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查看: 10004|回复: 16

十三陵的彩色牌坊(河豚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5 15: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三陵的彩色牌坊(河豚毒) " H7 S& x7 D2 o" _ l( f

    很多朋友都去过十三陵,也都拍过十三陵那个嘉靖的石牌坊。其介绍如下:
    “该牌坊建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形制仿五间六柱十一楼式木结构牌坊,用汉白玉及青白石经雕琢后榫衔接而成。通阔28.86米,高约12米。其夹柱石四面雕饰的云龙和双狮滚绣球浮雕图案,造型秀丽、形象逼真。此坊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大型石结构牌楼”。
    每个人关注的角度不同,较多的朋友关心其结构、形制等,本人是从彩画、纹饰的角度欣赏此牌坊的。
石牌坊的石刻纹饰为明代官式旋子彩画。旋子彩画的分类是以贴金量和部位划分的,由于没有勘察条件,只能从所见之处,粗略欣赏一下十三陵石牌坊的色彩。

% C- a- {8 u6 x

十三陵的彩色牌坊(河豚毒)

十三陵的彩色牌坊(河豚毒)

( F1 C+ O# Z+ i

     檩以及斗栱上的颜料还清晰可见,斗栱上的青绿两色交替运用,非常规矩。

+ l9 W) s5 N! P) j( E+ P8 N

十三陵的彩色牌坊(河豚毒)

十三陵的彩色牌坊(河豚毒)

2 f; V1 f3 d3 r, p1 @" n

 

4 _4 z ]/ B) c

    雕花板云纹绿色局部还很清晰,花板之间的间柱大边,刷红色颜料,里面的灵芝颜色退掉了,估计也会是青绿两色为主色。

' w- N7 q5 N6 R

十三陵的彩色牌坊(河豚毒)

十三陵的彩色牌坊(河豚毒)

' h% O. b1 O% W

 

6 f: { x& B! w2 T* X- N! Z, K

    雀替侧面红色颜料较清楚,侧面雕灵芝卷草纹饰,底面以绿色为底,不含青色。

$ F2 g( ~% R4 ^* W

十三陵的彩色牌坊(河豚毒)

十三陵的彩色牌坊(河豚毒)

$ x( a- }# p, v. }: I0 y5 E. P

 

4 }# B/ w( X' j* c


    椽头绘“龙”眼宝珠,椽肚刷绿。

6 ]7 w7 H% L+ \% U7 g8 ^1 r$ _/ [

十三陵的彩色牌坊(河豚毒)

十三陵的彩色牌坊(河豚毒)

m: F. p& v: Q2 }

 

/ q+ p0 x/ L$ A

    额枋彩画的菱角地、旋眼等贴金部位用红色颜料代替,可以看出当时是想做出大点金的效果,但是到底是金线大点金还是墨线大点金,勘察条件有限无法得到答案。

/ {: ~, i0 o R. q. X* s2 x

十三陵的彩色牌坊(河豚毒)

十三陵的彩色牌坊(河豚毒)

- o4 E" U; B# {( }

 

! }; z8 h& Y. B* [# f4 c/ I) x

    额枋上的彩画颜料经过数半年风吹、雨打、日晒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基本上脱落殆尽,但也有极少数的青绿颜料遗迹,根据这些遗迹,然后结合檩的颜色排列规律,我们完全可以分析出原来这个牌楼颜色的排列规律。
    有的朋友会提出疑问,明代彩画怎麽可能保存的这样长久,又是牌坊上的,风吹、雨淋的影响应该非常大。其实正是由于十三陵牌坊的石料以汉白玉及青白石经雕琢而成,本身石料不可能精雕细琢,不可能做成如镜般的光滑平整,表面肯定有很多细小的缝隙、小孔,这样做有利于彩画地仗的附着,是彩画地仗求之不得的绝佳效果。石刻纹饰上有很多坑洼之处,再加上明代彩画本身使用的是矿物质颜料,颜料本身和石料有共性,会有相互吸引、相互渗透的效果,这样比在木结构上更能保存久远。但是经过几百年的冲刷,最终剩下的颜料遗迹确实已经很少了,所以更显得珍贵。
    有的朋友会考虑,这样的话,我们应该恢复其颜色,展示当年壮丽的效果。我不太赞成这样的做法,主要是因为如若恢复到原状色彩样式的话,需要投入的资金很大,最严重的后果是直接破坏掉了仅有的那点点遗迹。以目前古建施工的颜料无法恢复明代时候那种效果。如若强行恢复,势必毁掉了这仅有的可研究的价值,造成不可挽回、不可估量的损失。



[贴图][原创]07年9月主打景点---大葆台汉墓博物馆

[贴图][原创]07年9月主打景点---大葆台汉墓博物馆
发表于 2009-2-5 16: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也是一门专业。可惜现在可能很少有人精通了。是不是也失传了?
发表于 2009-2-5 16: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呀,没注意汉白玉上也有彩绘呢

发表于 2009-2-5 16: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 r$ n7 `6 O9 l) c7 v

以前还真是不怎么留意。牌坊的活儿细,楼主的活儿更细。就是有些术语看不大懂,比如“大点金”,“地仗”等。

发表于 2009-2-5 18: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鲁丝在2009-2-5 16:35:00的发言:
" T. V# C7 V& t

呀,没注意汉白玉上也有彩绘呢

' P5 f# K1 f4 d5 r& ~/ v$ n

我见过最早的在汉白玉上做彩绘,是在隋唐时期的建筑上

发表于 2009-2-5 18: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愧是专攻彩绘,观察细致入微
发表于 2009-2-5 2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河豚眼神真好,呵呵

# K( e9 p5 k! d0 G# l+ k5 T) Y: F5 n

 

发表于 2009-2-6 1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术业有专攻,俺的一点点儿彩画入门知识都是钙钙教的,不过到现在也还糊涂着呢。

: e- h* O! Z5 }$ c) S

以前看这个石牌坊从来没注意还有彩画的痕迹,比较浅也比较远,最主要的是眼睛不往那里看,哈哈。

. z: p- F& V3 q8 j

 

1 S& G9 E) P7 o+ V- S8 {0 C4 y

另外,钙钙能否再给扫个盲,矿物质原料的成份一般用什么?我只知道红色里有朱砂,绿色里有石青是吗?铜绿。

+ |3 e1 R) j6 Y( L) K" K& J7 d

 

Y# C; q9 c+ ^

在十三陵的所有明楼圣号碑都有过彩绘,红绿等色,除了人为破坏,保存的比石牌坊相对好些,我觉得德陵的颜色保存的最好,不知能不能看出什么深的东西。

' Z& [$ `# N b! Q5 `

 

/ a( l% Y% [ z$ d D P# V

 


 楼主| 发表于 2009-2-6 1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矿物质颜料很多种,一般早期多用石青、石绿等

' h$ \6 z( ?6 R% F7 o

有很多青绿等各色颜料都是混合型的,成分还在分析

; ^3 b/ u- D+ _

所谓的“青”指的是蓝色,不是绿色

! e( `$ ~- I: P1 u) S0 |6 @

我还没有仔细看过十三陵,只匆匆去过一次

发表于 2009-2-6 1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错啊
发表于 2009-2-6 00: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钙钙,这个旋眼是你说的蝉纹的吗?
 楼主| 发表于 2009-2-6 0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齐王元吉在2009-2-6 0:17:00的发言:
钙钙,这个旋眼是你说的蝉纹的吗?
/ P' @& K2 C) E @

这个是“蝉纹”,“Ji Niao技鸟类”是这类旋眼的匠人称呼

7 Z# P& M( h1 F; u0 Z. w7 a# x+ F H s

 

, G0 V# \4 v( x* h& j8 G) @

其实这种称呼法背后,有自己的内涵,到适当时候我会写的,有变化,略复杂

1 g; S* t4 ?8 B1 n

 

发表于 2009-2-5 2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河豚指点.
 楼主| 发表于 2009-2-5 2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人估计也不会注意到这个是有颜色的,顶多认为就是个石牌坊

, G4 h& x; I! \5 q- @5 h& Y

没关系,那些术语是最基本的东西,可以轻松搜到的,或者到故宫网站上,每个建筑介绍中,基本都有关于彩画的术语解释

4 o% `# x: R7 j1 m0 b8 l# @+ r

我觉得研究这个专业的人应该不少吧

Y; d# h8 d# g, t; C( z

要不是长焦,我根本不可能看到具体的细微做法,更谈不到研究,没有勘察条件,只能大概粗略看看

$ a8 m. i5 y1 ~" W

我想,原来一定色彩艳丽,是特别的漂亮的

- {9 X; s% i, }

 

' F9 k9 ~5 ?/ C9 [* W

古建筑这玩意可研究的深了,需要我们大家各个方面都努力

+ u! S, B' x% z) U4 @

呵呵,这牌坊就是个例子

# M/ r2 v' m0 b: g+ z& L

 

5 U' H3 p1 ]' H' K% a" h+ p8 r

 

发表于 2013-3-9 20: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钙钙眼力真好,一般人不会注意这细节。
发表于 2014-3-9 20: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葆台汉墓?我去的时候没看到这张图片的画面啊?
发表于 2014-3-9 22: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个复原图吧,可能更直观些。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5 22:00 , Processed in 0.135361 second(s), 20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