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有个问题,请知道的前辈们帮忙解答一下,谢谢。
我们知道现在的天安门就是顺治八年重建后并改名的“承天门”。
承天门第一次被毁是在明天顺元年,后在明成化元年(1465)由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修的。但这次重修改变了承天门的原貌。现在我们看到的城台之上,城楼部分的结构是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的大殿结构。
最近找了两本书,翻了翻永乐十八年承天门建成时的最初结构,可是写的不太详细,再加之小弟理解能力较差,所以不太明白。
一本书上说,承天门建成时为“城台开五门,上部门楼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重檐间挂“承天之门”匾额”
另一本又说其“黄瓦飞檐三层楼式的五座木牌坊,牌坊正中高悬”承天门“匾额”
小弟的疑问就在这里;首先最初的承天门到底有没有开有五座门洞的城台。其次,如果有城台,城台上的建筑格局是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五间的城楼结构;还是三楼式的五座牌楼依次南北方向的排列在城台上;还是只有一座的三层楼式的六柱五间的牌楼呢?
请知道的前辈说一下,最好有个什么图什么的,好让小弟容易理解,谢谢。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24 10:22 , Processed in 0.136632 second(s), 18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