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楼主: 掌柜

文化主题周,日圆大奖赛活动:第一周主题“门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0 2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河沿“瓜瓞绵延”门墩和“头朝下团鹤”抱鼓石

  上次南河沿拍记,虽然拍到“瓜瓞绵延”门墩,但是因为记忆卡失效,照片得而复失。1月10日上午,又去了南河沿33号补拍。此院居民众口一词说这是张勋的宅子。《燕都从考》453页记述“循旧皇城内,折而北曰南河沿。民国六年复辟时(1917年张勋复辟),张定武上将军(张勋)守于是”。此宅门坐西朝东,正在旧日的皇城之内。但是记得有文章说,讨伐张勋的军队,扒开皇城一个豁口,对准张勋住宅开炮轰击,张勋逃到东交民巷荷兰使馆避难。然而现在的33号宅门没有遭受轰击的迹象。不管此宅是否张勋房产,广亮大门的头朝下“团鹤纹”抱鼓石和垂花门的“瓜瓞绵延”门墩还是有趣的。5 X4 _. y9 l) p; s# `

《瓜瓞绵延》

, \# v: n( w0 D

逛胡同,看门墩,有的门墩雕刻着瓜,有的还带着一段瓜秧,有的还落着蝴蝶,寓意“瓜瓞绵延”,祝福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瓜子还有多子的象征。

9 s% V" U/ Z3 q0 z4 ]$ R; D

“瓜瓞”,典出《诗经、大雅、绵》这篇诗。“瓞”,读音“蝶”,古人说“瓜之族类,本有二种,大者曰瓜,小者曰瓞”,可见“瓞”是小的瓜。古人说的瓜,不是指大西瓜,西瓜传入中国较晚,主要指甜瓜,也就是北京人说的香瓜。以前读《史记》,方士忽悠汉武帝:我在海外遇见神仙,赐我食仙枣,大如瓜。心想大如西瓜的仙枣,如何食得动呢?后来才知道,仙枣大如香瓜,这还差不多。再后来,有文章说那个仙枣就是墨西哥的仙人掌果。近几年,市场上也有了仙人掌果,鸡蛋大小,青色的,没有什么味道。

, u+ y+ w2 M2 X# O' ?

《诗经、大雅、绵》这篇诗,是歌颂周文王的祖上古公亶父迁移到新的地方开基创业、建立宫室,发展生产的业绩。头二句说:

1 ^7 U# m+ n+ T1 C/ n- E% R+ }

绵绵瓜瓞(大瓜小瓜蔓延不绝),

" p* Z0 Z/ P* ^6 b$ n. r

民之初生(周人早先开创事业)

! c, {- Y! o0 f. j' i2 U/ X

以下是转贴的文章:旧时的苏州乡村里,还有“摸秋求子”和“送篙求子”的风俗。厉惕斋在《真州竹枝词引》中记叙:“妇人摸秋,必摘瓜归,以为得子之兆”。过去,久婚不孕的妇女在中秋节这天晚上,偷偷地潜到菜园里,摸摘到一只瓜,当即带回家,以为是得子之兆。摸到园瓜为什么就能作为求子的吉兆呢?从民俗心理来分析,是因为中秋时节田园里已是瓜熟籽成,且瓜中种籽繁多,民众认为这是多子的吉祥征兆。再之,田园里瓜藤绵绵,藤瓜累累,这也便有了瓜瓞绵延、传宗接代的象征意义。至于夜晚去“摸秋”,无非是夜晚有太阴的庇护,同时又渲染了这一俗事的神秘。

8 x; b% Q2 K; j' F. ?( q7 ]$ H ]1 y

《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介绍贵州的情形:贵州之中秋节有一种特别之风俗,为各省所无者,则偷瓜送子是也。偷瓜以晚上行之,偷之时,故意使被偷之人知道,以讨其怒骂,而且愈骂之厉害愈妙。将瓜偷来之后,穿之以衣服,绘上眉目,装成小儿之状,乘以竹舆,用锣鼓送至无子之妇人家。受瓜之人,须请送瓜之人食一顿月饼,然后将瓜放在床上,伴睡一夜。次日清晨,将瓜煮而食之,以谓自此可怀孕也。此外亦有将农历三月初三作为食瓜求子日的,所偷之瓜则南瓜、冬瓜、菜瓜等都有,一般还多以少年儿童为偷瓜的主力军,使整个风俗行事的过程充满了活泼的情趣。 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存有一块“瓜瓞绵长”祠堂匾。

* J" C- F9 A* k1 Z/ e




发表于 2009-1-10 2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团鹤这是什么意思还真不明白,就知道这一般都是天花上的图案。不过咱们北京很多事都说不清楚,就说那上马石上有个门墩常见的旋子,到底什么意思呢?

发表于 2009-1-10 2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老盘子)还有好玩的彩画,等会发在拍记版

到家够快的,等会请您看斗蛐蛐彩画,在拍记版。
发表于 2009-1-11 1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B* p+ F2 W9 q; X; f6 Q

 

( ]6 L. }$ H! e

5 I. y" @0 T! r, x

 

' B" z9 k9 Q. {! l6 H" k1 B

# R* `% y4 ~; U- `* p

 

2 N# L3 a& x! R5 b

   

7 D! z- N6 ^- r! |% c! ^

 

1 u5 l7 e6 m* _' A. _, @' E5 d* X

   

) g8 N( U* F7 k6 R

 

/ v) O+ {% a0 ?3 o8 W

 

2 o2 Q6 E( s$ q9 g% C

 

8 b; E9 U; u/ s1 l/ x+ `

 

发表于 2009-1-11 1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油油在2009-1-6 0:56:00的发言:
# C, ?* u3 x" q% W* ~. Y+ y. r! A

景山一带的胡同里有非常经典的门墩,还有罕见的“犀角”雕刻,连门墩上的满文也是左右不一样的,非常别致

$ z: X7 l! G/ y' u' j& R

 

# U+ z3 q8 e1 j1 t3 V% A2 q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杂家八宝中的犀角,象征着胜利
8 h: D, M$ m* f1 [ @ N

 

6 X1 N# z+ W0 s

在某画册里见过这个墩子。

( i: O9 M# N1 G6 S* e( e) g" _( h


(此片为翻拍,非原创)

发表于 2009-1-11 19: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vanish在2009-1-11 13:53:00的发言:
' X3 n. q) v d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 m0 J" _: ?5 R4 T

 

6 b# d$ o' R8 G( {4 q7 b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K5 q6 L, N. v! Q0 @

 

5 {) v/ N; C* U5 }% a2 D* V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 @9 g k+ k% O4 {! d2 P

 

6 r, g1 \. \( u8 t% H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 X7 q4 P& i1 A M: V

 

( V y5 y4 ]( `: C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T# s: c) s) @( q; Y( A1 P; S# G: S

 

2 c, n8 z7 X2 r1 @3 N; y

 

. b0 z2 K! l; b; g5 t/ i: N

 

4 L2 Z9 g/ _$ T

 

( O+ A8 ?( @( Z6 X0 e

 

9 u% Z7 L' @, {) M0 Z

好货不少哈!

发表于 2009-1-12 07: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那 但是品相不大好 没好意思抖落
发表于 2009-1-12 14: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漠孤狼在2009-1-9 18:23:00的发言:
" _ m2 F( F$ }0 C! F. p

瓶生三戟(平升三级)

应该是连升三级!下面是莲花!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发表于 2009-1-12 0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vanish在2009-1-12 7:58:00的发言:
:)还有那 但是品相不大好 没好意思抖落
$ y; h# ?( c+ ?1 t5 p

希望您多抖擞抖擞!

发表于 2009-3-30 18: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漠孤狼在2009-1-11 10:36:00的发言:
6 Y" a0 Z. {; U( n

景山一带的胡同里有非常经典的门墩,还有罕见的“犀角”雕刻,连门墩上的满文也是左右不一样的,非常别致

+ r9 r# f/ C: v4 V P) Y

 

' g) y* ^+ i5 @; E( T9 J- _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杂家八宝中的犀角,象征着胜利
g0 ]; A$ L4 S; c ?

 

# p# T! j1 x* z2 `: h/ y! E

在某画册里见过这个墩子。

& g* j4 }: x( |1 X6 R1 S w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_000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片为翻拍,非原创)

* ~- M8 i- C. b Z

呵呵

发表于 2009-3-30 2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09-1-4 14:11:00的发言:
. ?5 j; q9 p. u4 I) o. k$ a. ]

这个好,内涵丰富,图文相映。一个圆的,石头的。又一个圆的,人写的。“石头的圆”干不过“人写的圆”,迟早要被人家“包圆”。因为它们太“牛”,看见牛啦?就在旁边哪。再看那块“执事牌”,肃静回避,“奉旨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有谁不服?还有“红星”,红星照耀下的那什么来着?

+ _, W" r2 j& H6 g

 

9 S2 r- M9 G" M% T. Q9 N

元大都说他“也发一个,拍摄于骡马市大街果子巷。有点感受写一下!再结实是的门墩也挡不住拆迁的洪流。我们管牛栏山二锅头叫牛二,但是拆迁队可净是牛二之徒。现在都有社区巡逻队了,不用它在看家护院避鬼驱邪啦”

9 d( o) p) T# U0 h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a6 T' M1 w+ _$ _! Z/ F6 e) W' V: z' ^

斋主的话说道点子上了!无话可说!赞!

发表于 2009-4-12 1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猪871在2009-1-4 12:27:00的发言:
松堂斋的李馆长是那位先生?有机会给讲讲课。不过听您一说,真是有“夹杆石”的意思,前两天整理照片,有的影壁下面就是这个物件,我当时就想,这也算是门墩吗?看来这次碰到明白人了!
' l" s4 o& _9 S" v5 r

这不是“门墩”,而是“滚墩石”,别看圆鼓子样子差不多,但和门墩的作用完全不同,具体用途如的差别下:门墩的作用是支撑、固定门框,还可以插入门槛,后面门内部分的海窝插入、固定门板上的门轴,用于门扉的开合。因为那时没有今天的合页,哈哈。最初就是门枕石,内外大小一致,没有花里胡哨的雕释。这是其真正的实用功能,后来演变成为今天的经过精美雕饰的门墩,不再多说。

' N+ }& V* c: a1 L2 t" R4 a# {8 u! ]

作为滚墩石则没有门墩(即门枕石)固定门轴的作用,其特点是内外或称前后样式一致,都做成鼓形,美观对称。滚墩石其实的作用就是戗石他的作用是支撑和固定其上的木质结构,一般会用在独立柱式的牌坊门、独立柱式的垂花门、木影壁、石影壁的下方,起到固定和支撑的作用。滚墩石一般会和其上的戗石或木质戗板结合应用。有意思的是,紫禁城永寿宫内有一座石质的影壁(或称石屏风),下面的戗石并不做成鼓形,而是雕刻成精美的异兽,其实是滚墩石的变形。(从下图可以清楚的看到,滚墩石的作用和实际应用)

/ L$ E8 t* u) T5 s! 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独立柱式垂花门侧视图.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循郡王府内的独立柱式垂花门.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文丞相祠牌坊门!.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文丞相祠牌坊门内侧滚墩石.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文丞相祠牌坊门外侧滚墩石.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木影壁下的滚墩石.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永寿宫石影壁.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24 07:33 , Processed in 0.134648 second(s), 15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