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亲王园寝院内现作《清代皇子教育展》.
1 }3 ?" g" k7 l" ]9 n门票: 10元.
7 @ l9 x& n% s7 j) ] 先在门外拍一张院内的享殿: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九)
# ^$ X+ M" L& z" n! }前院正中享殿一座,单檐歇山顶,绿琉璃瓦顶,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三硒斗拱。
' I$ {# p5 t0 z殿前有月台,月台前有四级踏跺,两侧无抄手踏跺。
; a W( W* |8 q: \& W [5 S可以清楚地看到: ( T; U, v3 q. y6 J
面阔墙覆着绿琉璃瓦顶。 w/ ^- _ Z# }3 [
四围的院墙覆着布瓦顶。
: _# k5 d' }1 R* Z0 T我没买门票,转贴4张图片大家看看。
4 O3 y$ ^8 u- H 享殿后园寝门三座,中门有门楼,两旁为随墙角门: # ]2 C( Z s8 @) L; a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九)
% n9 Q+ p9 J. b P2 Z1 g
* J3 ]8 @, n- a! E+ F7 n可以清楚地看到:
; g; y! E( f" g' O7 M' c面阔墙覆着绿琉璃瓦顶。
I2 _0 Z! I' Z( L1 Z( w 后院有三座微微隆起的土包,即封土。
& ~9 E# N' E4 I6 `三座土包东西排列,中间的靠后,封土下面就是地宫,均早年被盗。
/ M. c. D/ X9 @4 r4 d: x: _9 L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九)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九)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九)
$ c; p& t* G' ?* E( v& X
4 U5 I6 Q+ {1 K+ H6 Q& o1993年至1996年,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对端亲王园寝进行了全面的修缮。 / J& M& _* {+ }8 }) P3 a
其中1994年7月20日经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对中间的端亲王墓进行了发掘清理。 9 o3 l% G0 w( {- V: s
地宫的情况大致如下: ( Y- ] Y: G l$ }
有石门一道,两扇门向外开。
' O M7 S# E' \, \' U) N$ ~每扇石门面宽94.5厘米,高182厘米,厚26厘米。
& S q& T. B( f: `" ?+ ^4 v石门外191厘米远处有一道挡券墙,城砖成砌。 + G! r+ S7 P7 U8 t
墙面阔197厘米,高187厘米,厚98厘米。 ' a, N+ ^7 P/ e7 j
在石门至挡券墙之间的地上有被倒出的骨灰一堆。
4 C& s" D: X/ G$ A同时发现石门上有一个铁锲子。
& ^/ \, r: C- `& ~据分析,门是向外开的,门关上后,自然不能再用自来石支顶,很有可能这个铁锲子是用来固定石门的。
8 w4 j8 C" Z2 O [1 _9 {) @如果事实确实是这样的话,就应该有两个铁锲子。另一个可能早年遗失。 9 U3 g$ e# j. L) k
门内墓室面阔160厘米,进深176厘米,高177厘米。
9 a2 Y: h( a! Z t q2 s四壁及顶部皆用条石成砌,无任何装饰浮雕。
+ d8 ~" S5 ^7 U& x: C靠北墙有一座长方形的石须弥座。
8 s# ?; _* o+ R' t: l此为宝床,面阔81厘米,进深96.5厘米,高35.5厘米。
* l; B+ e* l1 l0 q7 {& }' P( @座的上面有一个圆形槽,据分析,此槽是放置骨灰坛用的。
% A9 N3 d3 I6 @# W5 d槽内正中为金井,金井口直径为9厘米。 5 A' M; g2 Q' w, |! E
骨灰坛早年被盗走,骨灰被倒在石门外。 + c7 ^: N/ _% D; A
由于地宫早年被盗,没有发现随葬品。 : V, Y" k# c( ^( f; I% g
据分析,早殇皇子一般殉葬品很少甚至没有。
. L4 g1 H: ~6 w9 u ^/ J另外两位皇子的地宫没有发掘清理,内部情况不详。
& F2 x- |* I' d. R: b据推测,其规制,葬式,现状应该与端亲王墓相似。 2 T, X: U" n. A+ M( E
目前这还只是一种推断。
4 `$ O( @; @" W2 Y$ h端亲王墓地宫发掘清理后,没有开放。
6 i, ~2 _* W& j8 }0 t0 i为了保护地宫,在地宫口外设置了木罩实施封闭保护。
3 _" z/ ?$ j7 I7 b6 j$ _端亲王园寝始建于清雍正十三年年底,完工于乾隆二年年底。 1 s+ B U- c7 q" o9 L9 P4 g
端亲王入葬后,每年中元,岁暮致祭。
& ~, [4 j2 W4 V J4 x t1 [& B端亲王园寝仍然存在三个不解之迷:
7 P# u, h- \ \: X( O7 S一 规制不伦不类。 / n- y7 }4 H+ S+ _! o# S
按照《大清会典》记载,和硕亲王园寝,设立享堂五间,碑亭一座。
8 e3 C8 ^6 y0 I% c: S6 C为什么和硕端亲王园寝只有三间享堂,无碑亭呢?
8 w) v. s3 q4 {: H$ v二 丧制不伦不类。 : R5 t; D: u; G3 k: [: y
火化本是满族旧俗,从关外一直沿用到顺治末年。
2 h; b) _/ Q& c' ?- v9 e康熙初年改火葬为土葬,死于康熙十三年的孝诚仁皇后就是土葬,以后沿袭不替。
0 ~; o$ U; { X3 I就连早殇的皇子也皆备朱式小棺盛殓土葬。
5 s4 { k3 F9 h3 L8 M/ O" V+ g5 F为什么死于康熙四十三年的端亲王弘晖却是火化呢?
* S/ e7 s9 k C% f弘昐,福宜是不是也是火葬呢? . g3 E! | f# l
怀亲王福惠的怀亲王园寝由于在1933年被当时的东北军骑兵二师的十多人盗发,葬式不明。
) ~6 i' G$ C+ ~0 n. Y6 {他是不是也被火化了呢? ) p* v1 x2 W/ i" V
这与康熙十三年后推行的土葬政策不是矛盾了么?
# r2 }8 v/ n) t1 v6 i6 w6 c/ r! Y三 端亲王园寝,阿哥园寝和怀亲王园寝是同时营建的。 , \8 x: G6 j# H% J) \
他们都是雍正皇帝的皇子,然而墓穴地面上的处理却是三样。 8 a! s. t$ B7 j& M! v( y9 E1 O
端亲王园寝里是三座微微隆起的土包。 ) i/ {/ c+ j+ E
怀亲王园寝里没有封土。
/ B( f7 d5 t9 X/ `而阿哥园寝却是等级较高的宝顶月台。 # a- Q& f/ J2 t
厚此而薄彼,这又是为什么呢?
2 x1 B* c8 V$ K2 J/ @ 雍正帝共有十个儿子 。
8 a/ Y# }0 c- b4 D: o四子弘历是乾隆帝,葬清东陵裕陵。 3 |5 Y# D; k7 Y/ @& \0 h$ h
五子和恭亲王弘昼葬密云县城西北二十余里凤山之侧,灵山之前。 % v2 z& y1 |& |4 M z6 O
六子果恭郡王弘瞻葬河北易县梁各庄镇岭东村,称多罗果恭郡王园寝,
2 u% |$ m3 e( x6 p$ d- f8 ^/ B长子端亲王弘晖,皇子弘昐,皇子福宜葬端亲王园寝。 4 v; k6 S9 |% {) c% X
八子怀亲王福惠葬怀亲王园寝。 ' p2 [0 _7 M. p
三子弘时葬阿哥园寝。
8 o& } o6 P f+ ?+ S二子弘昀.康熙三十九年八月生,康熙四十九年殇。11岁。不知葬所。 - P! ^6 m! F0 G9 p2 m0 g# h
皇子福沛.雍正元年五月生,旋殇。不知葬所。
1 I- Y! q' u" I* C" Y( ~9 ~) |.........
3 N/ x% S. Y6 i怀亲王园寝位于昌陵附近的太平峪村,占地O.4公顷,内葬世宗第八子福惠。 " K( y+ x3 f7 l1 l
怀亲王园寝始建于雍正十三年底,于乾隆三年底建成。 8 i; \: \6 W8 ?9 S9 k0 n* T: a
怀亲王园寝坐北朝南。 0 E6 v" A; e( y2 L
大门一座,单檐歇山顶,绿琉璃瓦盖顶,面阔三间,一斗二升夹麻叶头斗拱,门前连三四级踏跺。 , m1 L! B, `( L5 |5 D2 H* q! B: L$ R
大门前为月台,月台前为砖樯礤,两侧无抄手踏跺。
, E2 ?! W; o( U0 _1 |) O" m& v享堂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绿琉璃瓦顶,三硒斗拱。
% Y1 N4 I9 b4 X+ ~4 n) |享殿前为月台,月台前为四级踏跺。享堂后有园寝门三座,中门有门楼、月台,两脚门为随墙门。
- F* ^/ L9 J9 l: U7 M0 Z% n门前踏跺均为四级。院内无宝顶,也无隆起的土丘,但能看到夯土和条石。 ( q2 Z# w3 v( m1 s! m# H3 w
围墙墙顶为绿琉璃瓦。 ; ?9 X9 D/ A. E o
怀亲王园寝前后两进院落,平面呈前方后圆。
5 \! Q2 v7 Y$ K3 s3 ~* u& L1 B福惠雍正六年九月初九殇,以亲王之礼殡葬于北京东直门外。 ; N7 X3 s# Z9 d6 v" V) C+ V5 c
雍正十三年十一月十三日,乾隆追赠为怀亲王。 ' s+ k: q' ?- u$ O2 |" Z5 k
怀亲王金棺用楠木做成,内衬五层,漆饰十五次。 + V2 Q* H5 E6 T- f3 O0 P
乾隆三年十月二十六日金棺从东直门外奉移西陵,十一月初五日葬于园寝。 1 s- A y* P8 R3 |$ \; ]5 B
怀亲王亦是火化,遵从康熙年间所定的早殇皇子不封不树的规定。
" r+ q7 T3 K2 d! s! `' n0 \- b 端亲王火化后将骨灰装于瓷罐埋之,地面不建宝顶。 * A2 Q b1 i8 M! Z3 _1 j: d6 ]
虽然这两座王爷园寝历经二百六十余年的风雨剥蚀,但从现状来看,仍保存了昔日的风貌。
5 g8 J/ t* H5 l8 M& ?. o) t我没有搜到怀亲王园寝的相关图片。
1 H! ]+ e+ ^! M1 S. X. Y 接着叙述阿哥园寝游记。 / r+ S& T- F# g- @5 m3 e
! }& Z. f# R3 u" T
; r" w6 G* u4 w' G9 S, J
8 y) L- F; A* E5 v$ f 0 n( H9 ]$ U7 ]. V6 E6 R; r
据《清史稿》记载,雍正帝共有十个儿子 : 5 ^# U A& U+ x9 C& f& l
...... - |4 c% y% }5 _: C7 A0 [. o2 p
齐妃李氏生弘昐,弘昀,弘时 .
& L! V$ h6 H& @! p 弘昐.康熙三十六年六月生,康熙三十八年二月殇。3岁。
1 E% k U; d0 N" Y% Y 弘昀.康熙三十九年八月生,康熙四十九年殇。11岁。皇二子. : i/ V% P& B( D8 n
弘时.康熙四十三年二月生,雍正五年八月六日死。24岁。皇三子. + s8 E. ]8 f" @
接着叙述阿哥园寝游记。
3 {+ L, T2 X' l; y$ P2 ~4 Y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九)
6 R+ q$ j$ k5 d, C* }6 G4 i& Q
07:20 .我来到阿哥园寝。
: v U) F2 ^! o1 ^8 g& M: h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九)
% }8 T+ V- T! u: @- ~; ~ 端亲王园寝西侧十数步,是一座阿哥园寝,里面埋葬着雍正皇帝的第三子弘时及其儿子永坤: # ]6 q% h) ^ x9 Y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九)
^7 y) K8 Y4 i/ _
/ I+ g$ h( V5 W弘时,世宗第三子。 + K' O$ ^$ l$ n. a5 g: X# X S
康熙四十三年甲申二月十三日子时生。
# K. k# G) q$ ]弘时母齐妃李氏,知府李文辉之女。
0 e8 A0 \3 q* z9 Z' D胤禛即位后,弘时虽已娶妻生子,但并未分府别居,而是在宫中居住。 0 H) I6 x! Y- v4 j0 z1 `# y
并且时有出府办差之例。
) l) ^6 M R7 z* u6 M雍正元年冬,雍正特择安庆府教授王懋竑为三阿哥的老师,期其有所长进,为乃父合格之子。 6 P$ V3 K4 v, {8 f" s9 Q
但此后事与愿违,雍正三年将弘时逐出宫廷,令为允禩之子。 " n4 r& M; _6 x0 z
四年二月十八日撤其黄带(即逐出宗室),交与允祹(康熙十二子,自幼为苏麻喇姑抚养,即追补钱粮时当街卖家当的那位皇子。),令其约束养赡。
+ z3 s+ |9 ?+ w' ~6 R4 ^雍正五年丁末八月初六日申时,弘时郁郁而终,卒年二十四岁。
7 J8 c# z- r" @! s1 A弘时有一妻二妾,嫡妻栋鄂氏,尚书席尔达之女;妾钟氏,钟达之女;妾田氏。 . z9 [ Y" I3 }" ?6 j5 {' v
弘时有一子永珅,四岁殇。
4 d3 G9 {# x7 D# a3 \3 o! H雍正十三年十月二十四日,奉乾隆旨意,将其收入宗牒,即恢复宗室。 2 D) |' L4 e& U W9 M
弘时以阿哥身份葬入泰陵东的阿哥圆寝内。 . F& X0 W3 Y: E9 k2 X, p
阿哥园寝原有石平桥,厢房,宫门,享殿,园寝门等建筑, 9 e2 E% J% e3 f9 ]. r
阿哥园寝灰瓦灰顶,其建制规格低于亲王。
y. K) F8 {) \* j- f' \阿哥园寝原仅存一门。
5 A$ n; {8 p( Y& v$ \% N" _/ S阿哥园寝宫门和享殿为近年重修:
, a B, @9 q: X2 z$ Q6 [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九)
% t& x h; n7 b4 Q" W% C0 l: L
宫门的南面是三孔石平桥:
# e: P- n4 Z8 u X# r) ?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九)
( f! a1 r! D W1 r+ q# l
必须说明:
7 `" [( v: K8 H' A% h& K* g3 B野史与影视作品所描写“雍正杀子”一说,纯属无嵇之谈! : u4 b% a2 w/ ~9 V) O
?7 w6 a* }' {5 |) k h+ ]5 C" f 0 m( }' w7 Z7 k3 [3 I( r L4 C
4 L/ j& v1 F$ {' @( o
5 q) ~' U$ L2 n, g宫门的南面是三孔石平桥:
& d, V$ s. ~; R! u0 s8 }) I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九)
- M, l5 M9 P0 ~! r+ s7 C
) y! u# V1 p1 Z4 _阿哥园寝内葬雍正帝的第三子弘时及子永坤(4岁殇)。
- d& p( V6 t5 S# ^2 [! u弘时在雍正年间被削宗籍,乾隆即位后为其恢复宗籍,但是没有追封王爵,因此,葬于“阿哥园寝”。 ) `( n0 t- u( m* ], n; _
野史与影视作品所描写“雍正杀子”一说,纯属无嵇之谈! & n5 I9 {, K- i' p
- B7 k' K+ @% `' V" N) t; i; c. h
石平桥北有东.西厢房:
$ e/ w/ m D+ ^4 w* w3 ~

5 Y5 k& Q# N* W( S# c8 a: G0 L 东.西厢房北面正中是宫门:
7 y6 ~7 J( n3 V6 e9 u N( C . l! {+ {5 `* C9 V- s' |) v/ F
8 E" ]5 ~% K" m. c4 ?; m+ q宫门为布瓦顶,园寝院墙为布瓦顶,其建制规格低于亲王。
2 ~. } _7 m* w' q( A宫门的每扇门为49颗门钉:
/ e a/ x: B5 C& g$ ` V/ E' U0 s/ u) x2 e
: U$ V, s) T/ u: A: L5 M0 W* y
阿哥园寝宫门紧闭。
5 I9 m# p' q. {1 o# G阿哥园寝现不对游人开放。 8 u8 q% R2 M6 y, T( k) @: R
网上也搜不到阿哥园寝院内的图片。
# _( U- y# v/ R/ \% H$ b网上也找不到相关的游记攻略。
. c. C# O: p8 W& B唯一可以确定的是:
" [2 w6 r U( Q" B; _受过世宗严惩的没有爵位的弘时的园寝,修建了宝顶、月台, 2 s0 ]+ _; A4 }
看过阿哥园寝,对于雍正帝与皇三子(弘时)之间的家庭悲剧,我的心里真的很痛!! V) m+ y! c v) I3 d+ B5 m* l
沿着环陵公路向东行约10分钟,公路的南面有一座公主园寝。
3 v$ [7 M0 J" U, a4 Q1 H3 |
7 z! P/ y5 F1 P;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