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38|回复: 7

[原创]怀念老北京的城门与城墙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1-5 1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怀念老北京的城门与城墙

文:英雄

 

写在前面的话:想写一点关于老北京的东西,可是久久又不能下笔,因为老北京的话题始终是我心中一个永远也不能抹去的伤痛,不忍触及但又不能忘怀。时值冬日,恰巧又入京寻友,在饱览一番京都盛世繁华景色之后,内心不免又涌上对老北京的一丝丝的怀念,总希望它还是原来的那个样子。虽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且没有真正见过它的容颜,不知为何总是对它多了一份牵挂,这也是我经常问自己的一个问题,这也许就是那种强烈的复古与怀旧的情结在作怪吧?

      伤痛归伤痛,但还是要面对现实,也许将老北京永远留在自己的梦中会是一个不错的结果,记得有人说过:得到的不是最好的,最好的是没有得到的正因为我们没有见过,所以老北京的古都气质与风貌才会让人觉着亲切与怀念,感觉它是我们心中最完美的圣地,就让这完美的老北京留在我们的笔下、留在图中、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吧!!

正文:不是北京人,却对北京有着十足的热爱,没有真正见过北京的城门与城墙却对此有着浓厚的兴趣与热情。“喜欢它那高大巍峨、刚劲挺拔的身躯与不折不弯的气质与灵魂;喜欢它那历尽沧桑,神秘而古朴的历史情调与记忆;喜欢它那残破陈旧,历史留下的岁月印痕”。它就像一位历史老人,总是为我们讲述着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

“我爱老北京的城门城墙就是爱它的古老,爱浓缩在它身上的悠久历史。”

不知从何时起,老北京成了我一个挥之不去的梦,在梦中那高大的城门与城墙便成了唯一的主题,始终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久久缠绵于其中而不能自持,每当夕阳西下,面对窗外延绵不断的山峦,犹如在我心中浮现出一堵高大雄伟的城墙,每一个突起的山峰就是一座座挺拔的城楼,山坡上那一排排小树就是站在城墙上的士兵,如梦境般,如诗如画,使人留恋,令人陶醉。

老北京的城墙和城门见证了北京城昔日的辉煌,见证了无数的刀光剑影与金戈铁马,也见证了北京城几朝更迭,潮起潮落由盛到衰的过程,但那种豪放大气的古都风韵犹存,让人向往,使人流连……。那城门下悠远的驼铃声、城墙边的鸽哨燕鸣、四九城王公贵族的深宅堂榭、天桥艺人的杂耍把式、前门大栅栏繁华的商业似乎都曾出现于我的记忆深处。

现如今的北京,哪里还有古都的影子,走遍大街小巷,看到的只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地名依旧,容颜已改。我们已看不见虽残破但依然雄伟的高墙灰瓦,看不见虽水浅堤残但依然古柳依依的护城河,看不见城壕与城墙间的槐树与椿树,看不见历经七个世纪的内九、外七、皇城四的城墙与城门,看不见元代就已经布局好纵横交错的街巷与胡同格局。

不但城门城墙在多次的旧城改造中渐次消失,老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以及代表着北京符号的街头旧景、牌楼、名人故居也在成片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所谓的首都的标志性建筑,那些仅存的古都保护院落就如同龟缩在高楼大厦阴影之下的鸡笼鸟舍,那种失去了周边环境作衬托的古朴风貌显得极不协调。驻足良久,内心深处涌上的是莫名痛楚与反思。

自建国以来便对老北京旧城进行着大刀阔斧的改造,然而几十年过去了,北京城除了失去了我们永远不再拥有的历史外,究竟得到了什么;“路宽了,照样人拥车堵;楼高了,清爽宜人的人居环境消失了;”在这几十年新老北京的斗争里,老北京彻底失败了,其后果必然是消失与死亡,而新北京则已经变成了一个杂乱无章、重心缺失、失去了自己个性与灵魂的城市。都市的发展铲除着差异,打造着雷同。帝王旧都的老北京走了,其历史风貌永远地消失了。

北京有三千余年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建都史,纵观世界城市建都史,在布局、规模、延续时间三个方面,北京无疑是中国古代都城发展的最后硕果,也是世界同时期都城建设的最高成就。元代初创、明代有了大致格局、清代扩建并定型的老北京城布局统一有序,层次分明,黄瓦朱漆的红黄二色跳跃于大面积的灰与绿之中,让人感觉着安谧与安谧中的震荡。
    
北京城作为八百年帝都,其城墙防御设施自是非常完备,城墙、城楼之高大厚重也是其它城池所无法比拟,虽多次历经清末联军入侵之战火,但几经修复北京城墙城楼之雄姿仍不减当年。和平协议的签定,使古都重新焕发青春,但不知受到何种思想之左右,曾为保护古都不遗余力的伟人,做出了让世人难以接受,但不得不接受的决定,“把北京建成一个现代化工业基地,从天安门城楼望去,看到的不是城楼城墙及青砖灰瓦的四合院,而全部是烟囱”。代表着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老北京“梁陈改造方案”最终被否定,于是决定着老北京生死存亡的一场大战开始了。“这是一场科学与理性的失败与倒退,这是一种中国历史上农民政权劣根性的再次复苏,这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不流血的战争,这是一场新旧观念实力悬殊的较量”。最终,狂热战胜了理性,愚昧战胜了科学,老北京的城门城墙已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从1952年开始,大面积拆除城墙城门楼的行动全面展开。西长街上建于金代的绮丽的庆寿寺双塔被拆除;1957年,外城正中永定门连同箭楼、瓮城被拆除;1958年,中轴线上的大清门(中华门)被拆除;1965年地铁开工,内城城墙陆续被拆除;1969年,内城城墙被尽数拆除。值得庆幸的是在周总理的具体指示下,终于保全了九门之首的正阳门城楼和箭楼、德胜门箭楼、东便门角楼和两小段城墙了。

至此,一座座高大雄伟曾经饱经战火洗礼的建筑在成千上万的拆迁大军面前,瞬时间灰飞烟灭,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那时人们被狂热的思想冲昏了头脑,为自己的行为呐喊高呼,殊不知这种无知的行为将会给后人带来多大的遗憾与伤痛,当时便有人为古都的毁灭流下过伤心的泪水。

在为保护老北京的这场“战斗中”不得不提到我国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在保护北京城的过程中,可以说他不遗余力,不畏权贵,是站在真理一边的少数人之一。他曾经争过、哭过、骂过、伤心过、无奈过,最终还被人戴上了右派的大帽子,为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被人斥责为政治问题。“他为保护古都而生,又为失去古都而亡”因为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文化已经融入到他的血液之中,成为其灵魂的一部分。他曾经当面指责那些掌握权力但又缺失真理的人说:“在古都的保护问题上,我是先进的,你是落后的,50年后,历史将证明你是错误的,我是对的。”多么掷地有声的话语,还用50年吗?多少人在北京的城门城墙消失的同时,已经感到这是在犯着多么大的一个错误。

如今的北京城门只剩下正阳门城楼与箭楼、德胜门箭楼、东便门角楼以及东便门、西便门的城墙遗址公园了。

历史似乎翻开了新的一页,现今的人们已经有勇气面对前人曾经犯下错误,但时光不会倒流、历史不可逆转,我们必须承受前人所犯错误带给我们的伤痛及教训,并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用今天的钱为前人所犯的错误埋单。为迎接奥运会的到来,保护“古都历史风貌”成为北京文保规划的主题,北京市将筹集资金几十个亿用于恢复古都风貌。“将创造条件在局部逐步恢复皇城的东、西、北三面城墙和复建东安门、西安门和地安门。建设东皇城根遗址公园、明城墙遗址公园。为保证北京中轴线的完整性,复建永定门城楼。”

从永定门昔日的拆除到今天的重建、复原,时间和历史给我们开了一个大大玩笑,同时也留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问号,我们的城市似乎又回到起点。但愿保护古都风貌的行动不是一个迎奥运的面子工程,希望它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1-5 1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物件包括人,在政治面前都是积木块儿,只有适合没有合适!!

谢谢您俯瞰全景式的文字,大气之美!!

希望您继续下去!!

 

[em23]
发表于 2008-1-5 17: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兄到网站已经有些时日,今日不经意间见到原创文章,该文简述了北京城墙的建立、发展和拆除,抒发了对已逝去古都的怀念,也引起了今人的深思,好文!支持加精。

发表于 2008-1-5 13: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北京是个艺术
匿名  发表于 2008-1-5 11:20:00
要能复建就好了.
发表于 2008-1-9 17: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兄好文章


发表于 2008-1-9 13: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复建就好了,
发表于 2008-1-9 1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辈,好久没看到您的身影了,很忙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6 06:06 , Processed in 1.158940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