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 v ]# j0 d0 c( ^# i; G5 v 山村的唢呐声.ffice ffice" />
% q$ _+ D6 S n' {6 o , k* c4 T9 j6 ~# L4 ]
磁州窑居士
6 G+ m" g7 u/ T. S, l/ r: o' x乙酉年十二月十六好友的父亲,一位历经83年生活沧桑的长者与世长辞,行走在矿区山底村窄小的乡间小路上,听着悲昂、哀怜的唢呐声,望着街道旁驻足观看送葬队伍的人群,眼里滚动着晶莹的泪花,和善的面目露出的是吃惊,肃穆,友善……听着阵阵的锁呐声,移动在人群中,仿佛太行山都在垂首,滏河水都在悲歌。悲昂的唢呐声又一阵一阵响起,只沁人心脾,使人五脏俱焚,那唢呐声分明是对逝去长者奋斗一身的景仰,和养儿育女的回报,街坊邻居的泪花中滚动的分明是中国农民的质朴,善良和亲情友爱。
+ X6 I6 _4 F# B6 I居住在城市的人这种生活的感悟大多有所淡然,行走在城市坚硬的柏油路上,看惯了来去匆匆的行人,听惯了汽车的喧嚣,人声的鼎沸,抑或是悲啼哭泣的送葬队伍,总感觉城市的人,在行色匆匆的脚步声中,为了生活的渴望中,人际交往的关系中,少了些许生命的纯真,质朴,善良和其它。也许是自己生活在城市里被同化的原因。历史上被同化的不仅仅是人性的东西,文化也如此。南北朝时期,清军的入关等等,就是外来的统治文化被汉民族文化同化的明证。 9 d" \2 X$ o" T/ e' S3 p& P# ^
同化的结果,是自己本真的丢失,当然文化的同化乃是顺应历史的体现,就像上面说到的北魏孝文帝的迁都,和汉民族通婚的改革措施,那实在是领袖的先见之明,是一个改革家的大智大勇,不能相提并论。
4 b# g* N1 q* l" U* B/ h: M阵阵唢呐声又在一次一次的响起
山村的唢呐声
(借用图片一张,来自老北京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