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528|回复: 13

昭显庙——北长街小学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7-12-11 09: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敕建昭显庙,创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俗称雷神庙。民国时在此成立教育会。民国二十五年一月(1937年)又在此成立小学原名为北平市教育会附属小学,后改为北长街小学,解放后叫过二区中心小学、西单区第二中心小学、西城区第二中心小学,后来改称北长街小学至今。这所学校目前是北京市重点小学。

    昭显庙是北京市挂牌文保单位,遗憾的是目前仅存正殿以及著名的影壁。

    请看昭显庙——北长街小学最近照片:


昭显庙正殿


校园局部


校园一角


新建教室,远处带垄沟的厢房是原来教室。

# M( y6 g5 J& Y0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11 9:53:33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1 1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池子小学,也占了一做庙,可考察一下。
发表于 2007-12-11 1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校还有什么以前庙的遗存吗?

发表于 2007-12-11 1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怀念
发表于 2007-12-17 0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匾额拓片在2007-12-11 10:06:55的发言:
南池子小学,也占了一做庙,可考察一下。

七年前就腾退了

发表于 2009-12-9 1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09-12-7 16:06:00的发言:
3 b' t2 X7 n- b$ q 7 y7 M2 o) s) N, K- ~9 o4 T ( Y/ K) k q$ e, }( a

有张当年的照片吗?十世班禅居然有女儿.

1 p/ f% ?' J4 b 6 k- B! l) @+ i, _, I- U. }) k" u

呵呵,十年前去成都,武侯祠前面的旧货市场有摊贩公开在卖班禅大师一家三口的合影。当时我也吓了一跳。

http://4.bp.blogspot.com/_NLEuH4KVfIU/SuAHoYEEH4I/AAAAAAAABKo/PQTusCzVGk4/s400/405f35f1t7110c36b5444%26690.jpg

近期看到一段视频,班禅大师的女儿回西藏参加活动,受到信众爱屋及乌式的礼敬,被称为佛女。实在是更加匪夷所思。

哎!什么时代!
发表于 2009-12-7 14: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母校啊,上学那会好像校园里所剩的古迹只有大殿和一段影壁了,影壁还是在教师后面的夹道。在学校东北角的教室貌似还是老舍先生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而且刘少奇的小女儿和十世班禅的女儿都曾在这学校就读,班禅的女儿大我一届,毕业之后直接去了美利坚。
发表于 2009-12-7 16: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寒月在2009-12-7 14:34:00的发言:
我母校啊,上学那会好像校园里所剩的古迹只有大殿和一段影壁了,影壁还是在教师后面的夹道。在学校东北角的教室貌似还是老舍先生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而且刘少奇的小女儿和十世班禅的女儿都曾在这学校就读,班禅的女儿大我一届,毕业之后直接去了美利坚。
) w, H" a. r5 ~% w' b

有张当年的照片吗?十世班禅居然有女儿.

发表于 2009-12-7 2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0-28 17: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忆中的北长街小学

  / \( Z3 J3 i( S: D( g- ^
我是1958年进入北长街小学(时称北京市西城区第二中心小学)一年级甲班上学的。刚进校时是二部制,一间教室两个班使用,每天半天上课,或上午或下午,另外半天在家做功课,每隔一段时间一轮换。
9 i5 }# q) F! `! h/ l当时的校园仍然保持着“昭显庙”旧日三重院落的格局。从东边校门进来是第一进院儿,校门右侧是开水房。往西走,高大绿柏篱掩映中,是一座白色雕花大理石拱券门窗、红墙绿瓦的过殿,堵住了朝北的门儿用作我们班教室。教室正对过儿院子南墙根儿,是一座黄绿琉璃照壁,有四五米高,十几二十米长。照壁东头老柳树下立着根长长的粗竹竿,底部埋在土里,顶端固定在一根树杈儿上,用来做学生体育课和课间活动的爬竿儿。教室的东西山墙向两边儿延伸是一道红色隔墙,左右两边儿各开有上部有横木过梁的矩形门洞,通向后边的院子。. x5 d! |6 h  `
第二进院儿比较空旷,用做学校的操场,东西分立着两座二层的小楼。东边的钟楼是少先队大队部,西边的鼓楼是体育器材室,北部正中台基上也是座用做教室的殿堂。这个院子同样以红墙方门儿和里院儿隔开。  L3 {6 M2 x; r; R$ G1 k/ P
第三重院子很大,呈正方形。院当中略靠后约1米高的青石台基上,是一座正方形大殿,用作教师办公室;院子东西两侧各是一溜儿三间僧房改作的教室;北边儿有4间教室,大殿背面儿两间应当是原来的后殿,左右那两间,我们班五年级时曾在西边那个教室上课,屋里边儿还有几根遮挡视线但有不能拆除的顶梁木柱,看那架势,原来大概是庙里的罗汉堂。北边儿教室的后窗较高较小,窗外就是教育夹道胡同儿。
% b: t# {# D; `  _( d; F) Q7 R从上述建筑布局来看,整个学校,也就是原来的昭显庙,结构很规整:当中明显是一条中轴线,由南往北依次坐落着前院儿的琉璃照壁、过殿,二进院儿的钟鼓楼、前殿(天王殿?),后院儿的正殿、后殿、罗汉堂、东西厢僧房。以此推断,大庙坐北朝南,庙门应当是朝南开的,进得山门面对的是照壁。所以,我怀疑,资料上说的“昭显庙”的“庙门朝东”,恐怕是错了吧?
7 M8 @. R! d- }前后教过我们班的老师,现在还能记起姓名的有,教数学的刘琨老师,教语文的张老师,三年级时的班主任李庆云老师,五年级时的班主任宫秀英老师,教体育的胡希同老师等。记得最清楚的是教地理的詹老师,一则她是我们班同学刘中苏的母亲,二则上课讲北京市行政区划时,对于京郊所属区县的名称,詹老师编成一段顺口溜来帮助同学们记忆:“延庆、怀柔、密云县,昌平、顺义、平谷县,通县、大兴、房山县,门头沟区。”合辙押韵而又富有节奏感,很容易就记住了。不知哪位聪明调皮的同学又把最后一句添了“把门儿站”仨字儿,读起来就更加朗朗上口了。
5 u" d% T  @! @[BR]    抱歉,本人对宗教、寺庙知识知之甚少,文中不对的地方,还请识者多多指教。
发表于 2011-10-28 17: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强迫和尚结婚 不知道和尚是否心里偷着乐
发表于 2011-10-29 08: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花拳在2011-10-28 17:04:00的发言:
以此推断,大庙坐北朝南,庙门应当是朝南开的,进得山门面对的是照壁。所以,我怀疑,资料上说的“昭显庙”的“庙门朝东”,恐怕是错了吧?
8 z- S( i9 z. a/ m6 M2 D& c: _* X$ Q

 

& e o7 a- u8 z9 n0 h8 ~

谢谢先生的珍贵的回忆。

; w! |. d( Y) T! Q9 L8 T" V: F

 

" f; T9 P$ }- A7 @( {& ~* }

 

( u; b3 n& ~6 w+ ]3 b& }* l- ^8 R$ \

资料上说的“昭显庙”的“庙门朝东”,我想应指的是昭显庙的街门。

# \4 U$ T6 e9 L2 w+ Y/ h# `2 w

 

8 A2 d5 }' S- k% v: R; H

 

. C7 i3 C- F! l; y6 e* V5 R

 

' H1 f4 a" J e) a% a

l37USAqm.jpg
qhLLmriO.jpg

* W4 S8 C- c/ c: P& I0 E

 

- k. ~# e4 _1 W' V


 

$ M3 k7 {/ E/ C2 i7 D) l

[转帖]:

, @: T+ n' m0 M8 E" Q8 m% O- x

 

, u( v* P8 A6 z2 }4 D; }

        昭 显 庙    (雷神庙)

. C6 c$ N( R9 D2 Z" A

 

. A3 R) `, o) h x) t5 L5 {


昭显庙在西城区北长街71号。

1 `; R+ o5 y- p. b

昭显庙俗称雷神庙。故宫外八庙之一。

3 _- s0 J9 \9 _ V" q. k$ R

昭显庙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h+ }4 e# p, {! ]4 }1 ^, I1 J5 V

 

% L7 T0 E. H/ U1 e! k/ k1 q

昭显庙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以祀雷神。

) \' g* |9 A, ~' {4 T6 {. T

 

/ a0 i+ B S# d9 B4 H4 O1 \

清雍正八年(1730)敕建,以祀雷神。

- n5 c6 Q* T, {8 c: l

昭显庙规制仿中南海时应宫,赐号雷师曰:“资生发育”,庙曰:“昭显”。

; |5 ~3 ?7 L8 I# M, i

昭显庙内有清世宗雍正皇帝御书“兴泽昭彩”匾额。

# b/ Z' P/ J, S* _* w9 ]

 

0 t( H: K( z3 O6 N0 y

昭显庙(俗称雷神庙),与宣仁庙(俗称风神庙),凝和庙(俗称云神庙),中南海的时应宫(宫内供奉龙神),合并为清代皇城祈雨庙。

0 s6 I; m* T c! C2 M


昭显庙四周有红色庙墙,墙顶覆灰色筒瓦。

: ?7 |. T: t; A" ?8 c" v$ [. K

昭显庙街门为大型随墙门,坐西朝东,是后来改建。

- j! _( M6 [4 G2 L


昭显庙殿宇均坐北朝南。

+ g' a7 z- ?% F4 [. K" Q

主要建筑有一字影壁、山门、钟楼、鼓楼、前殿、正殿及后殿。

0 _7 c9 t) c* ]. W5 ~7 f

 

8 k9 w7 r) z& W* D1 _- I

山门前是一道一字影壁墙。

2 k; d0 t$ p- P1 ?* F5 u/ A) c

一字影壁长22米,高约3.5米,厚0.95米。绿琉璃瓦顶调大脊。

2 w# Z0 O' n8 z; g

在影壁之北,庙南端东、西两侧原各有一座牌楼,早已拆毁,形制无法考证。

6 c8 V0 f7 A2 j

牌楼向北为山门,面阔三间,歇山顶调大脊,黄琉璃瓦绿剪边。

( b6 t+ Y; @! B

山门檐下三踩单下昂斗栱,旋子彩画。

; i* l( v) u6 O

山门中辟石券门。

( v- G: k& b- T7 r( W' V

石券门上有“敕建昭显庙”石额,两侧开石券窗。

7 |5 j0 O7 D# }

山门两侧砌着八字影壁。

5 M2 W+ |8 U7 s: G, [, Z' @4 m) U& y

八字影壁后是一道内墙。

9 n9 _6 h; V5 [* L$ f% r* v

过山门向北,东西两侧有钟楼和鼓楼。

0 p d9 ?& B1 [0 T# ^# D( v! w$ k5 H

前殿三间,绿琉璃瓦歇山大脊顶。

! Y/ K* ~: X4 Q+ u1 _& A; E* n

前殿即靈官殿,是护法神的居所。

( Q- ]& x- ~6 _4 H

前殿两侧是一堵开着两孔方门的红墙。

: S8 u7 r0 x$ W/ A

红墙北,院内东、西各有寮房九间。

( ]( q8 L. J4 {+ G/ d( u7 X3 Y# |

正殿三间,歇山调大脊黄琉璃瓦绿剪边。

# f2 M, @- w( Y' s3 Y, g+ D5 L

正殿前有踏跺五级。中有御路丹陛石,浮雕二龙戏珠。

( p: A z8 D; i2 x

后殿五间,歇山调大脊,黄琉璃瓦绿剪边,有配殿。

$ f3 J& k: i, F- _0 X

 

9 d1 G5 E' R) f$ u. ^# W( r

昭显庙原建筑今仅存影壁和正殿。

, y0 V) J; r/ F. h ~7 L

 

4 o, ^7 S7 @ {/ Z( b, O% `% A

 

7 J0 i% P3 b8 B j$ Z

 

4 E# A3 d1 A7 h. {/ b3 @, s

请教先生,下图里的照壁是先生曾就读过的贵校的那座照壁吗?

' c; U' A+ W9 m) E- v0 Y* ?

 

1 R/ u7 s+ `, g

XUzKgbvU.jpg

. G( z1 G6 T( S2 |& h

 

' a9 u% T9 V# g0 j8 G6 l4 ]

 

+ l! ]: m8 {( }- W. g% [- D

 

6 I3 Q( U4 c8 ]7 U9 N

 

4 U' R' P t. J, k& N

 

- r+ |5 J. e& ]. E1 |

 

& A- ^2 m, g8 o* s

附上一张1938年的鸟瞰图:

6 ?: \- A" c/ L% L9 T

 

& a* V+ J( @8 |# I3 k; C

CLno7Aph.jpg

) F8 N3 Y$ K* b& Y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29 8:58:06编辑过]
发表于 2011-10-29 15: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zhaohq

[BR]先生所发照片,仿佛一见如故,确是当年北长街小学前院最南端的照壁。在我的记忆中,照壁的前面是空地,后面好像是厕所。
发表于 2011-2-10 2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亲切了...我是60年入学北长街小学的,张老师还有龚(宫)老师是班主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19 10:41 , Processed in 1.317822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