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遗憾目前还没有发现相声界有合适的接班人。”这是1月4日晚侯耀华在上海对记者说的最语重心长的一句话。穿着一身蓝色工作服,戴着工作帽,侯耀华当天一身“另类”行头出现在上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流露出了对中国相声事业的担忧。 其间,他更不客气地批评郭德纲:忙着赚钱,进步很慢。(1月6日《南国早报》) 侯耀华重话批评郭德纲,有点出人意料。作为侯耀文的爱徒,郭德纲算是侯耀华的侄辈了,侯耀华应该对他疼爱有加才是,怎么忍心公开批评他呢?不过细细揣摩侯耀华所批评的,笔者非但说不出有啥不妥,反而不由得为之动容。对于演艺圈、特别是郭德纲来说,还真缺少这样的直面批评。 随着马季、侯耀文的不幸离去,谁来做相声接班人的问题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深思。当记者问到郭德纲是否适合做相声接班人时,侯耀华坦白地说,“郭德纲根本算不上相声接班人”。在侯耀华看来,郭德纲虽然很认真、很努力地想把相声说好,但他毕竟受到年龄和文化的限制,他所知道的东西都是从相声中学来的,而一个优秀的相声接班人需要了解的传统文化和知识还很多很多。事实何偿不是如此?郭德纲虽然这两年很红很火,但他的相声到底给观众及相声界带来了什么,或者说有多少让人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恐怕无人能回答得出来。郭德纲的相声“新鲜”,“新”就“新”在一边打着继承相声传统的旗号,一边在节目中穿插最为时尚和搞笑的内容,特别是“语录”,诸如“床前明月光,我叫郭德纲”,“不认识我?我都艺术家一个礼拜了”等等,虽然观众听时也乐了,但听完过后,却对作品本身难留印象。其实郭德纲的相声有点“无厘头”风格,包括在节目中拿健在名人“砸挂”,因而引发和汪洋的官司,也是源于这一点。好多观众欣赏郭德纲的相声,也许只是图得一乐,或为赶时髦,久而久之,自然会“退烧”的。不少人担心郭德纲并不能长久红下去,加之郭德纲的麻烦事不断,口碑不太好,像这样一个心态不稳的后起之秀,怎能担当起相声接班人之重任? 郭德纲走红,首先给自己带来了经济实惠。陷入个人利益追求之中,还能否把相声说好、继承好,不能不让人怀疑。就连推出天价相声宴遭受非议,郭德纲都大言不惭地说这是相声的骄傲,而拒不反思他的做法有无违背相声精神。侯耀华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在谈到郭德纲的相声值不值“天价”时,侯耀华毫不客气地对记者说:“不值!你问我,我可以很肯定地和你说他不值那么贵,如果有那么多钱,与其听郭德纲的相声,不如帮助贫困的学生。”是啊,一边是富人花数千元听一场相声,一边是穷人连孩子上学都供不起,郭德纲一而再地大搞天价相声宴,到底是在追求什么、宣扬什么和倡导什么呢?花数千元听郭德纲说相声,是真的出于喜欢、高抬相声也罢,还是“炫富”、“赶时髦”也罢,都无关紧要,关键是郭德纲将大把大把钞票装进腰包的时候,就那么心安理得吗?你是观众捧红的,红了之后应该百倍服务于观众、社会才是,大搞天价相声宴、代言不合格产品广告、拒绝上春晚等等,哪一件是服务观众、奉献社会的?一个追名逐利、忘乎所以的相声新秀,绝不是观众需求的相声艺人,这样的演员再红、再火,我们也不稀罕。侯耀华说郭德纲的相声不值“天价”,既是对那些“炫富”者的暗讽,也是对郭德纲本人的鞭策,所谓“天价相声宴”,还是少搞为好。 侯耀华批评郭德纲,并非要把郭德纲“一棍子打死”,说到底,是出于对郭德纲的爱护和提醒,如果郭德纲能领会侯耀华的良苦用心,把他的鞭策转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一定会更加受到观众欢迎。可按郭德纲的率性及一惯“表现”,这一次能否被侯耀华批醒,我们难免心存疑窦。但愿郭德纲能不辜负侯耀华一片希望,今后多把心思用在相声创作及表演上,其它方面的事和话,尽量少做、少说吧
举报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现如今听他相声的还有多少是老人,还有多少是真懂相声的!再看看他最近创作的一些新相声,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传统相声?难道这就是奉献给衣食父母们的礼物!哎............
想想2005年11月底一个下午,我第一次去天桥乐茶园看德云社相声,20元没排队买到第四排的票,(他老婆卖票)演员阵容强大,郭德纲率众弟子悉数登场,最后返了6段,演出一直到快6点才结束。大呼过瘾,那时还可以打一个手机号包桌,就时不时包桌请家人和朋友看,大家都说好,但转过2006年2月春节随媒体宣传,人越来越火,取消了手机订票,黄牛党霸占了票务市场。20元票听说现在只能有一把椅子靠边儿,没有桌子。不但郭德纲很少出现,连李菁也很忙,何云伟有时只能和王文林搭档。想多花钱都看不着了。
不过这些虽遗憾但也都很正常,就担心郭德纲太忙脱离了老百姓生活,失去创作源泉,走上了那条“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的道路就更遗憾了
那么胖肯定2型糖尿病
盘子哥,减肚子。
纲爷的相声还是支持的`~虽然最近他多方向发展~让我们等的很着急~
不过中国相声界的作品~能让观众开怀大笑的能有几个?
我们不是真懂相声~我们不是行家~但是我们想要快乐~
郭德纲能不能成为相声接班人补不重要~他火了~就说明他成功了~
所以他的相声我一次也没去听过.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5 10:10 , Processed in 0.137106 second(s), 19 queries .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