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houlei_001

[原创]当石像生连成片[含4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7-19 1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3 w# S2 ~) @1 B

      解放以后,对于东钱湖墓葬的自然和人为破坏主要体现在自然的作用力上面。由于史氏家族为南宋最大的望族,门庭显赫,有"一门三丞相,四世两封王"和"满朝文武,半出史门"之称,并先后出过72个进士,他们死后多数都归葬在东钱湖的周围。

; c, n+ N. n2 _

 

/ p6 p, o6 Z8 l9 |: I/ K3 }

      据有关人士的初步统计,分布在上水、下水、韩岭、横街、福泉山等地的南宋墓道石雕共30余处,因此这些地方便是史氏家族墓地的集中地。上水、下水、韩岭、横街、福泉山等地坐落在历史悠久的人文荟萃之地东钱湖的南部丘陵山区,这些丘陵山区远离喧嚣的村镇,因此较大程度地避免了建国以后一系列的盲目的粉碎四旧的运动。

9 P* B8 P+ ~- U- o3 R

 

0 z! G# }2 G |" Q

 

! s' b% Q ]5 T8 o7 C! }5 ?; ~( c4 Q

      东钱湖湖水滋润一方灵气的风水丘陵,生活其中的当地山民民风淳朴热诚,对于那些自古遗存与荒山毛竹林中的雕刻精美,形象生动逼真的石像生抱有一种原始崇拜的心情,因此当地山民在日后很长的一个历史时间段内对于这些石像生的保护作出过一定的贡献,当然如果我们以一种严谨的考古学的角度看待山民们这种出与原始神灵畏摄的保护自然是不够的,而且也存在对于古代陵墓遗迹的人为的破坏,例如曾有山民擅自将各个古代陵寝的墓志碑刻卸运下来,拼砌成一条山间水渠,长年累月的山水冲刷,使得墓志碑上的文字已经模糊不可辨知,这对于学者更深入地研究东钱湖各朝陵墓主人的生平史记的确是增添了不少的难度。

* \, O9 k) f% J1 A X

 

" Q% `& j: L/ S4 f

 

# |- g9 M2 D% Q8 ?3 ^

     东钱湖石刻群自“诞生”以来就是暴露在露天环境中的,专家介绍说,这些石质文物长年累月经受着风吹雨淋、有害气体、细菌、微生物及某些低等植物的侵蚀,虽然整体保存状况较好,但也出现了相当多的破坏残损现象,如不少石刻文物被地衣苔藓覆盖,表面形成成分复杂而呈不同颜色的污斑,局部呈现风化开裂和破碎剥落,且裂缝中沉积灰尘杂物。这不仅严重影响和危害着东钱湖石刻文物的历史艺术价值,而且威胁到石刻的实体存在。因而,对东钱湖石刻文物进行科技保护就显得迫在眉睫。      

& f0 G1 V% g3 y( c

 

+ q( Z H) u* }3 I, r3 _

                  

h% h' r) \6 R7 y

    东钱湖石刻群无论在雕刻技术、材料选用方面,还是所处自然环境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代表着石质文物保护的一个独特领域。东钱湖石刻文物的材料以当地俗称的“梅园石”和“小溪石”为主。两种石材均产于方岩组地层中,小溪石为泥质粉砂岩、砂岩、砂砾岩,梅园石为凝灰岩,石质均匀细密,但易风化。梅锡与梅溪两村均为西面临山。历史上,村民以采石为生。

u& X- ~7 c0 y' ?

 

# d" M2 G9 @/ o

 

, }# V9 @+ G% R4 Q7 U

     相比较而言,梅锡村开采梅园石的历史更长、规模更大。史籍记载,梅园石开采历史悠久,早在西晋时便以石质优良著称。著名的阿育王寺金刚殿的荷花门槛及保国寺的观音殿石柱,均以梅园石为料。东钱湖石刻因材料的特殊性以及长期处于温暖的湿润气候环境中,其所具有的客观属性在国内外罕见,因此必须做好有效的科学的石像生保护工作,使得现存的石刻精品能较好地抵抗水分、盐分、微生物等自然因素作用而导致的物理破坏、化学破坏。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9-7-19 1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2 G* x0 s' G% l! L) W3 \ V1 O' s! R

     史渐的陵墓位于东钱湖上水村下庄黄梅山上,此山坐南朝北,东西两侧有向南合抱延伸的丘陵,整个形状就像是一把造型端庄的太师椅,“椅子”的两边低下去的“把手”又与南面的丘陵合成一气,形成一个近乎封闭的丘陵盆地。如今,东钱湖墓道石刻公园正是以史渐的墓为中轴线依次布列从南宋至清的已发掘整理出来的东钱湖墓道石刻。据当地人讲,有一个水库就建设在与黄梅山相挨的东北部的山坳里。现在,在与黄梅山相对的盆地中端偏南部是一个养殖高大植物的山林盆景养殖园地,笔者到访该地的时候正值骄阳当空,当山坳里不时吹来的一阵阵的山风清凉舒心,让人顿扫一路上的酷热和烦躁,这种空气质量基本上保证了钱湖石刻群对湿度和温度的要求。

0 i' [$ t1 N! x% E0 [% Z1 @2 u3 J0 `

 

- D9 k) G) {+ }8 k

 

7 _7 t7 i" I, _. ^4 w

    史渐字进翁,浙江鄞县人,是史家历史上第一位丞相史浩的堂弟,史家第三位丞相史嵩之的祖父,于绍熙五年(1194年)逝世,逝后封赠宋太师齐国公。墓道建于该年前后,现存范围南北长106米,东西宽19.2米。此墓遗物有墓穴、牌楼柱、文臣、武将、仪马、虎、羊等石构件。目前确立的墓址保护范围包括史渐墓堆以及墓道石像生,并在此基础上保护范围向四周各延伸5米左右。建设控制地带包括墓址保护范围边沿向四周各延伸10米。史渐的墓穴位于其墓道的北面山陵上。


发表于 2009-7-19 1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pls在2009-1-3 21:56:00的发言:
怎么我有种这是被人后搬到一起的感觉呢?一些石像颜色不一,更恐怖的是有个哥们儿脑袋忘哪了?
- R& t) G2 M5 H; @& ` e; }

是的,新造成的主题公园反而把原有的墓道本色给抹杀了,实在可惜。我是05年夏天去东钱湖探访的,公园还没造起来,不过东钱湖周边山坳里的石像生都收集起来了,有的就那么随便地放置在草地上。建这么个主题公园,真有种急功近利的感觉,一味地为了旅游做宣传。石像生都藏在深山里岙里,当时交通条件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尽管知道有很多盗取石雕头像的事情,但也阻止不了,所以才会见到这么多的无头石像。由于东钱湖周边风水极佳,南宋的官宦贵族世家往往就近擇地为墓,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南宋史氏家族墓葬群。因此,我们现在在石像生公园里看到的石像,除了明清的,还有一部分雕刻精细,人体比例严谨的石雕像,正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南宋官墓石像生。

发表于 2009-7-19 1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7-19 2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浙江省?具体什么地方?

 楼主| 发表于 2009-7-19 2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在宁波的郊区,那边的山中有N处没有移动的,完整的南宋至明代的石像生群,因为

" {: o5 R; A9 {. Z+ h- {6 o( \

1、不通车

$ l; O2 C! ~) N- C3 y8 ^% @

2、无人区

( H% J4 H9 O4 A6 H+ K6 f* Q

3、植物太茂盛了难以穿越

0 B) b0 f& z, ^1 |

4、语言不通

8 x6 G! p" _' r

等多种原因,我那次没有按个去找,宜晴兄在宁波么?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一起那边找石像生玩,我请你吃正宗的宁波小田螺,呵呵

发表于 2009-7-20 2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终于找到老乡了,上上个星期独自到那里玩了一下,回来的时候电瓶车没电了,那个苦啊!!!!
发表于 2009-7-22 15: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oulei_001在2009-7-19 22:13:00的发言:
5 ~& T7 @. x7 [0 F2 V, ~

是在宁波的郊区,那边的山中有N处没有移动的,完整的南宋至明代的石像生群,因为

& w) K9 |1 t( A G4 Q1 c1 j" g, P. D

1、不通车

# i# k( p8 |, T7 X! G

2、无人区

7 U9 e( d5 F( L. M* @) F; h, ?

3、植物太茂盛了难以穿越

5 @" z M. _* v1 ?9 ]( e' J

4、语言不通

' S0 u! B8 Z, l, W: n0 Q

等多种原因,我那次没有按个去找,宜晴兄在宁波么?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一起那边找石像生玩,我请你吃正宗的宁波小田螺,呵呵

2 D7 y: X" O3 p5 l& v/ f3 r

哈哈,求之不得呢~东钱湖山坳里的东西还挺多的,不过我总觉得宁波市政对文物的保护缺少专业的眼光,大吊子车一吊,一扔,就完事了,让人看着心疼啊,还不如藏之深山呢~照片和文字都是06年做的,当时就在建石像生公园了,史渐墓道的石像生还是依照原位排列着,现在都动了位了~

发表于 2009-7-22 15: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浪漫纱在2009-7-20 22:28:00的发言:
这里终于找到老乡了,上上个星期独自到那里玩了一下,回来的时候电瓶车没电了,那个苦啊!!!!
) n9 Y0 B* g! m3 f+ L+ C$ O# l1 H- [

哈哈,我06年去的时候是坐公车。山坳后面还有个小山村,当时从公车玻璃上望过去,就想找个机会进村瞧瞧,那里的古建都还原汁原味。

发表于 2009-10-17 0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京北老梁在2009-1-3 10:19:00的发言:
7 [/ q% w! `* X- m2 O

 

5 F) W P$ L" v

有意思,赶上石像生开会了。

1 L% x8 m( e% H; ]( ^8 G" O: t

发表于 2009-11-8 1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聚会呢。呵呵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25 07:16 , Processed in 1.153748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