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569|回复: 12

[转帖] 新史记滑稽列传之古月、高秀敏、傅彪评传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5-9-6 1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j- ~9 e2 V- U# _4 j 9 n2 @" _/ o6 e4 y2 `乙酉仲秋以来,流年颇不利优伶,冥界或网罗大班,于是古月者先死南粤,继之高秀敏窒息北地,再而傅彪气绝京师。盖三人者,国朝优伶界之名角,影戏班头间之翘楚也,古月仅耳顺之年,秀敏正徐娘之半,傅彪则不惑之龄,竟尔络绎黄泉之途,位列阎罗之坊。当此时也,湘蜀大涝,闽浙风烈,应天飞六月之雪,粤省坑煤丁之命,古、高、傅之接踵,无乃乎下界之有求,上界之必应乎?

6 T1 F5 E$ b# V$ n

盖古月,民国三十九年生人,青壮从军,无击剑横刀之勇,有丹青泼墨之才,于南疆兵营专司文职,虽伟岸高躯辕门伏隐,如是者有年也。先帝崩,影戏起,忽有伯乐者端详古月再四,惊为先帝龙脉之遗移,乃荐举之,于是古月弃画笔于地,束丹青于阁,惕惕乎演绎先帝之当年,点大痣于下胲,顺长发于首级,摇双臂于身后,改国语为湘谈,摹龙行虎步,习王者风姿,年余而大戏频出,三载即声名大躁,旧臣观之涕下,以为先帝在世;草民睹之叹服,赞曰领袖再生。古月由是名矣,受赏无算。宣谕台常做挥手秀,走穴班每有圣驾妆。假戏真做固所需,毁誉参半亦所实。 1 y) B& u# J7 F, r6 T 4 B' x9 K. p. G o 又高秀敏者,国朝十年生人。北地边鄙生长,青春习艺教坊,歌舞声色俱佳,惜乎埋名僻壤。赵本山等以滑稽而获宣谕台垂青,则高秀敏亦得提携而升次,除夕宫中宴舞,必得赵、高、范之滑稽则上悦下喜,倘无东三省之可嘲则歌疲舞谢。本山固有优孟之才,秀敏当得绿叶之功。其才也不亚赵、范之属,其德也不让双馨之流。夫君何庆魁者,才高命蹇,举凡赵、高、范台前受赏之作,无非何庆魁幕后熬更之笔。高、何以破碎之家再结连理,夫妻仗布衣之才荣膺爱戴,正鲲鹏展翅青云之际,先夺庆魁之爱子于无常,后绝才子之爱妻于子夜,十日之内,别子丧妻,何庆魁命蹇如此,闻者无不唏嘘者也!

: k% W4 D8 a+ t$ k

傅彪者,国朝十四年生人,长于京师将校之家,混迹皇城平民之伍。虎父颇有从戎之命,犬子别爱艺能之途。奈何星运有埋珠之劫,而立之年始得脱颖。国朝优伶之首席教头张艺谋者,次席冯小刚辈相继提携,彪乃渐次名也。肥其躯,騃其性,匹夫之爱憎,草民之哀愁,谐趣颇得人喜,厚道从来可敬。虽大器晚成,正如日中天,无何膏肓之疾大作,辗转病榻年余,丰腴蚀为形肖,人力不敌天命,殊可叹也。

7 Q8 G0 o+ I9 ?% Y

论者或谓:名伶之死,并煤丁草民之亡有异乎?不吊匹夫之殇,独悯优伶之亡,无乃乎优伶贵而匹夫贱欤?余则谓:优伶亦匹夫也,吊之何妨?夫古月,天降龙准于斯,以匹夫而模先帝,得形似便是大功;高秀敏,平民而登金銮,黔首念其笑貌;傅彪,匹夫演绎匹夫,小民喜闻乐见,是故古、高、傅之匹夫,犹胜乎寂寂之匹夫也,如是则优伶之匹夫可吊,煤丁之匹夫亦可吊也。徒争彼此之贵贱,无益也。$ }* S8 R, h v' |+ g; ? 是为记。2 Z" W/ A* @$ N, C1 D

[em05]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5-9-6 1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甭说别的,能有怎么深厚的文言文功底,作者很了不起啊。

& w' Y2 C5 v, P# W

至于名人之死,“人固有一死,或轻如鸿毛,或重于泰山”,究竟什么样的人,最值得人民去怀念,值得历史永远的去记载?李世民杀兄弑弟,雍正亦如此,但阎崇年在《清十二帝疑案》中对雍正,包括对李世民,给了最公证的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好与坏,不在于他在个人生活上的一些不道德的行为,最重要的,是要看他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对国家,对民族所做的历史贡献”

! M3 J* L4 ^. N, y. s+ e. ?3 Y

壮哉唐太宗,贞观之治。

* G4 c6 s0 w# Y

整顿吏治,查抄贪官,承前启后的雍正,才是我们最应该记住的。

# _- T' p P8 G1 R1 l& d( @

我宁愿做一个默默无闻的政治家,去为人民服务。

" X7 C; X$ R/ j3 c" y% 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6 11:13:49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9-6 1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飞哥你根本没看懂这篇文章的深层含义,也叫弦外之音吧?你做政治家?那好,你先把傅彪治丧的这笔压垮八宝山的巨款拿去抚恤矿难屈死的“煤丁”们的妻儿老小吧。[em06]
发表于 2005-9-6 15: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意思我明白,您的文章我也读懂了,但您似乎不太了解我。
 楼主| 发表于 2005-9-6 16: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飞哥;文章是转贴,不是我写的。但其中的深意我明白,你不明白。否则就不会扯出雍正李世民了。

文章作者用心良苦,老实说我赞同文章观点,如果说生命是有尊严的,那为什么无数死难矿工的命那样不值钱?一个耍宝搞笑的,一个敬业厚道的,一个能演领袖的,病了死了,就“压地银山一般”的优容与显赫?凭什么?!

你好像是大清朝的干部,对“规制”门儿清吧?你觉得这合乎体统吗?

[em05]
发表于 2005-9-6 16: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咱俩之间是有代沟。前辈,看来我非得掰开了柔碎可和您说了:我的意思是,雍正也好,李世民也好,都是为当时的国家和民族发展做出过贡献的人,而您转贴的文章里所提人物,不过是靠几部片子和小品,靠着现代化的吵作得来的人气,他们的死,本不该如此兴师动众,比起傅的妻子芳,广东矿难150多个家庭都没有了丈夫,父亲,儿子,他们才更值得全社会去关注,我说如果我是一名政治家,我应该象雍正李世民学习,去关心我最该关心的事,真正体恤老百姓的生活,而不是去捧什么戏子,我人为我对您的文章,哦,不,是转贴的文章,的回复,中心思想明确,比喻恰当,有力的衬托了楼主的文章,如果说我说到这个份上您还不明白的话,我真的是没辙了,得,我不说什么了,论坛里那么多人呢,多半都是了解我的为人和理想的,有时间来北京,咱们和清算委员会一块做做,慕名您很久了。" Z/ L3 z; x! t: y" c$ X+ N.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6 16:58:58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9-6 16: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希望是我写的,论坛嘛,有不同意见也不至于就犯王法。。。。
发表于 2005-9-12 1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嘻笑怒骂皆文章,我看好此文的文彩,可编入教科书.就内容看,应是个中性文章,我认为后面的议论很恰当,没有二位谈的那么多刺.

再推荐一篇,一位找找问题吧.

大事记


高祖武帝开国元年 49 & }9 K: c1 @, q; ~/ N, C5 G7 m   二月,王师入京,吏民欣喜。北土悉平,帝遣六军征南朝,号百万。 9 k, u* j, w3 J1 u$ T' w, u1 y  四月,六军涉江,灭南朝。南酋蒋氏遁,入海,据澎湖以抗圣化。迁九鼎于京。江南诸道初定。+ v7 U- m9 z/ u, l2 [) a   十月,帝登基于天安门,入太庙,誓立政,改元"开国"。周文正公相。封六辅政亲王。王曰:"华夏诸民今日立也!" ; u' {: e' |; U- U7 b& x2 F  十一月,大将军刘,西路招抚使邓统王师十万入蜀,前朝余孽星散,蜀,滇,黔传徼而定。邓平公封西南节度使,坐镇西南以图吐蕃。 4 U% ]0 U L, o7 O7 P3 j  是年,帝下《别了,司徒雷登》等三诏,用赐西夷美利坚使,夷使惭去。史称"三诏去西夷"。 ! m8 A8 ~' l( H5 B6 a4 \   0 K5 X" g) X1 _0 a   高祖武帝开国二年 50 ! r& c+ c7 Z5 @' w8 E" w   二月,北狄俄罗斯遣使来朝,盟,世世代代约为兄弟之邦。 u1 f5 R6 A# {$ k6 j& X  六月,高丽内乱。帝诏命停战,不听。 % O8 o# q! ~0 l' l2 s   九月,高丽北朝胜。同月,西夷美利坚纠合西夷数十部落侵朝鲜,号"联合国军"。 5 E+ Q5 J# ^6 d% `& Z1 v   十月,高丽北朝溃,美夷之师次于鸭绿水。帝以大将军彭桓公为东征元帅,加太子少保,太子岸英为监军,统精锐二十万入高丽,战于长津,美夷败绩,精锐白虎铁骑覆灭,遗尸数万,山林溪涧边,虏血几洒遍,征西将军王震统兵入西域,设西域都护府,立生产建设兵团。西域归王化。 ( K, J$ {! s5 ~+ |   2 J# {! ^' D3 c8 Y  高祖武帝开国三年 51 2 O* X% g+ M6 Y   十一月,行"三 反"。 ( n4 B N. U: t: }   是年,王师战美夷于朝鲜。美夷惧,求和,帝不许。吐蕃归王化。自是,天下几一统。太子战死沙场,天下悲恸。 . w' w$ Z3 ?3 k9 o    3 J1 o, c8 n% H/ Y  高祖武帝开国四年 52 9 O' s7 D% j, w/ c6 [  一月,行"五 反"。 7 A8 ]' Q' w J  八月,帝下"削藩令",令东北节度使高岗王(开国辅政六亲王之一),华东节度使饶石公,西南节度使邓平公,中南节度使邓恢公,西北节度使习勋公进京。时人谓之:"五马进京,一马当先。"是年,王师美夷再战于朝鲜。王师据上甘岭,敌纠兵数万以攻,终溃。 + Z p8 `- m( }0 s4 R     + u F1 Q( m) c8 i% B1 d4 p N0 _  高祖武帝开国五年 53 2 H i# Y, p! S& [% {   一月,行"新 三 反"。 1 H7 W( }) L7 ?  三月,俄狄王斯大林死。(注:谥法曰"狄王死不曰崩。") ) q4 C0 `' |1 j. i$ J  五月,与俄狄盟。 % _2 i5 V# w0 E/ E   六月,始料民,口六亿又一百九十又三万八千又三十又五。为前所未有之盛世。 # h0 ~$ V9 G" [) w7 z   九月,彭桓公平美夷于高丽。高丽中分。北者为朝鲜,南者为韩国。 2 d. t0 c7 R7 j: A S/ z   8 h" Z2 D1 q6 D. D( q- Y   高祖武帝开国六年 54 ) q( J/ b$ L: i& {. J/ ~   帝使使日内瓦,南越中分。 8 {2 f g& P- C; c! e  五月,故东北节度使高岗王自杀于北京,天下震惊。谥"幽","动祭乱常曰幽"。 * c+ A9 x6 d {: c: o! p  八月,江淮大水,平地汹涌不见寸土。 # m2 t# }; o7 E3 [( W# I   九月,行布票。天下币制革新由是而始。 * {( K& v: {5 b4 q# X   十二月,御史劾故东北王高,华东王饶怀不臣之心阴谋乱上。帝令有司查办。 . [5 \6 n3 Y/ |- }; b1 C/ _    / O# u8 h: Y5 h) M5 s/ h D3 ]  高祖武帝开国七年 55 6 V# B, n; J' j% [6 S   五月,帝使周文正公盟诸王于万隆。 6 b) y; h- I$ ~# C4 p& a, Y t   七月,行"肃 反"。帝下《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诏。南越来朝,赐贝八亿朋。 0 y/ L6 u4 Q% X: Q' G: i0 i   十月,帝下《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阶级斗争》诏。 ' i5 {1 r! S9 |4 U7 L0 E   是年,帝大封开国诸将,计元帅十,大将十,上将若干。满朝文武,人才济济。 t7 ^2 Q% i" @2 W O  ! I# M) i1 ]7 z5 p) s; c   高祖武帝开国八年 56 0 W6 |% D6 l2 o+ N5 C& x0 n  五月,帝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右党扰乱朝纲自是起。 + k. n3 B2 X9 x* Z6 l9 N   七月,帝曰:"美帝国主义是个纸老虎。" : S) F) T- {$ _4 a5 {  是年,埃及来宾,匈奴来盟。八方万国,皆慕我中华圣化。 1 e( d D$ W2 `6 f2 E' \2 `- `( s    . {3 Y# M4 e3 o0 t: K  高祖武帝开国九年 高祖 反 右元年 57 ) H0 S) \# d) ?, l0 x2 X4 `  五月,帝逐右党。改元:反 右。 $ ~) q3 L. a3 L& v) C! |   十月,帝曰:"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7 F) S7 J. K# Y" H  十一月"帝西巡俄狄"曰:"东风压倒西风"。 " u" J1 x; W2 K7 K4 h    & ], V: v& T1 a, k# o* z g8 i8 [  高祖武帝 反 右二年 58 & Y. D$ a2 I7 q- T+ t$ T5 `9 g8 H2 o  二月,诰告天下,命灭"四害"。"四害"者,蚊,蝇,鼠,雀也。 1 o2 N* y+ a- H# Y2 o5 `0 T  六月,左丞相薄作《两年超过英国》上疏,帝大悦,嘉之。 ' z" o6 L$ z3 D   七月,俄狄王赫鲁晓夫来朝。 7 {" I) d0 _3 N1 s   九月,桂人来告田可亩产十三万余斤者。 & Y) u! \( u5 x& ]! d) X4 G/ d, l  十一月,滇民有饥色。 A" w% h' ?9 W. P   是年"大跃进",民炼钢,卫星纷飞。东征大军自高丽还。 5 H, `( o$ z: |( G    `+ P$ U) x8 `1 _  高祖武帝 反 右三年 59 + G/ u! q, F" y; \) r, u& r0 {   吐蕃叛,帝命征之。王师势如破竹,吐藩 达 赖 逃往天竺。吐藩乃定。 + w8 V2 ?) y0 S, V  一月,帝下《反瞒产私分》诏,令天下百姓不得隐瞒粮食。 8 f2 l4 v# {. K   二月,诸侯朝王于郑。 a& c K8 T& h  七月,帝大会诸侯于庐山。彭桓公上《万言书》,以军人干政事。帝怒。 ; C) p$ U' z0 U+ b3 g2 ]: |% l   八月,下彭桓公于狱,尽逐右党。野有"功高震主,鸟尽弓藏"之议。 7 v5 q* p% q) D1 N5 s$ D  是年,民有饥色。 a, I! y; B! e, U4 b1 [( P5 r  2 u$ n; u% s# E- D- n, S6 t   高祖武帝 反 右四年 60 * N$ Y4 C6 z: U   民大饥,赤地千里,野有饿孚,豫桂尤甚。赈饥民。 - b( ?* l+ Z4 k; S# Y( J  四月,帝命周文正公巡信阳。帝不食肉。 : ^. U6 ?: Y" n9 ?: d   六月,帝至沪上。 2 j8 m; e- y: l! i; `   七月,俄狄背盟。 1 t4 L8 O# n% }+ Y  十一月,诏令六军将士"两忆三查"。"两忆三查"者,"忆阶级苦,忆民族苦,查立场,查斗志,查工作"也。 0 S# I( D/ I/ `3 t# c) ]    + ?8 v5 M/ I5 v  高祖武帝 反右五年 61 * f' R; ~) k7 M1 F3 l  大饥,振饥民。帝以"天道不常"传位于刘哀宗。哀宗始摄政,未改元。 + L2 t1 u5 I; w( J8 V& V  是年,高祖再会诸侯于庐山。 8 f) I! i' R7 ~* `  哀帝 反右六年 62 7 V- y, ?9 F- {4 D  民饥。 6 H8 ]7 d3 m' S4 W8 O9 p/ m% |& {   四月,伊犁饥民乱,伐之。 , n5 u9 I% K9 Y& \; A# }   六月,彭桓公谏以"八万言书",帝怒。 - A M% ?1 ?5 i" H  七月,诸侯朝高祖于北戴河,高祖曰:"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 % s3 D# f) W1 T& L+ E9 o  十月,天竺伐我吐藩。王师伐天竺,大败之。天朝声威远播。 $ z4 k7 W1 M! [) Q" ?6 K  - k8 r+ i6 p. F   哀帝 反右七年 63 + U: O4 D6 Q/ h5 ]  二月,在京。高祖曰:"阶级 斗争,一抓就灵"。 % @& R( v0 n- b) Z5 ^% m( m# T  三月,高祖大诰天下曰:"向雷锋同志学习"。 8 Z) u7 H+ ~# y% B( ?  九月,锡兰来宾。 3 Y+ l; ^. J1 R+ j4 Y- u3 h  十二月,周文正公出巡亚非拉十四国。天下万国,竞相慕我中华上国之风采。 . ^1 y, A+ @# D% Q& t2 F) z# {   是年,我朝石油自给。 % k, M0 ^; Z7 q$ e: F% U& i    6 z! c; B* c% v' ?7 h* x$ b. T  哀帝 反右八年 64 % ^ a2 c+ j' G' P: Q" V. k9 n  五月,《高祖语录》始颁行。 3 C! u4 m0 I) ?$ M0 y6 q; a  六月,行“样板戏”。京津沪,民有奇装异服者。 % D4 k7 e+ A# e& _2 x& B   十月,原子弹爆。 0 h0 N6 \, a2 C+ W4 Q6 I$ n  十二月,行"四清"。 # E" R1 P4 K, O- K2 s   哀帝 反 右九年 65 ' j; T k: f0 Q  一月,高祖颁《二十三条》。 7 s6 T7 a! z% R- I  七月,前朝代宗李宗仁自海外归降。高祖携帝慰之。 ! e2 v4 W5 e, p6 n. E. D  十月,高祖曰:"不要怕造反。" * \" `; @: q, }5 h5 {  九月,结晶牛胰岛素成。 , }/ C% g: R" K, H" Z   十一月,大学士姚作《评新编历史剧〈海 瑞 罢 官〉》,"文革"初始。 $ g" y# F5 O( W5 _$ g r z   8 t T% Z2 {; n0 B+ u- u1 ~  哀帝 反右十年 高祖文革元年 66 % h3 V6 ], a# _   改元:文革。 ' X1 S9 o0 K2 v* }6 z2 @5 U  三月,邢台地震。 6 |" E- Z" G5 |7 c' U$ L   五月,"文 革"始行。罢科举。 # |7 h y3 @; h: `: g* l8 t   七月,高祖泅水于江,遂至于京师。 / m2 I0 M6 A* Y; v) j2 U/ b  八月,百万红卫朝王于天安门。天下始大乱。 , F1 t$ [3 y4 p; {3 ]# {1 B  高祖武帝 文革二年 67 + r, [" o1 _% _8 b! z. l* u   一月,上皇废哀宗,哀宗请骸骨,帝不许。高祖重秉政,颁《公安六条》《六军支左》。 ) G2 r( w9 V0 V2 ~6 ?1 O& K2 k( u, W  二月,"二月逆流"。 + B+ |1 q7 e5 R, ]; R8 z# D  三月,黜左丞相薄公。 , I+ @" z! h! Z. ^0 x  五月,天下始行"忠字舞","早请示,晚汇报","语录歌","语录操"。 ) _/ x$ `; l# Q9 j! W! s+ `   八月,英夷使馆火。 6 x$ K$ e+ @* s" ^  是年,颁《高祖语录》八千六百余万。 * B5 u/ w. Y$ c3 z& W4 v# N1 C4 J  9 ?" v5 b3 l9 }& A# Q4 Y   高祖武帝 文革三年 68 % `8 T+ p% s9 K( A7 e% i  黜哀宗刘,右丞相邓公。 + {: ?- g% W3 s- I, V  是年,吐蕃,西域革委会成立。 ! ?" p$ m2 J* w3 m h; a: P  6 f% `, B" R9 V, ~7 m6 e+ `) U3 M   高祖武帝 文革四年 69 3 ^9 [/ p' Q) E; d   林庄公赞曰:"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 命要靠毛泽东思想!" $ p, q4 l& O* r* c% h  三月,王师败俄狄于珍宝洲。 # A6 w- c% k# Y0 k9 S   四月,九大,封林庄公为亲王,加九锡,赐林亲王天子旌旗,出入免跪拜。 % H) ], ]+ t( C! t. {  十一月,杀哀帝于开封。其卒不赴告。 7 i& x3 A) g; \6 n   % G' Z$ {7 ?0 x, I" i U `   高祖武帝 文革五年 70 ! D7 i( I7 j. g' ^( M, ]4 N; E, J   春,林庄亲王欲上帝尊号,帝不悦。 5 u! `/ l, C6 ?" P5 r, q   四月,卫星上天,红旗未落地。 # u; J9 l( x8 n1 `   八月,帝会诸侯于庐山。 $ D8 Y3 q, o3 |& l* n  十二月,帝会夷人斯诺。周文正公主持修建葛洲坝。 + s1 h0 h! M: \   高祖武帝 文革六年 71 $ p8 F6 I9 N) [: @6 e  一月,陈懿公薨,帝往悼之,曰:"陈毅是位好同志。"加封王,谥"懿",法曰:"温柔贤善曰懿"。 * D1 F4 s' U; i3 |+ L9 Y4 x' D   八月,帝南巡。 9 q$ g. @5 m8 _5 i' m7 J0 {  九月,林庄亲王叛。欲弑帝,帝觉,攻林庄亲王,庄亲王北奔,死于漠北。谥"庄",谥法曰:"死于原 9 \$ m, P5 d% ~# n8 i   野曰庄"。臣而作乱,贬爵号为伯,厥死不言薨。 " E: i1 s3 h8 e/ x* F    # q7 E, j' Z/ z) E3 o" [, A  高祖武帝 文革七年 72 ' J3 S0 E+ P/ |, A- b7 S  美夷魁尼克松,倭奴酋田中角荣来盟。 8 j0 E$ f! j+ Q# k- b0 F: b    8 f7 l9 j* Q1 o! k  高祖武帝 文革八年 73 8 T( r, T5 j; L# E   一月,南越平。 * f' j1 y* T' N- M* O. ]   三月,重起用邓平公为右丞相 ) Q. ~& k4 r# U. n( n: a   七月,皇孙远新封张铁生"白卷英雄"。 ' ^5 \. v5 f4 z8 S  十二月,帝令六军各提督对调。 & i2 T( R& u" o1 X- t% K( w  % P- w3 p& Z0 b& Q   高祖武帝 文革九年 74 9 Y+ f& a* f- N( O! e# k$ A B   二月,赞比亚国王来朝,帝提出三个世界之划分。 & u6 J* m# }4 Q! R  十一月,大元帅,彭桓公薨。谥"桓",谥法曰:"辟土服远曰桓。" ) {& \' j- D1 F; O  是年,发秦始皇陵。 ! s. m3 B1 ]4 Z4 k# k9 J2 E   # o" t U% S) {' U" O   高祖武帝 文革十年 75 3 D0 [: }& P8 q) b$ D   是年,前朝思帝死于东海夷洲。谥法曰:"追悔前过曰思"。王而失国,厥死不言崩。 7 d1 t6 X* {% F   高祖武帝 文革十一年 惠宗凡是元年76 7 o8 ~5 [ C# J& [4 Y9 v. a0 O  帝病,道扬末命于公子华,曰:"你办事,我放心。",公子华嗣训。 - }1 B# }" j+ G! c$ E. G( G   一月,周文正公薨。谥法曰:"慈惠爱民曰文","刚直不阿曰正"。国人悲之,执手泣别。 ! E# ?- a) Y9 t% A, S( b  四月,国人益悲,集于天 安门。 4 @& Y+ @7 }4 A! T6 e: ]   七月,地大震,死伤无数,丧丁二十八万余口,帝惊。是月,大元帅,朱武公薨。谥法曰:"刚强直理曰武"。 3 d" y6 c3 k4 A( }" |, L- m5 P; ~   八月,帝崩,天崩地坼,万民震恸,如丧考妣。谥武。谥法曰:"克定祸乱曰武"。公子华立,是为惠帝。惠帝命"两个凡是",改元:凡是。 8 ~$ d; Y& {5 P. F7 o x( V    , O3 r: Y3 c+ R: v g6 g9 v  十月,四凶作乱,叶定公执四凶。 B: I" n6 U: S4 V   & d, m% R$ Z1 \+ |5 f G. [  惠帝凡是二年 77 ' N' N" z8 u+ g# Z   八月,"文 革"罢,天下初定。重开科举取士。南斯拉夫王铁托来朝。 2 h B! _# t) F6 U5 C6 p  是年,邓平公摄政。惠帝畏之。 5 ]5 i2 i4 c0 m% ]' e, t; N   2 F# R! k& }/ w. J, \5 {$ g. ^   惠帝凡是三年 78 ) S# C% y2 j2 p* C% n  一月,越背盟。 ' N5 y$ o1 t2 s3 o   十一月,邓平公游美夷。 6 o+ k5 L4 `* q- |# A4 e   是年,拨 乱 反 正。 ! z$ ?% t( l# K9 Y$ \, _3 g   1 G$ Z: H( G, r+ j! t+ l& S   惠帝凡是四年 79 ; g% S m( ^1 \/ ~; I   二月,南越背我,邓平公命六师伐之。 ! a: A9 C* r e, I" N1 }  四月,邓是年,始行"计划生育"。 8 D( a4 f( x! c' f! }0 O   / ]) M; c# E4 a- B3 F) n  惠帝凡是五年 宣帝改革元年80 - n" E3 N* f1 M% I  五月,葬刘哀帝。谥法曰:"恭仁短折曰哀"。邓平公悼曰:"伟大的无产阶级…永垂不朽。" 9 \) L; |2 Q2 K   十一月,邓平公与诸大臣共废惠帝,邓平公立,是为宣帝。 / {9 A, ^0 H% A, X+ _7 j   是年,改革开放。 1 J5 {/ G6 j5 A4 `2 S& n* \; W- o    8 x, e% e, V2 l. ] [5 N  宣帝改革二年 81 : O3 V9 M8 F3 Y; T   五月,开国女亲王宋薨。 2 t& @2 S+ t0 S" }9 [: A6 \" J   维新立王,率巡大卞,用变和天下。 7 N' `' A' S6 Y& Z   9 S0 d. @9 q* F& N  宣帝改革三年 德帝耀邦元年82 ! s# i: B: H* s9 A- G1 ^/ Q0 r   七月,料民,口十亿。 # f4 J0 c4 [* \/ L( F  是年,胡德公执政。 # j8 P c3 `; o; y: ]9 b  2 {9 e2 h- e2 y r: B   德帝耀邦二年 83 4 E0 q, {6 F& P ^: r1 [   是年,设六师行署于京师。 4 O; H( B9 L# r# E  + Z2 {: s( H7 ^+ K' |" A   德帝耀邦三年 84 6 h) N. w( R# }9 Z& }6 |   王师四伐南越。 ; D, e% l" ]# B& L2 T  ' r6 q$ s- c f! b   德帝耀邦四年 85 , K0 m0 \/ B( W2 O) t  是年,裁甲士四分一。 8 R5 M o+ b0 a( L3 l/ B  - k( V/ K3 G6 U9 G) f! n   德帝耀邦五年 86 4 [' [% `$ s& s' p: a7 G  叶定公薨。谥法曰:"安民大虑曰定"。 ' H' U$ [0 E& Y" m+ U  十二月,众翰林大学士上书斥污吏。 # Q( |) @: I$ L: a# x0 `   & a- \) h6 y: k% D   德帝耀邦六年 仁宗紫阳元年87 / g# X- Q7 b. Q5 {  一月,上史系宗,以为德亲王。立亲王赵,是为仁宗。改元:紫阳。 8 b% c/ d z# A, Y5 {) X! s7 r5 v   ! d/ H# u3 O- X. U; w W% n  仁帝紫阳二年 88 ! w. R$ N$ x3 s3 c- l Y; P H   是年,物价飞涨,斗米万钱。王舟破南越于南海。 - F. \0 T2 r* {* A, H. _    * _* a/ N" B4 |0 j  仁帝紫阳三年 孝帝整顿元年89 3 `; k, C) B. I& M% k( _8 y   二月,美夷来宾。 + A& X9 F" F. i, ?6 W: b  三月,吐藩乱。 7 b( }& B( e! b; K1 X |5 R- ?  四月,德亲王耀邦薨,谥法曰:"绥柔士民曰德"。京师大乱,暴民起于萧墙,波及天下。唯帝治沪上,安民伐乱,一时东南平定,万民悦服。 7 t" v: b% h' d& \% H3 {   . K2 J# b) q+ `. V   五月,两江总督泽民公入京。 C0 k5 i; q/ P; U9 {9 S6 v( Y   六月乙酉,国人暴动,李丞相奉上皇旨平京师乱,废仁宗。壬辰,帝登基,改元:整顿。 8 m/ l4 O# q; C T  九月,上皇始退而不朝。 3 P+ m% L. i/ c' y+ o% f) V    " h: [% j: Z3 f( L. V  孝帝整顿四年 孝宗市场元年92 ; u8 m4 U3 |. e0 v* [+ L+ T. z   二月,太上舜巡,百越南海诸民迎之,吏民欢欣,太上喜,下南巡旨,乃改元:市场。 1 g8 }3 I) h% ]8 q) |9 D   4 I4 U. q4 U3 e) z; L% ~  孝帝市场四年 95 % L9 m4 X% C3 H# u  革顺天府尹陈熙公,九门提督王森公。王自缢以谢罪,陈交刑部议处。天下万民喜而奔走。 0 ]/ x( h# _& d1 p( J   m+ a" v% h8 C$ @& V7 p% O  孝帝市场五年 96 9 c, y/ l" C/ V @5 F  帝观兵于台湾海峡。百万将士三呼万岁,足为一时之观。有西夷兵临东海窥之,帝镇定不为动,夷乃去。 - i* |- p/ B0 \& n9 I" K* C   9 _1 A; t4 b, K  孝帝市场六年 97 : E$ F9 F8 \/ ^, h. K: i7 m& X( M+ t  二月,太上崩,天下举哀七日。谥法曰:"圣善周闻曰宣"。 ) @6 A3 k- n7 V$ ^; J% M/ S6 p b   七月,逐英夷于九龙。 + i- \1 Q" L! \4 O% N% h. L   4 r& q+ i. U; G) j( a2 D  孝帝市场七年 98 4 D2 g x: S0 r% b; j# J2 m' S   三月,以容基公为丞相。是年夏,洪甚,湖广,两江受其害,嘉鱼平地水深一丈广州,金陵,济南各府均出兵数万解万民于倒悬。军民鱼水,堪为千古佳话。各地大开官仓赈灾。上诏免灾地三年钱粮。是岁,仓廪实,民生无碍。 # s! [& S6 B1 l" _4 X2 h: L  ( c8 x+ X7 O* L: N   孝帝市场八年 99 ( c/ |5 W& n0 Q! D' u  元月,帝登京师世纪坛。 * A- G5 F6 L/ r& W5 }; n2 p   五月,美夷炸我驻南使馆。帝斥之,夷惶恐,献布帛钱粮若干。太学生群起于宫门。帝诏曰:不为己甚。 & b, a# ?! G$ K: Q   十二月,逐葡夷于澳门。自是逐尽洋夷,唯前朝余孽尚据澎湖以抗圣化。 + ?4 a* b/ P* d: x  是年,再裁甲士50万。 2 B( }/ c( m0 i9 P& j B: M   ! X2 h1 y. I5 m1 H+ A3 c  孝帝市场九年 00 . n1 `' \3 G* \- L$ W9 s6 u   四月,有乱党FLG聚众万余作乱于宫门。 2 ?9 p9 C- n C   七月,帝下诏除之,奈乱党党魁已遁至美夷。 + o& `7 ^* f+ ~) N# S$ ~0 E) N  是年,帝锐意吏治,诛广西巡抚,加大学士成克杰,江西布政司胡长清。又有厦门巨贾赖昌星贿乱朝纲,闽浙官员,多有暗通者。值御史420劾之,乃命有司稽查。赖惧,遁于西戎。党羽多被查办。吏治为之一振。 . z0 W4 ]7 P+ z8 B9 t+ g  - G- h6 g. Z% |& [$ o   孝帝市场十年 孝帝德治元年 01 . \4 E3 ^. l0 ?2 N! O   正月,帝登兰州,下诏,以德为治国之本,乃改元:德治。是月,乱民自焚于宫门。 7 i4 k. u- M3 W. L( K( U   二月,京师西五十里地震,大风沙。 9 r' e/ f$ B- {! T  三月,江西乡校爆炸,士民震怖。未及,大盗龚某作乱于石家庄,人心惴惴。 9 f/ i( B, W# j, I   四月,西夷名美利坚者遣兵窥境,尽为我所擒。乃昭谕夷使,严词责备,夷酋小布什大惧,顿首泣血而为书,谢罪殿前。上宽仁,念彼夷兵家小亦有倚门之苦,皆予开释,令其团聚。八方万国,由是遍赞中华上邦之厚德。 6 j" l! [1 R5 A# h5 o( F" F5 B  五月,京师再地震。国子监亦不免。太学生惶惶。 $ V9 N& u$ ~* V: I   七月,上派重臣赴沙俄展示实力,大获全胜迎奥运归,举国欢颜。

发表于 2005-9-14 09: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似乎陈毅的去世应在林彪出事之后.
发表于 2005-9-14 14: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什么什么牛什么!

% x. A0 a% W* y) b) V- W

应该把北京城从完整到拆的支离破碎写进去,是件大事。

! }% I8 j" @7 f8 Y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14 14:33:49编辑过]
发表于 2005-9-14 16: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头几眼看明白,就是同道,我也是很喜欢这篇文章,希望推荐给朋友们,共同讨论.
发表于 2005-9-19 2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袖敏实在是让我很腻味的一主儿

整天装个东北大傻娘们儿

犯傻逗观众乐

笑星并不是拿自己的脸不当脸

这么做的下场就是让谁都看不起

发表于 2005-10-26 2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乃绝妙好辞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28 22:39 , Processed in 1.287084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