节 发掘经过
第二章 分区、布方与地层堆积
第一节 分区和布方
一、分区
二、布方
第二节 地层堆积
第三章 建筑遗迹
第一节 南区
一、宫门遗迹
二、宫墙及附属建筑遗迹
三、广场上的建筑遗迹
第二节 北区
一、牌楼门及附属建筑遗迹
二、澹怀堂庭院遗迹
<< 查看详细目录 : d% _4 w- m/ K" I1 o
- @, s! e% p. k) u5 {6 x
% ]+ U. ~8 b: B d

【书摘】

第一章 遗址概况与发掘经过
圆明园是中国清代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帝王,用了一百五十余年时间不断精心修造和扩建的大型皇家园林,曾被欧洲人誉为“万园之园”和“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该园共由三园组成,即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故亦称圆明三园。1860年10月,圆明三园均遭英法联军疯狂劫掠,并纵火焚毁,后来变成一片废墟。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做好该遗址的保护工作,北京市海淀区政府成立了圆明园管理处。1988年,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圆明园遗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海淀镇西苑村,南连燕园(北京大学),东南接清华园(清华大学),西南为清漪园(颐和园),北邻清河、北五环公路和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图一)。
本报告将全面介绍200l~2004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圆明园考古队在长春园宫门区遗址进行有计划的科学发掘所获得的全部考古资料。
  第一节 关于长春园的修建
长春园是清朝乾隆皇帝为自己优游享乐而特意修造的一座御园,位于“圆明园东,本圆明园东垣外隙地,旧名水磨村”。占地约70公顷,相当于圆明三园总面积的1/5,平面形状呈方形,边长为800余米,内有古典园林建筑群组十余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人造山水园。北部还另辟一区仿欧式风格的宫苑建筑,俗称西洋楼景区(图二)。
发表于 2009-4-2 17: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 n9 j' }$ v1 `3 D' H

0 m0 d; G: Z. G, g/ i& j) w, }# f2 o/ V Y! B" o+ @# G& Y! ~7 F: _! [( T8 f! ^4 ^! ?, r7 w0 V9 a& p4 j, U1 J n5 D9 Z, D# i; l8 b7 V/ l2 q/ Y, u+ O& v+ v2 e# q+ p- ]$ _1 R1 B, m7 o$ D& Y$ a+ W4 L, G& ~- D& t5 |- [! V
【作  者】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编著 [同作者作品]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书 号】 9787030238252
【上架时间】 2009-3-20
【出版日期】 2009 年1月 【开 本】 16开     【版 次】1
; w1 G# Q" \) ?6 C. V% G 1 z. ]( ^. D4 k2 m& }- A. |$ g O/ W* B0 G4 c2 V) M, p" b1 Q& Z6 |2 {8 w3 B) H# F+ S/ {! \' D H. Y1 n9 M
【所属分类】 历史 > 文物/考古

6 E; p/ C7 I4 O( z8 D+ L/ A' ^* w

【内容简介】

长春园是清代的大型皇家园林“圆明三园”之一,经过战争后变为一处废墟遗址。2001-2004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分三次对长春园遗址的宫门区及澹怀堂遗址进行考古勘探和发掘,并将全部工作成果汇集成本书。书中重点对发掘的建筑遗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对出土遗物也做了分类介绍。此次发掘通过遗迹再现,充分证明了长春园宫门区的建筑格局框架与建园时的设计思路完全一致,同时也为现存的遗址形势图补充了一些新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价值。
  本书适合从事考古、古建筑、历史等专业的研究人员及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参考阅读。
/ M7 ~* L: F1 E+ t; L3 b
: C! _2 u- a% U
0 O8 A) C3 l0 s& N7 Z

【目录信息】

绪论
第一章 遗址概况与发掘经过
第一节 关于长春园的修建
第二节 历史上长春园宫门区的建筑布局
第三节 遗址发掘前的现状
第四节 发掘经过
第二章 分区、布方与地层堆积
第一节 分区和布方
一、分区
二、布方
第二节 地层堆积
第三章 建筑遗迹
第一节 南区
一、宫门遗迹
二、宫墙及附属建筑遗迹
三、广场上的建筑遗迹
第二节 北区
一、牌楼门及附属建筑遗迹
二、澹怀堂庭院遗迹
<< 查看详细目录 , q; S6 y; D; a3 J/ x
7 b6 O* Z7 _. a0 G0 {3 C
?# X) H! ~1 z" @9 ]% ^- k+ V4 W9 }& J

【书摘】

第一章 遗址概况与发掘经过
圆明园是中国清代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帝王,用了一百五十余年时间不断精心修造和扩建的大型皇家园林,曾被欧洲人誉为“万园之园”和“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该园共由三园组成,即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故亦称圆明三园。1860年10月,圆明三园均遭英法联军疯狂劫掠,并纵火焚毁,后来变成一片废墟。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做好该遗址的保护工作,北京市海淀区政府成立了圆明园管理处。1988年,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圆明园遗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海淀镇西苑村,南连燕园(北京大学),东南接清华园(清华大学),西南为清漪园(颐和园),北邻清河、北五环公路和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图一)。
本报告将全面介绍200l~2004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圆明园考古队在长春园宫门区遗址进行有计划的科学发掘所获得的全部考古资料。
  第一节 关于长春园的修建
长春园是清朝乾隆皇帝为自己优游享乐而特意修造的一座御园,位于“圆明园东,本圆明园东垣外隙地,旧名水磨村”。占地约70公顷,相当于圆明三园总面积的1/5,平面形状呈方形,边长为800余米,内有古典园林建筑群组十余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人造山水园。北部还另辟一区仿欧式风格的宫苑建筑,俗称西洋楼景区(图二)。
发表于 2009-4-2 1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拍,工程这块我不是很关心,不过长春园宫门的挖掘报告出来了.

发表于 2009-4-2 14: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客人在2009-4-2 14:11:00的发言:
( C8 q' `, r0 \1 u

报告有什么可以公开的吗?

! x: C# a$ Z5 V$ y( \8 t

 

4 P$ Z! s, c5 S" z6 h5 a& C! a6 e

公开出版的,买一本看看就是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4-2 14: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在2009-4-2 11:28:00的发言:
) I$ _, u- ]5 V/ a8 ~4 F

没拍,工程这块我不是很关心,不过长春园宫门的挖掘报告出来了.

+ p& o9 f0 G! h: B" p

报告有什么可以公开的吗?

发表于 2009-10-6 0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 {# U3 b% W0 b: {! j

我最后一次拍长春园宫门在8月份,距离竣工所差不多,

/ v; t: f% Y+ E' x+ k: U

 

0 E3 Y! t4 x& H& Z- F

你可以过来看看,

! y+ V: s( W3 S2 }$ d8 V% ^# l

 

( L# z: L' P6 Q3 k! v8 I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97a23a0100fje5.html

0 Z2 w3 s" A' c1 d' e& O2 G

 

2 k: Q3 C6 T/ ]- |- N+ B9 {- @

但我并不知道,牌楼门最终有没有被复建,因为去过几次,一点复建的迹象都没有,而公开的效果图上,可是有的,

发表于 2009-10-6 0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咱们还是自己去吧.
发表于 2009-10-6 0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09-10-6 0:29:00的发言:
咱们还是自己去吧.
) r$ }9 K+ s2 w, v7 D( K, T

 

5 A* [+ j# P" E

你一直没去?

发表于 2009-10-11 0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看看,几点?
发表于 2009-10-11 0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峡两岸节目
发表于 2009-10-11 0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晚上(10月11日)CCTV4,有圆明园文物的专题讨论。
发表于 2009-10-11 16: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CCTV-4 20:30,海峡两岸节目,关于圆明园流散文物送台北故宫博物馆的讨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5 18:53 , Processed in 1.146814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