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01|回复: 6

善果寺记忆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9-9 2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每天都要从原善果寺门前走两三趟,遛弯儿、买菜、接送孙子。庙没了,庙门前的路还在。位置走向基本没变。还能大致辨认先前建筑物的方位。我一位姨表姐,从五十年代初就离开北京去外地工作了。她世居北京、广安门生人;退休前,每年回京探亲,和家人相聚老嫌时间短,顾不上别的。退休了,身闲心也闲,回北京小住,就想走走看看;特别愿意到小时候常去的地方,不是说老年人生活在回忆里吗?回首往事忆当年,是情感上的享受。她来京住在西便门,我是报国寺,近;一次我们在槐柏树街的饭馆吃饭,饭后,溜达到宣武艺园,她没进去过,我是每天两趟。进门,她停在门内立的牌子前看介绍文字;回过头对我说:“这哪儿是善果寺原址呀?不是胡说吗!”我说可不是吗,太没谱儿了。管他呢!反正知道的人也不多了。我们转了一圈出来,她说:“我记得你在善果寺念过书,带我找找庙门在哪,上回路过,没找着。”出东门往南拐。穿胜利巷,走到善果胡同。我指着路北一号楼,“楼的东南角,就是庙门的位置。”我们姐俩不由得忆起了许多陈年旧事。

  我们的外祖父家,在营子西北二条,就是现在槐柏树北里靠西边那块儿。那会儿南里、北里,二十条小胡同;西北五条、东北五条,西南五条、东南五条。南北走向,中间东西走向的宽街,即现在槐柏树西半截。善果寺周边是时常跑跳玩耍的地儿。善果胡同是庙门前头的一条大道,1949年以前,这里没有形成街巷,大道南边对着庙门是一座石桥,过了桥是菜地;桥是旱桥,没水;下面可走骡马大车。这条大道往西到城根和北马道连着,路南有三三两两的人家,路北地势高,空旷一片,坟地、水洼、菜畦、野草。现在走向没变,但已经是热闹非常的街市,起了雅号,以北线阁为界,唤作核桃园东、西街了;据传庙前桥下是放生池,原是有水的。我见到时,早已成道路。常言说“多年大道熬成河”,这儿是逆向发展了。这条大道从西来,在和王子坟儿(广义街)交叉处一分为二:一条爬上坡,靠庙门走;一条下坡钻桥洞。到庙东墙又合二为一,往东北走,斜着,上坡下坡,坑坑洼洼,通到护城河边(国华商场)。庙东墙外,现在宣武艺园南门外的居民楼(算胜利三巷),是和尚坟,塔院;没有围墙,残存十几座塔。庙的西边,有条路跟王子坟连着,往北到营子宽街。道儿西就是核桃园东街北边那块空旷地。地上靠东南角(即北线阁菜市场位置),有几统碑,还有一座汉白玉牌坊,并不高大,四柱,一门,门两旁是嵌在柱间的两块浮雕,宽一米多,高两米多。上面盖有整块汉白玉雕成筒瓦模样的屋顶,三座,中间的高大些。是明代的东西,我看过碑上的文字,有年代。较高大的一统碑是墓碑,盘龙碑额,好像是御赐的。墓主姓刘,是太监。小时候听“法门寺”,知道了刘瑾,就连到一块,所以印象深。文革前这里搞绿化,去高填洼,平整以后种树植草,成为一片小花园,受到居民称赞,人们称为“善果寺公园”。后建居民楼,小公园才没了。有的文章说宣武艺园,曾被叫做善果寺公园,不对。宣武艺园,是跟市府大楼同步修的,没有围墙四面通行。人们叫“花园”、宣武公园、1983年大修,盖了亭台楼阁,水塘回廊,俨然江南园林,砌围墙,起门楼。楚图南给写了匾,里边也是名人题字,匾额楹联。起了好几个高雅动听的景点名字。改称“宣武艺园”。开始收费。去年(2007)又大修,改成节能型园林,确实比原来好。几乎有口皆碑。但是硬说是善果寺原址,不妥。

有点指鹿为马,知道底细的人,不好接受。

  善果寺小学在庙里第三层院子;庙门挺高挺宽,没台阶,地上铺条石,和门外大道一平;进出车辆方便。门西侧是一座大殿,两个雕花的石头窗户,中间一座门,老锁着。头层院子正面大殿,不记得有配殿,有几间南房住着人家;院子里挺乱,到处是破木头杂草;有几棵松树,两棵老槐树。我们在这里捡过“松塔儿”,能剥出米粒样的松子,薄的硬壳,可吃,和买的松子一样香。还检槐树角,在台阶上砸烂,很黏;沾着细土团成球,一根小线(瓦匠拉线用的那种)把线的一头团进球里,等球干了,就可以玩了。提溜小线抡、掷远、当武器链子锤。男孩子玩的。这正殿两侧是通二层院子的门,只开和庙门对着的一个门;斜坡的石头台阶(类似而今的无障碍通道),门上有一红色球形灯;二层院当过派出所(外四区警察署第五分驻所)。遗留下的。院里整齐干净多了,也大。正面大殿在高台子上,台下边有石碑、松树;大殿两边是通往三层院子的门,只开西边的门。我们上下学都要斜穿过去。

  学校的院子,比前边的院子都大,正殿是校长和老师的办公室。也是建在台子上,比二层殿的台子大;南、东、西三面有石头台阶,台上立旗杆,朝会升旗;校长、老师讲话也站在台子上;学生在台下列队。我记得学校占院子的东半部,只有一到四年级,一个年级一个班;念完四年级,发“初级小学”毕业证书。再去别的学校考“高小”。东配殿南北廊子,都往西拐跟大殿连着,安了门窗,隔成教室。门窗糊纸,没有玻璃。我在东北角上的一间,后墙是秫秸杆扎的架子糊的纸。我们偷着撕开小缝看里面。是泥塑的山川、树木、亭台,岭上白云、山间溪水,其间是姿态各异的罗汉塑像。后来看书才知道,这是和北海小西天齐名的五百罗汉。从正殿西侧的门绕到后头,是南北很窄的院子,靠西是女则所,东边是男厕所;靠北墙是长方形粪池,学生们站在边上小便,北边墙下有几个沟眼,也往粪池里排屎尿。北院是日本军队的一个机关。我们老边解手边偷偷的骂日本。这个院子应该是善果寺的“浮屠”和藏经阁,当时已经都没有了。后来是国民党军队用;再后来,就是解放军机关,直到现在。我在善果寺只念了一个学期。我叔伯哥则持有善果寺小学“初级小学毕业证书”。解放初,这里办“识字班”,免费教那些不识字的孩子,我妹妹是当年的学员。不知哪年西墙开了门,学校直接走广义街;庙的前边的两个院子办了工厂、住了居民。八几年的时候,庙门里外,放着锅炉零件,锅炉厂的露天工作场地。后来工厂迁走了。到1993年庙门才拆。南北盖起了居民楼,开起了旅馆、饭铺;庙前的小胡同,现在挤挤嚓嚓,收废品的,和城管打游击的游商、舞厅、棋牌室、凡当今胡同里有的,一应俱全。上下班(学)时段摩肩擦踵,热闹非凡。

   说记忆里的善果寺,让没赶上那会儿的人,大致知道当年的情形。用电视主持人白岩松的话,也算“捍卫常识”?

   善果寺这座庙当然不同寻常,建在后梁开平年间(公元907911年),明清两代都有复建、重修、扩建。清顺治皇上五次到这座庙里来,说是“京师第一胜地”。这是拿皇上说事。“皇上说好,能不好?”大家会记得鲁迅先生的文章《纪念刘和珍君》,被杀害的刘和珍的遗体,就是停放在善果寺,装殓、告别等丧葬礼仪后事都是在此庙中。这是就红色记忆说事。不单有皇家故事,也有革命烈士的遗迹。善果寺在历史、文化、宗教、艺术等方面都有非同凡响的价值!虽然已经荡然无存,也应据实记载。假借、伪托、或移花接木。都不是实事求是,是对历史的强暴,是对平民的欺骗。是极为有害的不妥当做法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9-9 2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文章真是娓娓道来。
发表于 2008-9-9 23: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这篇文字比《名家眼中的北京》中选取的那一篇还精彩,老先生老当益壮,可贺可贺!!
发表于 2008-9-10 15: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读头儿。
发表于 2008-9-12 08: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字有点小,但文章真的很好,正本清源。

今昔对比又可以看出什么叫做城市化,读来不免唏嘘。

发表于 2008-9-12 1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年以前曾去过宣武公园,看到那里植物生长的异常茂盛,甚至茂盛的有些诡异,感觉其中必有缘故.

艺园,义园,那里应该是长椿寺及浙绍义园原址吧.

发表于 2008-9-12 1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0年的国庆节前夕,从单位除去溜得,没成想就从那里路过。现在还依稀记得一些。我当时在乐凯大厦上班,住在牛街,非常的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23 15:22 , Processed in 1.154974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