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登篇以前我写的小文儿,2005年的呢,,有点年头了,真希望我一直说北京话,但现在怎么满嘴普通话啊,真没劲! # b9 ?& y+ e) G% S
3 ~9 @3 Y7 t" i6 F
看这题目,对!我要写小说了,拿冯小刚当主线,哈哈,其实这不是小说,是想胡扯. ! ], F4 V4 T5 {& E# b; h
" f* k. K; G. T. h每次看完~三三~文章,都且咂摸滋味呢。昨天看完了,又是大快朵颐状!那股子北京人特有的实在,幽默,机智劲儿,百看不厌,屡笑不爽。 & Y- Z+ {* Q o3 _
1 }. k- J/ E9 L/ z0 r4 H6 k正咂摸着呢突然想起《我把青春献给你》,我亲爱的冯小刚写的那本。大晚上的,我开始翻箱倒柜,找半天都没找着。真讨厌,谁啊,老不还我东西,我多少东西借出去都有去无还啊。正生气呢,结果就自己抽自己嘴巴了,在书柜二层特靠边一地找着了。
, w7 O# o1 f* a7 \- o : d0 K6 }4 h' a. U# a# `% _
这书前年的时候看过一遍,但我现在的记忆力真是不敢恭维,以前过目不忘的威风已经不在。重新读起,就跟看一本新书一样。但一拿手里就放不下了,爱不释手来形容最贴切。上了几趟厕所都得拿着。
/ m3 u2 a' g9 c( G
4 h1 [$ ], L. Y' ?6 u1 Q小刚说:“我是一糙人,写这个就为给您解闷儿呢~”我可不能同意小刚的过分谦虚,这才叫大智慧,大俗大雅就是这境界。好比中国水墨画,寥寥数笔,却比什么巴洛克,歌特的有意境多了。可我们也不过就画了点白菜萝卜,小鸟小鸡。
0 m6 m1 X P5 x B: v : ~0 Q& Z3 P# l) U" X4 l2 q
一直看到凌晨四点多,看了一百五十多页。这已然很多了。我看书向来慢,因为我爱琢磨啊。要是看着有意思的,让人回味的,一句话能反反复复看好多遍,还得嘴里读出声,有时候还加上评论呢:“真他妈孙子!” * T2 Y, a, A2 x/ E k4 r5 |2 R
哈哈,对,“真他妈孙子!”,就像小刚说的,这话是一种不知道怎么赞美的时候由衷的夸你。我记得大一在大学城图书馆每天看王朔书的时候,经常发出这样的赞美:“真他妈孙子。” 4 f, y9 C% ^! z! i8 R
没错,他们确实是一路人,那股子亦正亦邪,没事就往外掏坏,用小刚的话说那不叫真坏,那叫淘气的劲儿,真招人喜欢啊。但王朔和冯小刚又很不同:
% s' k, d$ t7 t7 Q有一次,一个摄影师对小刚说:“你和王朔不同,王朔对真善美的调侃是发自肺腑的,你不过是出于自我保护,骨子里你是古典主义浪漫情怀。” a* X8 I2 D0 A1 j, X8 s
多好啊,这词,但我想用另一个词“侠骨柔肠”——落日余辉、长河大川、侠骨柔肠——啧啧,这什么意境啊,英雄气概?浪漫情怀?我觉得都不足以概括。
' `9 C- V- Y5 h/ j7 E& a5 ]
) U3 M+ f' D/ S+ K- N! H6 N3 A今早上我是逢人必讲冯小刚,把昨晚上看的原封不动全搬上来了。人都说,你昨晚上没干别的,光背他书来的吧,我说,你们看,这就是你们不懂了,能让人如此兴致勃勃,绘声绘色地讲出来的东西,只能说这书作者不一般。我也挺佩服我自己的,每个小细节都记得超清晰,看来我离张大民他妈还差的远呢。
/ r" C5 ~3 f, a; K( H2 F
: G: c7 A; X7 K$ u) y9 e! m我逢人必讲,真是因为我憋着难受,太棒了!!!我有好多好多话想说呢,比如小刚说《编辑部故事》来龙去脉那段;比如讽刺人大代表那段;比如陈道明那段,恩,陈道明我也喜欢,是条硬汉,又儒雅;还有说中国大款怎么看着怎么土,威廉王子和戴安娜那段;扯淡给喜马拉雅山炸50公里口子,结果中科院院士给中央部长写信,说小刚剽窃他们设想,让小刚哭笑不得那段。说到这我得说说,为什么中国就没这样的人才呢,就是说既有中科院院士那股苦大仇深,一定得搞出名堂,又有小刚他们那拨人那股幽默机智,有一搭无一搭,玩混不吝,这两种中和的人呢。上次找奇姐听课,看见她们同学我就有一感慨,为什么表情木讷,对电影一点激情都没有的人要坐在讲电影的课堂上呢。看着就挺苦大仇深的,感觉心里都憋着怎么出人头地呢。说直接点,就是挺功利的,没有理想主义的色彩。咳,我又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 o( n4 O( l$ Y$ V' R, u
+ p2 \; c( Z7 _% G9 k$ _% A
2 B& n" Q& N9 G3 D
总之,关于《我把青春献给你》我有好多话想说呢,所以我想弄一系列,就跟写小说似的。不错不错~~
) k: L. ?2 A9 J( F$ g
* E* E, r3 }% H1 w. b$ E7 N q谁要是没看过《我把青春献给你》,我觉得是错失人生一大乐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