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主在2005年抗日胜利60周年时,应约为《法制晚报》撰稿《北京三条英烈路的由来》,为此到北京市档案馆查阅民国时期北平市政府老档案,并且拜访了英烈后人。
1946年6月,冯玉祥为纪念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3位抗日牺牲的老部下,提议在北平选择3个城门或者3条道路,用3位抗日英烈的名字命名。
1946年7月,北平市临时参议院提案,要求市政府将4条道路改名。注意是4条道路。
1946年11月25日,北平市市长何思源(他的女儿何鲁丽也当过副市长),签发《府秘字第729号训令》,决定将“南沟沿”改为“佟麟阁路”,“北沟沿”改为“赵登禹路”,“铁狮子胡同”改为“张自忠路”,还有“东昌胡同”改回“东厂胡同”。
当时斋主颇为疑惑,3条道路改为英烈的名字命名,已经明白缘故,但是东昌胡同为何也要搭车改名呢?其他文章也有提及此事的,但是均未说明缘故。
举报
为图吉利吧。
天不可有二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5 14:34 , Processed in 0.124713 second(s), 16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