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21|回复: 3

蝴蝶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7-30 14: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考究蝶的一生大约要分成两个阶段:在地上与在空中。在地上的阶段是由卵孵化成虫子,啃噬花草植物蓄积养分的阶段,这个阶段,她要为生存而努力奋斗,她忍受一切风雨和诟病,卑微的匍匐在世界的角落,不停顿的咀嚼、消化、吸收,提心吊胆的祈祷上苍让自己活下来,活着就是她的最高理想。等那一个成蛹的节日到来,她可以把自己疲惫的身心藏到一个对她来说十分牢固对别的生物或许根本不值一提的坚硬当中去睡上一会儿;风和日丽的时候,她破壁羽化,美丽的色彩涂满了全身,有了翅膀,她飞舞于溪岸草冈穿梭于花团枝影之间,夸耀美丽安享丰裕的生活,继承祖业的纨绔子弟一般远离世间一切愁苦,悠闲终日。

    对人们来说,喜欢她后半生奉献的美丽而厌恶她的前半生的破坏。她的后半生是华丽的篇章——她的运动,她的色彩,她的生活方式极具美的要素,为诗人所歌颂,为哲人所赞叹,物竞天择的自然世界里,蝶仿佛是超然物外的神仙,她没有炽盛的食欲,对任何的物种都够不上哪怕微小的伤害;这世界给她袭击的时候,她以自己的方式躲避,以自己的隐忍延续那一份得之不易的快乐,栩栩翩翩享受她的一生。我们看到她在花儿间串门儿,从一朵到另一朵,有些漫不经心,主人愿意给点儿蜜汁她不拒绝,不愿意给她不埋怨,聪明些的植物总会呈上饱满甜润的汁液,她也乐意帮那些花朵们递个花粉的纸条保个大媒;吝啬的植物还是不少,不端汁液的酒杯她一样会拉纤儿,一切取决于她的心情好坏——吸食的过程甚至变成可有可无,食物对她来说不是重要的问题。昆虫界,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譬如夏夜闪闪放光的萤火虫,他也是不摄取什么食物的,至于萤的幼虫,曾食过无数无辜的蜗牛。对比萤火虫来说,蝶是素食者,从始至终。至于那些终日忙碌的蜜蜂、花蜂根本不能同蝶比较。

    由青虫变化为蝶,翩翩凤落于花朵,怡然飘摇于柳荫槐巷,蝶的生活只为了寻找,寻找属于她的爱情,憧憬属于她的惬意,宛若舞场上执子之手飘然旋转的那一对痴情的舞者,世界在她们的眼里就剩下对方的眼睛。

    如果非要类比的话,蝴蝶真有点儿像出尘的道人游离于人群之外并不远走,但她的恋爱又把她拖入到凡尘当中。

    蝶的前半生要经历很多风险,蜾蠃们整日飞在田间地头,当它们找不到螟蛉的时候,往往会把怨气发到这些蝶的青虫身上。

    螟蛉,那种种绿色的小虫子,经常被蜾蠃捕捉存放进自己的窝里并在它们的身体里产卵,卵孵化之后,以螟蛉的身体为食,古代的人们误会了这种谋杀行径,认为蜾蠃不产子,喂养螟蛉当干儿子,因此留下了‘螟蛉’这样一种昆虫的名字比喻义子。

    类似的寄生蜂、寄生蝇不少,还有蛙、蟾,还有蛇、蜥蜴,还有麻雀、乌鸦,它们都喜欢以蝶的青虫为食。

    蝶的后半生要承载很多哲学与爱情的重量。譬如庄周梦蝶,譬如梁祝化蝶,譬如韩凭之妻蜕蝶都是悲剧。

    略微中性一点儿的大约就是京剧祖师爷唐明皇的轶事了,开元年间,每到了春天,皇上早晚宴于宫中,让嫔妃们自己动手掐花插满头,他老人家也不闲着,跑外面捉粉蝶回来,放于宫廷之上,看蝶飞止于哪个嫔妃所插头花,这个晚上,则止宿于那个妃子。

    还有一个略微滑稽的故事出自《聊斋志异》:长山有个姓王的人中了进士被外放县令,每听讼,按照律法的轻重,罚那些人纳蝶自赎。公堂之上千百齐放如风飘碎锦,王大人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拍案大笑哄自己高兴。一夜,梦见一女子衣裳华好从容而入,说:“遭君虐政,姊妹多物故,当使君先受风流之小谴耳!”说完了,化为蝶,回翔而去。第二天,自己喝闷酒琢磨这档子事儿呢正,忽然有人禀报顶头上司来了,惊惶赶过去拜见,跟老婆房中嬉闹插在官帽上的野花忘了没拔下来,顶头上司看见了,大骂了一顿,认为是对自己不恭敬。王县令羞愧难当也没有办法,从这儿才废除了那个颇具浪漫主义情怀的断案方式。

北宋谢逸曾写了二三百首咏叹蝶的诗句,自称谢蝴蝶,有诗云:

    桃红李白一番新,对舞花前亦可人。

    才过东来又西去,片时游遍满园春。

    江南日暖午风细,频逐卖花过桥人。

    、、、、、、

郑谷诗云:

    寻艳复寻香,似闲还似忙。

    暖烟深蕙径,微雨宿花房。

    书幌轻随梦,歌楼误采妆。

    王孙深属意,绣入舞衣裳。

 

    少年时候,曾经一度痴迷于收割完的圆白菜地里,看着那些白色的蝴蝶在午后划着优美断续的弧线飘然跳跃飞翔于菜棵之间,间或有一两只黄色的路过,明黄色的蝴蝶径直飞穿过去,不做丝毫逗留,飞过的那一段明黄轨迹变成了天空与菜田的分割线,清晰,悦目。

    老院子的墙外有过一棵花椒树,木瘤垂珠的老干上每逢开春都会吐出新芽,奶奶总会躲避那些幼枝间的硬刺掐下一些嫩芽洗净,放入油里略炸出锅,然后倒酱油入锅中煮沸晾凉,炸过的花椒芽放入大瓷碗里泡着,晚上,煮一盆面条,用花椒油当浇头儿,搛上几叶花椒拌面,鲜美绝佳。初夏,花椒树日渐茂盛,那斑斓的凤尾蝶来了,围着树跳舞,绚练敻绝的光彩装点了我童年的傍晚。

    更别说那雨后对群落于蓖麻手掌般大叶后面蝴蝶的找寻,更别说上学路上看到开春第一只蝴蝶惊喜的追逐,更别说暑假留恋湖畔对那种蛾子般小蝶翕张蓝翅的专注,更别说携爱人共游西山对栖于潺溪岸上黑色蝴蝶的瞻顾徘徊。

 

    近几年,北京的饭店搞起了特色经营,讲究装潢气势,甚者把餐桌安放于人工造就的花园里,顶子用遮阳材料围着,周边侍弄些人造的流水假山附庸,有人居然人工养殖蝴蝶牟利——隆冬,外面寒风刺骨,棚内灯光明晃人影摇曳,那些蝴蝶翩跹飞舞于饭菜香味儿中间,不知道她们有什么感想!?

 

    远了近了,近了远了,想着那些美丽的蝴蝶已经好久没有看见。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8-1 0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野花野草少了,人工种植的三天两头打药,就是这些昆虫戴着防毒面具也得熏死了,虽然人们不乐意看蝴蝶们的前身,但现在后半截美丽也随之而去,人们不能容忍又过于挑剔,所以许多美丽有趣的东西今后只能在书本上看到了.

发表于 2008-8-30 1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买了BBC的Planet Earth即地球无限,里面的动植物和谐共存在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没有人类文明干预的大自然遵循绝对的自然法则,让一切生命公平竞争进步发展。人类文明加快了地球灭亡的脚步。
发表于 2008-8-29 1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了这篇文一直在想,美与丑的界限?人们对美与丑的认识和利用?感官的、理性的?

回归自然是一种美,为什么又在自然中制造不自然?

不知蝈蝈是否与蝗一类,铺天盖地掠食农作,又有编制小笼,捉一只进去,夏天的夜晚听它的叫声,似田园情趣。何不在饭店棚中,伴蝴蝶翩飞再挂上蝈蝈笼,来个烛光晚餐,有声有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4 10:15 , Processed in 1.142039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