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被翻新重建的村子,历史感已经荡然无存,除了影背上的大红“福”字还斑驳着光阴。
岔口雄关前的老人
屋顶
一位跛脚的大爷带着分外醒目的红帽子蹒跚而来,他的拐杖是自己捆扎的树棍子。
小家伙很蹙镜头,终于趁他不注意逮了一张笑脸。
看,原来这只唧鸟儿还活着!
还是那个小家伙。对我的镜头充满了警惕。
看到的岔道口村子,很多房子都在新建,很快这里也会沦为一个旅游收费景点了。
火车来了
八达岭路标
青龙桥车站已经被粉刷一新了。这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小米,飞一个杜小米,也飞一个
还是小米
这个几乎垂直角度残长城就在青龙桥站对面,仔细看,长城上有两位超级勇敢的驴友!
青龙桥站作为技术型车站保留,所有火车在此站调转方向爬坡。所以,车站的工作人员很赋闲的样子。他们的身后是詹公天佑之墓。
詹天佑的著名设计工程:京张铁路上最革命性体现中国人智慧光芒的“人”字段,小学语文课本都有读过。
举报
不错!
那屋顶怎么是筒瓦
什么地方呀
不错的黑白影调!
朴实的视角精炼的图解。
期待后面青龙桥的片子。
其实这张很不错!
美中不足:上方不平行!
把岔道口的片子和青龙桥火车站的内容放一起了,毕竟这个一天完整的记录,感谢拍记掌柜,感谢广顺园主。下次有活动,还带上我吧。
用的是IS小小白。要是小白就更好了。天气原因,光线不好,为了保证速度,只要把ISO开大了,所以图片的躁点较大。如果是小白的话,就会改善片质。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12 08:37 , Processed in 0.142069 second(s), 18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