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hk贴的弹琴峡,以及长城小站老普的讨论,让我重新想起了弹琴峡。
从第一眼看到东洋文库的弹琴峡的照片就感到这里不同寻常,
直到去年有幸徒步关沟,爬上了那陡峭的关帝庙遗迹
更感到那里的与众不同,那上山的台阶恐怕是我走过庙宇中最难走的台阶了。
举报
还有一张似乎时间再晚些,但角度一样
这张john thomes 的时期很接近油画,
但画面中看不到水,
把手头的关于弹琴峡的照片都贴出来大家共赏
这是一张油画,但年代很早,所有看到的弹琴峡的照片上看不到有水,
可这张却能看到水流,和明显清代装束的人,
当时道路和关帝庙和魁星阁保存完好
怀疑1870年左右
弹琴峡;位于著名的关沟中部,居庸关以北,八达岭以南;
顾名思义此处为峡谷的拐弯处,从前关沟东侧是一条溪水;
水流冲击石块发出优美的声音,若琴声连绵,故得此名。
元代这里是北方通往大都的交通要道,遍布佛教遗迹
明代因边关的紧张长城的修建,这里变成了兵家重地;
军事气息盖过了佛教气息。
弹琴峡又名五鬼头;后改为五桂头;如是兵家要道,必然会回避此地名
明代才开始变成军事要道,所以怀疑是明代改的名,并建成关帝庙以便震慑。
而对面山头上,又建成魁星阁,变成一文一武两路神仙,两边文武相助,
更显此地地势不凡。
下面是两张关于建筑细节的;
关帝庙建在陡峭的一块巨大的山石上;爬上陡坡台阶,
可看到一个南向的歇山山门,继续向前,在有限的平面上
建成了一个半截的歇山大殿,另外半截是修到了山洞里。
奇怪的是在大殿上方又修了个小些的半截硬山殿宇。
遗迹上没有现成的石阶,估计当年是靠木梯上下;
远远看去像一座重檐楼阁,镶嵌在大石上一样,
异常雄伟
hk贴的这张
仔细看最左侧的南条石阶小路,现在他还完好的保存着呢;
台阶一侧几块摩崖石刻,小些的居然不是汉字不可识别
大的仿石碑的是重修关帝庙碑,再右有
弹琴峡,无桂头石刻。
最重要得是这张可以以最清晰的角度看到完整的魁星阁
阁楼南向,有砖砌城门一样的台基,上有四角攒尖方亭一座
上有匾额,看不清是否是魁星阁。
其他照片无一可以看到;
第一次看了之前的那几张照片,真是猜不出对面的楼阁是什么样子的
最后一张,关帝庙还好,但魁星阁不知何故被毁,
只存台基,
现在的关帝庙大殿遗迹
出奇陡峭的台阶
那时有拍照吗?
全面细致的总结,真好。弹琴峡地貌改变的很厉害,在几十年中,先后修京张铁路,八达岭老路和八达岭高速路,开山爆破的碎石土方全都推到峡谷里,造成峡沟底比老照片上大大升高,今年可能是准备“旅游”,沟底被再次平整,修了土公路,面目全非。感兴趣的朋友赶早去看两眼吧,再往后更不知什么样子了。去弹琴峡在八达岭高速水关出口出,往回走约200米即是。
加一张不太清的.也是JOHN THOMSON.
最后再借用一张网上老狄网友拍的关帝庙遗迹的全景对比
这张照片的最大价值就是可以清楚地看出关帝庙由
山门到大殿有木栅栏,
那个地方没有围栏非常危险,要非常小心才能通过
对,就是这条“路”,十分危险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5 10:20 , Processed in 0.148365 second(s), 18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